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542067发布日期:2021-06-18 20:38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从纺纱——织布——制成品,包括:一、纱、线、天然丝、人造丝、化纤长短丝、弹力丝、金属丝等等纺织原材料。二、针织布、梭织布、无纺布、天然裘皮面料、塑胶布、工业用布(用于工业领域的纺织品,如篷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等)农业、医用纺织品等等。三、服装、服装饰品、家用纺织品、装饰布艺制品、手套、帽子、袜子、箱包、毯子等等制成品。四、其它纺织品:布艺玩具、灯饰、工艺品、塑胶制品;手工钩编物、缂丝、腰带、绳子、带子、缝纫线绣花线等等使用纱线的制品。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英支简称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d)越大,纤维越粗。常用来表示化纤长丝、真丝等。现有的传送设备存在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差和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难以调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差和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难以调整问题,采用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压印纹路时,方便拆卸和更换。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抬起机构、第一移动机构、整理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输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输机构上,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滑动连接在连接机构上,所述整理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机构的下端;

所述第一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传输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传送带和压块机构,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在第二机架上,所述压块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块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架、第一气缸和压块,所述第一气缸架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架上,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压块为正方体,所述压块经过光滑打磨,所述压块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轨、横杆、竖杆和固定座,所述滑轨和竖杆为一体成型制作,所述滑轨经过光滑打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竖杆的底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连接板、连接轴和滚轮,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连接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滚轮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滚轮内设有步进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整理机构包括整理座、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夹手、第二夹手、夹块和滚轮机构,所述整理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底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整理座上,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整理座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整理座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夹手与第一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手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上均设有夹块,所述滚轮机构可拆卸连接在夹块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括滚轮机构包括第二板、口字型固定件、第二侧板、第三辊和第四辊,所述口字型固定件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板的底端,所述第四辊转动连接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所述第三辊的转轴滑动连接在第二矩形通孔上,所述第三辊和第四辊的表面均匀设有加热丝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抬起机构包括抬起底座、第二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杆、第一滑座、连接座、丝杠座、第二气缸和压印机构,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抬起底座上,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丝杠座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上,所述第一滑杆固定连接在抬起底座上,所述第一滑座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上,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座和丝杠座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抬起架,所述第一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滑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经光滑打磨,所述丝杠座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压印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印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一侧板、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板的下端,所述第一侧板上开凿有第一矩形通孔,所述第一辊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二辊的转轴滑动连接在第一矩形通孔内,所述第一矩形通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矩形通孔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的下端滑动抵接在第二辊的转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辊包括第一辊本体和第一压块,所述第一压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辊本体上,所述第一辊本体的一面是平面,所述第一辊本体的另一面是曲面,所述第一辊本体的平面上均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压块的一面是平面,所述第一压块的另一面是曲面,所述第一压块的曲面上刻蚀有凸纹路,所述第一压块的平面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智能传送设备的双层双弹灯芯绒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始化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停止运动,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抬起机构工作,所述第二气缸使压印机构升至设定高度,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工作使滚轮机构水平移动至设定位置;

步骤二:将双层双弹灯芯绒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上,双层双弹灯芯绒依次穿过滚轮机构和压印机构,双层双弹灯芯绒穿过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60度左右,压印机构将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印出对应条纹,滚轮机构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的舒张度和位置,压块机构压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块机构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输机构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抬起机构、第一移动机构和整理机构,双层双弹灯芯绒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和第二传输机构上,双层双弹灯芯绒依次穿过滚轮机构和压印机构,双层双弹灯芯绒穿过滚轮机构,滚轮机构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度左右,压印机构将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印出对应条纹,滚轮机构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的舒张度和位置,压块机构压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块机构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输机构上,采用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压印纹路时,方便拆卸和更换;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差和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难以调整问题,采用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压印纹路时,方便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连接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抬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抬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滚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1、第一传输机构;2、第二传输机构;3、抬起机构;4、第一移动机构;5、整理机构;6、第一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8、压块机构;9、连接机构;11、第一机架;21、第二机架;31、抬起底座;32、第二电机;33、第一丝杆;34、第一滑杆;35、第一滑座;36、连接座;37、丝杠座;38、第二气缸;39、压印机构;41、连接板;42、连接轴;43、滚轮;51、整理座;52、第一电机;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55、第一夹手;56、第二夹手;57、夹块;58、滚轮机构;81、第一气缸架;82、第一气缸;83、压块;91、滑轨;92、横杆;93、竖杆;94、固定座;391、第一板;392、第一侧板;393、第一矩形通孔;394、第一辊;395、第二辊;581、第二板;582、口字型固定件;583、第二侧板;584、第三辊;585、第四辊;586、第二矩形通孔;3941、第一辊本体;3942、卡槽;3943、第一压块;394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机构1、第二传输机构2、抬起机构3、第一移动机构4、整理机构5和连接机构9,连接机构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传输机构1上,连接机构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传输机构2上,第一移动机构4滑动连接在连接机构9上,整理机构5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机构4的下端;第一传输机构1包括第一机架11和第一传送带6,第一传送带6连接在第一机架11上,第二传输机构2包括第二机架21、第二传送带7和压块机构8,第二传送带7连接在第二机架21上,压块机构8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21上。双层双弹灯芯绒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上,双层双弹灯芯绒依次穿过滚轮机构58和压印机构39,双层双弹灯芯绒穿过滚轮机构58,滚轮机构58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60度左右,压印机构39将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印出对应条纹,滚轮机构58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的舒张度和位置,压块机构8压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块机构8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输机构2上;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差和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难以调整问题。

如图3所示,压块机构8包括第一气缸架81、第一气缸82和压块83,第一气缸架81固定连接在第二机架21上,第一气缸82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架81上,压块83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82的伸缩杆上,压块83为正方体,压块83经过光滑打磨,压块机构8的数量为两个。压块机构8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送带7上,压块83与第二传送带7的带面距离为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厚度,如此使第二传送带7对双层双弹灯芯绒进行牵拉,第一传送带6和第二传送带7的转速相同。

如图4所示,连接机构9包括滑轨91、横杆92、竖杆93和固定座94,滑轨91和竖杆93为一体成型制作,滑轨91经过光滑打磨,滑轨9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91通过横杆92固定连接,固定座94固定在竖杆93的底端。连接机构9用于连接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连接机构9上设两个滑轨91,第一移动机构4的滚轮43在滑轨91滚动,连接机构9还有提供轨道的作用。

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机构4包括连接板41、连接轴42和滚轮43,连接板41的数量为一个,连接轴42的数量为两个,滚轮43的数量为四个,连接轴42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1上,滚轮43连接在连接轴42上,滚轮43内设有步进电机。第一移动机构4用于驱动整理机构5的滚轮机构58,使滚轮机构58水平移动至设定位置,第一移动机构4用于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使双层双弹灯芯绒处于最佳位置和适当舒张度,提高压印机构39对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

如图7所示,整理机构5包括整理座51、第一电机52、第一齿轮53、第二齿轮54、第一夹手55、第二夹手56、夹块57和滚轮机构58,整理座5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1的底端,第一电机52固定连接在整理座51上,第一齿轮53转动连接在整理座51上,第二齿轮54转动连接在整理座51上,第二齿轮54与第一齿轮53相啮合,第一夹手55与第一齿轮53转动连接,第二夹手56与第二齿轮54转动连接,第一电机5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与第一齿轮53相啮合,第一夹手55和第二夹手56上均设有夹块57,滚轮机构58可拆卸连接在夹块57上。整理机构5用于固定滚轮机构58,第一电机52控制第一夹手55和第二夹手56夹持固定滚轮机构58,方便滚轮机构58拆卸更换和维修。

如图9所示,包括滚轮机构58包括第二板581、口字型固定件582、第二侧板583、第三辊584和第四辊585,口字型固定件582固定连接在第二板581上,第二侧板583固定连接在第二板581的底端,第四辊585转动连接在第二侧板583上,第二侧板583上开设有第二矩形通孔586,第三辊584的转轴滑动连接在第二矩形通孔586上,第三辊584和第四辊585的表面均匀设有加热丝网。滚轮机构58的第三辊584和第四辊585的加热丝网用于将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60度左右,提高压印机构39对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抬起机构3包括抬起底座31、第二电机32、第一丝杆33、第一滑杆34、第一滑座35、连接座36、丝杠座37、第二气缸38和压印机构39,第二电机32固定连接在抬起底座31上,第一丝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上,丝杠座37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杆33上,第一滑杆34固定连接在抬起底座31上,第一滑座35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杆34上,连接座36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座35和丝杠座37上,第二气缸38固定连接在连接座36上,第二气缸38的输出端连接有抬起架,第一滑杆34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滑座35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滑杆34经光滑打磨,丝杠座37的数量为一个,压印机构39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38的伸缩杆上。抬起机构3用于控制压印机构39向水平移动和垂直方向上移动,第二电机32驱动使压印机构39沿第一丝杆33的轴向水平移动,第二气缸38工作使印机构39向垂直方向上移动。

如图8所示,压印机构39包括第一板391、第一侧板392、第一辊394和第二辊395,第一侧板392固定连接在第一板391的下端,第一侧板392上开凿有第一矩形通孔393,第一辊394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392上,第二辊395的转轴滑动连接在第一矩形通孔393内,第一矩形通孔393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矩形通孔393的内壁上,弹簧的下端滑动抵接在第二辊395的转轴上。第一矩形通孔393内的弹簧使第二辊395压紧双层双弹灯芯绒,提高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

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辊394包括第一辊本体3941和第一压块3943,第一压块3943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辊本体3941上,第一辊本体3941的一面是平面,第一辊本体3941的另一面是曲面,第一辊本体3941的平面上均匀设有卡槽3942,第一压块3943的一面是平面,第一压块3943的另一面是曲面,第一压块3943的曲面上刻蚀有凸纹路,第一压块3943的平面上设有与卡槽3942对应的卡块3945,卡块3945与卡槽3942过盈配合。第一压块3943的曲面上凸纹路用于对双层双弹灯芯绒进行压印,采用卡块3945与卡槽3942过盈配合的方式不用拆卸压印机构39的情况下,方便更换第一压块3943,以便压印不同纹路。

一种双层双弹灯芯绒智能传送装置智能传送设备的双层双弹灯芯绒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初始化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第一传送带6和第二传送带7停止运动,第一移动机构4恢复至初始位置,抬起机构3工作,第二气缸38使压印机构39升至设定高度,第一移动机构4工作使滚轮机构58水平移动至设定位置;

步骤二:将双层双弹灯芯绒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上,双层双弹灯芯绒依次穿过滚轮机构58和压印机构39,双层双弹灯芯绒穿过滚轮机构58,滚轮机构58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60度左右,压印机构39将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印出对应条纹,滚轮机构58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的舒张度和位置,压块机构8压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块机构8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输机构2上。

本发明通过抬起机构3、第一移动机构4和整理机构5,双层双弹灯芯绒放置在第一传输机构1和第二传输机构2上,双层双弹灯芯绒依次穿过滚轮机构58和压印机构39,双层双弹灯芯绒穿过滚轮机构58,滚轮机构58将双层双弹灯芯绒的温度提升至60度左右,压印机构39将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印出对应条纹,滚轮机构58调整双层双弹灯芯绒的舒张度和位置,压块机构8压双层双弹灯芯绒,压块机构8使双层双弹灯芯绒贴合在第二传输机构2上,采用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压印纹路时,方便拆卸和更换;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双层双弹灯芯绒的压印效果差和双层双弹灯芯绒在传送时位置和舒张度难以调整问题,采用卡块与卡槽过盈配合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压印纹路时,方便拆卸和更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