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31841发布日期:2021-07-02 21:2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电除尘器一电场设计输灰保证值为每小时55.5吨,设计出力富余量小,而一电场的最大产灰量是57.5吨,因此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且一电场输灰系统检修时,输灰系统需停下来,灰斗易满灰造成电场短路跳闸,严重影响电除尘电场投运率和效率,另外近几年的煤质较差、灰份大、灰质差粒度大,造成输灰困难,严重影响干除灰系统安全运行,同时严重影响电除尘电场投运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减少干除灰系统阀门、管道及附件的磨损,有效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提高了电除尘电场投运率和效率。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整进气阀、补气一阀、助吹阀的开关顺序,所述的开关顺序是:输灰开始时,先打开助吹阀3秒钟后,打开补气一阀,补气一阀开4秒钟后,再打开进气阀进行输灰;输灰结束时,先关闭助吹阀,再关闭进气阀,将进气阀关闭4秒钟后,再关闭补气一阀;

(2)提高输灰结束压力值,将输灰结束压力值由35kpa提高至90kpa,干除灰系统出力每小时增加8吨,输灰结束压力值最高不能超过90kpa,否则干输灰系统运行中易发生堵管;

(3)一电场增加一条直径为219mm的输灰管道,两个仓泵串联走一条输灰管道,缩短每次输灰周期,增加每小时输灰次数,且运行中不易发生堵管现象;

(4)根据煤质及系统出力情况,调整进气阀、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若系统设计出力大、煤质好,可减少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降低流速,减少输灰系统的阀门、输灰管道及附件的磨损;

若系统设计出力富余量小、煤质差,可增加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提高输灰流速;

(5)对圆顶阀进行调整,将所述圆顶阀的密封圈与阀芯的间隙调整在0.8mm-1.4mm之间,圆顶阀的密封圈与阀芯的间隙小于0.8mm时,圆顶阀在运行中阀芯和密封圈易产生摩擦,导致密封圈损坏或阀芯呲住密封圈造成圆顶阀关不到位;圆顶阀密封圈于阀芯的间隙大于1.4mm时,圆顶阀在运行中密封圈抱不紧阀芯,圆顶阀容易发生内漏,导致阀芯及密封圈磨损,缩短圆顶阀使用寿命。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有效解决了电除尘器一电场设计出力富余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弊病,该方法提高干除灰系统出力,缩短输灰周期,减少输灰管道磨损,减少干除灰系统停运检修次数,同时也减少检修费用,提高了电除尘电场投运率和效率。

2.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火电厂的一电场输灰出力明显增大,每小时出力增大20吨,彻底解决了近几年来的煤质较差、灰份大、灰质差、灰粒粗输灰困难的问题。

3.本发明能够减少输灰系统的阀门、管道及附件磨损,根据火电厂的煤质情况及系统出力情况,适当调整进气阀、补气一阀(流化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若系统设计出力大、煤质好,可适当减少补气一阀(流化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降低流速,减少输灰系统的阀门、输灰管道及附件的磨损,每年可节约维护费费用10万元。

4.本发明采用一电场增加一条直径为219mm的输灰管道,两个仓泵串联走一条输灰管道,能够有效防止干除灰系统运行中堵管的现象发生。

5.本发明圆顶阀检修时,严格调整圆顶阀密封圈与阀芯之间的间隙,可使圆顶阀使用寿命超过10000小时以上,圆顶阀检修时,圆顶阀密封圈于阀芯的间隙必须调整在0.8-1.4mm之间,每年可节约维护费费用15万元。

6.本发明能够减少干输灰系统阀门、管道及附件的磨损,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有效防止干除灰系统运行中堵管现象,有效提高干除灰系统出力,改造后,输灰周期由原来12次/小时增加至21次/小时,输灰出力由55吨/小时提高至73吨/小时,延长圆顶阀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正压浓相输灰系统出力、优化输灰运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调整进气阀、补气一阀、助吹阀的开关顺序,可减少流化系统管道、单向阀及附件的磨损,所述的开关顺序是:输灰开始时,先打开助吹阀3秒钟后,打开补气一阀,补气一阀开4秒钟后,再打开进气阀进行输灰;输灰结束时,先关闭助吹阀,再关闭进气阀,将进气阀关闭4秒钟后,再关闭补气一阀;可有效的防止流化系统管道、单向阀及附件的磨损;

(2)提高输灰结束压力值,将输灰结束压力值由35kpa提高至90kpa,减少空吹时间,缩短输灰周期,可减少输灰管道磨损,干除灰系统出力每小时增加8吨,输灰结束压力值最高不能超过90kpa,否则干输灰系统运行中易发生堵管;

(3)一电场增加一条直径为219mm的输灰管道,两个仓泵串联走一条输灰管道,缩短每次输灰周期,增加每小时输灰次数,且运行中不易发生堵管现象,提高输灰出力,火电厂的3、4号炉(2×300mw)一电场干除灰系统改造后,输灰周期由原来4次/小时增加至7次/小时,输灰出力由55吨/小时提高至73吨/小时;

(4)根据煤质及系统出力情况,调整进气阀、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若系统设计出力大、煤质好,可减少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降低流速,减少输灰系统的阀门、输灰管道及附件的磨损;

若系统设计出力富余量小、煤质差,可增加补气一阀、助吹阀的节流孔板的进气量,提高输灰流速;

其中:所述进气阀的节流孔板调整在5mm的孔11~13个范围内;所述进气阀的压力调整在0.25~0.3mpa;

所述补气一阀的节流孔板调整在5mm的孔8~10个范围内;

所述助吹阀的节流孔板调整在18~24mm范围内;

(5)对圆顶阀进行调整,将所述圆顶阀的密封圈与阀芯的间隙调整在0.8mm-1.4mm之间,若圆顶阀的密封圈与阀芯的间隙小于0.8mm时,圆顶阀在运行中阀芯和密封圈易产生摩擦,导致密封圈损坏或阀芯呲住密封圈造成圆顶阀关不到位,影响干除灰系统安全运行;若圆顶阀密封圈于阀芯的间隙大于1.4mm时,圆顶阀在运行中密封圈抱不紧阀芯,圆顶阀容易发生内漏,导致阀芯及密封圈磨损,缩短圆顶阀使用寿命,增加干除灰系统停运检修次数,同时也增加检修费用,影响干除灰系统安全运行。

本申请应用在火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情况如下:

1、提高输灰结束压力值,减少吹灰时间,缩短输灰周期,可减少输灰管道磨损,延长输灰管使用寿命;

2、能有效防止干除灰系统运行中堵管;

3、可有效提高干除灰系统出力;

3.1提高输灰结束压力值,减少空吹时间,缩短输灰周期,每小时节约时间8分钟,增加2次输灰周期,每个周期输灰4吨,干除灰系统出力每小时增加8吨;但输灰压力值不能低于90kpa,否则输灰管道内的灰输不干净易发生堵管;

3.2一电场增加一条φ219mm的输灰管道,两个仓泵串联走一条输灰管道;缩短每次输灰周期,增加每小时输灰次数,提高输灰出力,我厂3、4号炉(2×300mw)一电场干除灰系统改造后,输灰周期由原来12次/小时增加至21次/小时,输灰出力由55吨/小时提高至73吨/小时;

4、圆顶阀检修时严格调整圆顶阀密封圈于阀芯之间的间隙,已达到延长圆顶阀使用寿命的目的,此项每年节约费用15万元;

5、减少干除灰系统阀门、管道及附件的磨损,有效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维护费用,此项每年节约费用10万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