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7198发布日期:2021-07-23 21:26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具有一定的独立高度,当工地施工环境需要塔机超过其标定的独立高度时,则需要附墙处理才可以在允许范围内继续爬升以满足施工要求。同时随着塔吊设计的愈发保守化以及用户对塔吊性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厂家一般会针对附墙架设计有一套标准节内支撑系统,用来提高节点的受力安全性以及塔机的整体稳定性。目前市场上的附墙架内撑结构主要为2种:

第一种,两根独立撑梁呈上下十字交叉状,支撑于塔身标准节角钢内侧,布置于附墙架上下侧,利用调节螺栓使其顶紧塔身,并设有夹具与塔身夹紧防止坠落;由于夹紧装置使用螺栓连接;实际螺栓组装过程较为繁琐,且塔机在工作时工况较为复杂,故存在塔身在某种工况下螺栓、螺母松动而导致的一系列安全隐患。

第二种,四个支撑爪用销轴固定于附墙架上,调节螺杆将塔身顶紧后可将力传递至附墙架;支撑爪体型庞大,结构总体重量可达400公斤,安拆存在一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内撑连接架与半梁组件均采用销轴快装式,提高作业人员的安拆效率,无需螺栓、螺母固定,避免了复杂工况下螺栓松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安装在附墙架上,所述内撑杆结构包括支撑梁组件、内撑连接架和半梁组件,所述附墙架的对角之间设有所述支撑梁组件,所述支撑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附墙架连接,所述附墙架的另一对角之间设有半梁组件,所述半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附墙架连接,所述支撑梁组件靠近两端部上均连接有一组所述内撑连接架,每组所述内撑连接架设为两个,每个所述内撑连接架远离所述支撑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附墙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第一段支撑梁、第二段支撑梁和支撑梁调节螺杆,所述第一段支撑梁通过所述支撑梁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段支撑梁连接,所述第一段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附墙接连接,所述第一段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调节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段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调节螺杆远离所述第一段支撑梁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段支撑梁的另一端与所述附墙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支撑梁远离所述支撑梁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第一u形部,所述第一u形部搭设在所述附墙架的架体上,所述第二段支撑梁远离所述支撑梁调节螺杆的一端设有第二u形部,所述第二u形部搭设在所述附墙架的架体上。

优选的,所述内撑连接架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连接杆,所述上横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下横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上横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上横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横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形成限位区域,使附墙架的架体置于所述限位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半梁组件包括第一段半梁、第二段半梁、第一u形件和第二u形件,所述第一段半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一u形件连接,所述第一u形件远离所述第一段半梁的一端与所述附墙架搭接,所述第二段半梁的一端通过第二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二u形件连接,所述第二u形件远离所述第二段半梁的一端与所述附墙架搭接,所述第一段半梁远离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一端的上侧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段半梁的一端下侧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设有第一锁件,所述第二段半梁远离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的一端上侧设有第二锁件,所述第二段半梁的一端下侧与所述第二锁件相对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一段半梁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锁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第二段半梁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锁件连接固定,使所述第一段支撑梁位于所述第一段半梁与第二段半梁之间。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安装在附墙架上,内撑杆结构包括支撑梁组件、内撑连接架和半梁组件,附墙架的对角之间设有支撑梁组件,支撑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附墙架连接,附墙架的另一对角之间设有半梁组件,半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附墙架连接,支撑梁组件靠近两端部上均连接有一组内撑连接架,每组内撑连接架设为两个,每个内撑连接架远离支撑梁组件的一端与附墙架连接,本发明采用销轴快装式,提高作业人员的安拆效率,无需螺栓、螺母固定,避免了复杂工况下螺栓松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2)本发明的内撑连接架采用活动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连接架夹在附墙架的角度和位置,在多种塔身之间具备更高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1-附墙架;2-支撑梁组件;3-内撑连接架;4-半梁组件;21-第一段支撑梁;22-第二段支撑梁;23-支撑梁调节螺杆;24-第一u形部;25-第二u形部;31-上横杆;32-下横杆;33-连接杆;41-第一段半梁;42-第二段半梁;43-第一u形件;44-第二u形件;45-第一调节螺杆;46-第二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塔机附墙交叉式内撑杆结构,安装在附墙架1上,内撑杆结构包括支撑梁组件2、内撑连接架3和半梁组件4,附墙架1的一对角之间设有支撑梁组件2,支撑梁组件2的两端分别与附墙架1连接,支撑梁组件2包括第一段支撑梁21、第二段支撑梁22和支撑梁调节螺杆23,第一段支撑梁21通过支撑梁调节螺杆23与第二段支撑梁22连接第一段支撑梁21的一端与支撑梁调节螺杆23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段支撑梁21远离支撑梁调节螺杆23的一端设有第一u形部24,第一u形部24搭设在附墙架1的架体上,第二段支撑梁22的一端与支撑梁调节螺杆23远离第一段支撑梁21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二段支撑梁22远离支撑梁调节螺杆23的一端设有第二u形部25,第二u形部25搭设在附墙架1的架体上。

在第一段支撑梁21靠近第一u形部24上和第二段支撑梁22靠近第二u形部25上均连接有一组内撑连接架3,每组内有两个内撑连接架3,且两个内撑连接架3分别相对设置在第一段支撑梁21和第二段支撑梁22的两侧。内撑连接架3包括上横杆31、下横杆32和连接杆33,上横杆31的中部与连接杆33的一端垂直连接,下横杆32的中部与连接杆33远离上横杆31的一端垂直连接,上横杆31的一端与下横杆32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上横杆31、下横杆32、连接杆33和销轴之间形成限位区域,并使附墙架1的架体置于限位区域内,可防止支撑梁组件2从附墙架1上脱出,上横杆31和下横杆32远离附墙架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段支撑梁21或第二段支撑梁22连接。

附墙架1的另一对角之间设有半梁组件4,半梁组件4的两端分别与附墙架1连接,半梁组件4包括第一段半梁41、第二段半梁42、第一u形件43和第二u形件44,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螺杆45与第一u形件43连接,第一u形件43远离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与附墙架1搭接,第二段半梁42的一端通过第二调节螺杆46与第二u形件44连接,第二u形件44远离第二段半梁42的一端与附墙架1搭接,第一段半梁41远离第一调节螺杆45的一端的上侧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远离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沿轴线方向延伸,其端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下侧与第一固定件相对设有第一锁件,第一锁件为两个互相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远离第一段半梁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段半梁远离第二调节螺杆46的一端上侧设有第二锁件,第二锁件为两个互相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远离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段半梁42的一端下侧与第二锁件相对设有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远离第二段半梁42的一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一固定件远离第一段半梁41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锁件连接固定,当第一固定件置于第二锁件的两个固定块之间时,只需将销轴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即可,第二固定件远离第二段半梁42的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一锁件连接固定,当第二固定件置于第一锁件的两个固定块之间时,只需将销轴穿过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即可,使第一段支撑梁21位于第一段半梁与第二段半梁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