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监测机构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1093发布日期:2021-07-09 14:3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电梯安全监测机构与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电梯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安全监测机构与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梯越来越普及,电梯使用数量逐年增加且增速加快,据统计人们每天使用电梯高达到3.5亿人次以上。曳引电梯作为常见的垂直升降工具,普遍使用在大型商厦或办公楼等区域,其动力来源来自于配重块和曳引电机,曳引电机包含曳引轮和曳引绳。曳引轮和曳引绳作为电梯的关于安全的重要部件,近年来对其检测性、精确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电梯规格、尺寸、吨位的不同,曳引轮的安装位置也会不同,现有的曳引轮在安装的时候不够精确;此外,曳引轮中的某个曳引绳可能会出现张力减弱,造成安全隐患。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多个曳引绳之间的张力不均,会对曳引轮本身产生水平方向的偏移力,造成曳引轮的倾斜甚至移位。
3.另一方面,行业中从业人员增长却远赶不上电梯数量的增长,维保人员出现了大面积的缺口,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各国各地电梯事故频发,从侧面反映出了电梯监管及运维的难度。由于电梯设备分布较分散,每台电梯都是一个信息孤岛,设备运行数据得不到统一汇总,很多有价值的数据流失,给设备管理及维护,以及后期的设备升级换代、大数据应用以及运算模型建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科学化管理,不仅电梯厂家非常关注,政府主管部门、电梯的维保单位、物业单位及电梯使用者都非常关注,电梯的安全运行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4.传统电梯钢绳在长时间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外观发生几何缺陷,但是由于钢绳在电梯井内,无法实时对其进行观测,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时常出现电梯钢丝绳断裂事故。与电梯其它部位相对完善的检测和监视手段相比,钢丝绳的安全性监测是目前相对薄弱且急待解决的课题。
5.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梯钢丝绳的检测方式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实时检测电梯钢丝绳受力是否均匀,来判定电梯钢丝绳是否存在断裂风险,以预防电梯钢丝绳断裂,确保电梯稳定可靠的运行,但当钢丝绳出现单股或几股断裂时,电梯钢丝绳受力是否均匀的变化很小,不易检测出前期隐患。现有技术中还有针对钢丝绳出现断股或散股时,钢丝绳会出现断股处钢丝外露或散股处直径增大的情况,当这些钢丝绳异常位置经过配置安装在电梯井道内的电梯曳引钢丝绳检测装置时,就会被检测出来,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维护人员并停止电梯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及时预防钢丝绳出现断股事故,增加了电梯安全性能但当钢丝绳出现断股但断裂的单股钢丝在内部时,钢丝不会外露,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检测出断股的发生;当钢丝绳出现单股断裂时,断股处直径增大极不明显,不易检测出前期隐患。
6.公开号为cn 110626915a的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电梯防坠独立式安全监测方法,包括对电梯钢丝绳振动数据的采集,通过集电环传送给所述计算机,多传感器总监测信号的计算,再对固有信号特征峰的提取,以及对钢丝绳单股断裂特征峰的提取,计算机将日常信号特征峰与完好钢丝绳的固有信号特征峰进行比较,与断股钢丝绳的断裂特征峰进行
比较,发出相应警报。该方案提供了一种通过检测电梯钢绳震动的方式来判断钢绳的受损程度,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防范于未然。公开号为cn 110626914a的一种电梯的独立式安全监测装置,记载了通过在钢丝槽的槽底部沿周向均布有多个断丝监测装置,各断丝监测装置均包括一个振动传感器,各振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曳引轮侧面的集电环的相应的导电弹针电连接,当电梯运行时,钢丝绳缠绕于钢丝槽,各振动传感器均将监测到的振动数据通过集电环传送给计算机,由计算机依据所述振动数据判断钢丝绳是否有断股。由于电梯钢绳绳震动同时具有纵向震动和横向震动,该方案仅记载了通过在钢丝槽内增设监测震动传感器的方式,实际上是通过震动传感器检测钢绳纵向震动,纵向震动的检测难度较大,在吊轮的钢丝槽内设置震动传感器是,吊轮及轿厢的震动会干扰或消除钢丝绳本身震动特性,使得检测精度变低,数据处理难度增大。而实际上吊装牵引钢绳具有横向震动幅度大且频率高的特点,如果将监测钢绳横向震动作为检测标准,能够提高对钢绳受损情况的监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应用于电梯安全监测系统在针对电梯钢丝绳检测是仍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监测机构与系统,用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电梯安全监测系统存在的缺陷,提高自动检测质量,降低维保人员工作量。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1是:一种电梯安全监测系统,包括轿厢、拽引机、拽引轮、轿厢吊轮、牵引钢绳和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还包括一套位于上传牵引钢绳组和下传牵引钢绳组之间压绳监测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框架和一组伸缩组合体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所述的伸缩组合体包括多个并列且同轴的伸缩单体,各伸缩单体分别包括至少两对左右对称的支撑臂,各支撑臂至少铰接于一根同轴,在各支撑臂的远端端部安装有轮架,各轮架上分别安装有压绳轮构成伸缩监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压力检测元件和震动检测元件,各压绳轮能够顶压或释放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使相应元件的检测信号依次传输至控制系统,所述的同步驱动机构用于同步驱动左右各对支撑臂同时向外展开或同时向内收缩,通过同步驱动机构使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并提供标准的压力,在压力条件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于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的相应信号,控制系统连接有计算机,计算机程序绘制相应压绳轮提供的压力与震动传振幅、压力与震动频率的曲线关系,来反应各钢绳的物理特征,比较各钢绳的物理特征差别寻找特殊特征的钢绳,以及比较同一根钢绳历史记录以确定其是否出现内部绳股出现断裂或裂缝。
9.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2是:一种电梯安全监测机构,包括包括位于电梯井顶部的拽引机和拽引轮,位于轿厢顶部的吊轮,位于拽引轮与吊轮之间的上传钢绳组和下传钢绳组,以及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套位于上传牵引钢绳组和下传牵引钢绳组之间压绳监测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固定支撑框架和一组伸缩组合体以及同步驱动机构,所述的伸缩组合体包括多个并列且同轴的伸缩单体,各伸缩单体分别包括左右对称的至少两对支撑臂,各支撑臂至少铰接于一根同轴,在各支撑臂的端部安装有轮架,每个轮架的近端分别设置有插头并匹配套装于相应支撑臂的内腔中,各轮架上分别安装有压绳轮构成伸缩监测单元,各压绳轮能够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伸缩监测单元的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各传
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所述的同步驱动机构用于同步驱动左右各对支撑臂同时向外展开或同时向内收缩,通过同步驱动机构使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并提供标准程度的压力,并在压力条件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于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10.所述的伸缩组合体为同轴剪式伸缩组合体,该同轴剪式伸缩组合体包括多个同轴串联的剪式伸缩架,每个剪式伸缩架的两个支撑臂的中心通过中轴铰接在一起,并安装有使两者自动收缩的弹性机构,在各支撑臂的端部安装有轮架,每个轮架的近端分别设置有插头并匹配套装于相应支撑臂的内腔中,各轮架上分别安装有压绳轮构成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各压绳轮能够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各传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多个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各中轴连接为一体,或者多个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同时贯穿一根中轴,形成连体结构,还设置有驱动同轴剪式组合体中各对支撑臂向外展开的同步驱动机构,通过同步驱动机构使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并提供标准程度的压力,并在压力条件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于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11.所述的弹性机构是在中轴上安装有扭簧,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顶压在支撑臂内腔中,使两支撑臂能够自动向上弹起而处于自动收缩状态。
12.所述的同步驱动机构是在位于固定支撑框架前后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中立板,所述中轴的两端安装于中立板中部的轴孔内,在中立板上位于该轴孔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竖向导向孔,前后两端的中立板对应导向孔内分别安装有顶压辊,上下顶压辊的端部分别固定有螺套,各螺套设置有竖向的螺孔,前后侧各一根连体螺杆同时套装于该端上下螺套内,其中,所述的连体螺杆包括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且各螺纹段分别安装于上下螺套内,所述的连体螺杆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13.驱动电机是安装在固定支撑框架底板上的步进电机,各步进电机分别被控制系统控制,以实现同步转动,带动前后端的连体螺杆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后端上下螺套进行相向平移。
14.位于前后立柱之间的区域,还分布有多个竖向的限位挡板,用以确保各剪式伸缩架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挡板之间的区域而不出现前后滑动而造成相互干涉。
15.所述的伸缩单体为菱形伸缩单体,每个菱形伸缩单体包括四个支撑臂,左侧两个支撑臂交汇于左侧压绳轮的转轴,右侧两个支撑臂交汇于右侧一个压绳轮的转轴,左侧两个支撑臂与右侧两个支撑臂分别通过上下通轴铰接在一起,且在上下通轴的末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是两通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同步驱动机构。
16.四个支撑臂于上下通轴位置又分别向外延伸有延长支撑臂,各延长支撑臂末端分别安装有压绳轮,本实施例共六个压绳轮,每侧四个压绳轮支撑于同一根钢绳的内侧。
17.在上下顶压辊的前后端部位置之间设置有驱动上下顶压辊展开或伸缩的前后控制部件,该前后控制部件被控制系统控制同步伸缩。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吊装牵引钢绳横向震动幅度大且频率高的特点,通过监测钢绳横向震动为准的方式,用以提高对钢绳受损情况的监测精度。
19.本发明根据检测需求和检测频率控制,通过同步驱动机构使各压绳轮顶压相应的钢绳以获取相应的压力信号和震动信号,在非检测状态下释放各压绳轮以减少对各钢绳的阻力和损耗。
20.本发明中的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及组合体结构,两个支撑臂交叉布置,具有共同的中轴,使得左右各压绳轮同时支撑于两侧钢绳时,能自动调整平衡,从而使得左右两侧各压绳轮提供相对均衡的压力,且使剪式伸缩架保持平衡,通过计算每组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单侧压绳轮后侧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分别比较压力与震动传振幅和震动频率的曲线关系,以确定其对应钢绳与其他钢绳的物理特征差别,以及同一根钢绳历史记录对比,确定其是否出现内部绳股出现断裂或裂缝。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电梯安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控制系统框图。
23.图3是图1中压绳监测机构的放大图。
24.图4是一种压绳监测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5是第一种压绳监测机构的结构图。
26.图6是图5的右视图。
27.图7是图5的俯视图。
28.图8是同轴剪式组合体的结构图。
29.图9是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结构图。
30.图10是图9的正面图。
31.图11是第二种压绳监测机构的结构图。
32.图12是第三种压绳监测机构的结构图。
33.图13是第四种压绳监测机构的结构图。
34.图14是第五种压绳监测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6.实施例1:一种电梯安全监测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有位于电梯井内的轿厢,电梯井顶部的拽引提升系统,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拽引提升系统通过驱动牵引钢绳驱动轿厢升降运动,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在位于电梯井顶部的安装有定绳轮3,在轿厢1的顶部安装有绳轮架4,绳轮架4上安装有动绳轮5,在定绳轮3和动绳轮5之间环绕有牵引钢绳30,位于电梯井顶部的拽引机2的输出端通过绕绳轮驱动所述牵引钢绳的末端,实现收放钢绳功能。如图2所示,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和监测拽引提升系统、监测轿厢监控系统,接收并监测安全设备各部位设置的监控用传感器。同时,在图1中位于靠近轿厢1的位置且位于两侧牵引钢绳之间的区域安装有压绳监测机构,控制系统还同时监测和控制该压绳监测机构的运行状态和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以及将各信号转发给计算机进行技术处理并给出监测结论。
37.压绳监测机构的一种形式的正面结构如图3所示,其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可以看
出,该机构被布置于两侧多根钢绳之间的区域,且分别通过多个压绳轮与相应钢绳之间建立压紧接触滚动关系,用以监测来自于各钢绳的震动频率和震动幅度。该压绳监测机构被固定于靠近轿厢一侧的轿厢顶部位置。
38.具体地,本实施例压绳监测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框架、同轴剪式组合体、剪式伸缩架和同步驱动机构等。
39.一种结构形式的固定支撑框架如图5所示,其包括上部的顶部和下部的底板以及四周的立柱,前后端壁中部有中立板8,前后中立板8的中部有轴孔9,各轴孔的上下侧分别设置竖向的条形导向孔10。位于前后立柱之间的区域,还分布有多个竖向的限位挡板21,用以确保各剪式伸缩架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限位挡板21之间的区域而不出现前后滑动而造成相互干涉。
40.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个支撑臂11的中心通过中轴12铰接在一起,而且两个支撑臂之间能够围绕中轴相对转动,但转动幅度不需要太大。
41.在各支撑臂11的端部安装有轮架14,每个轮架的近端分别设置有插头并匹配套装于相应支撑臂11的内腔中,各轮架14上分别安装有压绳轮15构成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各压绳轮能够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优选地,在各压绳轮的中部有环形凹槽,能够匹配套装在牵引钢绳的内侧。
42.如图10中,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31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14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32和震动传感器33,各传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
43.如图8所示,多个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各中轴连接为一体,或者多个剪式伸缩监测单元同时贯穿一根中轴,形成连体结构。这种连体结构配合各检测单元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并将各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就构成了电梯安全监测机构。公共的中轴将多个剪式伸缩监测单元串联在一起时,各剪式伸缩监测单元之间仅有中轴部分连体,其余部分实际上彼此独立,这样能够使各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独立支撑钢绳和提供独立的监测数据。
44.图8中还可以看出,安装有使每个剪式监测单元中一对支撑臂自动收缩的弹性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的一种形式是在中轴上安装有扭簧,扭簧的两个端部分别顶压在支撑臂内腔中,使两支撑臂能够自动向上弹起而处于自动收缩状态。
45.还设置有驱动同轴剪式组合体中各对支撑臂向外展开的同步驱动机构,其一种形式如图5所示,图中可以看出,在位于各剪式伸缩监测单元的一对支撑臂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顶压辊13,通过同步驱动机构驱动上下顶压辊13,是各支撑臂向外展开,并使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牵引钢绳侧面并提供标准程度的压力。在压力条件下通过控制系统接收来自于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的相应信号。
46.控制系统连接有计算机,计算机程序绘制相应压绳轮提供的压力与震动传振幅、压力与震动频率的曲线关系,来反应各钢绳的物理特征,比较各钢绳的物理特征差别寻找特殊特征的钢绳,以及比较同一根钢绳历史记录以确定其是否出现内部绳股出现断裂或裂缝。
47.如图5中的一种同步驱动机构,是在位于固定支撑框架前后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中立板8。中轴的两端安装于中立板中部的轴孔内,在中立板上位于该轴孔的上下侧分别设
置有竖向导向孔,前后两端的中立板对应导向孔内分别安装有顶压辊13,上下顶压辊的端部分别固定有螺套17,各螺套17设置有竖向的螺孔18,前后侧各一根连体螺杆19同时套装于该端上下螺套17内,其中,所述的连体螺杆19包括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且各螺纹段分别安装于上下螺套17内,所述的连体螺杆19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驱动电机是安装在固定支撑框架底板上的步进电机20,各步进电机20分别被控制系统控制,以实现同步转动,带动前后端的连体螺杆19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后端上下螺套进行相向平移。从图6可以看出,当前后两端的连体螺杆同步转动后,前后两端的上螺套相下(或向上)平移,前后两端的下螺套向上(或向下)平移,从而使上下顶压辊1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驱动各剪式伸缩架同步展开和同步收缩。各剪式伸缩架同步展开时,能够使位于各支撑臂末端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钢绳内侧,并使得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产生监测信号。计算机将日常信号特征峰与完好钢丝绳的固有信号特征峰进行比较,与断股钢丝绳的断裂特征峰进行比较,发出相应警报。
48.实施例2:一种电梯安全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主要用于对多股并列的牵引钢绳进行同步监测,还可以包括对其他安全设备的同时监测和控制。其他安全设备以及对轿厢的监控可采用现有电梯安全系统中的任何形式,但对于牵引钢绳进行同步监测时,采用如图4和图5的监测机构。
49.这种对于牵引钢绳进行同步监测的机构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形式和控制系统,也可以在实施例1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功能部分的替换,如对弹性机构进行替换,或对支撑臂向外展开的同步驱动机构进行替换,或对驱动同轴剪式组合体中各对支撑臂向外展开的方式进行改进和替换等。
50.本实施例通过如图11所示的改进方式来说明部分替换的可行性。如图11所示,这种形式的监测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而言,弹性机构进行改变,同步机构进行改进。具体地,在上下两根顶压辊13的外侧或者直接在上下顶压辊13主体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向外凸出的翼板22,且确保各翼板22同时接触顶压在对应的支撑臂上。弹性机构的一种变换方式是分别在一对支撑臂的两端设置挂接座25,并在两端对应挂接座之间连接有拉簧23,其中部套装的支撑套24支撑在顶压辊13外侧,从而每对支撑臂能够被拉簧拉动自动收缩,仅在控制器驱动上下顶压辊向内靠近时,才驱动每对支撑臂展开。
51.实施例3:一种如图12所示的电梯安全监测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单体为菱形伸缩单体,每个菱形伸缩单体包括四个支撑臂,左侧两个支撑臂交汇于左侧压绳轮的转轴,右侧两个支撑臂交汇于右侧一个压绳轮的转轴,左侧两个支撑臂与右侧两个支撑臂分别通过上下通轴铰接在一起,且在上下通轴的末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是两通轴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同步驱动机构。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31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14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32和震动传感器33,各传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
52.在上述构造基础上的一种同步驱动机构是分别在上下通轴的末端连接螺套并设置螺孔,前后侧各一根连体螺杆19同时套装于该端上下螺套17内,其中,所述的连体螺杆19包括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且各螺纹段分别安装于上下螺套17内,所述的连体螺杆19与步进电机20传动连接。各步进电机20分别被控制系统控制,以实现同步转动,带动前后端的连体螺杆19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后端上下螺套进行相向平移。当前后两端的连体螺
杆同步转动后,前后两端的上螺套相下或向上平移,前后两端的下螺套向上或向下平移,从而使上通轴34与下通轴3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驱动各菱形伸缩架同步展开和同步收缩。各菱形伸缩架同步展开时,能够使位于各支撑臂末端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钢绳内侧,并使得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产生监测信号。
53.实施例4:一种如图13所示的电梯安全监测机构,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单体为丼字形伸缩单体,每个丼字形伸缩单体包括四个支撑臂,两个向左倾斜的支撑臂与两个向右倾斜的支撑臂分别在交汇处铰接,其中左右两个铰接的销轴为独立销轴36,上下两个铰接的销轴分别为上通轴34和下通轴35。四个支撑臂的各末端分别安装有压绳轮,共八个压绳轮,每侧四个压绳轮支撑于同一根钢绳的内侧。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31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14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32和震动传感器33,各传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
54.在上述构造基础上的一种同步驱动机构是分别在上下通轴的末端连接螺套并设置螺孔,前后侧各一根连体螺杆19同时套装于该端上下螺套17内,其中,所述的连体螺杆19包括两端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且各螺纹段分别安装于上下螺套17内,所述的连体螺杆19与步进电机20传动连接。各步进电机20分别被控制系统控制,以实现同步转动,带动前后端的连体螺杆19同步转动,进而驱动前后端上下螺套进行相向平移。当前后两端的连体螺杆同步转动后,前后两端的上螺套相下或向上平移,前后两端的下螺套向上或向下平移,从而使上通轴34与下通轴35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驱动各丼字形伸缩架同步展开和同步收缩。各丼字形伸缩架同步展开时,能够使位于各支撑臂末端的压绳轮支撑于相应位置的钢绳内侧,并使得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和震动传感器产生监测信号。
55.实施例5:一种如图14所示的电梯安全监测机构,在实施例3基础上,四个支撑臂于上下通轴位置又分别向外延伸有延长支撑臂37,各延长支撑臂37末端分别安装有压绳轮,本实施例共六个压绳轮,每侧四个压绳轮支撑于同一根钢绳的内侧。各支撑臂末端内腔中还设置有支撑座31并分别安装有与相应轮架14插头传动的压力传感器32和震动传感器33,各传感器的信号线汇总后依次连接控制系统输入端。
56.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以上各实施例基础上,仅在上下顶压辊末端位置之间设置有驱动上下顶压辊展开或伸缩的部件,如在实施例2基础上,可在上顶压辊前端与下顶压辊前端之间连接有电推杆,在上顶压辊后端与下顶压辊后端之间连接有电推杆,前后端电推杆分别被控制系统控制实现同步等量伸缩,再设置一个用于支撑前后电推杆的支架。其他一些在关于多个支撑臂至少包括两个上下的铰接点位,在上下铰接点位安装贯穿的通轴,并采用直接驱动上下通轴实现两者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式。以及可以在动绳轮与定绳轮之间增设一对上下连体的过渡绳轮,定绳轮与上过渡绳轮之间环绕有处于工作的钢绳,下过渡绳轮与动绳轮之间环绕有处于非工作的钢绳,从而使处于工作的钢绳与轿厢隔离,防止轿厢震动直接传递至工作钢绳而干扰被检测的工作钢绳特征。以及在以上基础上又在轿厢底部增设缓冲机构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