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以及电梯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9161发布日期:2021-08-20 20:3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电梯导轨以及电梯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导轨以及具有该电梯导轨的电梯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表明: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呈闭合式的电梯导轨结构的抗弯强度优于呈“几”字形开放式结构的电梯导轨,同时闭合式结构的稳定性更好,能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引起的导轨变形。

但目前已公开的闭合式空心电梯导轨,在电梯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地震工况下,电梯导轨沿y方向的受力fy远大于沿x方向的受力fx,因此,在电梯导轨截面设计上需重点提高y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其中垂直于底面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同时垂直于电梯导轨延伸的方向和y方向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

另外,现有的电梯导向机构中,其电梯导轨的导轨单元之间需要通过连接件进行定位以及连接,而现有的连接件通常需要预制在电梯导轨的内部,导致电梯导轨结构复杂、不易调整且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在y方向上抗变形能力明显提高的电梯导轨以及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的电梯导向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导轨,所述电梯导轨具有两个相背设置的侧面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面的底面;所述电梯导轨内具有空腔;所述底面朝向所述空腔内陷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持于所述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面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面以及支撑面,所述导向面和所述支撑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底面分别与两所述支撑面连接,且所述支撑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导向面和所述支撑面的衔接处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面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9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面与所述支撑面贴紧设置,且所述支撑部的侧面与所述导向面和所述支撑面的衔接处抵靠贴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底面连接的一侧背离所述底面翻折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所述支撑面、所述导向面围设形成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导轨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电梯导轨;所述电梯导轨为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电梯导轨;其中,所述电梯导轨包括至少两个导轨单元;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导轨单元的空腔内,另一端设于相邻的所述导轨单元的空腔内,用以定位并连接相邻的两所述导轨单元;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两相邻的所述导轨单元的底面下方;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用以配合定位以及固定两相邻的所述导轨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垂直于所述底面的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梯导轨的顶部和底面相抵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单元的底面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导轨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凹槽和与所述凹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凹槽配合定位所述导轨单元;其中,所述凹槽形成于所述底面上,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朝向所述底面的一侧;或者,所述凸起形成于所述底面朝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侧上,所述凹槽形成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电梯导轨延伸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端朝向所述底面翻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内侧与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的衔接处相抵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梯导轨以及电梯导向机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部,支撑部抵持于电梯导轨的侧面,明显增强侧面的支撑力,增强侧面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提高电梯导轨在y方向的抗变形能力,其中,y方向为垂直于底面的方向。尤其是本发明中通过将底面朝向空腔内凹陷直接形成支撑部,支撑部成型方式简单,有利于简化电梯导轨的结构以及简化加工步骤,大幅度的降低成本。这种结构的力学特性与电梯的使用工况更加匹配。在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该电梯导轨的抗弯性能更好。

本发明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配合定位以及连接两相邻的导轨单元,将多个分段的导轨单元拼接成一条完整的电梯导轨,简化电梯导轨的制作难度;并且,本申请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电梯导轨分体制作,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电梯导轨能够进行移动和调整,以提高导轨单元装配时的定位准确度,使相邻的导轨单元连接稳固,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电梯导轨分体制作有利于简化电梯导轨的结构,从而降低结构设计难度以及结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导轨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导轨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梯导向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电梯导向机构;10、电梯导轨;101、导轨单元;11、侧面;111、导向面;112、支撑面;12、底面;13、支撑部;14、定位腔;15、第一翻边;16、限位槽;17、凹槽;18、空腔;20、第一连接件;30、第二连接件;31、凸起;32、第二翻边;33、第一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20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电梯上下行驶,电梯导向机构对电梯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电梯导向机构中用于导向的基准部件为电梯导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重系统通常体现为在y方向较宽,在x方向较窄的结构特点,当电梯导轨应用于对重系统中时,将导致对重系统施加在电梯导轨上的偏载力fy远大于fx。特别是在地震工况下,由于对重系统与导轨顶部之间存在约3~5mm运行间隙,而与电梯导轨的导向面之间几乎无间隙,导致地震工况下对重系统对导轨在y方向的冲击力远大于x方向。因此,在电梯导轨截面设计上需重点提高y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其中垂直于底面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同时垂直于电梯导轨延伸的方向和y方向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

实际应用表明,沿x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呈闭合式且带有空腔的电梯导轨结构的抗弯强度优于开放式结构的电梯导轨;另外,为节省材料成本,目前通常采用壁厚更薄的闭合式空心电梯导轨。但是,申请人研究发现,在壁厚减薄的情况下,电梯导轨的两侧面存在力学薄弱点,在力fx和fy作用下,力学薄弱点处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抗变形能力有待提高。

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导轨10,参阅图1、图2,该电梯导轨10具有两个相背设置的侧面11以及连接两个侧面11的底面12;电梯导轨10内具有空腔18;底面12朝向空腔18内陷形成支撑部13,支撑部13抵持于侧面11。

通过设置支撑部13,支撑部13与电梯导轨10的侧面11相互抵靠,明显增强侧面11的受力强度,从而增强侧面11的抗变形能力,进而提高电梯导轨10的抗变形能力,以及提高电梯导轨10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更优的是,本申请通过将底面12朝向空腔18内凹陷直接形成支撑部13,支撑部13成型方式简单,有利于简化电梯导轨10的结构以及简化加工步骤,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优选的,参阅图1、图2,支撑部13是由底面12朝向空腔18内凹陷并形成朝向空腔18内部延伸的凸部,凸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侧面11相抵靠,用以增强侧面11的受力强度,并且凸部不与侧面11连接,简化支撑部13的成型步骤,进而降低加工成本。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图2,每个侧面11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面111以及支撑面112,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平滑过渡连接;底面12与两支撑面112连接,且支撑部13分别与两侧的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抵靠。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存在力学薄弱点,尤其是当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存在夹角时,侧面11受到y方向和x方向的冲击力时,该衔接处更易发生变形。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支撑部13抵持于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能够明显增强衔接处的抗变形能力,进而增强电梯导轨10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部13与侧面11上抵靠的位置不局限于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也可以是其他力学相对较弱的位置处。

电梯导向机构100还包括压导板和导轨支架,压导板用于将电梯导轨10压紧限位于导轨支架上,以实现电梯导轨10的固定。为方便电梯导轨10的安装,导向面111与支撑面112之间存在夹角,以使得电梯导轨10具有能够用于与压导板和导轨支架配合进行定位以及限位的部位,换言之,支撑面112相对于导向面111折弯设置,从而支撑面112为用于配合压导板安装定位的安装部位,压导板能够压紧于支撑面112上,同时将底面12压紧至抵靠于导轨支架上,实现电梯导轨10定位安装。

更优的是,导向面111与支撑面112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90°~120°,在该夹角范围内,电梯导轨10的沿y方向的惯性矩和抗弯模量越大,从而电梯导轨10沿y方向上的抗变形能力越大。

进一步地,参阅图2,底面12与支撑面112贴紧设置。电梯导轨10横向截面(沿x方向的截面)在y方向上的总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导向面111在y方向上的高度越高,电梯导轨10在y方向的抗弯强度越强,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面111在y方向上的高度越高,用于抗弯的导向面111的面积越大,从而电梯导轨10在y方向的抗弯强度越强。在电梯导轨10总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当底面12与支撑面112贴紧设置时,导向面111在y方向上的高度最高,从而电梯导轨10在y方向的抗弯强度最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底面12与支撑面112之间也可以存在间距,例如图1所示的电梯导轨10,底面12与支撑面112之间也可以存在间距,底面12与对应侧的支撑面112以及支撑部13的侧面11围设形成一定位腔14,沿y方向,定位腔14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压导板和导轨支架配合抵靠,实现电梯导轨10的定位以及安装限位。

优选的,参阅图2,当底面12与支撑面112贴紧设置时,支撑部13的侧面11同样与导向面111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抵靠贴紧,支撑部13与衔接处之间为面与面抵靠,相互抵靠的面积越大,则支撑部13对衔接处的支撑力越大,且支撑越稳固,从而衔接处抗变形能力越强。

参阅图2,作为优选的,支撑面112与底面12连接的一侧背离底面12翻折形成第一翻边15,第一翻边15、支撑面112、导向面111围设形成限位槽16。当压导板压紧于支撑面112上时,压导板用于压紧支撑面112的部位被限位于限位槽16内,在装配拧紧过程中,限位槽16有助于定位压导板,并且有助于防止压导板沿x方向滑动脱离支撑面112。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2,电梯导轨10一体成型设置。一体成型的电梯导轨10,其结构的整体性能更优,抗弯强度更强,从而电梯导轨10的稳定性更好,且一体成型有利于简化电梯导轨10的加工步骤,从而降低加工成本。

参阅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导向机构100,该电梯导向机构100包括以上所述的任意一种电梯导轨10,其中,电梯导轨10包括至少两个导轨单元101;当建筑物较高时,在现有条件下,电梯导轨10无法制成与建筑物等高的长度,需通过将电梯导轨10分段制作成多个导轨单元101后,通过拼接形成一条完整的电梯导轨10。

由此,参阅图3-5,该电梯导向机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20、第二连接件30。第一连接件20一端设于其中一个导轨单元101的空腔内,另一端设于相邻的导轨单元101的空腔内,用以定位并连接相邻的两个导轨单元101;第二连接件30设于两相邻的导轨单元101的底面12下方;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用以配合定位以及固定两相邻的导轨单元101。

通过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配合定位以及连接两相邻的导轨单元101,将多个分段的导轨单元101拼接成一条完整的电梯导轨10,简化电梯导轨10的制作难度;并且,本申请中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与电梯导轨10分体制作,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相对于电梯导轨10能够进行移动和调整,以提高导轨单元101装配时的定位准确度,使相邻的导轨单元101连接稳固,且第一连接件20和第二连接件30与电梯导轨10分体制作有利于简化电梯导轨10的结构,从而降低结构设计难度以及结构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连接,可以是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直接连接,例如第二连接件30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能够穿设过电梯导轨10的底面12并与第一连接件20连接。当然,也可以是第一连接件20与第二连接件30通过紧固件200连接。

具体的,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为空心的矩形柱状结构,紧固件200设于第一连接件20靠近底面12的一端上,且紧固件200一端位于第一连接件20的空心腔内,另一端伸出第一连接件20外,使得装配时紧固件200能够穿过底面12与第二连接件30拧紧,从而将第一连接件20、导轨单元101以及第二连接件30连接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的具体结构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另外,第一连接件的具体结构形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或图中所示,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其中紧固件200与第一连接件20连接的方式为铆接、焊接或卡接等。且紧固件200可以是螺母、螺栓等紧固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3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33,第一安装孔33与第一连接件20上的紧固件200对应,紧固件200穿过底面12以及第一安装孔33,拧紧后将第一连接件20与导轨单元101和第二连接件30连接固定。

优选的,设于第一连接件20的空心腔内的紧固件200为螺母,并且支撑面112上朝向导向面111一侧也设有螺母,第二连接件30与电梯导轨10和第一连接件20之间通过穿过上述螺母的螺栓连接固定。

参阅图4,优选的,第一连接件20沿垂直于底面12的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连接件20与导轨单元101装配时,第一连接件20两端分别与电梯导轨10的顶部和底面12相抵靠。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电梯导轨10沿y方向上的抗弯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也可以不与电梯导轨10的顶部抵靠。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20沿x方向的两侧与电梯导轨10两侧的导向面111抵靠,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电梯导轨10沿x方向上的抗弯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也可以不与到导向面111抵靠。

参阅图1和图5,导轨单元101的底面12与第二连接件30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用于配合定位导轨单元101。在安装两相邻的导轨单元101时,首先将两导轨单元101分别安装于第二连接件30上,通过定位结构限定导轨单元101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导轨单元101能够精确衔接,防止相邻的两个导轨单元101安装错位,提高导轨单元101的装配精度。

具体的,定位结构包括凹槽和与凹槽匹配的凸起,凸起伸入凹槽配合定位电梯导轨10;其中,参阅图2和图5,凹槽17形成于导轨单元101的底面12上,凸起31设置于第二连接件30朝向导轨单元101的底面12的一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也可以是设置于导轨单元101的底面12朝向第二连接件30的一侧上,凹槽形成与第二连接件30上。

参阅图1、图2、图5,沿垂直于电梯导轨10延伸的方向,第二连接件30的两端朝向底面12翻折形成第二翻边32,第二翻边32的内侧与底面12和侧面11的衔接处相抵靠;具体的,第二翻边32的内侧与底面12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相抵靠。第二翻边32与底面12和支撑面112的衔接处抵靠时,对电梯导轨10起到限位的作用,限制电梯导轨10朝x方向偏移,使得电梯导轨10安装更加稳固,进而提高电梯导轨10的安全性能。并且,第二翻边32和凸起31配合,实现导轨单元101的二次定位,提高导轨单元101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件3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4,第二安装孔34开设的位置与支撑面112对应,采用紧固件200穿过第二安装孔34将第二连接件30与导轨单元101连接。具体的,参阅图5,第二安装孔34开设于第二连接件30的第二翻边32和凸起31之间,当然第二安装孔34也可以开设于其他与支撑面112对应的位置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