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9158发布日期:2021-10-27 17:2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过程中上料的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城镇化程度正在慢慢壮大,城镇居民逐年上涨,因此城镇住房需求也在连年上升,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拉动了社会的就业同时也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目前的建筑水平存在些许缺陷,很多施工现场还存在大量的人力劳动现象,因此促进机械化程度取代不必要的人力劳动势在必行,本发明就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的上料设备,用于砂石混合、砖块转移输送等多个作业环境,提高效率,减少人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
4.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包括
5.底板,其上固定有侧板;
6.上料机构,其安装在侧板上,其通过电机驱动料斗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完成了上料动作。
7.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8.所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二销轴、第一长条孔、第一长条杆、第一齿条、第一齿轮、第三销轴、第一支撑板、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销轴、转移架、第一导轨;
9.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配置在所述第一长条孔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长条孔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第一长条杆上,所述第一长条杆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条杆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销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三销轴的中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四销轴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所述转移架与所述料斗连接。
10.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11.所述所述电机还驱动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五销轴、第二齿轮、第一齿圈、第六销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三支撑杆、料斗;
1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皮带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带传动,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五销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五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
底板上,所述第五销轴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六销轴同轴设置,所述第六销轴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
13.所述第一齿圈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中部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料斗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料斗与所述转移架固定连接。
14.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15.所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七销轴;
16.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七销轴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七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移架上;
17.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料斗组成的结构关于所述转移架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的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
18.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19.所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棘轮齿、卡勾、第一磁铁、第一电磁铁、第一弹簧;
20.所述第一齿圈内圆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棘轮齿,所述棘轮齿能够与所述卡勾的一端搭接,所述卡勾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一磁铁,所述卡勾的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销轴的外圆周面铰链连接,所述第六销轴外圆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勾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销轴外圆周面还固定有所述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
21.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
22.所述所述电机通过间歇机构驱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间歇机构包括第一圆盘、第一齿牙、第一驱动块、第一拨杆、第一间歇轮、第二齿牙、第一槽口、第九销轴;
23.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圆盘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牙,所述第一圆盘表面非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驱动块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块能够与所述第一拨杆搭接,所述第一拨杆固定在所述第九销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九销轴中部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间歇轮,所述第一间歇轮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牙啮合,所述第一间歇轮外圆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能够与所述第一圆盘的外圆周面搭接,所述第九销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九销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固定连接。
24.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其中所述所述第一支撑板为弯折杆。
25.一种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6.底板,其上固定有侧板;
27.驱动部,其安装在侧板上,其通过电机驱动料斗左右摆动,并且所述料斗自身能够旋转,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充分混合,并且能够将混合之后的物料和混合之前的物料分堆。
28.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能够实现所述建筑材料的自动上料动作,节省人力的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建筑上料设备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30.图1是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主视图;
31.图2是图1所示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侧视图;
32.图3是图1所示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轴测图;
33.图4是图3局部放大轴测图;
34.图5是图3的局部透视图;
35.图6是图1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局部俯视图;
36.图7是图1一种建筑上料设备的变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如图1、2、3所示,本发明一种建筑上料设备包括
38.底板101,其上固定有侧板102;
39.上料机构300,其安装在侧板102上,其通过电机201驱动料斗416左右摆动,实现物料的位置转移,从而完成了上料动作。
40.本发明所述电机201通过其输出轴202转动,从而带动了所述料斗416实现摆动,其摆动过程中能够实现砖块、石块、砂灰等物料的转移,从而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减少了人力劳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
41.其中,所述底板101能够放置在地面上;
42.其中,所述电机201的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电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无线连接。
43.本发明通过上述无线通信模块,可让用户直接控制所述电机201的旋转和旋转速度,从而实现所述料斗416摆动速度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控制上料速率。
44.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
45.所述上料机构300包括第一曲柄309、第二销轴310、第一长条孔311、第一长条杆312、第一齿条313、第一齿轮314、第三销轴315、第一支撑板316、第一锥齿轮317、第二锥齿轮318、第四销轴319、转移架320、第一导轨321;
46.所述底板101上固定有所述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曲柄309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3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销轴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销轴310配置在所述第一长条孔311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长条孔31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第一长条杆312上,所述第一长条杆312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第一导轨321内并沿其移动,所述第一导轨321与所述侧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长条杆312与所述第一齿条3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条313与所述第一齿轮31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314与所述第三销轴315同轴固定,所述第三销轴315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侧板102上,所述第三销轴315的中部固定有所述第一支撑板316的一端,所述第三销轴3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17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317与所述第二锥齿轮318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318与所述第四销轴319同轴固定,所述第四销轴319中部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6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销轴319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所述转移架320与所述料斗
416连接。
47.本发明所述电机201用过其输出轴202驱动所述转移架320左右摆动,同时所述转移架320在摆动过程中能够发生转动,从而更加有利于建筑物料的装载、转移、和卸载,更好地实现物料的供给,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8.其中,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驱动所述第一曲柄309转动,通过所述第二销轴310、第一长条孔311、第一长条杆312带动了所述第一齿条313的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了所述第一齿轮314和所述第三销轴315的同步转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316实现了所述第四销轴319和所述转移架320的左右摆动,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317和所述第二锥齿轮318的啮合,实现了所述第四销轴319和所述转移架320的同步转动,因此实现了所述转移架320左右摆动的过程中的自转,从而更加方便物料的转移和卸载。
49.其中,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曲柄309的一端固定连接。
50.其中,所述第一长条杆312和所述第一齿条313优选相互垂直,有利于所述第一齿条313的左右移动。
51.其中,所述转移架320与所述料斗416固定连接。
52.其中,所述第一导轨321水平设置。
53.其中,所述第一导轨321能够是燕尾型导轨,所述第一长条杆312的一端设有燕尾形滑块,所述燕尾形滑块能够配置在所述燕尾形导轨内并沿其移动,因此保证所述第一长条杆312只能左右滑动,不能上下移动和转动。
54.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5,
55.所述电机201还驱动有夹持机构400,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第一皮带轮401、第二皮带轮406、第五销轴407、第二齿轮408、第一齿圈409、第六销轴410、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3、第三连杆414、第三支撑杆415、料斗416;
56.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皮带轮401同轴固定,所述第一皮带轮401与所述第二皮带轮406带传动,所述第二皮带轮406与所述第五销轴407同轴固定,所述第五销轴407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五销轴407另一端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408,所述第二齿轮408与所述第一齿圈409啮合,所述第一齿圈409与所述第六销轴410同轴设置,所述第六销轴410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
57.所述第一齿圈409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杆4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413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13的中部与所述第三连杆41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杆415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15的中部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13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料斗416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料斗416与所述转移架320固定连接。
58.本发明所述电机201驱动所述料斗416相互靠近夹紧,从而实现了所述料斗416对物料的夹持,结合所述上料机构300实现了所述料斗416内物料的转运,从而实现上料功能。
59.本发明所述电机201通过其输出轴202带动所述第一皮带轮40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带402、第二皮带轮406、第五销轴407、第二齿轮408的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齿圈409和所述第三齿轮418的转动,进一步带动了所述第一连杆412的转动,使得两个所述料斗416相互靠近夹紧,最终实现了所述料斗416对物料的夹持。
60.其中,两个所述料斗416能够搭接,从而实现了所述料斗416对物料的夹持和转移。
61.其中,所述第一齿圈409通过轴承与所述第六销轴410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圈内圆周园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销轴410与所述轴承的内圆周面固定连接。
62.其中,一个所述料斗416上固定有第二磁铁,另一个所述料斗416上固定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能够与所述第二磁铁相互吸引,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控制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的吸引和排斥,实现两个所述料斗416的开合,从而控制物料的夹持和卸载。
63.其中,所述第一连杆412和所述第二连杆413平行,所述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3、第三连杆414构成四连杆结构。
64.其中,所述第一皮带轮401通过第一传动带402与第三皮带轮403带传动,所述第三皮带轮403与第八销轴425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八销轴425中部与第四皮带轮404同轴固定,所述第四皮带轮404通过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二皮带轮406带传动。
65.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
66.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第三齿轮418、第七销轴419;
67.所述第一齿圈409与所述第三齿轮418啮合,所述第三齿轮418与所述第七销轴419的一端同轴固定,所述第七销轴419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转移架320上;
68.所述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3、第三连杆414、料斗416组成的结构关于所述转移架32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杆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圈409的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杆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齿轮418的表面固定连接。
69.本发明所述第一连杆412、第二连杆413、第三连杆414、料斗416组成的结构关于所述转移架320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从而实现了两个所述料斗416共同运动实现开合,从而增大了两个所述料斗416的开合幅度,进而使得夹持物料更加方便。
70.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5,
71.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棘轮齿420、卡勾421、第一磁铁422、第一电磁铁424、第一弹簧423;
72.所述第一齿圈409内圆周面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棘轮齿420,所述棘轮齿420能够与所述卡勾421的一端搭接,所述卡勾421侧面固定有所述第一磁铁422,所述卡勾4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与所述第六销轴410的外圆周面铰链连接,所述第六销轴410外圆周面固定有所述第一弹簧423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423的另一端与所述卡勾42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六销轴410外圆周面还固定有所述第一电磁铁424,所述第一电磁铁424能够与所述第一磁铁422相互吸引。
73.本发明所述卡勾421通过与所述第一齿圈409内圆周面分布的所述棘轮齿420搭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齿圈409只能单方向转动,进而卡死所述第一齿圈409,使得两个所述料斗416保持夹紧状态,从而在所述料斗416转运过程中,其夹持的物料不会脱落。
74.其中,当所述第一磁铁422和所述第一电磁铁424不发生搭接时,所述卡勾421与所述棘轮齿420搭接,此时所述第一齿圈409只能单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料斗416保持夹紧状态,当所述第一磁铁422和所述第一电磁铁422搭接时,所述卡勾421与所述棘轮齿420搭接失效,此时所述第一齿圈409能够自由转动,因此使得所述料斗416能够松开,使得其夹持的物料顺利落下。
75.其中,所述第一电磁铁424的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电源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终端连接,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424与所述第一磁铁422的吸引和排斥,实现所述卡勾421与所述棘轮齿420的搭接和搭接失效的切换,从而实现所述第一齿圈409的单向转动和自由转动两种状态的转换。
76.其中,所述第一齿圈409的表面与第四支撑杆4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41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示第六销轴410上。
77.其中,所述第七销轴410的另一端与第二圆盘425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圆盘425的外圆周面与所述卡勾421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圆盘425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弹簧4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盘425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弹簧422正对的位置固定有所述第一电磁铁424。
78.其中,所述料斗416的侧面由外至内,由靠近另一个所述料斗416至远离另一个所述料斗416的方向倾斜,因此实现了所述卡勾421与所述棘轮齿420搭接失效时,在重力作用下两个所述料斗416能够顺利张开,实现物料的卸载。
79.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
80.所述电机201通过间歇机构500驱动所述上料机构300,所述间歇机构500包括第一圆盘301、第一齿牙302、第一驱动块303、第一拨杆307、第一间歇轮304、第二齿牙305、第一槽口306、第九销轴308;
81.所述电机201的输出轴202与所述第一圆盘301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圆盘301的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齿牙302,所述第一圆盘301表面非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驱动块303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块303能够与所述第一拨杆307搭接,所述第一拨杆307固定在所述第九销轴308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第九销轴308中部同轴固定有所述第一间歇轮304,所述第一间歇轮304外圆周面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第二齿牙305,所述第二齿牙305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牙302啮合,所述第一间歇轮304外圆周面的另一侧开设有所述第一槽口306,所述第一槽口306能够与所述第一圆盘301的外圆周面搭接,所述第九销轴308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九销轴30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309的一端固定连接。
82.本发明所述电机201通过所述间歇机构500驱动所述上料机构300实现间接摆动,从而使得所述上料机构300的摆动间歇时间内实现所述夹持机构400的工作,从而实现所述上料机构300和所述夹持机构400的相互间歇配合,实现物料的夹紧、转移、和卸载,使得整个动作过程更加流畅,能够更好地实现上料功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83.所述电机201通过其输出轴202驱动所述第一圆盘301转动,当所述第一圆盘301的外圆周面与所述第一槽口306搭接时,所述第一圆盘301转动而所述第一间歇轮304不转动,,当所述第一驱动块303与所述第一拨杆307搭接时,所述第一间歇轮304开始转动,从而促使所述第一齿牙302与所述第二齿牙305啮合,带动所述第一间歇轮304继续转动,直到所述第一圆盘301的外圆周面与下一个所述第一槽口306搭接,此时所述第一间歇轮305停止转动。
84.其中,所述第一拨杆307和所述第一槽口306的数量相等。
85.其中,所述第一拨杆307长度方向指向所述第一槽口306方向,使得所述第一驱动块303驱动所述第一拨杆307转动之后,所述第一齿牙302刚好与所述第二齿牙305啮合。
86.其中,所述第二齿牙305与所述第一槽口306间隔分布。
87.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参见图4,
88.所述第一支撑板316为弯折杆。
89.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6为弯折板,其夹角优选90度。
90.参见图1、2、3、7,本发明一种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91.底板101,其上固定有侧板102;
92.驱动部300,其安装在侧板102上,其通过电机201驱动料斗416左右摆动,并且所述料斗416自身能够旋转,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充分混合,并且能够将混合之后的物料和混合之前的物料分堆。
93.本发明所述电机201通过所述驱动部300实现了所述料斗416的左右摆动和所述料斗416的自身旋转,从而能够使得物料能够充分的混合,并且通过用户终端的控制能够实现物料混合之后的分堆,将混合之前的物料和混合之后的物料实现分离。
9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