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0180发布日期:2021-09-18 00:4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吊装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木楞、混凝土、钢管等施工的原材料都是通过塔吊进行转运,有些也可通过汽车吊进行辅助施工。塔吊和汽车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进度。
3.而在具体施工时,对于塔吊拆除后,且汽车吊又无法覆盖的区域来说,原材料或者是局部构件的转运成了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而通常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通过人工进行转运的,人工转运一方面是施工成本高,且施工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以及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包括基础底座、立杆、吊臂以及连接组件;基础底座,用于固定立杆,与立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立杆,用于支撑吊臂;吊臂,用于悬挂滑轮或电动葫芦,安装在立杆的顶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备简单稳定,方便安装和拆除,能够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钢结构构件吊装,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放置在基础底座顶部的连接平板、固定在连接平板顶部的连接块、拉动基础底座和连接平板相互靠近的拉紧件以及用于连接连接块和拉紧件的拉紧螺栓,所述连接平板与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紧板至少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基础底座的两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紧螺栓的作用,将连接块和拉紧件连接起来,同时,拉紧件又能拉动基础底座和连接平板相互靠近,使两者连接更加牢固。
9.优选的,所述拉紧件包括与连接块顶部斜面配合的楔形板、抵接在基础底座靠近其底部一侧的抵接板以及用于连接楔形板和抵接板的连接板,拉紧螺栓穿过连接板和连接块,拉紧螺栓拧紧过程中,基础底座和连接平板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拉紧螺栓的连接,在拉紧螺栓不断拧紧的过程中,楔形板与连接板顶部上的斜面配合越来越紧,而抵接在基础底座上的抵接板则拉紧基础底座与连接平板,使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安装更加稳定牢固,不易发生晃动。
11.优选的,所述立杆的周壁与连接平板的顶部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一加强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板提高了立杆和连接平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立杆的安装更加稳定,抗折弯能力更强。
13.优选的,所述吊臂包括横臂和连接板,所述横臂固定在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立杆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和立杆用法兰连接,利用法兰能够对横臂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使用更加灵活。
15.优选的,所述横臂的底部和连接板的侧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二加强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横臂和连接板的侧壁之间焊接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提高了横臂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横臂上安装的电动葫芦能够吊装重量更大的材料。
17.优选的,所述吊臂的底部安装有吊耳。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耳便于安装滑轮。
19.优选的,所述基础底座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缠绕钢丝绳的收放线盘,所述吊臂上设置有滑轮组,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滑轮组并垂向地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送放线盘转动,利用收放线盘上的钢丝绳带动材料上升至指定的高度,实现物料的转运,使用方便,节省人力。
21.优选的,所述吊臂的顶部竖直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滑轮组包括安装在安装板顶部的第一滑轮、安装在吊臂顶部两端的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以及第三滑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臂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在利用钢丝绳提取重物时,相比于直接将驱动电机安装在吊臂上提取,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吊臂一端承受力矩较大的问题。
23.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收放线盘的内圈之间安装有硬质扭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绳的自由端在挂上重物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张力,传动到收放线盘时会带动收放线盘发生轻微的转动,而收放线盘转动所产生的转矩最终被硬质扭簧所吸收,硬质扭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该设备简单稳定,方便安装和拆除,能够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钢结构构件吊装,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通过楔形板和连接板之间的斜面配合,在拉紧螺栓不断拧紧的过程中,楔形板与连接板顶部上的斜面配合越来越紧,而抵接在基础底座上的抵接板则拉紧基础底座与连接平板,使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安装更加稳定牢固,不易发生晃动;在吊臂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在利用钢丝绳提取重物时,相比于直接将驱动电机安装在吊臂上提取,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吊臂一端承受力矩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为展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底座;2、立杆;3、吊臂;31、横臂;32、连接板;4、连接组件;
41、连接平板;42、连接块;43、拉紧件;431、楔形板;432、抵接板;433、侧板;44、拉紧螺栓;5、吊耳;6、第一加强板;7、第二加强板;8、驱动电机;9、收放线盘;10、滑轮组;101、第一滑轮;102、第二滑轮;103、第三滑轮;11、硬质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
32.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包括水平放置的基础底座1,基础底座1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或焊接在其他型钢顶部,优选的,基础底座1采用h型钢。基础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立杆2,立杆2为圆柱形空心管,立杆2与基础底座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且立杆2的顶部安装有吊臂3,优选的,吊臂3采用h型钢,立杆2位于吊臂3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同时,吊臂3的底部安装有吊耳5,可用来悬挂滑轮或者电动葫芦,优选的,吊耳5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立杆2对称布置在吊臂3的两端。
33.在施工过程中,在塔吊拆除后或者汽车吊无法送达的位置,设置小型装配式吊装设备,利用电动葫芦带动物料升降,实现物料的转运,其中,立杆2和吊臂3起到支撑以及安装电动葫芦的作用,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选用合适高度的立杆2以及合适长度的吊臂3。
34.其中,吊臂3包括水平设置的横臂31以及焊接在横臂31底部的连接板32,连接板32采用h型钢,连接板32竖直布置,连接板32远离横臂31的一端通过法兰与立杆2的顶部相连接。利用法兰连接,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横臂31的位置调整,根据现场施工需求,调整横臂31的安装角度。同时,为了增加横臂31和连接板3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横臂31的底部和连接板32的侧壁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二加强板7,优选的,第二加强板7的数量为四个。
35.连接组件4包括放置在基础底座1顶部的连接平板41、焊接在连接平板41顶部四个边角处的连接块42、拉动基础底座1和连接平板41相互靠近的拉紧件43以及连接连接块42和拉紧件43的拉紧螺栓44。其中,连接平板41为长方体状的板体,水平放置在基础底座1的顶部,且立杆2的底部焊接在连接平板41的顶部,为了提高连接平板41和立杆2之间的连接强度,立杆2的侧壁与连接平板41的顶部之间焊接有多个第一加强板6。同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块42和拉紧件43的数量均为四个,其中一个连接块42和一个拉紧件43配合使用。
36.其中,拉紧件43包括与连接块42顶部斜面配合的楔形板431、抵接在基础底座1靠近其底部一侧的抵接板432以及用于连接楔形板431和抵接板432的侧板433,侧板433、楔形板431和抵接板43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整体呈凵字形设置,拉紧螺栓44穿过侧板433和连接块42。在拧紧拉紧螺栓44过程中,在楔形板431与侧板433之间斜面配合的作用下,基础底座1和连接平板41之间的作用力逐渐增大,使两者连接更加稳定。
3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吊臂3上悬挂滑轮或者电动葫芦,能够对物料进行转运,且该设备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快捷,且结构稳定牢固,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
38.实施例2: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础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缠绕钢丝绳的收放线盘9,同时在吊臂3上设
置有滑轮组10,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滑轮组10并垂向地面,钢丝绳的自由端可用来连接挂钩或者箱子等,便于对物料进行转运。
39.其中,滑轮组10包括第一滑轮101、第二滑轮102和第三滑轮103,横臂3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竖直焊接有长方体状的安装板,第一滑轮101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第二滑轮102和第三滑轮103分别安装在横臂31顶部的两端,第二滑轮102和第三滑轮103关于第一滑轮101对称设置。钢丝绳的自由端依次套过第二滑轮102、第一滑轮101和第三滑轮103,此时,钢丝绳在三个滑轮上形成等边或者等腰三角形,使横臂31整体的受力更加平衡,使用过程中稳定性更高。
40.收放线盘9的内圈与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之间安装有硬质扭簧11,钢丝绳的自由端在挂上重物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张力,传动到收放线盘9时会带动收放线盘9发生轻微的转动,而收放线盘9转动所产生的转矩最终被硬质扭簧11所吸收,使用时更加稳定。
41.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设备使用过程中,将要转运的物料挂接到钢丝绳的自由端,然后通过驱动电机8带动收放线盘9转动,实现物料的上升,使用方便,且稳定性能较高。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