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封箱侧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6277发布日期:2021-11-25 00:37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封箱侧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自适应封箱侧贴标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快递行业,一件产品在完成包装之后,还需要贴上快递标签单。对于封箱机,其用于输送纸箱对上下的开口处贴上胶带完成封口,之后对接贴标机在纸箱上贴上快递单,这样就需要购置并布置两台机器,成本和维护难度较高。通过改进可以把贴标机构整合到封箱机上,随着纸箱的输送在封箱后进一步贴上标签,但是常规的在上机芯之后布置的贴标机构,其贴上的标签要贴在胶带之上,胶带或者纸箱盖盖合处如果不平整可能会带来贴上的标签不平整,影响贴标质量。本发明就是在设计一款在封箱机上整合能够在侧边完成标签贴设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封箱侧贴标机,采用能够在封箱机上整合完成侧边标签贴设,保证标签贴设在纸箱侧边,满足标签平整贴设的需求,并且可以用于不同规格纸箱的自适应调试进行封箱贴标。
4.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封箱侧贴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形成用于输送纸箱的通道,机架上在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第一底架上设置第一输送带,第二底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第二输送带和第二传感器,且机架上在第二传感器后方设置有打印机构,第一输送带的长度对应第二输送带和打印机构的布置位置,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可平移的设置于机架上,两者在调试平移时改变通道的宽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通道上下分别设置有用于封箱的上机芯和下机芯,上机芯可升降的设置于机架上,第一输送带和打印机构之间的通道下方设置第三输送带;打印机构包括打印机、吹风组件以及吸附组件,打印机的标签出口侧方设置吹风组件,吸附组件在吹风组件的前方竖直设置,吹风组件用于将打印机出口输出的标签吹起至吸附组件处,并由吸附组件将标签吸附,吸附组件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进行相对第一输送带的靠近和远离;第一输送带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有检测模块,检测模块检测经过的纸箱上的产品数据,反馈给驱动第一底架和第二底架平移的驱动机构进行通道宽度调整,反馈给驱动上机芯升降的驱动机构进行通道高度调整,并且反馈给打印机进行标签打印并且输送标签至吸附组件,然后平移驱动机构在驱动吸附组件靠近第一输送带至被第二传感器感应时,第二传感器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停止,吸附组件停留于第二传感器处,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纸箱时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开启,第二传感器处的吸附组件继续平移至与纸箱接触时将标签贴于纸箱上。
5.作为一种改进,第二底架连接一第三底架,第三输送带设置于第三底架上。
6.作为一种改进,平移驱动机构包括气缸以及设置于气缸的气缸轴远端的弹性压紧件,弹性压紧件包括连接于气缸轴上的布置轴和套设于布置轴上的弹簧;吸附组件安装于
一滑移架上,滑移架可平移的设置于一滑轨上,且滑移架可滑移的套设于布置轴上,布置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件和后挡件,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后挡件和滑移架,并将滑移架抵向前挡件。
7.作为一种改进,吹风组件包括吹风管,吹风管与标签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并在其朝向吸附组件的倾斜位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吹气的出气孔,吹风管对外连接进行吹气的吹气机构。
8.作为一种改进,吸附组件包括吸附板,吸附板正对第一输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附的吸气孔,吸气孔后端对外连接进行吸气的吸气机构。
9.作为一种改进,第二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压轮组,第二传感器和压轮组依次排列在纸箱的输送方向上,压轮组与第一输送带配合在通道两侧限位输送向封箱机输出端的纸箱,压轮组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设置的尼龙材质制成的滚轮。
10.作为一种改进,打印机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之外的用于放置标签的放置盒,放置盒的上部开放,下部为底壁,周边形成侧壁;放置盒倾斜的设置于机架上,放置盒倾斜后靠下的侧壁为放置标签的承载面,在远离承载面的侧壁处开设一供标签输出的出料口。
11.作为一种改进,放置盒通过轴孔结构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上,并通过设置紧固件锁定放置盒的角度位置。
12.作为一种改进,放置盒与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机架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一转轴或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安装至第一安装孔处;第二通孔为适配放置盒旋转角度的弧形孔,一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旋合至第二安装孔处,当松懈紧固件时,放置盒可绕第一通孔处的转轴或紧固件调整角度,第二通孔配合穿过其中的紧固件限制放置盒的旋转角度,当紧固件旋紧抵触放置盒侧壁时将锁定放置盒角度位置。
13.作为一种改进,出料口的下侧侧壁设置有弧形沿;出料口的上侧侧壁设置有一缺口,缺口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标签是否用尽的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正对缺口处。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纸箱在进入封箱机时,可以通过检测得知输送过来的纸箱的产品规格信息,令机构进行通道宽度和高度的调整,来匹配纸箱规格,令打印机即时根据信息进行标签打印,纸箱在封箱机上由两侧输送带输送经过上下机芯完成上下胶带封箱之后,可以沿着通道到达打印机构处,由下部和侧边输送带提供持续输送的动力,打印机预先打印出标签从出口输出时由吹风组件吹向吸附组件不会掉落,吸附组件将标签吸住,标签粘性的一面朝外;吸附组件预先被输送到第二传感器处停止,待纸箱输送到位时被第一传感器感应,平移驱动机构继续启动输送第二传感器处的吸附组件至纸箱出将标签贴至纸箱上,然后吸附组件停止工作并复位,纸箱从封箱机的输出端送出时就完成了封箱和侧边贴标,通过检测来预先完成机构调试和标签打印提高了自适应程度和加工效率,令机器可以用于批量处理不同规格纸箱的加工,能够适应目前快递行业纸箱规格不一情况下的快速自动化调试并封箱贴标。二次动作的方式令吸附有标签的吸附组件预先到达离纸箱较近的位置,从而使最后的贴标签动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提高贴标效率,保证快递标签有序平整的贴设,不必采购和布置两台机器,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封箱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m处的放大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打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8.图4为本发明的打印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9.图5为本发明封箱机底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21.如图1、2、3、4、5所示,为本发明自适应封箱侧贴标机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机架0,机架0上形成用于输送纸箱的通道,机架0上在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底架001和第二底架002,第一底架001上设置第一输送带1,第二底架002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第二输送带2和第二传感器10,且机架0上在第二传感器10后方设置有打印机构3,第一输送带1的长度对应第二输送带2和打印机构3的布置位置,第一底架001和第二底架002可平移的设置于机架0上,两者在调试平移时改变通道的宽度;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之间的通道上下分别设置有用于封箱的上机芯5和下机芯6,上机芯5可升降的设置于机架0上,第一输送带1和打印机构3之间的通道下方设置第三输送带4;打印机构3包括打印机31、吹风组件32以及吸附组件33,打印机31的标签出口侧方设置吹风组件32,吸附组件33在吹风组件32的前方竖直设置,吹风组件32用于将打印机31出口输出的标签吹起至吸附组件33处,并由吸附组件33将标签吸附,吸附组件33通过设置平移驱动机构34进行相对第一输送带1的靠近和远离;第一输送带1处设置有第一传感器8,通道的输入端设置有检测模块9,检测模块9检测经过的纸箱上的产品数据,反馈给驱动第一底架001和第二底架002平移的驱动机构进行通道宽度调整,反馈给驱动上机芯5升降的驱动机构进行通道高度调整,并且反馈给打印机31进行标签打印并且输送标签至吸附组件33,然后平移驱动机构34在驱动吸附组件33靠近第一输送带1至被第二传感器10感应时,第二传感器10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34停止,吸附组件33停留于第二传感器10处,当第一传感器8感应到纸箱时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34开启,第二传感器10处的吸附组件33继续平移至与纸箱接触时将标签贴于纸箱上。
22.本发明在使用时,可在原来的封箱机机型上进行改进使用,通道在纸箱输送方向设置依次排列的滚轴用于支撑纸箱和滚动输送,在封箱机常规机构的基础上,延长一侧的第一输送带1,并在其延长的位置对侧进一步设置打印机构3和第二传感器10;原来第一输送带1和第二输送带2的对应位置的通道上下设置上机芯5和下机芯6,纸箱在由输入端置入通道后先到达检测模块9,纸箱上被预先贴设具有产品信息的单据,检测模块9在检测了纸箱上单据的数据后,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信息去启动各驱动机构,进行通道宽度和高度的调整,调整到位后停止驱动机构令结构固定;对于具体两侧第一底架001和第二底架002的平移调试、上机芯5的升降调试,可参考申请人之前的专利来实现,其专利号为201822240752.1,名称为一种封箱机调试锁定机构,进而可以实现两侧的同步调试、高度的调试以及调试后结构的锁定,满足自动化的调试需求。检测模块9另一方面反馈信息至打印机31,打印机31即时的根据信息打印出标签;纸箱由第一输送带1与第二输送带2夹持提供动力输送,并由该处设置的上机芯5和下机芯6完成上下胶带封箱;随着纸箱的输送到达第一输送带1与打印机构3配合处,第三输送带4布置于下机芯6之后对纸箱进行支撑并且配合第一输送带1提供输送动力;打印机构3中的打印机31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其标签输出口
布置为竖直出料,在打印机31的标签出口相对通道的一侧设置吹风组件32,从打印机31输出的标签其粘性一面朝向通道,与粘性一面贴合的纸带通过打印机31的滚轴绕回打印机31中,标签输出后由吹风组件32持续向外吹动不会下落并贴在外侧吸附组件33的内表面,随着标签整体被完整输出后,启动吸附组件33将标签吸住不会下落,完整的标签位于吸附组件33的内表面,而吹风组件32可以停止工作。打印好的标签到达吸附组件33处到位后,由平移驱动机构34启动将吸附组件33送到第二传感器10处,由第二传感器10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34停止,从而使吸附组件33以及其上的标签停留在第二传感器10处;当纸箱被输送至被第一传感器8感应到,即纸箱的侧面到达了吸附组件33对应处待贴标签,第一传感器8反馈信号令平移驱动机构34继续开启,平移驱动机构34从第二传感器10处运行令吸附组件33压向纸箱,吸附组件33配合后侧的第一输送带1对纸箱抵触挤压,将标签贴于纸箱侧面,之后吸附组件33停止工作并复位,贴好标签的纸箱从封箱机的输出端送出;通过平移驱动机构34的两次启停以及吸附组件33的二次动作行进,令标签在第一次动作时移动至离纸箱更近的位置等待贴标,第二次动作可快速的完成与纸箱的接触并压紧贴标,从而使最后的贴标签动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提高贴标效率。如此设置后打印机31可以在机架0上固定设置,不必跟着第二输送带2移动,可以降低驱动机构的功率需求,也便于打印机31的结构稳定以及调试方便;第二传感器10随着第二底架002同步调试,其位置为最优的靠近通道的位置,纸箱到达时离纸箱也是尽量的近,能够保证贴标效率。本发明整体上保证了快递标签有序平整的贴设,封箱机自适应的快速调试,不必采购和布置两台机器,大大降低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23.检测模块9优选为相机或者传感器或者两者配合使用,其中相机拍摄纸箱上的产品数据并反馈到控制模块以及打印机。纸箱上的产品数据可设置为一维码或者二维码。相机可以作为良好的视觉数据采集设备,对纸箱上的产品数据进行拍摄并反馈至控制模块以及打印机,其技术成熟便于设定和使用。而纸箱上的产品数据也可采用技术成熟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实现,实施时使用者将记录有对应产品信息的一维码或者二维码贴于纸箱上,贴的高度与相机的高度一致,即可正常使用。控制模块和打印机中存储一维码和二维码信息,与相机拍摄的数据进行对比即可实现对对应信息的确认并打印。传感器可配合知晓纸箱已到达,从而反馈信息令对应机构启动工作。
24.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底架002连接一第三底架003,第三输送带4设置于第三底架003上。
25.如图1、2、5所示,第三输送带4布置在第三底架003上,而第三底架003随着第二底架002一起平移调试,第三底架003在移向对侧时可容纳于第一底架001之下,结构间不相互影响;在结构上也可较好的覆盖通道的宽度,为纸箱提供更好的支撑。机架0上可设置滑轴,第三底架003穿设于滑轴上进行平移,且提供了对第三底架003的支撑,便于联动调试。
26.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平移驱动机构34包括气缸341以及设置于气缸341的气缸轴远端的弹性压紧件342,弹性压紧件342包括连接于气缸轴上的布置轴3421和套设于布置轴3421上的弹簧3422;吸附组件33安装于一滑移架331上,滑移架331可平移的设置于一滑轨332上,且滑移架331可滑移的套设于布置轴3421上,布置轴34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挡件3423和后挡件3424,弹簧3422的两端分别抵触后挡件3424和滑移架331,并将滑移架331抵向前挡件3423。
27.如图3所示,基础的功能为通过气缸341的气缸轴伸出或收回,带动吸附组件33的往复平移,从而可以将标签贴至纸箱侧面;作为对贴设时标签与纸箱挤压效果的优化,进一步设置了弹性压紧件342,具体在使用时,吸附组件33安装于滑移架331上,该滑移架331布置于滑轨332上实现结构的稳定水平滑移,然后滑移架331被套在布置轴3421上;以图3为参照,在气缸轴进行收回时,滑移架331被带动进行同步的移动,进而使吸附组件33平移向内侧的纸箱;在接触到纸箱后,气缸轴的行程若还没有走完,会继续收回,吸附组件33因被纸箱阻挡,无法再移动,此时布置轴3421会与气缸轴继续行进,后挡件3424和滑移架331之间的空间变小,弹簧3422被压缩,该弹性力会作用在滑移架331上,进而作用在吸附组件33和纸箱之间,将标签一定程度的继续压紧,保证贴设效果,该弹性的压紧相比于气缸行程的直接压紧,更有利于保护纸箱不会被硬性的压紧力破坏,也提高了气缸行程调试的灵活性。气缸轴在伸出复位时,弹簧3422也相应复位,令滑移架331回到如图的初始位置状态。
28.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吹风组件32包括吹风管321,吹风管321与标签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并在其朝向吸附组件33的倾斜位置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吹气的出气孔322,吹风管321对外连接进行吹气的吹气机构。
29.如图3所示,吹风管321在打印机31出口内侧,出气孔322倾斜朝向吸附组件33的出气孔322在吹风管321的轴向上均匀设置,可在高度方向上稳定的吹起标签,对外连接吹气机构后在吹气机构启动时,从出气孔322吹出的气流会吹向吸附组件33(吸附板333)并沿着吸附板333的内表面流动,从而在标签被吹着抵在吸附板333上后,流动的气流可保持整张标签不下落,在标签完整脱离打印机31并到达吸附板333上后由吸气机构启动将标签吸住,整个过程标签不会下落,能够保证标签具有粘性的内表面不与周边结构发生接触,达到良好的标签输送和定位效果。
30.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吸附组件33包括吸附板333,吸附板333正对第一输送带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用于吸附的吸气孔334,吸气孔334后端对外连接进行吸气的吸气机构。
31.如图2、3所示,整块吸附板333设置为用于吸附标签,具体可设置阵列的吸气孔334,对外连接吸气机构后在吸气机构启动时,与标签对应的吸气孔334可吸住标签,实现对标签的平整吸附定位;吸附板333的规格可设置的大些,用于配合不同大小标签进行吸附,提高适用性。
32.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二传感器10的一侧设置有压轮组7,第二传感器l0和压轮组7依次排列在纸箱的输送方向上,压轮组7与第一输送带1配合在通道两侧限位输送向封箱机输出端的纸箱,压轮组7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设置的尼龙材质制成的滚轮。
33.如图1、2所示,压轮组7设置在第二底架002上进行位置调试,随着输送纸箱到达输出端,第一输送带1与压轮组7配合在两侧对纸箱限位,保持纸箱的输送状态稳定,在纸箱经过压轮组7的过程中,压轮组7滚过刚贴好的标签表面,将标签进一步压牢压平在纸箱侧面,保证纸箱的侧贴标质量。若干滚轮与第一输送带1的间距匹配纸箱的宽度,在纸箱到达滚轮后,依靠尼龙材质制成的滚轮压于纸箱表面进行滚动输送,提供了良好的传动力,保持纸箱被稳定限位并输送。优选为设置三个滚轮,其排列后与纸箱接触的位置形成稳定的压紧平面,三个滚轮形成的压紧平面与第一输送带1平行,可以保证纸箱稳定有序的被限位输出。
34.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三个输送带均通过辊轴绕设成环形,其朝向通道
的一面形成支撑纸箱进行输送的输送面,辊轴连接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进而带动输送带运行。
35.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打印机31包括本体311以及设置于本体311之外的用于放置标签的放置盒312,放置盒312的上部开放,下部为底壁312l,周边形成侧壁;放置盒312倾斜的设置于机架0上,放置盒312倾斜后靠下的侧壁为放置标签的承载面3122,在远离承载面3122的侧壁处开设一供标签输出的出料口3123。
36.如图1、2、3、4所示,打印机31固定设置后,其标签纸的设置优化为在本体311外增设一个放置盒312,标签从本体311上开设的一个入口送入,这样该本体311就能通过开设一个小的开口供手伸入卷绕标签到输送的滚轴上即可,不必整体打开本体311去更换标签。在实施使用时,一摞折叠整齐的标签单从上部开口放入放置盒312中,标签放置于倾斜状态下放置盒312的承载面3122处,标签侧面支撑于底壁3121处,依靠标签的重力有序的容纳在放置盒312中,具有一定厚度的一摞标签依靠承载面3122前后的侧壁良好的限位收纳,标签的输出端从远离承载面3122的上部出料口3123拉出,拉出的标签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其可顺畅的调整至竖直状态去送入本体311上开设的入口中,去卷绕至本体311中的滚轴上。该放置盒312保证了标签放置的稳定有序,其呈一定角度放置后便于输出后顺畅的调整至竖直状态对接后续的滚轴卷绕,可良好的应用于竖直布置的卷绕打印机构,令标签有序的输送,完成整体的功能。
37.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放置盒312通过轴孔结构可旋转的设置于机架0上,并通过设置紧固件锁定放置盒312的角度位置。
38.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调整放置盒312的倾斜角度,可更好的适应不同厚度、不同材质质量标签的放置,从而令标签的放置,输出的顺畅度在通过调整后达到较好的优化或者适应,令机构的灵活度更高。
39.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放置盒312与出料口3123相对的侧壁上设置第一通孔3124和第二通孔3125,机架0上设置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一转轴或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3124安装至第一安装孔处;第二通孔3125为适配放置盒312旋转角度的弧形孔,一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3125旋合至第二安装孔处,当松懈紧固件时,放置盒312可绕第一通孔3124处的转轴或紧固件调整角度,第二通孔3125配合穿过其中的紧固件限制放置盒312的旋转角度,当紧固件旋紧抵触放置盒312侧壁时将锁定放置盒312角度位置。
40.如图1、2、3、4所示,第一通孔3124和第一安装孔处穿设为转轴或紧固件,实现两者之间的旋转连接,放置盒312的锁定通过第二通孔3125处的紧固件实现,或者是通过两处紧固件实现;通过转轴和紧固件、或者两处紧固件在两个位置限定放置盒312的位置,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在调试时松懈紧固件,锁定时旋紧紧固件,可保证结构间的安装强度。在松懈紧固件时,以第一通孔3124处的转轴或紧固件作为支点旋转,可以对放置盒312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第二通孔3125为弧形孔,在调试时,紧固件位于第二通孔3125处,那么第二通孔3125的弧形角度大小,即为放置盒31所能旋转的角度范围大小,从而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弧形孔的弧形角度大小,限定放置盒312的调整角度范围,令放置盒312的调整更加稳定有序,也避免任意调整所带来的结构间的磕碰,或者标签的散落。
41.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出料口3123的下侧侧壁设置有弧形沿3126;出料口3123的上侧侧壁设置有一缺口3127,缺口3127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标签是否用尽的第三传
感器3128,第三传感器3128正对缺口3127处。
42.如图4所示,标签会因为重力下垂与弧形沿3126接触,弧形沿3126的设置能够保证标签被后序输送辊拉出绕设时的顺畅,减少现有结构上夹角所带来的标签表面折痕的产生,或者是标签和底纸的提前分离,保证标签的顺利有序输送。为保证贴标的顺利进行,在放置于放置盒312处的标签使用完后,可以及时的进行新标签的更换,设置了第三传感器3128;利用第三传感器3128去检测放置盒312中是否存在标签,当标签用完时,出料口3123处的第三传感器3128不再被阻挡,第三传感器3128发出信号给控制模块,进而可以令整体机器停止运行,或者是通过提醒模块例如警示灯或者警示音提示工作人员标签用尽;从而可以进行新标签的更换,保证封箱贴标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可以避免纸箱上标签的漏贴,避免后期的返工。第三传感器3128布置于侧壁外侧,令整体结构更加整洁有序,便于第三传感器3128的安装与布线,也可以保证出料口3123处没有阻碍物,标签可以有序顺利的输送;通过设置的缺口3127令正对的第三传感器3128能够对出料口3123位置进行检测,缺口3127较小不会影响到较大标签的正常输送。
43.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放置盒312的倾斜角度设置为5

20度。
44.如图1、2、3、4所示,在以上角度下,标签放置后相对于竖直呈5

20度的夹角,能够保证标签被稳定放置,然后在从出料口3123输出后,可以顺畅的调整到竖直状态去进入本体311的入口,进而绕设在滚轴上,不会产生标签的扭曲拉扯。
45.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