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6787发布日期:2021-12-28 22:2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粒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2.线粒体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3.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关于线粒体相关的实验研究时,会使用到一种恒温培养皿,恒温培养皿壳体中设置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纳米相变恒温胶囊材料;现有装置生产此类培养皿时,在培养皿顶面中部设置一个预留孔,然后将液体恒温材料注入至空腔中,再使用热熔胶将预留孔封闭;注入液体恒温材料时会产生气泡,液体恒温材料将气泡挤压在空腔顶部,而空腔顶面的面积较大,预留孔相对较小,使得大部分气泡残留在空腔顶部外沿,难以将气泡清除干净,进而导致培养皿空腔中的液体恒温材料含量不足,严重影响恒温效果,进而影响实验数据。
4.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装置将液体恒温材料注入至培养皿空腔中时会产生气泡,液体恒温材料将气泡挤压在空腔顶部,而空腔顶面的面积较大,预留孔相对较小,使得大部分气泡残留在空腔顶部外沿,难以将气泡清除干净,进而导致培养皿空腔中的液体恒温材料含量不足,严重影响恒温效果,进而影响实验数据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
6.一种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杆、固定组件、填充组件和封口组件;第一支撑架与第一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与固定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填充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填充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封口组件进行转动连接;填充组件上安装有封口组件。
7.更为优选的是,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件、第一联动块、第二联动块、第二驱动件、第一压块和第一限位块;第一支撑架与两组第一驱动件进行固接;两组第一驱动件均与第一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与第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两组第二驱动件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与第一限位块进行固接;两组第二驱动件分别与两组第一压块进行固接。
8.更为优选的是,第一限位块内部上表面为圆环面。
9.更为优选的是,填充组件包括有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第三驱动件、第一套杆、第一直齿轮、第一花键轴、第三联动块、第四驱动件、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一滑块、第一导轨块、第四联动块、第五联动块、第一联动杆、第一下料头、第二联动杆、第一磁铁、第一铁块、第五驱动件、第二限位块、第六驱动件、第三限位块、第二下料头、第一连接架、第一导轨环、第七驱动件、第六联动块、第一电控磁性件、第三联动杆和第一滚轮;第二连接块上部与第三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三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三连接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与第三驱动件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与第一套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连接块与第四驱动件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与封口组件进行固接;第三驱动件输出端与第一套杆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套杆内部与第一花键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直齿轮与封口组件相啮合;第一花键轴与第三联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与第四驱动件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第一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块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块与第四联动块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与第五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与四组第一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与两组第二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与第六驱动件进行固接;四组第一联动杆均与第一下料头进行固接;两组第二联动杆均与第一磁铁进行固接;第一磁铁与第一铁块相接触;第一铁块与两组第五驱动件进行固接;两组第五驱动件分别与两组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六驱动件与第三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与第二下料头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与第一导轨环进行固接;第一导轨环与第七驱动件进行滑动连接;第七驱动件与两组第六联动块进行固接;两组第六联动块均与第一电控磁性件进行固接;第一电控磁性件与第三联动杆进行固接;第三联动杆与两组第一滚轮进行转动连接。
10.更为优选的是,第一下料头设置呈现圆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喷头。
11.更为优选的是,第一铁块的最小内径小于第一磁铁。
12.更为优选的是,第三限位块向下运动可刚好贴合第一磁铁内壁。
13.更为优选的是,封口组件包括有第五连接块、第二套杆、第二花键轴、第七联动块、第八驱动件、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第八联动块、第九联动块、第九驱动件、第一热熔胶棒、第四限位块、第一加热块、第十联动块、第一电动转轴、第十一联动块、第二加热块、第十二联动块、第一制冷器、第十三联动块和第一打磨块;第四连接块与第五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五连接块与第二套杆进行固接;第五连接块与第八驱动件进行固接;第二套杆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套杆内部与第二花键轴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七联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花键轴与第二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七联动块与第八驱动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与第四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直齿轮与第八联动块进行固接;第八联动块与第九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与第九驱动件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与第四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与第一加热块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与第十二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与第十三联动块进行固接;第九驱动件与第一热熔胶棒进行固接;第一热熔胶棒与第四限位块相接触;第一加热块与第十联动块进行固接;第十联动块与第一电动转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转轴与第十一联动块进行固接;第十一联动块与第二加热块进行固接;第十二联动块与第一制冷器进行固接;第十三联动块与第一打磨块进行固接。
14.更为优选的是,第一打磨块下表面为粗糙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一、为解决现有装置将液体恒温材料注入至培养皿空腔中时会产生气泡,液体恒温材料将气泡挤压在空腔顶部,而空腔顶面的面积较大,预留孔相对较小,使得大部分气泡残留在空腔顶部外沿,难以将气泡清除干净,进而导致培养皿空腔中的液体恒温材料含量不足,严重影响恒温效果,进而影响实验数据的问题;二、设计了固定组件,填充组件和封口组件;准备工作时,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使装置保持稳定,接通电源,将待处理培养皿竖直放入至固定组件中,并使培养皿凹槽朝向第一连接块,培养皿预留孔位于正中上部,然后操作控制器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固定组件对培养皿限位并固定,然后固定组件将培养皿运输至第二连接块上的填充组件下方,然后填充组件将液体恒温材料从培养皿预留孔注入,使恒温材料填满培养皿空腔,由于培养皿为竖直放置,培养皿空腔顶部的面积相对较小,在液体流动的作用下,空腔中的大部分气泡从预留孔留出,此时小部分气泡粘在空腔内壁,然后填充组件将小铁块放入至培养皿空腔中,然后通过磁力控制小铁块在空腔中运动,从而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拨除,此过程中可对小铁块进行限位,防止其卡入至空腔中无法取出,同时可防止磁力件划伤培养皿凹槽内壁,将小铁块取出后,空腔中的液体恒温材料含量不足,然后填充组件对空腔进行补料操作,然后固定组件将培养皿运输至第一连接杆上的封口组件下方,封口组件将热熔胶棒的下部加热,使其下端融化,然后将热熔胶棒下部插入至培养皿的预留孔中,然后带动热熔胶棒绕着培养皿外环面运动,使软化的热熔胶棒下部分离至预留孔中,然后封口组件将预留孔中的热熔胶进行制冷,使其快速硬化,然后对其上部进行打磨,使其平滑,避免使用时硬化的热熔胶划伤手指,此时部分软化的热熔胶残留在热熔胶棒下端,并向外侧延伸,影响下次使用,然后封口组件将其软化并刮除;三、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培养皿竖直放置再填充液体恒温材料,大大减小空腔顶部的面积,避免了气泡被挤压在空腔顶部外沿的现象,同时自动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去除,并避免了铁块卡住和划伤凹槽内壁的现象,同时具有补料功能,还实现了自动使用热熔胶进行封口操作,同时将硬化的热熔胶打磨平滑,避免使用时划伤手指,同时具有去除热熔胶上残留的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填充组件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填充组件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填充组件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封口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封口组件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14为本技术封口组件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17.其中:1_第一支撑架,2_第一连接块,3_第二连接块,4_第一连接杆,201_第一驱动件,202_第一联动块,203_第二联动块,204_第二驱动件,205_第一压块,206_第一限位块,301_第三连接块,302_第四连接块,303_第三驱动件,304_第一套杆,305_第一直齿轮,306_第一花键轴,307_第三联动块,308_第四驱动件,309_第一锥齿轮,3010_第二锥齿轮,3011_第一丝杆,3012_第一滑块,3013_第一导轨块,3014_第四联动块,3015_第五联动块,3016_第一联动杆,3017_第一下料头,3018_第二联动杆,3019_第一磁铁,3020_第一铁块,3021_第五驱动件,3022_第二限位块,3023_第六驱动件,3024_第三限位块,3025_第二下料头,3026_第一连接架,3027_第一导轨环,3028_第七驱动件,3029_第六联动块,3030_第一电控磁性件,3031_第三联动杆,3032_第一滚轮,401_第五连接块,402_第二套杆,403_第二花键轴,404_第七联动块,405_第八驱动件,406_第二直齿轮,407_第三直齿轮,408_第四直齿轮,409_第八联动块,4010_第九联动块,4011_第九驱动件,4012_第一热熔胶棒,4013_第四限位块,4014_第一加热块,4015_第十联动块,4016_第一电动转轴,4017_第十一联动块,4018_第二加热块,4019_第十二联动块,4020_第一制冷器,4021_第十三联动块,4022_第一打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19.实施例一种具有消除气泡功能的线粒体培养用培养皿填充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第一连接块2、第二连接块3、第一连接杆4、固定组件、填充组件和封口组件;第一支撑架1与第一连接块2进行固接;第一支撑架1与具有固定限位培养皿功能的固定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2与第二连接块3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3与第一连接杆4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3与具有填充液体恒温材料功能的填充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4与填充组件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4与具有封闭培养皿预留孔功能的封口组件进行转动连接;填充组件上安装有封口组件。
20.工作过程:准备工作时,通过螺栓将第一支撑架1固定在工作台上,使装置保持稳定,接通电源,将待处理培养皿竖直放入至固定组件中,并使培养皿凹槽朝向第一连接块2,培养皿预留孔位于正中上部,然后操作控制器控制装置开始运作,固定组件对培养皿限位并固定,然后固定组件将培养皿运输至第二连接块3上的填充组件下方,然后填充组件将液体恒温材料从培养皿预留孔注入,使恒温材料填满培养皿空腔,由于培养皿为竖直放置,培养皿空腔顶部的面积相对较小,在液体流动的作用下,空腔中的大部分气泡从预留孔留出,此时小部分气泡粘在空腔内壁,然后填充组件将小铁块放入至培养皿空腔中,然后通过磁力控制小铁块在空腔中运动,从而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拨除,此过程中可对小铁块进行限位,防止其卡入至空腔中无法取出,同时可防止磁力件划伤培养皿凹槽内壁,将小铁块取
出后,空腔中的液体恒温材料含量不足,然后填充组件对空腔进行补料操作,然后固定组件将培养皿运输至第一连接杆4上的封口组件下方,封口组件将热熔胶棒的下部加热,使其下端融化,然后将热熔胶棒下部插入至培养皿的预留孔中,然后带动热熔胶棒绕着培养皿外环面运动,使软化的热熔胶棒下部分离至预留孔中,然后封口组件将预留孔中的热熔胶进行制冷,使其快速硬化,然后对其上部进行打磨,使其平滑,避免使用时硬化的热熔胶划伤手指,此时部分软化的热熔胶残留在热熔胶棒下端,并向外侧延伸,影响下次使用,然后封口组件将其软化并刮除,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培养皿竖直放置再填充液体恒温材料,大大减小空腔顶部的面积,避免了气泡被挤压在空腔顶部外沿的现象,同时自动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去除,并避免了铁块卡住和划伤凹槽内壁的现象,同时具有补料功能,还实现了自动使用热熔胶进行封口操作,同时将硬化的热熔胶打磨平滑,避免使用时划伤手指,同时具有去除热熔胶上残留的功能。
21.其中,如图3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驱动件201、第一联动块202、第二联动块203、第二驱动件204、第一压块205和第一限位块206;第一支撑架1与两组第一驱动件201进行固接;两组第一驱动件201均与第一联动块202进行固接;第一联动块202与第二联动块203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203与两组第二驱动件204进行固接;第二联动块203与第一限位块206进行固接;两组第二驱动件204分别与两组第一压块205进行固接。
22.首先,将待处理培养皿竖直放入至第一限位块206上,培养皿外环面与第一限位块206内部上表面紧密贴合,培养皿凹槽靠近第一连接块2,培养皿背面接触第二联动块203,培养皿预留孔位于正中上部,然后两组第二驱动件204分别带动两组第一压块205运动,使得两组第一压块205将培养皿固定住,然后两组第一驱动件201同时带动第一联动块202运动,第一联动块202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培养皿分别运动至填充组件和封口组件中,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对培养皿进行限位固定,还实现了自动将培养皿运输至填充组件和封口组件中。
23.其中,第一限位块206内部上表面为圆环面。
24.可完全与培养皿外环面贴合,配合人工进行初步定位。
25.其中,如图4

11所示,填充组件包括有第三连接块301、第四连接块302、第三驱动件303、第一套杆304、第一直齿轮305、第一花键轴306、第三联动块307、第四驱动件308、第一锥齿轮309、第二锥齿轮3010、第一丝杆3011、第一滑块3012、第一导轨块3013、第四联动块3014、第五联动块3015、第一联动杆3016、第一下料头3017、第二联动杆3018、第一磁铁3019、第一铁块3020、第五驱动件3021、第二限位块3022、第六驱动件3023、第三限位块3024、第二下料头3025、第一连接架3026、第一导轨环3027、第七驱动件3028、第六联动块3029、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第三联动杆3031和第一滚轮3032;第二连接块3上部与第三连接块301进行固接;第三连接块301与第四连接块302进行固接;第三连接块301与第一导轨块3013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302与第三驱动件303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302与第一套杆3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连接块302与第四驱动件308进行固接;第四连接块302与封口组件进行固接;第三驱动件303输出端与第一套杆304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4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305进行固接;第一套杆304内部与第一花键轴306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直齿轮305与封口组件相啮合;第一花键轴306与第三联动块3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花键轴306与第一锥齿轮309进行固接;第三联动块307与第四驱动件308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3013与第一滑块3012
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块3013与第一丝杆301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011与第一滑块3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3011与第二锥齿轮3010进行固接;第一滑块3012与第四联动块3014进行固接;第四联动块3014与第五联动块3015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3015与四组第一联动杆3016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3015与两组第二联动杆3018进行固接;第五联动块3015与第六驱动件3023进行固接;四组第一联动杆3016均与第一下料头3017进行固接;两组第二联动杆3018均与第一磁铁3019进行固接;第一磁铁3019与第一铁块3020相接触;第一铁块3020与两组第五驱动件3021进行固接;两组第五驱动件3021分别与两组第二限位块3022进行固接;第六驱动件3023与第三限位块3024进行固接;第三限位块3024与第二下料头3025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4与第一连接架3026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架3026与第一导轨环3027进行固接;第一导轨环3027与第七驱动件3028进行滑动连接;第七驱动件3028与两组第六联动块3029进行固接;两组第六联动块3029均与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进行固接;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与第三联动杆3031进行固接;第三联动杆3031与两组第一滚轮3032进行转动连接。
26.当固定组件将培养皿运输至第一导轨环3027外侧时,第一连接架3026上的第一导轨环3027位于培养皿凹槽内正中部,培养皿凹槽内壁与两组第一滚轮3032接触,培养皿预留孔位于第一下料头3017正下方,然后第四连接块302上的第三驱动件303带动第一套杆304传动第一花键轴306转动,第一套杆304带动第一直齿轮305转动,第一花键轴306带动第一锥齿轮309转动,然后第四驱动件308带动第三联动块307传动第一花键轴306运动,使第一花键轴306带动第一锥齿轮309啮合第二锥齿轮3010,然后第一锥齿轮309带动第二锥齿轮3010传动第一丝杆3011转动,第一丝杆3011带动第一滑块3012运动,使第一滑块3012在与第三连接块301相连的第一导轨块3013上向下滑动,第一滑块3012带动第四联动块3014传动第五联动块3015向下运动,第五联动块3015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运动,使四组第一联动杆3016上的第一下料头3017运动至培养皿空腔中,第一铁块3020下表面与空腔内壁贴合,然后第一下料头3017向空腔中注入适量的液体恒温材料,使恒温材料填满培养皿空腔,由于培养皿为竖直放置,培养皿空腔顶部的面积相对较小,在液体流动的作用下,空腔中的大部分气泡从预留孔留出,此时小部分气泡粘在空腔内壁,然后第三驱动件303带动第一套杆304进行反转,使第一下料头3017向上运动脱离培养皿预留孔,同时,第六驱动件3023带动第三限位块3024传动第二下料头3025向下运动,第三限位块3024向下运动将第一铁块3020始终压在空腔内壁,从而使第一铁块3020与第二联动杆3018上的第一磁铁3019分离,然后两组第五驱动件3021分别带动两组第二限位块3022,两组第二限位块3022分别与空腔两侧的平面部分接触,进而对第一铁块3020进行限位,然后第三限位块3024向上运动一定距离停止对第一铁块3020进行限位,然后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开始产生磁力,进而将第一铁块3020吸引住,然后第七驱动件3028在第一导轨环3027进行圆周运动,第七驱动件3028带动两组第六联动块3029运动,两组第六联动块3029同时带动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运动,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带动第三联动杆3031传动第一滚轮3032运动,使两组第一滚轮3032在培养皿凹槽内环壁上滚动,从而避免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将培养皿内壁划伤,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带动第一铁块3020运动,使第一铁块3020在培养皿空腔中进行圆周运动,从而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拨除,然后第一铁块3020运动回原位,在两组第二限位块3022的作用下,第一铁块3020位于预留孔正下方,第一磁铁3019向下运动与第一铁块3020接触,将其吸
引固定,同时第一电控磁性件3030停止固定第一铁块3020,然后两组第二限位块3022运动回原位,然后第一磁铁3019带动第一铁块3020脱离预留孔,然后第二下料头3025向空腔中注入适量液体恒温材料,进补料操作,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培养皿竖直放置再填充液体恒温材料,大大减小空腔顶部的面积,避免了气泡被挤压在空腔顶部外沿的现象,同时自动将粘在空腔内壁的气泡去除,并避免了铁块卡住和划伤凹槽内壁的现象,同时具有补料功能。
27.其中,第一下料头3017设置呈现圆形阵列设置有多组喷头。
28.可多个方位同时对培养皿空腔进行填料操作。
29.其中,第一铁块3020的最小内径小于第一磁铁3019。
30.可使第一磁铁3019下表面贴合第一铁块3020时,第一铁块3020中部超出第一磁铁3019,从而可配合第三限位块3024将第一磁铁3019和第一铁块3020分离。
31.其中,第三限位块3024向下运动可刚好贴合第一磁铁3019内壁。
32.向下运动后可将第一铁块3020推离第一磁铁3019。
33.其中,如图12

15所示,封口组件包括有第五连接块401、第二套杆402、第二花键轴403、第七联动块404、第八驱动件405、第二直齿轮406、第三直齿轮407、第四直齿轮408、第八联动块409、第九联动块4010、第九驱动件4011、第一热熔胶棒4012、第四限位块4013、第一加热块4014、第十联动块4015、第一电动转轴4016、第十一联动块4017、第二加热块4018、第十二联动块4019、第一制冷器4020、第十三联动块4021和第一打磨块4022;第四连接块302与第五连接块401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305与第三直齿轮407相啮合;第五连接块401与第二套杆402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接块401与第八驱动件405进行固接;第二套杆402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407进行固接;第二套杆402内部与第二花键轴403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花键轴403与第七联动块404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花键轴403与第二直齿轮406进行固接;第七联动块404与第八驱动件405进行固接;第一连接杆4与第四直齿轮408进行转动连接;第四直齿轮408与第八联动块409进行固接;第八联动块409与第九联动块4010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4010与第九驱动件4011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4010与第四限位块4013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4010与第一加热块4014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4010与第十二联动块4019进行固接;第九联动块4010与第十三联动块4021进行固接;第九驱动件4011与第一热熔胶棒4012进行固接;第一热熔胶棒4012与第四限位块4013相接触;第一加热块4014与第十联动块4015进行固接;第十联动块4015与第一电动转轴4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电动转轴4016与第十一联动块4017进行固接;第十一联动块4017与第二加热块4018进行固接;第十二联动块4019与第一制冷器4020进行固接;第十三联动块4021与第一打磨块4022进行固接。
34.当填充组件对培养皿填充完液体恒温材料后,固定组件带动培养皿运动至第二加热块4018正下方,并且培养皿预留孔位于第二加热块4018正下方,然后第二加热块4018对第一热熔胶棒4012下部进行加热,使其融化,然后第十联动块4015上的第一电动转轴4016带动第十一联动块4017进行翻转一百八十度,第十一联动块4017带动第二加热块4018翻转一百八十度,然后第九驱动件4011带动第一热熔胶棒4012向下运动,使第一热熔胶棒4012下端融化部分插入至空腔内部,然后第一直齿轮305带动第三直齿轮407传动第二套杆402传动第二花键轴403转动,第二花键轴403带动第二直齿轮406转动,然后第五连接块401上的第八驱动件405带动第七联动块404传动第二花键轴403转动,第二花键轴403带动第二直齿轮406运动,使第二直齿轮406与第四直齿轮408啮合,然后第二直齿轮406带动第四直齿
轮408转动,第四直齿轮408带动第八联动块409进行圆周运动,通过改变第一直齿轮305的转动方向改变第八联动块409的运动方向,第八联动块409带动与其相关联的组件进行圆周运动,然后第二加热块4018沿着培养皿外环面进行圆周运动,使培养皿软化的热熔胶棒下部分离至预留孔中,然后第十二联动块4019上的第一制冷器4020运动至预留孔上,使第一制冷器4020将预留孔中的热熔胶快速硬化,然后第十三联动块4021上的第一打磨块4022运动至硬化的热熔胶上部,然后将其打磨光滑,避免硬化的热熔胶划伤手指,然后第八联动块409带动第九联动块4010运动回原位,此时部分软化的热熔胶残留在第一热熔胶棒4012下端,并向外侧延伸,影响下次使用,然后第一热熔胶棒4012向上运动,当第一热熔胶棒4012下端运动至第一加热块4014内部使,第一加热块4014对第一热熔胶棒4012外侧加热,使残留的热熔胶充分软化,然后第一热熔胶棒4012继续向上运动,使第四限位块4013将残留在第一热熔胶棒4012下端外表面的热熔胶去除,使用时实现了自动使用热熔胶进行封口操作,同时将硬化的热熔胶打磨平滑,避免使用时划伤手指,同时具有去除热熔胶上残留的功能。
35.其中,第一打磨块4022下表面为粗糙面。
36.可对凸起的硬化热熔胶进行打磨。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