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7213发布日期:2022-06-11 11: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


背景技术:

2.电梯包括机房部分、井道及底坑部分、轿厢部分、层站部分。其基础控制系统包括: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这些基础的控制系统保障了电梯的正常运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电梯的高效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梯的派梯系统进行了多次的优化,努力满足人们对电梯更高层次的需求。目前已有的电梯派梯系统大多专注于根据轿厢内人员数量情况对电梯轿厢运行路线的控制,缺少对厅外的等候人员状态的检测手段,当有人员急需使用电梯时,无法及时对处于异常状态如处于昏迷状态的人员进行优先处理。
3.如中国专利cn106976766b,公开日2020年5月26日,一种电梯系统派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电梯开始运行时,获取电梯所在建筑各楼层中对应侯梯区域的人数,电梯内的乘梯人数,选出侯梯人数最多的楼层;当电梯内的乘梯人数少于电梯额定乘坐人数时,电梯优先抵达候梯人数最多的楼层派送人员;当电梯内的乘梯人数大于或等于额定乘坐人员数时,电梯优先抵达当前最先到达的目标楼层,其中目标楼层为电梯内乘梯人输入的楼层数。该方案主要根据不同楼层的人员数量进行控制,无法对厅外的等候人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无法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电梯派梯系统无法对厅外等候人员的状态进行检测分析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及时检测厅外等候人员的状态、继而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的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厅门外的乘客信息的感测装置、微处理器和智能控制器,所述感测装置将采集的厅门外的乘客信息上传至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处理,将解析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控制电梯动作。
6.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派梯系统包括感测装置、微处理器以及智能控制器三个模块,感测装置用于采集厅门外的乘客信息,感测装置可以安置在各楼层的厅门外,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处理感测装置采集到的乘客信息,将解析处理后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用于处理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从而控制电梯动作。
7.作为优选,所述乘客信息包括乘客数量、乘客状态以及超级乘客标记。
8.感测装置可以是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通过感测装置可收集位于厅外
的乘客数量和乘客状态,检测处于异常状态的乘客,可预先对特殊人员如维保人员、急救人员等进行超级乘客标记,可通过服装等特征作为识别标记,带有标记的超级乘客具有派梯最高优先权。
9.作为优选,对乘客数量设置数量阈值,当厅外等候的乘客数量超过数量阈值时,则判断乘客数量过多;当厅外等候的乘客数量低于数量阈值时,则判断乘客数量正常。
10.在感测装置检测到的电梯门厅外等候的乘客数量低于数量阈值时,微处理器判断乘客数量正常,智能控制器不做调控,当厅外等候的乘客数量超过数量阈值时,微处理器判断乘客数量过多,智能控制器控制电梯轿厢优先派送到对应楼层,防止厅外等候人员拥挤出现问题。
11.作为优选,所述乘客状态包括正常乘客状态和异常乘客状态。通过感测装置可采集厅外的乘客影像信息,通过微处理器对比判断乘客状态。
12.作为优选,所述异常乘客状态包括情绪状态异常和身体状态异常。
13.通过对厅外等候乘客的面部表情识别和乘客的身体姿势检测判断乘客的异常状态属于情绪状态异常或者身体状态异常。
14.作为优选,所述身体状态异常包括卧倒、跪爬、需用外力辅助站立姿势和孕妇站姿。
15.身体状态异常包括卧倒、跪爬、需用外力辅助站立或孕妇等站姿异常状况人员,其余为身体状态正常。情绪状态异常包括焦虑、紧张、心跳加速、恐惧、急躁等负面情绪,反之正面情绪则为情绪状态正常。可结合情绪状态异常和身体状态异常判断乘客处于昏迷或流血等紧急异常状态还是次一级的异常状态,紧急异常状态同样具有最高派梯优先级。
16.作为优选,所述感测装置通过直接检测方式和间接检测方式采集所述乘客信息;直接检测方式包括对电梯厅外乘客的视频分析、雷达分析和心跳检测;间接检测方式包括对具有异常乘客状态的乘客的周围人员的站位分析和面部表情分析。
17.感测装置和微处理器通过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采集所述乘客信息。直接检测包括所述电梯厅外检测的乘客的视频分析、雷达分析或心跳检测。间接检测是对特殊对象即异常状态乘客和超级乘客,他们周围人员的站位和面部表情进行分析,辅助验证检测结果。
18.作为优选,微处理器根据乘客信息判断是否触发超级权限,当触发超级权限时,智能控制器接管电梯,控制电梯动作。
19.当出现乘客数量过多、出现异常乘客状态或检测到超级乘客标记时,触发超级权限。智能控制器控制电梯动作,控制电梯优先派往触发超级权限的楼层。电梯动作包括电梯轿厢调度、电梯优先派梯和电梯优先派送乘客。
20.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本发明包括感测装置、微处理器以及智能控制器三个模块,感测装置用于采集厅门外的乘客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用于处理感测装置采集到的乘客信息,将解析处理后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用于处理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从而控制电梯动作。通过感测装置及时检测厅外等候人员的状态,当出现乘客数量过多、出现异常乘客状态或检测到超级乘客标记时,触发超级权限,智能控制器控制电梯动作,控制电梯优先派往触发超级权限的楼层,及时解决等候乘客的需求,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施例的电梯运行流程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电梯派梯系统模块功能示意图。
22.其中:1、感测装置,2、微处理器,3、智能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24.一种基于厅外检测的电梯派梯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感测装置1、微处理器2 以及智能控制器3三个模块。
25.其中,感测装置1,可以是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感测装置1,用于采集乘客信息,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至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用于处理感测装置1采集到的乘客信息,将解析处理后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用于处理微处理器2上传的数据,从而控制电梯动作。
26.乘客信息包含乘客数量、乘客状态以及超级乘客。电梯动作包括电梯轿厢调度、电梯优先派梯和电梯优先派送乘客。感测装置1和微处理器2通过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采集乘客信息。乘客数量具有一个阈值(可设置),超过阈值则认为是乘客数量过多;低于阈值则认为是乘客数量正常。乘客状态分为两个状态,即乘客状态正常和乘客状态异常。乘客状态异常包含情绪状态异常和身体状态异常。情绪状态异常包括焦虑、紧张、心跳加速、恐惧、急躁等负面情绪,反之正面情绪则为情绪状态正常。身体状态异常包括卧倒、跪爬、需用外力辅助站立或孕妇等站姿异常状况人员,其余为身体状态正常。超级乘客具有派梯最高优先权。直接检测包括电梯厅外检测的乘客的视频分析、雷达分析或心跳检测。
27.微处理器2基于乘客数量来判断是否触发超级权限。微处理器2基于乘客状态来判断是否触发超级权限。微处理器2基于超级乘客信息来判断是否触发超级权限。智能控制器3 根据触发超级权限,接管电梯,控制电梯动作。
28.本实施例可设置乘客数量阈值为10人,当电梯的门厅外侯梯人数超过10人时,装有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的设备,将采集到门厅外侯梯乘客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通过三维建模判断门厅侯梯数量超过阈值,触发超级权限,将信息发送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接管电梯,实现电梯优先响应控制权限,控制电梯优先达到乘客所在楼层,并且优先派送当前楼层上梯乘客;派送完轿内乘客后则回复常规运行。
29.当电梯的门厅外侯梯乘客有出现焦虑、紧张、心跳加速、恐惧或急躁等任一负面情绪或乘客中有出现卧倒、跪爬、需用外力辅助站立或孕妇等站姿异常状况人员时,装有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的设备,将采集到门厅外侯梯乘客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 通过三维建模判断此异常状态,触发超级权限,将信息发送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 接管电梯,实现电梯优先响应控制权限,控制电梯优先达到乘客所在楼层,并且优先派送当前楼层上梯乘客;派送完轿内乘客后则回复常规运行。
30.设置超级乘客信息,当电梯的门厅外侯梯乘客有超级乘客时,装有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的设备,将采集到门厅外侯梯乘客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通过三维建模判断此超级乘客信息,触发超级权限,将信息发送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接管电梯,实现电梯优先响应控制权限,控制电梯优先达到乘客所在楼层,并且优先派送当前
楼层上梯乘客;派送完轿内乘客后则回复常规运行。
31.当门厅外侯梯乘客数量超过阈值或出现乘客异常状态或存在超级乘客中一个或多个情况时候,装有传感器、摄像头或其他传感装置的设备,将数据传递给微处理器2,微处理器2通过三维建模判断,触发超级权限,将信息发送给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接管电梯,实现电梯优先响应控制权限,控制电梯优先达到乘客所在楼层,并且优先派送当前楼层上梯乘客;派送完轿内乘客后则回复常规运行。
32.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