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0049发布日期:2021-12-08 11: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货物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


背景技术:

2.货物筐,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电子等行业,能耐酸耐碱、耐油污,无毒无味,可用于盛放食品等,清洁方便,零件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其合理的设计,优良的品质,适用于工厂物流中的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等环节。然而目前的货物筐在满载时往往无法稳定地叠放在一起,造成运输效率过低。还有些货物筐在空载时无法错位叠放,导致空载摆放时占用的空间过大,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大。也有些货物筐虽然设有扶手,但是扶手往往容易断裂,结构较差,不便于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其能在空载时上下叠放,也能在满载时错位180度上下叠放,节省空间和运输成本,且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便于清洗。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包括一体成型的筐底和筐壁,所述筐壁下端连接筐底,所述筐壁上端设有三层筐沿,其中:
5.所述筐壁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依次连接;
6.所述第一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区、第三让位区、第一扶手区、第四让位区和第二限位区,所述第三边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让位区、第三限位区、第二扶手区、第四限位区和第二让位区,所述第二边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区,所述第二边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让位区,所述第四边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区,所述第四边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让位区;
7.所述第一让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三让位槽,所述第四让位区的上端设有第四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第二让位槽、第三让位槽和第四让位槽的横截面均自上而下地减小;
8.所述第一限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区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区的上端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一让位区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让位区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三让位区的下端设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四让位区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所述第三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四限位槽与所述第四限位环相匹配;
9.所述第一扶手区设有第一扶手槽,所述第二扶手区设有第二扶手槽;
10.所述三层筐沿包括顶层沿、中层沿和底层沿,在第一扶手区和第二扶手区中,所述底层沿短于中层沿,所述第一扶手槽和第二扶手槽置于所述顶层沿和中层沿之间,所述第
一扶手槽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一倾斜加强筋,所述第一倾斜加强筋连接中层沿和底层沿,所述第二扶手槽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二倾斜加强筋,所述第二倾斜加强筋连接中层沿和底层沿。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槽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槽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槽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四限位槽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凸起。
12.优选地,所述第二边框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四边框设有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和第四支撑块均置于所述底层沿下端。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扶手区外侧设有第一贴牌区,所述第一贴牌区设有若干凸点,所述第二扶手区外侧设有第二贴牌区,所述第二贴牌区设有若干凸点。
14.优选地,所述筐底和筐底设有若干通孔。
15.优选地,所述筐底设有若干加强筋。
16.优选地,所述顶层沿、中层沿和底层沿与所述筐壁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倾斜加强筋和第二倾斜加强筋与所述筐壁的连接处圆弧过渡。
1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其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在空载时上下叠放,也能在满载时错位180度上下叠放,节省空间和运输成本,且结构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且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满载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空载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包括:10、第一边框;11、第一限位区;111、第一限位槽;112、第一限位凸起;12、第三让位区;121、第三让位槽;122、第三限位环;13、第一扶手区;131、第一扶手通槽;14、第四让位区;15、第二限位区;20、第二边框;30、第三边框;13、第一让位区;32、第三限位区;33、第二扶手区;331、第二扶手通槽;332、第二贴牌区;34、第四限位区;35、第二让位区;40、第四边框;41、第三支撑块;50、筐底;61、顶层沿;62、中层沿; 63、底层沿。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24.参见附图的图1

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满载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空载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25.优选实施例。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放置的货物筐,包括一体成型的筐底50和筐壁,所述筐
壁下端连接筐底50,所述筐壁上端设有三层筐沿,所述筐壁包括第一边框10、第二边框20、第三边框30和第四边框40,所述第一边框10、第二边框20、第三边框30和第四边框40依次连接。
27.所述第一边框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限位区11、第三让位区12、第一扶手区13、第四让位区14和第二限位区15,所述第三让位区13和第四让位区 14相对所述第一限位区11和第二限位区12向外凸起,所述第三边框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让位区31、第三限位区32、第二扶手区33、第四限位区34 和第二让位区35,所述第一让位区31和第二让位区32相对所述第三限位区 33和第四限位区34向外凸起。所述第二边框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区 11,所述第二边框2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让位区35,所述第四边框4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区15,所述第四边框4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让位区31。
28.所述第一让位区31的上端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区35的上端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区12的上端设有第三让位槽121,所述第四让位区14的上端设有第四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第二让位槽、第三让位槽121 和第四让位槽的横截面均自上而下地减小。
29.所述第二边框20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四边框40设有第三支撑块41和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41和第四支撑块均置于所述底层沿63下端。
30.在货物筐空载时,上面的货物筐的第一让位区31插在下面的货物筐的第一让位槽内,上面的货物筐的第二让位区35插在下面的货物筐的第二让位槽内,上面的货物筐的第三让位区12插在下面的货物筐的第三让位槽121内,上面的货物筐的第四让位区14插在下面的货物筐的第四让位槽内,便可以错位叠放,减少占用的空间,降低输运的成本。叠放时,上面的货物筐的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41和第四支撑块正好抵在下面的货物筐的顶层沿61上,保证了叠放时的稳定性。
31.所述第一限位区11的上端设有第一限位槽111,所述第二限位区15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区32的上端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区34的上端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一让位区31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二让位区35的下端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三让位区12的下端设有第三限位环122,所述第四让位区14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槽111 与所述第一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三限位槽与所述第三限位环122相匹配,所述第四限位槽与所述第四限位环相匹配。所述第一限位槽111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112,所述第二限位槽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槽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四限位槽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凸起。
32.在货物筐满载时,上下两个货物筐错位180度放置,将第一限位环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内,第二限位环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第三限位环122置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第四限位环置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内,便可上下叠放。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12、第二限位凸起、第三限位凸起和第四限位凸起可避免货物筐未摆放时滑倒。
33.所述第一扶手区13设有第一扶手槽131,所述第二扶手区33设有第二扶手槽331,用于搬运货物筐。
34.所述三层筐沿包括顶层沿61、中层沿62和底层沿63,在第一扶手区13和第二扶手区33中,所述底层沿63短于中层沿62,所述第一扶手槽131和第二扶手槽331置于所述顶层
沿61和中层沿62之间。所述第一扶手槽131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一倾斜加强筋,所述第一倾斜加强筋连接中层沿62和底层沿63,所述第二扶手槽331的底端两侧设有第二倾斜加强筋,所述第二倾斜加强筋连接中层沿62和底层沿63,用于加强所述第一扶手槽131和第二扶手槽331的稳固性,避免搬运过程中断裂。
35.所述第一扶手区13外侧设有第一贴牌区,所述第一贴牌区设有若干凸点,所述第二扶手区33外侧设有第二贴牌区332,所述第二贴牌区332设有若干凸点。将名牌贴贴在第一贴牌区和第二贴牌区332的凸点上,采用点接触的方式,便于粘贴和更换。
36.所述筐底50和筐底50设有若干通孔,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37.所述筐底50设有若干加强筋,用于加强货物筐的结构。
38.所述顶层沿、中层沿和底层沿与所述筐壁的连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倾斜加强筋和第二倾斜加强筋与所述筐壁的连接处圆弧过渡,便于冲洗,且不易积水。
39.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货物筐的成型、开孔、r角处理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40.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