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塑板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9337发布日期:2021-11-25 09: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塑板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塑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铝塑板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药品铝塑板一般采用铝塑泡罩包装机进行包装,在铝塑泡罩包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原因,产生缺粒、半粒、漏粉等不合格产品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并将不合格品予以剔除,以确保产品100%合格。但是,现有的铝塑泡罩包装机包装好铝塑板,经机械手吸盘吸住铝塑板并将其投掷到输送带的输入端时均为泡眼朝下,所以不管是人工检查或设备均必须先将铝塑板翻转过来方可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还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当多个铝塑板同时进行运输时,落入输送带中的多个铝塑板会产生重叠,因此需要利用人工对重叠的铝塑板分开之后再进行检查,更进一步地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铝塑板自动翻转并且避免铝塑板在翻转过程中发生重叠的铝塑板翻转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6.一种铝塑板翻转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输入端,包括:
7.至少两个翻转腔室,设于输送带的上方,用于支撑落到输送带上的铝塑板;
8.各个翻转腔室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9.所述翻转腔室上下贯通,上部开口用于进铝塑板,下部开口用于供铝塑板下端落到输送带上。
1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至少两个翻转腔室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不仅能够使铝塑板自动翻转,还可以避免铝塑板在翻转过程中发生重叠,提高了生产效率。
1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腔室朝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一侧具有侧部开口。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组件;
13.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翻转腔室朝向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一侧,用于在铝塑板下端落到输送带时支撑铝塑板的上端。
14.在上述方案中,当铝塑板落入到翻转腔室内,一端与支撑组件相抵,另一端借助输送带的输送动力,实现铝塑板的自动翻转。
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
16.所述支撑杆沿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位于翻转腔室靠近上部开口的一侧。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旋转套;
18.所述旋转套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的外周。
19.在上述方案中,将旋转套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杆的外周,可以为铝塑板的翻转提
供辅助动力。
20.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腔室还包括辅助板;
21.所述辅助板设置在翻转腔室背对输送带输送方向的一侧,用于限定铝塑板下端落到输送带上。
22.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增加辅助板,可以防止铝塑板落入到输送带的外部。
23.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料机构,用于将铝塑板输入至输送带上;
24.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部,所述导料部的数量与翻转腔室的数量一一对应,用于将各导料部的铝塑板输送到对应的翻转腔室内。
25.进一步地,所述导料部为机械手吸盘。
26.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部件;
27.所述安装部件连接在翻转腔室的侧壁上,用于将翻转腔室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
2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件与翻转腔室侧壁连接的位置上设有调节部,用于调节翻转腔室的安装位置。
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铝塑板翻转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铝塑板的自动翻转,还可以避免铝塑板在翻转过程中发生重叠,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通过在安装部件与翻转腔室侧壁连接的位置上设有调节部,可以调节翻转腔室的安装位置。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32.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塑板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0、翻转腔室;11、支撑组件;111、支撑杆;112、旋转套;12、隔板;13、安装架;131、高度调节部;132、长度调节部;14、连接件;15、固定部件;16、辅助板;20、导料机构;30、输送带;31、铝塑板。
35.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板翻转装置,设置在输送带30的输入端,包括:至少两个翻转腔室10,设于输送带30的上方,用于支撑落到输送带30上的铝塑板31;各个翻转腔室10沿输送带3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翻转腔室10上下贯通,上部开口用于进铝塑板31,下部开口用于供铝塑板31下端落到输送带30上。
40.通过将各个翻转腔室10设置在输送带30的上方,使铝塑板31从翻转腔室10的上部开口落入到输送带30上,并与翻转腔室10的侧壁接触,然后凭借输送带30的输送动力,实现铝塑板31的自动翻转,在翻转过程中,由于各个翻转腔室10沿输送带3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铝塑板31在各个腔室内实现翻转,可以避免铝塑板31在翻转过程中发生重叠,提高了生产效率。
41.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腔室10朝向输送带30输送方向的一侧具有侧部开口。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塑板翻转装置还包括支撑组件11;所述支撑组件11设置在翻转腔室10朝向输送带30输送方向的一侧,用于在铝塑板31下端落到输送带30时支撑铝塑板31的上端。
43.在上述方案中,当铝塑板31落入到翻转腔室10内,一端与支撑组件11相抵,另一端借助输送带30的输送动力,实现铝塑板31的自动翻转。
44.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支撑组件11为翻转腔室10朝向输送带30输送方向的侧壁,此时铝塑板31从翻转腔室10的上部开口落入到输送带30上,并支撑于所述侧壁,然后凭借输送带30的输送动力,实现铝塑板31的自动翻转。
45.所述支撑组件11包括支撑杆111;所述支撑杆111沿输送带3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位于翻转腔室10靠近上部开口的一侧。
46.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支撑组件11为支撑杆111,支撑杆111固定连接在翻转腔室10靠近上部开口的一侧,此时支撑杆111仅仅为铝塑板31提供支撑力,辅助铝塑板31实现自动翻转。
47.或者,支撑杆111可旋转地连接在翻转腔室10靠近上部开口的一侧,此时支撑杆111不仅仅为铝塑板31提供支撑力,还为铝塑板31提供辅助力以使铝塑板31的重心发生偏移,实现铝塑板31的自动翻转。
48.所述支撑组件11还包括旋转套112;所述旋转套112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支撑杆111的外周。
49.作为再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11和旋转套112。通过将旋转套112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杆111的外周,可以起到辅助支撑杆111完成铝塑板31翻转的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铝塑板31选择更换不同厚度的旋转套112,以保证一套设备即可实现不同规格铝塑板31的翻转。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塑板翻转装置包括多个隔板12,多个隔板12依次穿过支撑杆111并沿着支撑杆1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隔板12之间的间隔构成所述翻转腔室10。
51.铝塑板31下落到相邻两个隔板12之间构成的翻转腔室10内,并与支撑组件11相抵,不仅可以通过支撑组件11实现自由翻转,在铝塑板31翻转过程中,隔板12还可以将每块铝塑板31分隔开,避免铝塑板31在翻转过程中发生重叠,提高生产效率。
52.可以理解的是,隔板设计的数量应该取决于翻转腔室的数量,当翻转腔室为2个时,可以设计1个隔板或者3个隔板;当翻转腔室为3个时,可以设置成2个隔板或者4个隔板;当翻转腔室为n个时,隔板的数量为n

1个或者n+1个。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腔室10还包括辅助板16;
54.所述辅助板16设置在翻转腔室10背对输送带30输送方向的一侧,用于限定铝塑板31下端落到输送带30上。
55.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增加辅助板16,可以防止铝塑板31落入到输送带30的外部。
5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板16与支撑组件11之间的距离为d,铝塑板31的最大长度为l,满足:d<l。
57.当辅助板16的设置在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以保护铝塑板31更加顺利地完成自由翻转。若辅助板16与支撑组件11之间的距离设置的太远,容易出现铝塑板31直接平行落入隔板12之间而不能与支撑杆111相抵。
5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料机构20,用于将铝塑板31输入至输送带30上;
59.所述导料机构20包括导料部,所述导料部的数量与翻转腔室10的数量一一对应,用于将各导料部的铝塑板31输送到对应的翻转腔室10内。
60.作为一种实施方案,导料部可以为板状结构,倾斜地设置在翻转腔室10远离输送带30输入端上方,此时板状结构的数量与翻转腔室10的数量一一对应,用于将各导料部的铝塑板31输送到对应的翻转腔室10中,实现自由翻转。
61.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导料部为机械手吸盘。机械手吸盘的数量与翻转腔室10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通过设置在导料机构20上的机械手吸盘进行抓取铝塑板31,将铝塑板31抓取至对应的翻转腔室10中,实现自由翻转。
62.即铝塑板31倾斜落入翻转腔室10内,并与支撑组件11相抵,再借助输送带30的输送动力,实现铝塑板31的自动翻转。并且利用操作手吸盘进行吸取药片时,还可以借助机械手吸盘反吹产生的冲力,使铝塑板31的重心发生偏移,不需要消耗其他能源即可实现铝塑板31的自由翻转。
63.优选地,所述辅助板16设置在导料机构20和输送带30之间。
64.既可以保证铝塑板31在翻转时不会掉入输送带30与导料机构20之间,也可以保证在机械手吸盘剔除铝塑板31废品时,阻挡铝塑板31废品落入输送带30上,以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中。
6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塑板翻转装置还包括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连接在翻转腔室10的侧壁上,用于将翻转腔室10安装在输送带30的上方。
66.所述安装部件与翻转腔室10侧壁连接的位置上设有调节部,用于调节翻转腔室10的安装位置。
67.通过在安装部件与翻转腔室10侧壁连接的位置上设有调节部,可以调节翻转腔室10的安装位置。
68.具体地,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的一端通过连接件
14连接在导料机构20上;所述安装架13的另一端延伸至输送带30的输入端,并通过固定部件15与位于翻转腔室10两侧的隔板12相互连接。
69.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翻转腔室10不与输送带30的输入端产生直接接触,也可以将安装架13设置在沿输送带30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架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部131和长度调节部132;所述高度调节部131为沿垂直于输送带30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长度调节部132为沿平行于输送带30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
71.具体地,所述连接件14的一端穿过第一条形孔连接在导料机构20上,另一端与安装架13沿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所述固定部件15穿过隔板12与安装架13沿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72.优选地,所述连接件14为螺栓;所述固定部件15为固定杆。
73.所述安装架13由角钢与钢条焊接而成。通过在安装架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高度调节部131和长度调节部132,可以随着导料机构20与输送带30之间的距离变换任意调节翻转组件的长度和高度,以适用于不同标准的铝塑板31生产工艺。
74.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安装架13包括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4连接在铝塑包装机的导料机构20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另一端延伸至输送带30的输入端并通过固定部件15与隔板12相互连接。第一支撑杆111靠近导料机构20的一端设有高度调节部131,第一支撑杆111靠近输送带30的一端设有长度调节部132。
75.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安装架13包括第一支撑杆111和与第一支撑杆111呈一定角度连接的第二支撑杆111,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4连接在铝塑包装机的导料机构20上,第一支撑杆11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11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杆111的另一端延伸至输送带30的输入端并通过固定部件15与隔板12相互连接。第一支撑杆111靠近导料机构20的一端设有高度调节部131,第二支撑杆111靠近输送带30的另一端设有长度调节部132。
76.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部131为沿垂直于输送带30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长度调节部132为沿平行于输送带30输送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所述连接件14穿过第一条形孔与导料机构20连接;所述固定部件15包括固定部件15,所述固定部件15穿过隔板12与所述安装架13沿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77.当导料机构20与输送带30之间的长度距离较小时,可以将固定部件15沿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输送带30的方向移动;当导料机构20与输送带30之间的长度距离较大时,可以将固定部件15沿第二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输送带30的方向移动。当导料机构20与输送带30之间的高度距离较小时,可以将安装架13沿着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向远离输送带30的方向移动;当导料机构20与输送带30之间的高度距离较大时,可以将安装架13沿第一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向靠近输送带30的方向移动。
78.优选地,上述条形孔还可以采用弧形孔。
7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