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际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9201发布日期:2021-10-30 10:1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际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际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2.毯子、披肩等织物的出口包装要求在其腰际两侧对称粘贴腰标。通常贴标作业由人工完成,因此存在贴标不均匀,作业效率低,用工成本高的缺陷。
3.中国专利号201410846899.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贴标系统,它包括包括动力装置和由动力装置驱动的商标脱卷机构,商标脱卷机构的前方中部设置有刷标机构;沿垂直方向设置有上下两层平行的传送带,每层传送带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腰封贴标部分,上下两组腰封贴标部分交错设置,且上层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与下层传送带对应的倾斜导向板。在纺织品的前端贴标时,依靠后喷气嘴对纺织品上商标的悬空端吹气,使该悬空端向下弯折,弯折部在后毛刷的作用下被平整的粘贴在纺织品的下端面上。在纺织品的末端贴标时,前喷气嘴对纺织品上商标的悬空端吹气,使该悬空端向下弯折,弯折部在转动的前毛刷的作用下被平整的粘贴在纺织品的下端面上。该贴标系统虽然实现了腰标粘贴自动化,但贴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贴标作业生产线长,导致其贴标效率仍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际贴标装置。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腰际贴标装置,其包括工作台、固定座、标板气缸、顶杆、上导向座、下导向座、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垂直于水平面,固定座的背面固定于驱动固定座水平往复运动的进给气缸上;固定座的正面安装有标板气缸座,所述标板气缸固定于标板气缸座上,标板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座的正面平行并朝向待贴标基材一侧,所述顶杆的杆身与固定座的正面平行,顶杆杆身的末端与标板气缸的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顶杆杆身的头端向其上下两侧垂直延伸出导向座定位板,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的末端分别固定于导向座定位板上;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的正面分别安装一吸盘,初始状态时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沿与固定座的正面垂直方向设置且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的背面分别安装有一贴标头定位板,所述贴标头定位板与对应的贴标头垂直设置,每个贴标定位板上开设有一条形孔,初始状态时两条形孔相对标板气缸的活塞杆的轴向呈前窄后宽的八字形排布,各贴标头定位板分别通过穿过对应条形孔的销轴套设于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的前端,所述销轴与条形孔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正面安装有一支架座,所述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的外侧面上分别水平安装有一支架,每个支架的前端与对应的贴标头外侧面铰接,支架的末端固定于支架座上;所述标板气缸、进给气缸分别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
6.进一步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的末端分别开设有定位槽,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分别通过定位槽套置于导向座定位板的上、下两端侧,所述固定座的正面于上、下导向座的运行路径上分别安装有一导向座滑轨,所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座滑轨
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正面的上端侧和下端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垂直导轨和下垂直导轨,一螺杆垂直穿过上垂直导轨的上侧面并穿入下垂直导轨内,螺杆两端分别与上、下垂直导轨螺纹连接,螺杆的杆身设置有正反牙螺纹,正反牙螺纹段分别旋设有一滑块,上导向座正面滑动安装有上标座,下导向座正面滑动安装有下标座,所述上标座与位于螺杆上杆身的滑块固定连接,下标座与位于螺杆下杆身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滑轨分别安装于上标座和下标座上;所述支架座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上标座和下标座上,每个支架的末端分别固定于一个支架座上。
8.进一步地,所述腰际贴标装置还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安装于可升降的同步带轮座上,同步带传动机构的同步带上固定安装有进给气缸座,进给气缸安装于进给气缸座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在感应待贴标基材的第一定位开关;所述同步带轮座上安装有一个贴标结束后用于定位进给气缸初始位置的第二定位开关,所述第一定位开关和第二定位开关均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当标签从剥标板转移至上、下贴标头处时,同步带传动机构启动带动进给气缸及标板气缸向传送带靠近直至第一定位开关检测到待贴标基材后同步带传动机构停止,进行贴标作业,贴标结束后同步带传动机构带动进给气缸后退至第二定位开关感应到进给气缸后停止,以保证进给气缸与剥标板的距离不变,保证贴标精度。
9.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腰际贴标装置通过标板气缸控制导向座推拉上、下贴标头,实现了上、下贴标头的张开与闭合动作,从而对待贴标基材的腰际进行贴标。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无需喷气装置以及双层传送带即可对基材的腰际上、下两面一次性贴标,大大提高了贴标效率。其可以用于纺织品腰际贴标,也可以用于其他有腰际贴标需求的块状产品外包装的贴标作业。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腰际贴标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腰际贴标装置不包含与上贴标头连接的支架以及同步带传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2中固定座与滑台组合结构的a

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标板气缸;上、下导向座,上、下贴标头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1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腰际贴标装置,其安装于剥标机构(未图示)旁侧,其包括工作台(未图示)、固定座1、标板气缸2、顶杆3、上导向座41、下导向座42、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固定座1的正面11垂直于水平面,固定座1的背面固定于驱动固定座水平往复运动的进给气缸6上;固定座1的正面11安装有标板气缸座21,所述标板气缸2固定于标板气缸座21上,标板气缸2的活塞杆22与固定座1的正面11平行并朝向待贴标基材(未图示)一侧,所述顶杆3的杆身与固定座的正面11平行,顶杆杆身的末端31与标板气缸2的活塞杆22的自由端
固定连接,顶杆杆身的头端32向其上下两侧垂直延伸出导向座定位板33,上导向座41的末端开设有定位槽411,下导向座42的末端开设有定位槽421,上导向座41和下导向座42分别通过定位槽套置于导向座定位板33的上、下两端;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的正面分别安装一吸盘53,初始状态时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沿与固定座1的正面11垂直方向设置且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的背面分别安装有一贴标头定位板54,所述贴标头定位板54与对应的贴标头垂直设置,每个贴标定位板54上开设有一条形孔541,初始状态时两条形孔541相对标板气缸的活塞杆22的轴向呈前窄后宽的八字形排布,各贴标头定位板54分别通过穿过对应条形孔541的销轴55套设于上导向座41和下导向座42的前端,所述销轴55与条形孔541滑动连接。
16.所述固定座1的正面的上端侧和下端侧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垂直导轨12和下垂直导轨13,一螺杆7垂直穿过上垂直导轨12的上侧面并穿入下垂直导轨13内,螺杆7两端分别与上、下垂直导轨(12、13)螺纹连接,螺杆7的上端部旋设有手柄71,螺杆7的杆身设置有正反牙螺纹,上导向座12和下导向座13之间的正反牙螺纹段分别旋设有一滑块(73,74),上导向座12正面滑动安装有上标座81,下导向座13正面滑动安装有下标座82,所述上标座81与位于螺杆7上杆身的滑块71固定连接,下标座82与位于螺杆7下杆身的滑块74固定连接;上标座81和下标座82上于上导向座41、下导向座42的运行路径上分别安装有一导向座滑轨43,所述上导向座41和下导向座42分别与对应的导向座滑轨43滑动连接。
17.所述上标座81和下标座82上分别安装有一支架座91,所述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的外侧面上分别水平安装有一支架9,每个支架9的前端与对应的贴标头外侧面铰接,支架9的末端固定于支架座91上;所述标板气缸2和进给气缸6分别与控制系统(未图示)通讯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腰际贴标装置还包括同步带传动机构101,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101安装于可升降的同步带轮座104上,同步带传动机构的同步带1011上固定安装有进给气缸座61,进给气缸6安装于进给气缸座61上,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用于感应待贴标基材的第一定位开关102;所述同步带轮座104上安装有一个贴标结束后用于定位进给气缸6初始位置的第二定位开关103,所述第一定位开关102和第二定位开关103均与控制系统700通讯连接。
19.初始状态时,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相对张开并与固定座1的正面11垂直形成标签吸附空间,进给气缸6位于第二定位开关103处。需要剥标时,进给气缸6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伸出活塞杆,带动固定座1、标板气缸2及上、下贴标头(51,52)向前移动至与剥标板处,上、下贴标头(51,52)、剥标板分别吸住标签及底膜,进而使标签脱离底膜,接着剥标板201后退,同步带传动机构101的驱动电机驱动同步带1011转动进而带动进给气缸6及标板气缸2向前移动,当第一定位开关102检测到待贴标基材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同步带传动机构101停止,标板气缸2的活塞杆伸出,上导向座41、下导向座42分别向条形孔另一端移动推动上贴标头51和下贴标头52翻转使上、下贴标头相对闭合进行贴标;贴标流程结束后,标板气缸的活塞杆收起,上贴标头和下贴标头张开,而后进给气缸6的活塞杆收回,同时同步带传动机构回转带动进给气缸6移动至第二定位开关103处,由此完成一个贴标流程。
20.本实用新型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可根据需要设置,腰际贴标装置仅依靠进给气缸带动标板气缸直线运动时,标板气缸的初始位置应保证上、下贴标头与剥标板的间距在有
效剥标范围内,当标签吸附到上、下贴标头上时,再启动进给气缸将标板气缸送至贴标工位。然而基材由人工摆放使得基材边缘与腰标贴标机构的距离存在变化的可能性,而进给气缸两端行程靠机械限位,行程固定不变,无法根据待贴标基材的位置变化调整贴标头与基材的间距。而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和第一定位开关实现了贴标时对贴标头与待贴标基材之间间距的调整,第二定位开关保证进给气缸与剥标板的距离不变。
21.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的末端可以直接与导向座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滑轨根据需要设置,当增设导向座滑轨可以提升导向座动作的稳定性。
22.所述上垂直导轨、下垂直导轨以及带正反牙螺纹的螺杆实现了对上、下贴标头间距的调整,由此可以匹配不同厚度的待贴标基材的贴标作业;当腰际贴标装置为上下贴标头间距不可调的结构时,支架的末端直接固定于固定座上。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