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0850发布日期:2021-11-06 03:3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服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


背景技术:

2.如业界所知,一件服装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裁剪、缝制、开钮扣洞、钉钮扣(简称“钉扣”)、装袋片、装衣领、装袖子、装拉链、装门襟和熨烫等若干个工序,这些工序往往以分工和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更确切地讲,以流水线作业方式进行,流水线作业方式的长处在于:能将本来分散工作的员工链接起来,相互协作,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降低品质批量问题,同时能使跟班的班组长保持对每个工位的管理与跟踪,及时处理生产线异常问题;不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就能对生产线有效管理,可提升员工士气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工位上的员工的潜能,将瓶颈工序及隐蔽资源目视化,使团队所有员工共同关注瓶颈工序,营造团队合作氛围,依靠团队力量相互督导并彼此协助,方便管理者管理好生产线,最终在轻松愉快的工作乐趣中提高效率;能将产量、品质、个人实际完成的时间数据适时传输到电脑,并依需实时传输到云服务器,通过软件分析而得以了解每个员工实际完成的时间,使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了解实际生产状况,帮助管理者管理好员工并调整员工的分工,达到有效管理员工及提高效率的目的。对此可参见专利文献如:cn201721962u(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102807061b(一种循环传输装置)、cn202585159u(一种控制开关和采用该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86u(一种设有控制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2807791u(一种设有感应开关的循环传输装置)、cn203728035u(一种流水线装置)、cn104139962b(一种带式循环传输装置)、cn204096561u(一种带毛刷的带式循环传输装置)、cn202296226u(单件节拍式流水槽)、cn108584295a(节能降噪循环传输装置)、cn107814133b(一种单、双线互换智能节拍流水线系统)、cn111573159a(单、双线互换流水线)、de4140576a1、ep0623530a1、us4050575a、us4697693a、us4548315a、fr2237822a和jp2000

219309a,等等。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专利涉及的服装生产流水线普遍是平面式的,平面式结构不仅致使整机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这对于生产场所并不宽余的情况是较为尴尬的。并且由于平面式结构是通过传动辊带动输送带进而由输送带带动周转箱的,因而驱使输送带围绕传动辊运动的动力机构的功率相对较大,不利于节省电能消耗。
3.毫无疑问,采用轨道(或称导轨)结构带动与其形成滚动副的周转筐可以体现良好的轻巧效果,并且因运行阻力小(摩擦力小)而得以合理减小前述动力机构的功率,达到节省电能消耗的目的。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能良好地与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导轨配套的供容纳服装部件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的技术信息,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与服装生产流水线的叠层式导轨配套而
得以形成滚动副并且有利于减小动力机构的功率消耗而得以体现理想的节能效果、有益于体现良好的简练性以及多功能效果的结构改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服装生产流水线用的服装部件周转装置,包括周转筐,在该周转筐的背板上固定有一周转筐连接板,在该周转筐连接板背对所述背板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转动地设置有一上滚轮、中间滚轮和下滚轮,并且该上滚轮、中间滚轮和下滚轮位于同一纵轴线上,在周转筐连接板上并且在对应于中间滚轮与下滚轮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链条连接件,在对应于周转筐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周转盒,该周转盒与构成于周转筐连接板的下端的周转盒托脚固定。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周转筐的背板上固定有一对彼此横向平行的连接板固定条,所述周转筐连接板的上端与一对连接板固定条固定。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滚轮以及下滚轮各构成有拱形圆弧面配合凹腔;所述的中间滚轮为滚子轴承。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链条连接件的形状呈π字形。
9.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周转筐连接板的形状呈l字形。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一对连接板固定条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
11.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周转盒的下部构成四棱台形。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使用状态下能通过上滚轮、中间滚轮和下滚轮与叠层式的上下导轨相配合并形成滚动副,因而得以减小周转筐的运动摩擦力,缩小动力机构的功率,体现节省电能消耗的效果;由于在使用下可通过链条连接件与传动机构连接,因而得以体现安装的便捷效果;由于在对应于周转筐的下方增设有周转盒,因而有利于放置微小的诸如钮扣、裤襻之类的服装部件,体现良好的多功能效果;由于整体结构十分简练,因而不仅可以方便制造,而且能够体现经济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16.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17.实施例:
18.请参见图1,示出了周转筐4,在该周转筐4的背板上固定有一周转筐连接板41,在该周转筐连接板41背对前述背板的一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前侧自上而下依次转动地设
置有一上滚轮412、中间滚轮413和下滚轮414,并且该上滚轮412、中间滚轮413和下滚轮414位于同一纵轴线上,在周转筐连接板41上并且在对应于中间滚轮413与下滚轮414之间的位置固定有一链条连接件411,在对应于周转筐4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一周转盒416,该周转盒416与构成于周转筐连接板41的下端的周转盒托脚415固定。由于周转盒416的下部呈四棱台体的形状,因而可将其称为周转斗。
19.由图1所示,在前述周转筐4的背板上固定有一对彼此横向平行的连接板固定条42,前述周转筐连接板41的上端通过螺钉在对应于预设在一对连接板固定条42上的螺钉孔的位置与一对连接板固定条42固定。
20.在本实施例中,前述上滚轮412以及下滚轮414各构成有拱形圆弧面配合凹腔;前述的中间滚轮413为滚子轴承。
21.由图1的示意可知,前述链条连接件411的形状呈π字形;前述周转筐连接板41的形状呈l字形;前述一对连接板固定条42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前述周转盒416的下部构成四棱台形。
22.应用例:
23.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示出了服装生产流水线的结构体系的并且在使用状态下支承于地坪上的一机架1,该机架1呈框架状的构造,机架1的左端下部以及右端下部均呈镂空状,由图2所示,在该机架1的上部设置有即固定有一机架台11;示出了一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该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以腾空于机架台11的上方的状态设置在前述机架台11上;示出了一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该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设置在前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上;示出了一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该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一端的下部并且与前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传动连接。
24.由图2的示意可知:前述的周转筐4的数量有一组,该组周转筐4以腾空于机架台11的上方的状态通过前述链条连接件411与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连接,并且通过前述上滚轮412、中间滚轮413以及下滚轮414与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构成滚动副。周转筐4始终保持于水平状态,即保持于图2所示的状态。
25.由图2所示,前述机架台11具有一围护框111,该围护框111与机架台11的四周边缘部位固定并且高起于机架台11朝向上的一侧的表面,位于围护框111内的空间构成为围护框腔1111;前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在对应于围护框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与前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传动连接的前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设置在前述机架1的右端的下部;前述的周转筐4在对应于前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前侧和后侧的位置对称分布。由图2的示意可知:在前述机架台11的两端并不存在犹如cn111573159a那样的镂空空间,也就是说机架台11趋于整体的封闭状构造,可将前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遮护。
26.继续见图2,对应于前述围护框腔1111的位置设置在前述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的前述周转筐传输导轨机构2包括纵立柱21、上导轨固定横梁22、下导轨固定横梁23、上导轨24和下导轨25,纵立柱21的数量有并不受到图示数量(四根)限制的自左向右间隔分布于前述机架台11的中部区域的一组,该纵立柱21的底部与机架台11固定,而纵立柱21的上部朝着远离机架台11的方向向上伸展,上导轨固定横梁22与纵立柱21的上部固定,下导轨固定横梁23对应于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下方并且与纵立柱21的下部固定,上导轨24构成有一上
导轨腔241,该上导轨腔241的腔壁与纵立柱21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上导轨腔241的左端以及右端分别与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固定,下导轨25构成有一下导轨腔251,该下导轨腔251的腔壁与纵立柱21的下部的前后侧固定并且下导轨腔251的左端以及右端分别与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左端端面以及右端端面固定;前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与前述上导轨固定横梁22以及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左端连接并且还与上导轨固定横梁22以及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右端连接;前述的周转筐4与形成叠层式关系的前述上导轨24以及下导轨25构成滚动副(下面还要说明);前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在对应于前述下导轨腔251的右端的位置隔着前述机架台11安装在机架1的右端的下部。
27.前述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包括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和周转筐连接链条33,主动链轮31在对应于前述上导轨24与下导轨25的右端之间的位置固定在主动链轮轴311的中部,该主动链轮轴311的上端通过主动链轮轴上轴承3111与前述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右端枢转配合,而主动链轮轴311的下端通过主动链轮轴下轴承3112与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右端枢转配合并且伸展到主动链轮轴下轴承3112的下方,从动链轮32在对应于前述上导轨24与下导轨25的左端之间的位置通过从动链轮轴轴承322转动地设置在从动链轮轴321的中部,从动链轮轴321的上部与前述上导轨固定横梁22的左端固定,而从动链轮轴321的下端与下导轨固定横梁23的左端固定,周转筐连接链条33的右端套置在主动链轮31上,而左端套置在从动链轮32上;前述的周转筐4在对应于前述周转筐连接链条33前侧和后侧的位置与周转筐连接链条33连接(下面还要说明);前述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与前述主动链轮轴311的下端传动连接。
28.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的从动链轮32的中心位置套固于从动链轮轴321的中部同时将从动链轮轴321的上端以及下端各通过一轴承分别与上导轨固定横梁22以及下导轨固定横梁23转动配合,那么应当视为等同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
29.由图2所示,前述的周转筐连接板41与周转筐连接链条33连接,并且该周转筐连接板41还与前述上导轨24以及下导轨25构成滚动副。具体地讲,前述的上滚轮412与前述上导轨24的上表面构成滚动副,中间滚轮413与上导轨24的下表面构成滚动副,下滚轮414与下导轨25的上表面构成滚动副。
30.优选地,前述上导轨24以及下导轨25的上表面各构成为犹如日常所见的食品范畴中的面包状的拱形圆弧面,前述上导轨24的下表面构成为平面,以使前述上滚轮412以及下滚轮414的拱形圆弧面配合凹腔与其配合。
31.由于使上、下滚轮412、413分别与上导轨24的上、下表面构成滚动副,而下滚轮414与下导轨25的上表面构成滚动副,因而周转筐4在周转筐连接链条33的带动下与上、下导轨24、25构成滚动副,周转筐4的运行阻力小,可以显著地减小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的功率而得以体现节能。
32.从图2的示意可知:由于前述上导轨24以及下导轨25的形状均呈椭圆形,因而前述上导轨腔241以及下导轨腔251的形状相应地呈椭圆形腔,以起到保障一组周转筐4顺利改向运行的作用。
33.继续见图2,前述的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51、驱动电机固定座52和联轴节53,驱动电机51通过一组螺钉以纵向悬置状态与驱动电机固定座52固定并且该驱动
电机51的驱动电机轴511伸展到驱动电机固定座52的上方,而该驱动电机固定座52通过固定座螺钉与前述机架1的右端下部固定,联轴节53连接在驱动电机轴511与前述主动链轮轴311的下端之间。
34.在下面申请人对周转筐4的工作状况或称工作模式进行说明,由于周转筐运行驱动机构5的结构体系的驱动电机51工作,由驱动电机轴511通过联轴节53带动周转筐节拍式传输机构3的结构体系的主动链轮轴311,由主动链轮轴311带动主动链轮31,由于在主、从动链轮31、32上套置有环形的即无端点的周转筐连接链条33,因而在主动链轮31运动时带动周转筐连接链条33,由该周转筐连接链条33通过链条连接件411带动周转筐连接板41连同一组周转筐4以及前述的周转盒416围绕上、下导轨24、25运行。
35.在前述运行过程中,由于上滚轮412以及中间滚轮413分别与上导轨24的上、下表面构成滚动副,并且由于下滚轮414与下导轨25的上表面形成滚动副,因此一组周转筐4的运行阻力相对较小,从而可以相应减小前述驱动电机51的功能而得以节省电能消耗。依据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的介绍以及依据专业知识,在对应于每个工位(工位处分别配有与工位工作相关的诸如工业缝纫机、开钮洞机、熨烫台等等)的位置例如可在前述围护框111的外壁上设置触摸开关,在对应工位处的工人完成了本工位的操作并将相应的工件如服饰返回到周转筐4或周转盒416内后,即对触摸开关触摸,显示屏的指示灯便以绿灯亮灯的形式显示某个工位的工作完成,待所有工位的工作完成后,即在全部工位绿灯闪亮后由plc使驱动电机51再次工作,进行下轮的节拍式流水作业。由于依据公知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在前述上导轨固定横梁22上并且在对应于各工位的位置设置有红色指示灯,只要对应于该工位的工作尚未完成,即只要工人尚未触摸完成的按钮,则该红色指示灯处于亮灯状态,反之则熄灭。
36.由上述说明可知,在运行时,整个运行模式表现为u字型的运行模式,每个工作位对应一组周转筐4中的其中一个周转筐,而不是对应于一个空格部位,具有缓冲周转筐应对异常,减轻员工的焦虑的效果。而且由于具有一组周转筐4和相应的周转盒416,因而可以基本满足生产任意简单或复杂款式的服饰的要求;由于可使工人在各自的工位按照各自的分工任务生产,因而有利于方便管理者灵活分工安排。此外,可根据具体的加工工序要求而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下灵活安排工位,于是可以在所需的工位处由该工位处的工人进行加工,因此,启用的工位越少,在线工人的数量可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3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