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1162发布日期:2021-12-22 15:15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2.薄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托辊、橡胶辊及金属辊的存在,导致膜料与辊轮之间产生大量摩擦,由此甚至会产生高达十几万伏的静电,严重影响了薄膜的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因此在薄膜的生产加工与收卷过程中,都需要有效消除静电。现有的除静电装置只能除去薄膜一侧的静电,除静电棒与薄膜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调节,即除静电效率低且覆盖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薄膜除静电效率低且覆盖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导辊和收卷辊之间位置处依次设有除静电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两侧的竖向的固定板、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板和通过调节机构设在连接板上的离子风棒,连接板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板两侧的竖向的螺杆和设在螺杆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离子风棒,所述螺杆上位于连接板上下侧位置处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用于固定螺杆的上下位置;
5.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一侧的竖向的调节杆、固定在调节杆上部的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测量仪,所述测量仪用于测量薄膜的静电量。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内开有多个用于滑动连接螺杆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圆形通孔。
7.进一步的,所述离子风棒用于除去薄膜上的静电,两个离子风棒分别位于薄膜的上下侧。
8.进一步的,所述卡箍为快装卡箍,卡箍的内径与离子风棒的外径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为高度可调节杆,调节杆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外杆和滑动连接在外杆内的内杆,外杆与内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离子风棒的长度大于薄膜的宽度。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通过调节机构将离子风棒设在连接板上,使离子风棒与薄膜之间的高度距离可以调节,两个离子风棒分别位于薄膜的上下侧,除静电效果好且效率高;通过快装卡箍将离子风棒两端固定住,方便调节离子风棒的吹风孔的角度,从而提高除静电的覆盖范围。
13.(2)通过设置用于测量薄膜静电量的测量仪,当薄膜的静电量超出设定值时会发
出警报,能提示操作人员去调整除静电机构以满足需求,保证了薄膜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16.图中标记:1、机架,2、导辊,3、固定板,4、离子风棒,5、薄膜,6、调节杆,7、支架,8、测量仪,9、收卷辊,10、螺杆,11、螺帽,12、连接板,13、调节孔,14、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如图1

2所示,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导辊2和收卷辊9之间位置处依次设有除静电机构和测量机构。薄膜5依次经过导辊2上表面、除静电机构以及测量机构的上方与收卷辊9相连接。
19.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两侧的竖向的固定板3、连接在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连接板12和通过调节机构设在连接板12上的离子风棒4,连接板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板3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离子风棒4用于除去薄膜5上的静电,两个离子风棒4分别位于薄膜5的上下侧,离子风棒4与薄膜5之间的距离为2到10cm,离子风棒4一端的气管接头与压缩气相连通,可通过调节气阀,任意调节离子风棒4吹风孔的风量大小。
20.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板12两侧的竖向的螺杆10和设在螺杆10远离连接板12一端的卡箍14,所述卡箍14用于固定离子风棒4。所述螺杆10上位于连接板12上下侧位置处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11,所述螺帽11用于固定螺杆10的上下位置。若需调大上方的离子风棒4与薄膜5之间的高度距离时,则旋转上方的两个螺杆10上位于连接板12下侧的螺帽11,使其向下移动需要调大的距离,然后推动上方的离子风棒4和两侧的螺杆10一起沿调节孔13向上移动,直至下侧的螺帽11与连接板12重新接触,最后拧紧螺杆10上位于连接板12上侧的螺帽11即可,其它离子风棒4与薄膜5之间的高度距离调节类似,只需调节螺杆10上的螺帽11即可。
21.所述连接板12内开有多个用于滑动连接螺杆10的调节孔13,所述调节孔13为圆形通孔,可将螺杆10滑动连接在不同位置处的调节孔13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离子风棒4。离子风棒4的长度应大于薄膜5的宽度,以保证除静电的效果和覆盖范围。所述卡箍14为快装卡箍,卡箍14的内径与离子风棒4的外径相同。卡箍14连接在离子风棒4两端,调节离子风棒4的吹风孔的角度时,只需松开卡箍14,再旋转离子风棒4至合适角度,最后拧紧卡箍14即可,进而提高除静电的覆盖范围。
22.薄膜5经过除静电机构时,离子风棒4可从吹风孔吹出大量的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将薄膜5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从而使薄膜5表面上的静电被中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两个离子风棒4分别位于薄膜5的上下侧,可将薄膜5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静电都去除,除静电效果好且效率高。
23.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一侧的竖向的调节杆6、固定在调节杆6上部的支架7和设在支架7上的测量仪8,所述测量仪8用于测量薄膜1的静电量。所述调节杆6为高度可调节杆,调节杆6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外杆和滑动连接在外杆内的内杆,外杆与内杆之间通过
螺栓连接,通过调节调节杆6的高度从而调节测量仪8与薄膜5之间的距离。
24.薄膜5经过除静电机构除去静电之后,还会经过测量仪8上方,测量仪8能测量出薄膜5的静电量并显示数值,测量仪8的测量方式为间隔取样测量。当薄膜5的静电量超出设定值时会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去调整除静电机构中的离子风棒4吹风孔的风量大小、离子风棒4与薄膜5之间的高度距离或离子风棒4的吹风孔的角度等参数,以保证除静电效果达标,进而保证了薄膜5产品的质量。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6.薄膜5依次经过导辊2上表面、除静电机构以及测量机构的上方与收卷辊9相连接,薄膜5经过除静电机构时,离子风棒4可将薄膜5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静电都去除,之后薄膜5经过测量仪8上方,测量仪8测量出薄膜5的静电量并显示数值。
2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导辊(2)和收卷辊(9)之间位置处依次设有除静电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两侧的竖向的固定板(3)、连接在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连接板(12)和通过调节机构设在连接板(12)上的离子风棒(4),连接板(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板(3)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板(12)两侧的竖向的螺杆(10)和设在螺杆(10)远离连接板(12)一端的卡箍(14),所述卡箍(14)用于固定离子风棒(4),所述螺杆(10)上位于连接板(12)上下侧位置处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11),所述螺帽(11)用于固定螺杆(10)的上下位置;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设在机架(1)一侧的竖向的调节杆(6)、固定在调节杆(6)上部的支架(7)和设在支架(7)上的测量仪(8),所述测量仪(8)用于测量薄膜(5)的静电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内开有多个用于滑动连接螺杆(10)的调节孔(13),所述调节孔(13)为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棒(4)用于除去薄膜(5)上的静电,两个离子风棒(4)分别位于薄膜(5)的上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14)为快装卡箍,卡箍(14)的内径与离子风棒(4)的外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为高度可调节杆,调节杆(6)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外杆和滑动连接在外杆内的内杆,外杆与内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棒(4)的长度大于薄膜(5)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用除静电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导辊和收卷辊之间位置处依次设有除静电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除静电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两侧的竖向的固定板、连接在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板和通过调节机构设在连接板上的离子风棒,连接板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板两侧的竖向的螺杆和设在螺杆远离连接板一端的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离子风棒,所述螺杆上位于连接板上下侧位置处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一侧的竖向的调节杆、固定在调节杆上部的支架和设在支架上的测量仪。本实用新型除静电效果好且效率高,提高了除静电的覆盖范围。提高了除静电的覆盖范围。提高了除静电的覆盖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浩达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