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架及对重装置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0054发布日期:2021-11-15 22:0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对重架及对重装置和电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重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重架以及包括了该对重架的对重装置以及包括了该对重架或对重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2.由于电梯井道尺寸或者结构布局的原因,其电梯对重系统外形经常会受到限制,而由于布局原因,其对重导向轮常常会与对重导轨轴心线偏转一定角度。一般的对重架设计会导致对重架的外形尺寸太大,影响整个电梯的布置。
3.特别是如图1所示的布置方式,即当对重导向轮与对重导轨中心线偏转一定角度时,其导向轮与对重系统的连接支架占用空较大,且会影响整个电梯井道从上至下的所有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对重架,能够有效减小导向轮与对重架之间连接结构所占用的空间。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对重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以及立梁,所述上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立梁的上端部,所述下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立梁的下端部,所述上横梁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两端部的宽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上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对重导向轮的固定板,所述中间部位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宽度或对角线的长度。支撑板安装在固定板上,上横梁上宽度减小的区域需要大于固定板上对应的区域,以使得两个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缩小。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上横梁包括平行段、位于所述平行段两端的过渡段和连接段,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平行段连接,所述过渡段的另一端与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过渡段和立梁,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连接段一侧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段靠近平行段一侧的宽度。整个上横梁为类似于哑铃状的形式。平行段即上述的中间部位,其宽度相对最窄,过渡段位于连接段和平行段之间,其宽度由平行段的一侧向连接段的一侧逐渐增大,连接段的宽度相对最宽。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在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中间平行段的宽度,使得上横梁上固定板上两侧支撑板之间的宽度较小。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连接段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平行段的宽度的至少1.5倍。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下横梁的宽度,即上横梁两端的宽度与下横梁的宽度相同,以保证对重架的整体强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上横梁一体成型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上横梁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
或向下弯折形成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上横梁包括底板以及由所述底板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垂直于所述底板。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对重架的对重装置,对重装置还包括如对重块、设置在立梁上的油杯、导靴等部件。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对重架或对重装置的电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对重架,通过将上横梁的中间部位进行内凹折弯,使得用于安装导向轮的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减小导向轮与对重架之间连接结构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重架的俯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对重架的主视图;
20.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对重架的俯视图;
22.其中:上横梁

1,下横梁

2,立梁

3,固定板

4,支撑板

5,平行段

61,过渡段

62,连接段

63,底板

71,第一立板

72,第二立板

73,导靴

8,油杯

9,导向轮

10,对重块

11,防护罩

12。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照图2

4,本实施例的电梯,包括对重装置、轿厢、曳引系统等,其中对重装置包括对重块11、对重架以及设置在对重架上的油杯9、导靴8等部件。
25.本实施例中的对重架,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以及立梁3,上横梁1连接两个立梁3的上端部,下横梁2连接两个立梁3的下端部,形成矩形结构的框架。上横梁1中间部位的宽度大于两端部的宽度。上横梁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对重导向轮10的固定板4,中间部位的长度大于固定板4的对角线的长度。如图4所示,导向轮10的支撑板5安装在固定板4上,且与固定板4偏转相同的位置。上横梁1上宽度减小的区域需要大于固定板4上对应的区域,保证有足够的区域使得两个支撑板5之间的距离缩小。
26.具体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横梁1包括平行段61、位于平行段61两端的过渡段62和连接段63,过渡段62的一端与平行段61连接,过渡段62的另一端与连接段63连接,
连接段63连接过渡段62和立梁3,过渡段62靠近连接段63一侧的宽度大于过渡段62靠近平行段61一侧的宽度。整个上横梁1为类似于哑铃状的形式。平行段61即上述的中间部位,其宽度相对最窄,过渡段62位于连接段63和平行段61之间,其宽度由平行段61的一侧向连接段63的一侧逐渐增大,连接段63的宽度相对最宽。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在保证整体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小了中间平行段61的宽度,使得上横梁1上固定板4上两侧支撑板5之间的间距减小。
27.本实施例中连接段63的宽度大于平行段61的宽度的1.5倍,且连接段63的宽度等于下横梁2的宽度,即上横梁1两端的宽度与下横梁2的宽度相同,以保证对重架的整体强度。
28.本实施例中上横梁1一体成型设置。上横梁1包括底板71以及由底板71向上弯折形成的第一立板72和第二立板73,第一立板72和第二立板73垂直于底板71。
29.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对重结构,其中的导向轮10的支撑板5已经超出导向轮10的边缘,导致其外形尺寸增大;且由于导向轮10还有防护罩12等附件,就使对重装置整体结构外形尺寸增大,影响电梯的整梯布置,浪费空间。本实施例的对重架上横梁1采用异形结构,增加折弯工序,使上横梁1中间向内凹,减少上横梁1的外形,避开导向轮10的安装,使导向轮10的支撑结构件尽量在对重框架的外形空间内,不会额外增加对重架的外形尺寸,节省空间,优化布局。
30.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