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4806发布日期:2021-07-02 19:3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极片种类繁多,包括一次性按摩电极片、一次性理疗电极片、一次性导电电极片、一次性自粘式电极片、一次性粘胶电极片、一次性无纺布电极片、一次性心电电极片、一次性医用电极片、一次性硅胶电极片、一次性发热电极片等,电极片按照外观形状可以分为方形、圆形、纽扣形等。

电极片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贴附上水凝胶带,水凝胶带里的水凝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具有网状交联结构的水溶性高分子中引入一部分疏水基团和亲水残基,亲水残基与水分子结合,将水分子连接在网状内部,而疏水残基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水凝胶是一种高分子网络体系,性质柔软,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能吸收大量的水,被广泛用于多种领域,通过水凝胶带使电极片在使用时可以直接贴附于人体表皮,更加方便。

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电极片生产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缺陷:目前电极片上的水凝胶片大都是生产完成后,人工手动贴附上去,缺少可以直接在电极片生产设备上添加水凝胶片的装置,使水凝胶片自动的贴合到电极片上,影响了电极片的生产效率。

因此,开发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以解决目前电极片上的水凝胶片大都是生产完成后,人工手动贴附上去,缺少可以直接在电极片生产设备上自动添加水凝胶片的装置,影响电极片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包括模切机架,所述模切机架上安装有转移刀座,所述转移刀座上绕有水凝胶预先裁切的水凝胶料带,所述转移刀座的出料端安装有转移支架,所述转移支架上安装有剥离刀,所述模切机架上还安装有离型膜送料辊及压合刀座,所述离型膜送料辊上的离型膜穿过所述压合刀座并绕于所述转移支架上,通过所述剥离刀将所述水凝胶料带上的水凝胶转移到所述离型膜上,带有水凝胶的所述离型膜与电极片料带共同进入到所述压合刀座内进行压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转移刀座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输送辊和第二输送辊,所述水凝胶料带绕于所述第二输送辊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转移支架上安装有若干第一导辊,所述离型膜分别绕于所述第一导辊上,其中一所述第一导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对应设置,所述剥离刀位于所述第一导辊与所述第二输送辊之间,且所述剥离刀的剥离刃靠近所述第二输送辊设置,所述剥离刀通过锁紧件安装于所述转移支架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剥离刀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移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柱,所述剥离刀靠近所述第一导辊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所述剥离刀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导辊之间形成所述离型膜穿过的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压合刀座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三输送辊、第四输送辊及第五输送辊,所述第三输送辊与所述第四输送辊之间形成对所述离型膜输送的空间,所述第四输送辊与所述第五输送辊之间形成对所述离型膜与所述电极片料带压合的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模切机架上且靠近所述离型膜送料辊及所述压合刀座处均安装有第二导辊,其中,靠近所述压合刀座的所述第二导辊上安装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限位环,两所述限位环之间形成对所述离型膜限位的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离型膜送料辊采用膨胀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转移刀座及所述压合刀座均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于所述模切机架的导轨上,并通过锁紧件进行位置固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转移刀座,转移刀座上绕有水凝胶预先裁切的水凝胶料带,转移刀座的出料端安装有转移支架,转移支架上安装有剥离刀,通过剥离刀可以将水凝胶料带上的水凝胶转移到离型膜上,带有水凝胶的离型膜与电极片料带共同进行到压合刀座内进行压合,实现了水凝胶的自动上料转移与压合,使电极片生产设备更加自动化,生产效率更高,避免了后续人工手动贴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通过设置限位槽及限位柱,便于剥离刀的安装与固定;

通过设置第三输送辊与第四输送辊,便于对离型膜进行输送,通过第四输送辊与第五输送辊便于实现离型膜与电极片料带的压合。

综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电极片上的水凝胶片大都是生产完成后,人工手动贴附上去,缺少可以直接在电极片生产设备上自动添加水凝胶片的装置,影响电极片生产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离型膜上料及水凝胶转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凝胶转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导辊及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在图中,各个数字标号分别指代如下的具体含义、元件和/或部件。

图中:1、模切机架,2、转移刀座,3、水凝胶料带,4、转移支架,5、剥离刀,6、离型膜送料辊,7、压合刀座,8、电极片料带,9、第一输送辊,10、第二输送辊,11、第一导辊,12、锁紧件,13、限位槽,14、限位柱,15、第三输送辊,16、第四输送辊,17、第五输送辊,18、第二导辊,19、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水凝胶转移及上胶压合装置,包括模切机架1,模切机架1上安装有转移刀座2,转移刀座2上绕有水凝胶预先裁切的水凝胶料带3,水凝胶料带3包括上层衬纸、水凝胶和底层衬纸,底层衬纸已预先清除掉,水凝胶通过模切辊预先裁切成段,转移刀座2的出料端安装有转移支架4,转移支架4上通过锁紧件12安装有剥离刀5,模切机架1上还安装有离型膜送料辊6及压合刀座7,离型膜送料辊6上的离型膜穿过压合刀座7并绕于转移支架4上,通过剥离刀5将水凝胶料带3上的水凝胶转移到离型膜上,带有水凝胶的离型膜与电极片料带8共同进入到压合刀座7内进行压合,压合后的电极片料带8进入下一工序,通过设置转移刀座2、转移支架4、剥离刀5、离型膜及压合刀座7,实现了水凝胶的自动上料转移与压合,使电极片生产设备更加自动化,生产效率更高,避免了后续人工手动贴附,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转移刀座2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一输送辊9和第二输送辊10,第一输送辊9与第二输送辊10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并且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水凝胶料带3绕于第二输送辊10上。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转移支架4上安装有若干第一导辊11,离型膜分别绕于第一导辊11上,其中一第一导辊11与第二输送辊10对应设置,剥离刀5位于第一导辊11与第二输送辊10之间,且剥离刀5的剥离刃靠近第二输送辊10设置,通过剥离刃可以将水凝胶料带3上的水凝胶剥离下来,并转移到离型膜上,由离型膜带动水凝胶压合到电极片料带8上,剥离刀5通过锁紧件12安装于转移支架4上,本实施例中,锁紧件12优选螺栓。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剥离刀5上设置有限位槽13,转移支架4上设置有与限位槽13相适配的限位柱14,通过限位槽13和限位柱14对剥离刀5进行安装与固定,剥离刀5靠近第一导辊1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面,剥离刀5的弧形面与第一导辊11之间形成离型膜穿过的空间,便于离型膜的顺畅运动。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压合刀座7上转动安装有相互啮合传动的第三输送辊15、第四输送辊16及第五输送辊17,第三输送辊15、第四输送辊16及第五输送辊17之间均通过齿轮啮合传动,第三输送辊15与第四输送辊16之间形成对离型膜输送的空间,第四输送辊16与第五输送辊17之间形成对离型膜与电极片料带8压合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模切机架1上且靠近离型膜送料辊6及压合刀座7处均安装有第二导辊18,其中,靠近压合刀座7的第二导辊18上安装有一对相对设置的限位环19,两限位环19之间形成对离型膜限位的空间,通过设置限位环19对离型膜进行限位,使离型膜的位置与水凝胶料带3及电极片料带8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水凝胶的转移及压合,避免出现偏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离型膜送料辊6采用膨胀辊。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转移刀座2及压合刀座7均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于模切机架1的导轨上,并通过锁紧件12进行位置固定,通过设置滑块与滑轨,便于转移刀座2及压合刀座7位置的调整及固定,便于与模切机架1上其他位置的配合。

为了便于理解,下述给出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如图1-图4所示,首先,调整好转移刀座2与压合刀座7之间的间距,使水凝胶预先裁切成段的水凝胶料带3绕于第二输送辊10上,将离型膜安装于离型膜送料辊6上,且离型膜的自由端穿过压合刀座7的第三输送辊15及第四输送辊16进入到转移支架4内,并绕于转移支架4的第一导辊11上,通过转移支架4上设置的剥离刀5将水凝胶料带3上的水凝胶剥离到离型膜上,之后,带有水凝胶的离型膜附着于电极片料带8上并同步进入到压合刀座7的第四输送辊16及第五输送辊17之间进行压合,压合完的电极片料带8进入到下一工序。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电极片上的水凝胶片大都是生产完成后,人工手动贴附上去,缺少可以直接在电极片生产设备上自动添加水凝胶片的装置,影响电极片生产效率的问题。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