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5435发布日期:2022-01-05 12:1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


背景技术:

2.标签是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现有的标签大多是可降解标签,现企业将标签粘贴于工件上,一般是通过工人手动从打印机上将标签取下,然后再签在工件上,在此过程中,工人需要先取标签再贴标签,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贴标签位置经常发生变化,贴标签位置不精准,贴标签速度慢,而且人工的参与不能完全实现生产自动化,效率较低,另外,因为很多生产环境需要无尘车间,如果人工参与标签黏贴,就容易污染产品。
3.市场上的粘贴标签的机构装置使用过程中常利用机械手臂代替人工进行标签的贴取,然而由于机械手臂的功能比较复杂,同时所占据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小空间和简单化产品的使用,并且前期的安装费用较高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粘贴标签的机构装置使用过程中常利用机械手臂代替人工进行标签的贴取,然而由于机械手臂的功能比较复杂,同时所占据的空间较大,不利于小空间和简单化产品的使用,并且前期的安装费用较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包括外壳体、吸盘和第一调整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承接板,且承接板的内侧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外壁安装有弹簧,且通气管的上方连接有软导管,所述吸盘安装于通气管的底端,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安装有控制开关,且外壳体的右侧设置有导柱连杆,所述导柱连杆的外壁连接有导柱套筒,且导柱连杆的右端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后侧安装有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的外壁连接有滑套,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连接有气缸,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安装有调整板,且调整板的四角均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调整杆安装于滑杆的内侧,所述滑杆的下方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滑块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调整杆。
6.优选的,所述通气管与软导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通气管贯通于吸盘的底端外壁,所述通气管通过弹簧和承接板与外壳体之间构成给弹性伸缩结构,且通气管与承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外壳体与承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导柱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和气缸与第一连杆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导柱连杆与导柱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套接连接。
9.优选的,所述调整板通过第一调整杆与滑杆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调整板与滑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套接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块通过第二调整杆与底座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与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装置设置有通气管和软导管,能够方便与气泵装置连接使得吸盘的下表面可以产生真空环境,进而能够方便对标签进行吸取,达到自动拾取标签的目的,并且通过弹簧能够在安装标签的时候,利用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能够与对标签按压时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进行相互的抵消,使得标签的安装更为牢固,并且可以控制安装所使用的按压力,避免力度过大造成标签表面产生按压痕迹;
13.2.设置控制开关,可以在对标签安装的时候,利用对标签的按压使得通气管和承接板向外壳体内缩回,同时利用承接板对控制开关进行按压,使得控制开关断开通气管内的气体通路,方便通气管与标签分离,方便自动对标签进行安装,设置气缸和第二连杆,通过气缸伸缩作用与第二连杆的连接作用带动第一连杆产生旋转运动,同时利用第一连杆带动导柱连杆伸缩或旋转,从而可以改变粘贴标签的位置的角度;
14.3.设置第一调整杆,可以带动调整板在滑杆上进行上下调节,进而可以对标签安装部位的部件进行高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位置的标签安装和对标签的拾取,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多功能性,设置第二调整杆,能够方便利用第二调整杆带动滑块在底座上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从而方便带动上方的标签安装装置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还能够调整安装的范围和转动的范围,提高对标签安装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板和滑杆的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体;2、承接板;3、通气管;4、弹簧;5、吸盘;6、控制开关;7、软导管;8、导柱连杆;9、导柱套筒;10、第一连杆;11、滑套;12、第二连杆;13、调整板;14、滑杆;15、第一调整杆;16、滑块;17、底座;18、第二调整杆;19、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包括外壳体1、承接板2、通气管3、弹簧4、吸盘5、控制开关6、软导管7、导柱连杆8、导柱套筒9、第一连杆10、滑套11、第二连杆12、调整板13、滑杆14、第一调整杆15、滑块16、底座17、第二调整杆18和气缸19,外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承接板2,且承接板2的内侧连接有通气管3,通气管3的外壁安装有弹簧4,且通气管3的上方连接有软导管7,吸盘5安装于通气管3的底
端,外壳体1的内壁安装有控制开关6,且外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导柱连杆8,导柱连杆8的外壁连接有导柱套筒9,且导柱连杆8的右端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的后侧安装有第二连杆12,且第二连杆12的外壁连接有滑套11,第二连杆12的顶端连接有气缸19,第二连杆12的下方安装有调整板13,且调整板13的四角均连接有滑杆14,第一调整杆15安装于滑杆14的内侧,滑杆14的下方安装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7,滑块16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调整杆18;
21.通气管3与软导管7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通气管3贯通于吸盘5的底端外壁,通气管3通过弹簧4和承接板2与外壳体1之间构成给弹性伸缩结构,且通气管3与承接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设置有通气管3和软导管7,能够方便与气泵装置连接使得吸盘5的下表面可以产生真空环境,进而能够方便对标签进行吸取,达到自动拾取标签的目的,并且通过弹簧4能够在安装标签的时候,利用弹簧4所产生的弹力能够与对标签按压时产生的反向作用力进行相互的抵消,使得标签的安装更为牢固,并且可以控制安装所使用的按压力,避免力度过大造成标签表面产生按压痕迹,控制开关6与外壳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外壳体1与承接板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设置控制开关6,可以在对标签安装的时候,利用对标签的按压使得通气管3和承接板2向外壳体1内缩回,同时利用承接板2对控制开关6进行按压,使得控制开关6断开通气管3内的气体通路,方便通气管3与标签分离,方便自动对标签进行安装;
22.导柱连杆8通过第二连杆12和气缸19与第一连杆10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导柱连杆8与导柱套筒9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套接连接,设置气缸19和第二连杆12,通过气缸19伸缩作用与第二连杆12的连接作用带动第一连杆10产生旋转运动,同时利用第一连杆10带动导柱连杆8伸缩或旋转,从而可以改变粘贴标签的位置的角度,调整板13通过第一调整杆15与滑杆14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调整板13与滑杆1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套接连接,设置第一调整杆15,可以带动调整板13在滑杆14上进行上下调节,进而可以对标签安装部位的部件进行高度的调节,可以满足不同位置的标签安装和对标签的拾取,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多功能性,滑块16通过第二调整杆18与底座1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16与底座1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设置第二调整杆18,能够方便利用第二调整杆18带动滑块16在底座17上进行滑动调节位置,从而方便带动上方的标签安装装置进行安装位置的调整,还能够调整安装的范围和转动的范围,提高对标签安装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23.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装置,首先,利用软导管7连接通气管3与外设设备,使得通气管3具有向内吸气的效果,然后再通过利用气缸19的伸缩运动,带动第二连杆12改变角度,同时滑套11会在第二连杆12向上滑动并产生逆时针的旋转,同时滑套11会带动第一连杆10逆时针旋转,同时第一连杆10再带动导柱连杆8在导柱套筒9上伸出并产生逆时针旋转然后再利用导柱连杆8改变外壳体1的角度,便于吸取标签,然后再控制第一调整杆15缩回,带动调整板13在滑杆14上向下滑动,带动吸盘5与标签的上表面接触,然后再利用通气管3产生的吸力对标签进行吸取,然后再将第一调整杆15控制伸长,带动吸盘5升高,然后再控制第二调整杆18伸长或缩短,带动滑块16在底座17上滑动,然后再利用滑块16带动上方装置调整调节范围,并且通过导柱连杆8的共同作用,使得带有标签的吸盘5移动到需要贴标签的位置,然后再利用第一调整杆15缩回,带动吸盘5先将标签与贴标签的位置进行贴合,然后再继续收缩第一调整杆15,使得吸盘5对标签进行按压,在
按压的过程中,承接板2与通气管3受力会压缩弹簧4同时向外壳体1内收缩,当承接板2移动并对控制开关6产生挤压式,通气管3内流通的气体会关闭,对标签的吸力会消失,然后再控制第一调整杆15带动吸盘5与标签分离即可,就这样完成整个可以自动吸取粘贴标签的机构的使用过程。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