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1150发布日期:2021-12-29 17:5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收集领域,具体是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2.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
3.现有住宅垃圾的收集方式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异味较大,影响楼道或小区空气质量、居民投放垃圾或保洁收集垃圾十分不方便、垃圾桶占用逃生应急通道,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影响小区形象,居住舒适度差,针对当前落后的住宅垃圾收集方式已经和现代化小区的整体品质严重脱节,特提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从而解决困扰小区业主和物业长久以来的困惑。
4.专利号为cn101818559a的专利中通过管道系统对高层住宅垃圾进行投放收集,但该技术对垃圾本身没有缓冲作用,会产生巨大的响动且不便于收集;专利号为cn206888470u和cn207890491u的专利中都采用传动系统对住宅垃圾进行运输,该类传动系统安装复杂、容易发生故障、检修不方便。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垃圾存放仓,所述建筑体的一侧且位于垃圾存放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排料通道仓,所述垃圾存放仓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排料结构,所述排料通道仓的一侧镶嵌安装有进料仓门结构,所述排料结构与进料仓门结构之间固定安装有垃圾连通接头,所述排料结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卸料仓,所述排料通道仓与垃圾存放仓的一侧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排料通道仓与垃圾存放仓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进风结构,所述排料通道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风结构,且排风结构的进风端位于排料通道仓的内部,所述垃圾存放仓的内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载料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结构包括顶盖与底盖,所述顶盖与底盖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中空筒,所述顶盖与中空筒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且驱动电机一的驱动端位于顶盖的内部,所述中空筒的内
部设置有竖轴一,所述底盖内壁底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竖轴二,所述竖轴二的外壁套接安装有旋转板,所述底盖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料口,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端的底部与竖轴一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十字形卡块,所述竖轴一与竖轴二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十字形卡块相适配的十字形卡槽,所述驱动电机一驱动端的外壁与竖轴一的外壁上均焊接安装有螺旋叶片。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连通接头包括连通仓,所述连通仓背面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所述连通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面焊接安装有阻挡板,且阻挡板通过进出口进入连通仓的内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仓门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镶嵌安装有挡料箱,且挡料箱正面的下方设置有投递口,所述挡料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二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箱体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螺纹杆与滑杆之间设置有t形板,且t形板两侧的凸出端与滑道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t形板顶部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且t形板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t形板顶部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孔,且滑杆与滑孔相适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载料结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设置有垃圾存放箱,所述活动板底部的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液压缸与u形架二,所述液压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方块板,所述u形架二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架一,所述u形架一通过上设置的轴承转动安装有横轴,所述横轴的外壁套接安装有滚轮,所述u形架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所述驱动电机三的驱动端与横轴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二,所述驱动电机四的驱动端与旋转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一。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结构一由两个相适配的直齿轮组成,且两个直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结构二由两个相适配的锥齿轮组成,且两个锥齿轮相啮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结构包括风扇支架,所述风扇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扇,所述排风结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净化器的进风端,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上固定安装有若干集风仓。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一、进料口、螺旋叶片、顶盖、竖轴一、十字形卡块、十字形卡槽、中空筒、底盖、旋转板、竖轴二与排料口的配合使用,该排料结构通过一节一节的拼装卡接完成整体的安装,将整个大型的结构分成若干个小的结构进行安装,有效地降低了十字形卡槽的安装难度,便于系统高效的组装。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滑道、t形板、螺纹杆、驱动电机二、滑杆与挡料箱的配合使用,投递口的可开合效果,防止在无需投递垃圾时,垃圾从投递口外泄到正常活动区域。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伸缩杆、连接板、进出口、阻挡板与连通仓的配合使用,从而使阻挡板通过进出口进出连通仓的内部,当阻挡板位于连通仓的内部时,可对连通仓产生阻断的作用,以控制连通仓内部的垃圾不进入十字形卡槽的内部,可防止故障大范围的
扩散。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垃圾存放箱、活动板、液压缸、方块板、传动结构一、横轴、传动结构二、驱动电机三、滚轮、u形架一、旋转轴、驱动电机四、与u形架二的配合使用,实现多个载料结构的切换使用,便于对垃圾的堆放与运输,且其可以进行前后移动,进一步提高了垃圾存放箱的利用率,即提高了垃圾存放箱内部存储垃圾的容量。
20.5、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结构、进风结构、进风口、风机、集风仓、竖管与净化器的配合使用,目的在于对垃圾排放通道进行不断的通风,以降低通道内部的异味,且净化器净化后再排放到建筑顶部的空气中,进一步避免垃圾异味影响建筑室内空气质量。
21.6、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料通道仓、垃圾存放仓、垃圾连通接头、进料仓门结构、排料结构、卸料仓、轨道与载料结构的配合使用,在住宅的每层均设置有一个投递口,便于居民投递垃圾,即每次投递垃圾时均无需下楼投递,同时,避免了垃圾桶占用逃生应急通道或走道,既保证了楼道的逃生通道畅通、避免了因为垃圾发生火灾,还保障了楼道的清洁和视觉舒适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排料通道仓的剖视图;
24.图3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排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连通仓的剖视图;
26.图5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箱体的剖视图;
27.图6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垃圾存放仓的俯视图;
28.图7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载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的图7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中排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建筑体1、排料通道仓2、垃圾存放仓3、排风结构4、垃圾连通接头5、进料仓门结构6、排料结构7、卸料仓8、进风结构9、进风口10、驱动电机一11、进料口12、螺旋叶片13、顶盖14、竖轴一15、十字形卡块16、十字形卡槽17、中空筒18、底盖19、旋转板20、竖轴二21、排料口22、电动伸缩杆23、连接板24、进出口25、阻挡板26、连通仓27、箱体28、滑道29、t形板30、螺纹杆31、驱动电机二32、滑杆33、挡料箱34、轨道35、载料结构36、垃圾存放箱37、活动板38、液压缸39、方块板40、传动结构一41、横轴42、传动结构二43、驱动电机三44、滚轮45、u形架一46、旋转轴47、驱动电机四48、u形架二49、风机50、集风仓51、竖管52、净化器53。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住宅垃圾垂直循环传送收集系统,包括建筑体1,建筑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垃圾存放仓3,建筑体1的一侧且位于垃圾存放仓3的顶部固
定连接排料通道仓2,排料通道仓2与垃圾存放仓3的内部相连通,垃圾存放仓3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排料结构7,排料通道仓2的一侧镶嵌安装有进料仓门结构6,排料结构7与进料仓门结构6之间固定安装有垃圾连通接头5,排料结构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卸料仓8,排料通道仓2与垃圾存放仓3的一侧均开设有进风口10,排料通道仓2与垃圾存放仓3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进风结构9,排料通道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排风结构4,且排风结构4的进风端位于排料通道仓2的内部,垃圾存放仓3的内部设置有轨道35,轨道35上设置有载料结构36,排料结构7包括顶盖14与底盖19,顶盖14与底盖19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中空筒18,顶盖14与中空筒18的一侧均开设有进料口12,顶盖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11,且驱动电机一11的驱动端位于顶盖14的内部,中空筒18的内部设置有竖轴一15,底盖19内壁底部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竖轴二21,竖轴二21的外壁套接安装有旋转板20,底盖19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料口22,驱动电机一11驱动端的底部与竖轴一15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十字形卡块16,竖轴一15与竖轴二21的顶部均开设有与十字形卡块16相适配的十字形卡槽17,驱动电机一11驱动端的外壁与竖轴一15的外壁上均焊接安装有螺旋叶片13,垃圾连通接头5包括连通仓27,连通仓27背面的一侧开设有进出口25,连通仓2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3,电动伸缩杆2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正面焊接安装有阻挡板26,且阻挡板26通过进出口25进入连通仓27的内部,进料仓门结构6包括箱体28,箱体28的正面镶嵌安装有挡料箱34,且挡料箱34正面的下方设置有投递口,挡料箱3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道29,箱体28内壁底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32,驱动电机二32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1,箱体28内壁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33,螺纹杆31与滑杆33之间设置有t形板30,且t形板30两侧的凸出端与滑道29滑动连接,t形板30顶部的一侧贯穿开设有与螺纹杆31相适配的螺纹孔,且t形板30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31传动连接,t形板30顶部的另一侧贯穿开设有与滑杆33相适配的滑孔,且滑杆33与滑孔相适配,载料结构36包括活动板38,活动板38的顶部设置有垃圾存放箱37,活动板38底部的两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液压缸39与u形架二49,液压缸39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方块板40,u形架二49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旋转轴47,旋转轴4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架一46,u形架一46通过上设置的轴承转动安装有横轴42,横轴42的外壁套接安装有滚轮45,u形架一4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44,驱动电机三44的驱动端与横轴4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二43,驱动电机四48的驱动端与旋转轴47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一41,传动结构一41由两个相适配的直齿轮组成,且两个直齿轮相啮合,传动结构二43由两个相适配的锥齿轮组成,且两个锥齿轮相啮合,进风结构9包括风扇支架,风扇支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轴流风扇,排风结构4包括风机50,风机50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净化器53的进风端,风机50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有竖管52,竖管52上固定安装有若干集风仓51。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5.实施时,在对排料结构7进行安装过程中,先对底盖19进行安装,然后在底盖19上加装中空筒18,将竖轴一15放入中空筒18的内部,并使竖轴一15底部的十字形卡块16进入竖轴二21顶部的十字形卡槽17,完成竖轴一15与竖轴二21之间的卡合相连,同理,依次对多个中空筒18与顶盖14进行组装,排料结构7通过一节一节的拼装卡合完成整体的安装,将整个大型的结构分成若干个小的结构进行安装,有效地降低了十字形卡槽17安装的难度。当需要投递垃圾时,控制驱动电机二32启动,驱动电机二32带动螺纹杆31进行旋转,在螺纹杆
31与t形板30的竖向传动作用下,使t形板30向上移动,此时t形板30解除对投递口的堵塞,垃圾从投递口进入垃圾连通接头5的内部,投递完成后,t形板30复位继续对投递口进行堵塞,投递口的可开合效果,防止在无需投递垃圾时,垃圾从投递口外泄到正常活动区域。电动伸缩杆23的伸缩带动连接板24进行移动,进而带动阻挡板26水平进行移动,从而使阻挡板26通过进出口25进出连通仓27的内部,当阻挡板26位于连通仓27的内部时,可对连通仓27产生阻断的作用,以控制连通仓27内部的垃圾不进入十字形卡槽17的内部,防止故障大范围的扩散,当需要用载料结构36进行接料时,驱动电机三44通过传动结构二43带动横轴42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滚轮45进行旋转,滚轮45在轨道35上进行行走,然后液压缸39伸长使方块板40触底,此时将活动板38向上支撑,滚轮45呈悬空状,驱动电机四48通过传动结构一41带动旋转轴47进行旋转,可对滚轮45的方向进行调节,然后液压缸39收回,滚轮45解除悬空状态,滚动行走,可实现垃圾存放箱37的前后移动与横向左右移动,多个载料结构36的切换使用,便于对垃圾的收集与运输,且在垃圾存放箱37收集垃圾时,可进行前后移动,以提高对垃圾存放箱37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垃圾存放箱37内部垃圾的存储容量,进风结构9不断的将外界空气通过进风口10输送到排料通道仓2的内部,然后旋转板20不断的抽气,排料通道仓2内部的空气依次通过集风仓51进入竖管52的内部,最后通过净化器53净化后排出,实现对垃圾排放的通道进行不断的通风,以降低其内部的异味,且将空气通过净化器53净化后再排放到建筑屋顶上空,提高了住宅内部的空气质量。打开进料仓门结构6上的投递口,将垃圾通入垃圾连通接头5的内部,最终通过进料口12进入顶盖14的内部,此时驱动电机一11带动竖轴一15与竖轴二21旋转,使螺旋叶片13旋转,将垃圾导向底盖19的内部,然后旋转板20随竖轴二21旋转,将垃圾推向排料口22的正上方,垃圾通过排料口22进入卸料仓8的内部。最后落到垃圾存放箱37的内部进行收集,在住宅的每层均设置有一个投递口,则每次投递垃圾时均无需下楼投递,提高了生活的便捷性,同时,避免了垃圾桶占用逃生应急通道或走道,既保证了楼道的逃生通道畅通、避免了因为垃圾发生火灾,还保障了楼道的清洁和视觉舒适性。
3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