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3646发布日期:2022-01-26 19:0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港口装卸用具。
2.具体地说,是涉及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


背景技术:

3.抓斗,是指起重机抓取干散货物的专用工具。由两块或多块可启闭的斗状颚板合在一起组成容物空间,装料时使颚板在物料堆中闭合,物料被抓入容物空间,卸料时颚板在料堆上悬空状态下开启,物料散落在料堆上,颚板的开合一般由起重机起升机构钢丝绳操纵。抓斗作业无繁重体力劳动,可达到较高的装卸效率并确保安全,是港口主要干散货装卸工具。按作业货物的种类,可分为矿石抓斗、煤炭抓斗、粮食抓斗、木材抓斗等。
4.目前,港口所用的抓斗存在以下两个缺陷:一是对于管材,尤其是长度较长,直径较小的管材没有较好的抓取搬运方式;二是对于抓取情况没有记录,不利于港口物资信息化登记。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抓取管材的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7.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连接座分别连接有中部抓斗和端部抓斗;
8.中部抓斗包括第一斗体、第二斗体和驱动部件,第一斗体上部与连接座铰接,第二斗体上部与连接座铰接,第二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一斗体下部设有多个第一抓齿,第二斗体下部设有多个第二抓齿,第一抓齿和第二抓齿交错设置,驱动部件可驱动第一斗体和第二斗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
9.端部抓斗包括第三伸缩缸,第三伸缩缸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紧件,端部抓斗通过连接绳与连接座连接,连接绳长度可调节。
10.一种具体优化方案,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第一伸缩缸一端与第一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一伸缩缸另外一端与连接座铰接,第二伸缩缸一端与第二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二伸缩缸另外一端与连接座铰接,第一伸缩缸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第二伸缩缸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11.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斗体横截面为弧形,且第一头体中部与第二头体的距离小于第一斗体端部与第二头体端部的距离。
12.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一抓齿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抓齿的数量为四个。
13.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第三伸缩缸为双作用缸,第三伸缩缸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14.一种具体优化方案,顶紧件为弧形板,弧形板外侧设有橡胶包裹层。
15.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端部抓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部抓斗对称设置于中部抓斗两侧。
16.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连接座上设有卷绳部件,卷绳部件包括电机和转轴,电机和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连接绳固定连接。
17.一种具体优化方案,端部抓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部抓斗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座两侧。
18.一种具体优化方案,还包括信息化组件,信息化组件包括
19.控制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有计数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1.一、能够通过中部抓斗抓取各类大直径管材,并能通过端部抓斗辅助固定各类长度较长的管材,防止管材掉落造成的人员物资损伤;
22.二、还能通过端部抓斗进一步抓取小直径管材及长度较大的管材,此时中部抓斗可进一步防止管材中部晃动过大造成的影响,可配合港口适用多类港口管材搬运;
23.三、能够通过信息化组件记录存储抓取情况,方便将港口信息化管理。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斗体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信息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斗体的使用状态图。
30.图中:1-连接座;2-第一抓齿;3-第二抓齿;4-第一伸缩缸;5-第二伸缩缸;6-第三伸缩缸;7-顶紧件;8-卷绳部件;9-控制器;10-计数器;11-无线通信模块;12-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如附图1-4所示,信息化港口管材装卸抓斗,包括连接座1、中部抓斗、端部抓斗及信息化组件。
32.中部抓斗包括第一斗体、第二斗体和驱动部件,第一斗体上部与连接座1铰接,第二斗体上部与连接座1铰接,第二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一斗体下部设有多个第一抓齿2,第二斗体下部设有多个第二抓齿3,第一抓齿2和第二抓齿3交错设置,驱动部件可驱动第一斗体和第二斗体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
33.端部抓斗包括第三伸缩缸6,第三伸缩缸6两端分别连接有顶紧件7,端部抓斗通过连接绳与连接座1连接,连接绳长度可调节。
34.驱动部件包括第一伸缩缸4和第二伸缩缸5,第一伸缩缸4一端与第一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一伸缩缸4另外一端与连接座1铰接,第二伸缩缸5一端与第二斗体外侧中部铰接,第二伸缩缸5另外一端与连接座1铰接,第一伸缩缸4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第二伸缩缸5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35.第一抓斗横截面为弧形,第二抓斗横截面为弧形。第一抓齿2和第二抓齿3交叉设
置,对于直径较小的管材,可驱动第一伸缩缸4伸长,使第一抓齿2转动较大的弧度,并同时驱动第二伸缩缸5伸长,使第二抓齿3转动较大的弧度,使第一抓齿2和第二抓齿3交叉,并如图5所示。
36.第一斗体横截面为弧形,且第一头体中部与第二头体的距离小于第一斗体端部与第二头体端部的距离。
37.如图2-3所示,第一抓齿2上部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并组成第一斗体,第二抓齿3上部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并组成第二斗体,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伸缩缸4铰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伸缩缸5铰接,第一抓齿2的数量为五个,第二抓齿3的数量为四个。
38.第三伸缩缸6为双作用缸,第三伸缩缸6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
39.顶紧件7为弧形板。
40.弧形板外侧设有橡胶包裹层。弧形板可为柔性板。
41.上述设置方便顶紧件7更好顶紧管材内壁。端部抓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部抓斗对称设置于中部抓斗两侧。
42.连接座1上设有卷绳部件8,卷绳部件8包括电机和转轴,电机和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连接绳固定连接。
43.端部抓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端部抓斗分别对称设置于连接座1两侧。
44.还包括信息化组件,信息化组件包括控制器9,控制器9分别电连接有计数器10、无线通信模块11和电源12。电源12分别为控制器9、计数器10、无线通信模块11供电。可利用自带计数器10的控制器9。控制器9可以是plc可编程控制器9、工控机等常用控制锌片。使用时,可通过计数器10记录抓斗工作次数并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1传输至总机工作站,便于信息化管理。此外,利用控制器9控制电路元器件,并利用计数器10记录如液压缸之类的伸缩缸工作次数并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1无线传输信号为公知技术,其原理及细节在此不再赘述。
45.连接座1上部设有与吊具等部件相匹配的连接孔。
46.使用时,先通过中部抓斗直接抓取管材中部,然后将其中一个端部抓斗伸入管材一端内,驱动第三伸缩缸6伸长,利用顶紧件7顶紧管材内壁,另外一个端部抓斗重复上述操作,待管材两端内壁分别被顶紧支撑后,利用起重机等吊具使抓斗移动,从而完成港口管材装卸、搬运等工作;管材装卸同时,计数器10记录第一伸缩缸4、第二伸缩缸5和第三伸缩缸6的工作次数,同时利用无线通讯模块将工作次数发送至总机,然后由管理人员统计记录港口管材装卸信息。
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