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8672发布日期:2021-12-31 23:2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下建筑施工项目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施工现场遍布城内和郊区,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栋栋建筑物推陈出新。
3.现有技术cn207404656u公开了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该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可以配合建筑外墙的形状,在不破坏外墙和楼板的情况下进行简单定位和便于拆卸。
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固定效果不是很好,稳定性较差,影响使用效果,降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其具有的优点是使用时,固定板与外墙本体连接,固定板又通过连接件与电梯架进行连接,使电梯架与外墙本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然后再通过轴杆上的第一钢丝绳与电梯架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包括外墙本体与电梯架,所述外墙本体水平方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电梯架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梯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竖直设有轴杆,所述轴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且其中远离地面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并水平插设有自锁杆,所述自锁杆与所述轴杆螺纹连接,所述自锁杆远离所述轴杆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卡接,所述轴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两端均套设有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与所述轴杆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所述绕线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梯架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固定板与外墙本体连接,固定板又通过连接件与电梯架进行连接,使电梯架与外墙本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自锁杆对轴杆进行自锁固定,轴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再通过轴杆上的第一钢丝绳与电梯架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轴杆远离地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竖直方向两侧均水平啮合有第二齿轮,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位于所述轴杆两侧均竖直设有双头螺杆,所述双头螺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且其中靠近所述第二齿轮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杆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双头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杆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电梯架一侧设有交剪式伸缩杆,所述交剪式伸缩杆靠近所述第一滑块两端分别与相近处的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交剪式伸缩杆靠近所述电梯架两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套设在所述电梯架上且与所述电梯架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双头螺杆转动,双头螺杆上的第一滑块随着双头螺杆的转动进行移动,第一滑块移动过程中带动交剪式伸缩杆进行移动,交剪式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电梯架上进行移动,当交剪式伸缩杆两端移动到双头螺杆两端处时,交剪式伸缩杆完全展开进行支撑固定,使双头螺杆通过交剪式伸缩杆与电梯架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双头螺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齿轮远离所述轴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手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轮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加省力的转动第一齿轮,从而更加方便操控第一齿轮。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头螺杆靠近所述第一齿轮一端包裹有壳体,所述壳体空心设置,所述双头螺杆、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以及所述轴杆与所述自锁杆均包裹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自锁杆远离所述轴杆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一侧,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为防护壳,壳体可以对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双头螺杆,以及轴杆与自锁杆进行保护,防止这些机构受到损坏。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靠近所述连接件一端处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靠近地面一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远离所述固定件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板一侧且绕设有转动件,所述第二钢丝绳与所述第一钢丝绳互不干扰,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固定板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卡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动件来带动第二钢丝绳移动,第二钢丝绳穿过固定板来拉动固定件,使得转动件通过第二钢丝绳对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使用时,固定板与外墙本体连接,固定板又通过连接件与电梯架进行连接,使电梯架与外墙本体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自锁杆对轴杆进行自锁固定,轴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再通过轴杆上的第一钢丝绳与电梯架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19.2.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来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双头螺杆转动,双头螺杆上的第一滑块随着双头螺杆的转动进行移动,第一滑块移动过程中带动交剪式伸缩杆进行移动,交剪式伸缩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电梯架上进行移动,当交剪式伸缩杆两端移动到双头螺杆两端处时,交剪式伸缩杆完全展开进行支撑固定,使双头
螺杆通过交剪式伸缩杆与电梯架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双头螺杆对固定板进行限位固定;
20.3.通过转动转动件来带动第二钢丝绳移动,第二钢丝绳穿过固定板来拉动固定件,使得转动件通过第二钢丝绳对固定板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
24.附图标记:1、外墙本体;2、电梯架;3、固定板;4、连接件;5、轴杆;6、绕线轮;7、第一钢丝绳;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双头螺杆;11、第一滑块;12、交剪式伸缩杆;13、第二滑块;14、手轮;15、壳体;16、固定件;17、第二钢丝绳;18、转动件;19、自锁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与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一种拆卸式建筑施工电梯附墙连接结构,包括外墙本体1与电梯架2,外墙本体1水平方向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 靠近电梯架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电梯架2固定连接,使用时,固定板 3与外墙本体1连接,固定板3又通过连接件4与电梯架2进行连接,使电梯架2与外墙本体1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两个固定板3之间竖直设有轴杆5,轴杆 5两端分别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且其中远离地面一端贯穿固定板3并水平插设有自锁杆 19,自锁杆19与轴杆5螺纹连接,自锁杆19远离轴杆一端与固定板3卡接,自锁杆19 对轴杆5进行自锁固定,轴杆5对固定板3进行限位固定,轴杆5位于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两端均套设有绕线轮6,绕线轮6与轴杆5固定连接,绕线轮6上绕设有第一钢丝绳7,第一钢丝绳7一端与绕线轮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电梯架2固定连接,通过轴杆5上的第一钢丝绳7与电梯架2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27.如图2与图3所示,轴杆5远离地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第一齿轮8竖直方向两侧均水平啮合有第二齿轮9,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来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两个固定板3之间且位于轴杆5两侧均竖直设有双头螺杆10,第二齿轮 9带动双头螺杆10转动,双头螺杆10两端分别与固定板3转动连接,且其中靠近第二齿轮9一端贯穿固定板3一侧并与第二齿轮9固定连接,双头螺杆10对固定板3进行限位固定,双头螺杆10位于两个固定板3之间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滑块11,第一滑块11与双头螺杆10螺纹连接,双头螺杆10上的第一滑块11随着双头螺杆10的转动进行移动,如图1所示,双头螺杆10上两个第一滑块11靠近电梯架2一侧设有交剪式伸缩杆12,交剪式伸缩杆12靠近第一滑块11两端分别与相近处的第一滑块11铰接,第一滑块11移动过程中带动交剪式伸缩杆12进行移动,交剪式伸缩杆12靠近电梯架2两端均铰接有第二滑块13,第二滑块13套设在电梯架2上且与电梯架2滑动连接,交剪式伸缩杆12带动第二滑块13在电梯架2上进行移动,当交剪式伸缩杆12两端移动到双头螺杆10两端处时,交剪式伸缩杆12完全展开进行支撑固定,使双头螺杆10通过交剪式伸缩杆12与电梯架2 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第一齿轮8远离轴
杆5一侧固定连接有手轮14,手轮14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加省力的转动第一齿轮8,从而更加方便操控第一齿轮8;双头螺杆10靠近第一齿轮8一端包裹有壳体15,壳体15空心设置,双头螺杆10、第一齿轮8 与第二齿轮9,以及轴杆5与自锁杆19均包裹在壳体15内,且自锁杆19远离轴杆5一端贯穿壳体一侧,壳体15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壳体15为防护壳,壳体15可以对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与双头螺杆10,以及轴杆5与自锁杆19进行保护,防止这些机构受到损坏。
28.如图1所示,两个固定板3之间且靠近连接件4一端处设有固定件16,固定件16靠近地面一侧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固定件1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钢丝绳17,第二钢丝绳17远离固定件16一端贯穿固定板3一侧且绕设有转动件18,第二钢丝绳17与第一钢丝绳7互不干扰,转动件18靠近固定板3一端与固定板3卡接,通过转动转动件18来带动第二钢丝绳17移动,第二钢丝绳17穿过固定板3来拉动固定件16,使得转动件18通过第二钢丝绳17对固定板3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增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29.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固定板3与外墙本体1连接,固定板3又通过连接件4与电梯架2进行连接,使电梯架2与外墙本体1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通过控制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9啮合来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第二齿轮 9带动双头螺杆10转动,双头螺杆10上的第一滑块11随着双头螺杆10的转动进行移动,第一滑块11移动过程中带动交剪式伸缩杆12进行移动,交剪式伸缩杆12带动第二滑块 13在电梯架2上进行移动,当交剪式伸缩杆12两端移动到双头螺杆10两端处时,交剪式伸缩杆12完全展开进行支撑固定,使双头螺杆10通过交剪式伸缩杆12与电梯架2形成一个整体,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双头螺杆10对固定板3进行限位固定,自锁杆对轴杆进行自锁固定,轴杆5对固定板3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再通过轴杆5上的第一钢丝绳7与电梯架2连接,进一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与使用效果,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
3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