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媒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6948发布日期:2021-12-01 11:3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媒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媒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化工生产的生产线需要使用储罐进行溶媒储存。溶媒通常挥发性较大,气味刺鼻,属于易燃易爆品。溶媒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进行浓度的测量,此时难免需要敞口储罐操作,溶媒挥发性较大,空气中弥漫的溶媒,若大量吸入对人体存在危害,且敞口储罐操作时,溶媒自由液面与罐内空气接触面积大,溶媒与空气接触易燃易爆,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敞开操作即可对溶媒进行检测的安全系数高的溶媒储存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溶媒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氮气罐、气动调节阀和单向呼吸阀;
5.所述储液罐包括外筒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与氮气罐通过第一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路上设有气动调节阀;所述内筒与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上设有单向呼吸阀;
6.所述内筒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筒上设有出液口。
7.其中,所述出料口设于内筒的底部,所述出料口处设有液体管路,所述液体管路贯穿外筒设置,所述液体管路位于外筒外的部分设有取样阀。
8.其中,所述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均与内筒的顶部连通。
9.其中,上述的溶媒储存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内筒内。
10.其中,上述的溶媒储存装置,还包括数显压力表,所述数显压力表设置于单向呼吸阀和内筒之间的第二气体管路上。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媒储存装置,可避免储液罐内的溶媒与大量空气接触,且在不敞开的前提下进行溶媒样品的采集,大幅降低了溶媒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同时,从内筒中溢出的带有部分挥发溶媒的空气不直接排放在车间内,而是进入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进行溶解吸收,有效避免了车间内空气中溶媒浓度积累升高存在的安全隐患;且间隙还可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储存罐外温度骤升或骤降对溶媒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12.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溶媒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溶媒储存装置的正视图;
14.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溶媒储存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15.标号说明:1、储液罐;11、外筒;111、出液口;12、内筒;121、出料口;
16.2、氮气罐;3、气动调节阀;4、单向呼吸阀;
17.5、搅拌装置;51、电机;52、搅拌轴;53、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19.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溶媒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1、氮气罐2、气动调节阀3和单向呼吸阀4;
20.所述储液罐1包括外筒11和设置于外筒11内的内筒12,所述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12与氮气罐2通过第一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路上设有气动调节阀3;所述内筒12与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上设有单向呼吸阀4;
21.所述内筒12上设有出料口121,所述外筒11上设有出液口111。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关闭出料口121和出液口111,向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间隙处加入水,约8

9分满,向内筒12内加入溶媒;打开气动调节阀3向内筒12内加入氮气,进而将多余的空气从内筒12内挤压出去,被挤压出去的空气携带部分挥发溶媒,通过单向呼吸阀4进入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间隙,根据溶媒的溶解性,溶媒部分或全部溶解在水中;
23.需要取溶媒样品进行检测时,打开出料口121取样;根据内筒12内的情况,控制气动调节阀3补充氮气;根据溶媒类型和调节频率,对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水进行更换。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媒储存装置,可避免储液罐内的溶媒大量与空气接触,且在不敞开的前提下进行溶媒样品的采集,大幅降低了溶媒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媒储存装置,从内筒中溢出的带有部分挥发溶媒的气体不直接排放在车间内,而是进入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进行溶解吸收,有效避免了车间内空气中溶媒浓度积累升高存在的安全隐患;且间隙还可起到缓冲、保温的效果,避免储存罐外温度骤升或骤降对溶媒造成的影响。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媒储存装置,相较于现有的溶媒储罐占用空间相似,但安全系数大幅提升,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27.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121设于内筒12的底部,所述出料口121处设有液体管路,所述液体管路贯穿外筒11设置,所述液体管路位于外筒11外的部分设有取样阀。
28.从上述描述可知,出料口设于内筒的底部便于在不敞开储液罐的情况下进行采样,且不会造成外部的空气进入储液罐的问题。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均与内筒12的顶部连通。
30.进一步的,上述的溶媒储存装置,还包括搅拌装置5,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51、搅拌轴52和搅拌桨53;所述搅拌桨53设置于内筒12内。
31.从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储存溶媒的类型不同,部分溶媒会出现分层、析出的现象,使用前进行搅拌可有助于溶媒混匀,保持溶媒浓度的均匀。
32.进一步的,上述的溶媒储存装置,还包括数显压力表,所述数显压力表设置于单向呼吸阀4和内筒12之间的第二气体管路上。
33.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数显压力表便于了解内筒内压力情况,便于随时进行氮气补加。
34.实施例1:
35.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溶媒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1、氮气罐2、气动调节阀3和单向呼吸阀4;
36.所述储液罐1包括外筒11和设置于外筒11内的内筒12,所述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12与氮气罐2通过第一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路上设有气动调节阀3;所述内筒12与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上设有单向呼吸阀4;
37.所述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均与内筒12的顶部连通;
38.所述内筒12上设有出料口121,所述出料口121设于内筒12的底部,所述出料口121处设有液体管路,所述液体管路贯穿外筒11设置,所述液体管路位于外筒11外的部分设有取样阀;
39.所述外筒11上设有出液口111。
40.实施例2:
41.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溶媒储存装置,包括储液罐1、氮气罐2、气动调节阀3、单向呼吸阀4、数显压力表和搅拌装置5;
42.所述储液罐1包括外筒11和设置于外筒11内的内筒12,所述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12与氮气罐2通过第一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气体管路上设有气动调节阀3;所述内筒12与内筒12和外筒11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二气体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气体管路上设有单向呼吸阀4;
43.所述数显压力表设置于单向呼吸阀4和内筒12之间的第二气体管路上。所述第一气体管路和第二气体管路均与内筒12的顶部连通;
44.所述内筒12上设有出料口121,所述出料口121设于内筒12的底部,所述出料口121处设有第一液体管路,所述第一液体管路贯穿外筒11设置,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位于外筒11外的部分设有取样阀;
45.所述外筒11上设有出液口111,所述出液口111处设有第二液体管路,所述位于外筒11外的部分设有取液阀;
46.所述搅拌装置5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51、搅拌轴52和搅拌桨53;所述搅拌桨53设置于内筒12内,所述电机51设置于储液罐1外且位于储液罐1的上方。
4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溶媒储存装置,可避免储液罐内的溶媒与大量空气接触,且在不敞开的前提下进行溶媒样品的采集,大幅降低了溶媒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危险系数;
48.该溶媒储存装置,利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可溶解吸收内筒中溢出的带有部分挥发溶媒,有效避免了车间内空气中溶媒浓度积累升高存在的安全隐患;且间隙还可起到“缓冲”“保温”的作用,能够避免储存罐外温度骤升或骤降对溶媒造成的影响;
49.该溶媒储存装置,在不敞开操作的前提下可对储存的溶媒进行搅拌混匀,且相较
于现有的溶媒储罐占用空间相似,但安全系数大幅提升,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易于操作,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