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9280发布日期:2023-06-28 11:43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工晶状体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在生产过程中的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人工晶状体是经手术植入眼睛里代替摘除的自身混浊晶体的精密光学部件,在制备人工晶状体的工序中人工晶状体需要被放置在固定装置中进行各工序间的转移,市面上固定人工晶状体大多都是水平固定放置,固定装置占用作业区空间较大,不方便人工晶状体的转移,同时水平放置人工晶状体光学区与固定器直接接触,增加了人工晶状体污染的风险,影响人工晶状体生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结构简单,能有效节省固定装置占用的作业区空间,方便人工晶状体转移,同时避免人工晶状体光学区与固定器直接接触,减小人工晶状体光学区污染的风险,从而提升了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由支撑外壳、棱台和支撑内壳组成,所述支撑内壳套设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支撑内壳高度高于所述支撑外壳,高出部分外设置有所述棱台;在所述棱台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椭圆形孔,在每个椭圆形孔的长轴一端侧设置有小圆孔。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内壳自下至上设置为3级台阶,第一级台阶内径大于所述棱台,第三级台阶内径小于所述棱台。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级台阶的高度为大于等于人工晶状体悬挂状态的高度。

5、进一步的,所述小圆孔尺寸略大于人工晶状体的襻,所述椭圆形孔整体尺寸略大于人工晶状体整体尺寸。

6、进一步的,固定器采用不锈钢材质。

7、进一步的,固定器整体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方便人工晶状体悬挂,比起水平固定装置更省作业区占用空间,可以利用棱台多个悬挂固定器叠成一摞,方便人工晶状体转移。这种悬挂固定器垂直悬挂人工晶状体的方式能有效避免人工晶状体光学区与固定器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人工晶状体光学区污染的风险,从而提升了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由支撑外壳(1)、棱台(4)和支撑内壳组成,所述支撑内壳套设在所述支撑外壳(1)内,支撑内壳高度高于所述支撑外壳(1),高出部分外设置有所述棱台(4);在所述棱台(4)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椭圆形孔(3),在每个椭圆形孔(3)的长轴一端侧设置有小圆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壳自下至上设置为3级台阶,第一级台阶(51)内径大于所述棱台(4),第三级台阶内径小于所述棱台(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台阶的高度为大于等于人工晶状体悬挂状态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圆孔(2)尺寸略大于人工晶状体的襻,所述椭圆形孔(3)整体尺寸略大于人工晶状体整体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器采用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器整体设置为方形或圆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工晶状体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晶状体悬挂固定器,由支撑外壳、棱台和支撑内壳组成,所述支撑内壳套设在所述支撑外壳内,支撑内壳高度高于所述支撑外壳,高出部分外设置有所述棱台;在所述棱台上均匀布置有多个椭圆形孔,在每个椭圆形孔的长轴一端侧设置有小圆孔。结构简单,方便人工晶状体悬挂,可以利用棱台多个悬挂固定器叠成一摞,方便人工晶状体转移。能有效避免人工晶状体光学区与固定器直接接触,大大减小人工晶状体光学区污染的风险,从而提升了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何满林,叶增强,赵耀祖,何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晶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