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9754发布日期:2021-11-25 13:4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
3.重型箱船上用到的集装箱固定装置一般只对集装箱底部的两侧进行固定,但是重型箱船上的环境不可预测,仅仅对集装箱底部的两侧进行固定,不能对集装箱进行很好的固定,故需要对集装箱固定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效果好的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包括外箱,外箱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且外箱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可进行翻转,第一固定板的板面方向与外箱正对开口侧内腔侧壁方向平行,外箱内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板面方向与第一固定板的板面方向垂直。
6.优选地,外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口,第一滑口的开设方向与第二固定板的板面方向平行,第一固定板位于第一滑口的内部,且第一固定板沿着第一滑口的内部滑动,外箱上设有将第一固定板固定在第一滑口内部的固定件,外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口,第二滑口的开设方向与第一滑口的开设方向垂直,外箱上驱动第二固定板沿着第二滑口内部滑动的驱动件。
7.优选地,第一滑口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转轴,第一固定板的一端与转轴活动连接,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一滑口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远离转轴的一端延伸出第一固定板的外部,放置槽的槽壁上固定安装有滚轴,滚轴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板,第一滑口的底部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供支撑板底部放入的卡口,固定件包括卡杆,外箱的内腔位于第一滑口的两侧设有等间距分布的供卡杆放入的卡槽,卡杆通过弹性件与转轴连接。
8.优选地,弹性件包括弹簧,转轴的顶部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弹簧固定安装在固定块的内腔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弹簧的另一侧与卡杆固定连接,且卡杆与弹簧连接的一端位于固定块的内部,卡杆靠近弹簧一端的顶部设有突起,且卡杆上的突起部分延伸出固定块的外部,固定块上设有供卡杆上突起部分放入的开口。
9.优选地,驱动件包括螺杆,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突起,第二固定板底部突起部分与螺杆螺纹连接,且第二固定板底部突起部分沿着第二滑口的内腔侧壁滑动,第二固定板底部突起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值,螺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口的一侧活动连接,螺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口的另一侧,并延伸进外箱的内部,螺杆延伸进外箱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
轮垂直放置,第二锥齿轮靠近外箱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转杆与外箱的内腔活动连接,转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延伸出外箱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
10.优选地,外箱的内腔设有中间板,且中间板的板面方向与外箱内腔底部板面方向平行,外箱的内腔位于中间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供中间板两侧插入的插槽,插槽靠近外箱开口的一端延伸出外箱的外部,中间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将集装箱放置在外箱内腔的底部,其集装箱与外箱的内腔相邻侧壁贴合,再利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对集装箱另外两相邻侧壁进行固定,这样集装箱的四侧均被固定,这样就可对集装箱进行很好的固定,稳定性好。
13.2、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分别沿着第一滑口和第二滑口内部滑动,人们可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对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这样装置可以对任何尺寸的集装箱进行固定,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14.3、通过设置中间板,该装置固定好一个集装箱后,可在集装箱上安装中间板,在中间板上再放置一个集装箱,利用同样的方法对位于中间板上方的集装箱进行固定,这样装置可同时对两个集装箱进行固定,大大节省集装箱的占地空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箱内腔底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19.1、外箱;2、插槽;3、第二固定板;4、转杆;5、支撑板;6、第一固定板;7、螺杆;8、第二滑口;9、卡口;10、第一滑口;11、卡杆;12、固定块;13、弹簧;14、转轴;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中间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21.见图1,一种重型箱船用集装箱固定装置,包括外箱1,外箱1的一侧为开口结构,且外箱1内腔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可进行翻转,第一固定板6的板面方向与外箱1正对开口侧内腔侧壁方向平行,外箱1内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3的板面方向与第一固定板6的板面方向垂直。将集装箱放置在外箱1的内部,在放入集装箱之前,对第一固定板6进行翻转,使得第一固定板6不阻碍集装箱的运动,放入集装箱,使得集装箱位于外箱1的内腔、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3围成的密闭区域内,再对第一固定板6进行翻转,使得第一固定板6呈直立状态,这样集装箱的四周均被限定住,可以对集装箱进行很好的限定。
22.见图1和2,外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口10,第一滑口10的开设方向与第二固定板3的板面方向平行,第一固定板6位于第一滑口10的内部,且第一固定板6沿着第一滑口10的内部滑动,外箱1上设有将第一固定板6固定在第一滑口10内部的固定件,外箱1的顶部开设
有第二滑口8,第二滑口8的开设方向与第一滑口10的开设方向垂直,外箱1上驱动第二固定板3沿着第二滑口8内部滑动的驱动件。由于不同集装箱的尺寸不同,集装箱贴合外箱1内腔相邻侧壁后,根据集装箱的尺寸将第一固定板6沿着第一滑口10的内部滑动,当第一固定板6与集装箱贴合时,利用固定件对第一固定板6进行固定,再利用驱动件驱动第二固定板3沿着第二滑口8的内部滑动,最终使得第二固定板3与集装箱的侧壁贴合,则该装置可对任何尺寸的集装箱进行固定,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23.见图2和3,第一滑口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转轴14,第一固定板6的一端与转轴14活动连接,第一固定板6靠近第一滑口10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远离转轴14的一端延伸出第一固定板6的外部,放置槽的槽壁上固定安装有滚轴,滚轴上活动连接有支撑板5,第一滑口10的底部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供支撑板5底部放入的卡口9,固定件包括卡杆11,外箱1的内腔位于第一滑口10的两侧设有等间距分布的供卡杆11放入的卡槽,卡杆11通过弹性件与转轴14连接。第一固定板6沿着转轴14处进行翻转,第一固定板6在翻转前,位于第一滑口10的内部,此时第一固定板6顶部所在平面与外箱1内腔底部所在平面重合,这样将集装箱推入外箱1的内部时,第一固定板6不阻碍集装箱的滑动,将转轴14沿着第一滑口10的内部滑动,即可对第一固定板6的位置进行调整,当第一固定板6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第一固定板6转动至与外箱1内腔底部平面呈垂直状态,将支撑板5从放置槽的内部拿出,并将支撑板5的底部插入卡口9中,在将卡杆11插入外箱1内腔侧壁开设的卡槽中,此时的转轴14固定牢固,则第一固定板6一侧与集装箱贴合,第一固定板6也被固定牢固。
24.见图2和3,弹性件包括弹簧13,转轴14的顶部位于第一固定板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弹簧13固定安装在固定块12的内腔靠近第一固定板6的一侧,弹簧13的另一侧与卡杆11固定连接,且卡杆11与弹簧13连接的一端位于固定块12的内部,卡杆11靠近弹簧13一端的顶部设有突起,且卡杆11上的突起部分延伸出固定块12的外部,固定块12上设有供卡杆11上突起部分放入的开口。在拉动转轴14之前,将卡杆11上的突起部分向靠近第一固定板6的一侧拉伸,则卡杆11离开外箱1内腔开设的卡槽中,当转轴14到达合适的位置时,释放卡杆11上的突起部分,由于弹簧13的弹性作用,卡杆11自动插入外箱1内腔开设的卡槽中,则转轴14的位置固定牢固。
25.见图2和4,驱动件包括螺杆7,第二固定板3的底部设有突起,第二固定板3底部突起部分与螺杆7螺纹连接,且第二固定板3底部突起部分沿着第二滑口8的内腔侧壁滑动,第二固定板3底部突起部分的宽度小于第二固定板3的长度值,螺杆7的一端与第二滑口8的一侧活动连接,螺杆7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口8的另一侧,并延伸进外箱1的内部,螺杆7延伸进外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5,第一锥齿轮15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6,且第一锥齿轮15和第二锥齿轮16垂直放置,第二锥齿轮16靠近外箱1开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杆4,转杆4与外箱1的内腔活动连接,转杆4远离第二锥齿轮16的一端延伸出外箱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把手。转动把手带动转杆4转动,此时的第二锥齿轮16转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与第一锥齿轮15固定连接的螺杆7发生转动,从而带动与螺杆7螺纹连接的第二固定板3沿着第二滑口8的内部滑动,从而对第二固定板3的位置进行调节。
26.见图1,外箱1的内腔设有中间板17,且中间板17的板面方向与外箱1内腔底部板面方向平行,外箱1的内腔位于中间板17的两侧均开设有供中间板17两侧插入的插槽2,插槽2
靠近外箱1开口的一端延伸出外箱1的外部,中间板17的顶部设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3。中间板17上的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3安装方式和外箱1内腔底部与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3的安装方式一样,这样外箱1的顶部还可以放置一个集装箱,位于外箱1上方的集装箱位于中间板17的顶部,中间板17顶部的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3同样对位于中间板17顶部的集装箱进行固定,固定方式和放置在外箱1内腔底部的集装箱一样,这样该外箱1可放置两个集装箱,大大节省空间。
27.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固定板6沿着转轴14进行翻折,使得第一固定板6位于第一滑口10的内部,将需要固定的集装箱放入外箱1内腔的底部,且集装箱的侧壁贴合外箱1内腔相邻两侧壁,再根据集装箱的尺寸调节第二固定板3和第一固定板6的位置,转动转杆4,则第二锥齿轮16转动带动螺杆7转动,此时与螺杆7螺纹连接的第二固定板3沿着第二滑口8的开设方向滑动,最终第二固定板3将集装箱的侧壁夹紧,再将卡杆11向第一固定板6所在的一侧推动,拉伸转轴14沿着第一滑口10的内腔滑动,当第一固定板6与集装箱侧壁贴合时,释放卡杆11,则由于弹簧13的弹性作用,卡杆11插入外箱1内腔开设的卡槽中,转动第一固定板6呈直立状态,将第一固定板6侧面放置槽内部的支撑板5拉出,使得支撑板5的一端插入卡口9中,则第一固定板6固定牢固,此时的第二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6和外箱1侧壁将集装箱四周围住,集装箱被固定住,根据集装箱的高度,将中间板17插入外箱1内腔开设的合适的插槽2中,且中间板17的底部与集装箱的顶部接触,再利用同样的方式,用中间板17顶部的第二固定板3和第一固定板6将集装箱夹紧,此时固定架可同时对两个集装箱进行夹紧,即可。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