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3650发布日期:2022-04-14 20:4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上、地下和水中的各类工程统称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3.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通过获取一部分的岩石或者土壤来对当地的地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采取的岩石或土壤会通过样品储存装置来进行盛放和搬运。
4.在现有的一些技术中,大部分的岩土工程用的储存装置大多都不具有减震防护的组件,这样一来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由于震动进而导致一部分的岩土样品被震碎,被震碎的岩土样品则不方便人们进行研究。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解决了岩土样品储存装置不具备防护的组件进而可能导致样品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包括外箱;
8.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左侧和右侧的底部;
9.两个辅助组件,两个所述辅助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10.内箱,所述内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减震组件和两个辅助组件的顶部;
11.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箱内壁底部的中部;
12.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13.两个限位组件,两个限位组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14.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左侧和右侧的顶部;
15.箱门组件,所述箱门组件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箱顶部的左侧;
16.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左侧和右侧的底部,所述横杆周侧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动块相离一侧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
17.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底部的右侧,所述固定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外壳的顶部固定连
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辅助块。
18.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箱内壁底部的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槽块,所述带槽块右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的左侧贯穿所述带槽块右侧的中部且延伸至带槽块左侧的中部。
19.优选的,所述固定螺丝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挤压块,所述带槽块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辅助杆,两个所述辅助杆的左侧分别贯穿所述带槽块右侧的前侧和后侧且延伸至带槽块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所述辅助杆的左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挤压块右侧的前侧和后侧。
20.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内壁底部的右侧,所述竖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箱右侧的顶部,所述竖杆周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箱右侧的顶部。
21.优选的,所述箱门组件包括箱门,所述箱门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箱顶部的左侧,所述箱门顶部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箱门把手。
2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通过减震组件、辅助组件、内箱、固定组件和限位组件中组件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储存装置在进行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如果收到外力的作用产生震动或者是掉落,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防护的作用,进而保障了储存装置中样品的完整性,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a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所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1所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1、外箱;2、减震组件;3、辅助组件;4、内箱;5、隔板;6、固定组件;7、限位组件;8、把手;9、箱门组件;21、横杆;22、滑动块; 23、复位弹簧;24、支撑杆;25、支撑块;31、固定外壳;32、缓冲弹簧;33、连接块;34、连接杆;35、辅助块;61、固定板;62、固定块;63、带槽块; 64、固定螺丝;65、挤压块;66、辅助杆;71、竖杆;72、连接环;73、固定杆;91、箱门;92、箱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 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箱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
置包括外箱1;
31.减震组件2,减震组件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左侧和右侧的底部;
32.两个辅助组件3,两个辅助组件3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33.内箱4,内箱4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减震组件2和两个辅助组件3的顶部;
34.隔板5,隔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内箱4内壁底部的中部;
35.两个固定组件6,两个固定组件6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内箱4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36.两个限位组件7,两个限位组件7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底部的左侧和右侧;
37.把手8,两个把手8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箱1左侧和右侧的顶部;
38.箱门组件9,箱门组件9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外箱1顶部的左侧;
39.减震组件2包括横杆21,横杆2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左侧和右侧的底部,横杆21周侧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2,两个滑动块2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23,两个滑动块22相离一侧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4,两个支撑杆24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块25。
40.辅助组件3包括固定外壳31,固定外壳3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底部的右侧,固定外壳3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2,固定外壳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3,连接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4,连接杆34 的顶部连接有辅助块35。
41.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板61,固定板6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内箱4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板6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2,固定板6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槽块63,带槽块63右侧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螺丝64,固定螺丝64的左侧贯穿带槽块63右侧的中部且延伸至带槽块63左侧的中部。
42.固定螺丝64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挤压块65,带槽块63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辅助杆66,两个辅助杆66的左侧分别贯穿带槽块63右侧的前侧和后侧且延伸至带槽块63左侧的前侧和后侧,两个辅助杆66的左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挤压块65右侧的前侧和后侧。
43.限位组件7包括竖杆71,竖杆71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内壁底部的右侧,竖杆7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外箱1右侧的顶部,竖杆71周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环72,连接环7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3,固定杆73的左侧固定连接于内箱4右侧的顶部。
44.箱门组件9包括箱门91,箱门91背面的左侧转动连接于外箱1顶部的左侧,箱门91顶部的右侧规定连接有箱门把手92,带槽块63右侧的中部开设有与固定螺丝64相匹配的螺纹孔,带槽块63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辅助杆66相匹配的孔槽,支撑块25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内箱4的底部,辅助块 35的顶部固定连接于内箱4的底部。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6.第一步:首先将装有样品的储存罐放置到固定板61的顶部,随后拧动固定螺丝64,固定螺丝64带动挤压块65向左侧进行移动,当挤压块65将样品罐给挤紧之后停止拧动固定螺丝64,随后将箱门91关闭即可。
47.第二步:若是外箱1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路程较为颠簸导致外箱1产生震动时,首
先内箱4会向下进行移动,内箱4带动两个连接环72顺着两个竖杆 71向下进行移动,内箱4同时带动两个支撑块25向下进行移动,两个支撑块 25带动两个支撑杆24向下移动,两个支撑杆24带动两个滑动块22向相对的一侧移动,并且两个滑动块22会带动之间的复位弹簧23进行挤压,并且内箱 4会带动两个辅助块35向下进行移动,两个辅助块35带动连接杆34向下进行移动,两个连接杆34带动两个连接块33向下进行移动,两个连接块33带动底部的缓冲弹簧32向下进行移动,当外箱1和内箱4向下的力消失的时候在复位弹簧23和缓冲弹簧32弹力的作用下以上的组件返回原来的位置上,进而达到缓冲防护的目的。
4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土工程用岩土样品储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9.通过减震组件2、辅助组件3、内箱4、固定组件6和限位组件7中组件的配合使用下使得储存装置在进行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如果收到外力的作用产生震动或者是掉落,能够提供一定的减震防护的作用,进而保障了储存装置中样品的完整性,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