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4303发布日期:2022-01-27 11:0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衬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


背景技术:

2.烧结矿料或其它类似物料运输时都会经运转料仓中转,为了提升中转料仓内迎料面的使用寿命,经常会在中转料仓内迎料面安装耐磨衬板,烧结矿料通过皮带输送机快速送至中转料仓内,对料仓迎料面上的耐磨衬板冲刷后,滑落入漏仓口,再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到指定区域。
3.目前,传统的做法,即在料仓迎料面安装耐磨衬板,例如双金属衬板、镶嵌陶瓷柱衬板和合金衬板,以及普通衬板+钢板+网格板+废旧火车轨道,已经不能满足烧结矿料等生产运输的日益需求,因为流量一万吨/天的烧结矿料在传统的做法下的运转时间最长不超过2个月,耐磨衬板就会被磨穿,导致中转料仓无法工作,需停机检修,生产运维成本居高不下。
4.另外,检修时由于中转料仓其皮带漏斗空间非常狭小,工作人员只能平躺或斜躺其内部作业,通过补焊加固或更换衬板的方式进行维修,正常情况下一个皮带漏斗检修需要至少3到5人作业5至8小时,劳动强度大且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安装在中转料仓内的迎料面,该衬板应用于烧结矿料或其它类似物料的运输中转;烧结矿料经输送机快速送至中转料仓内,矿料对料仓内强磁唇边衬板冲刷后,再滑落入漏仓口并输送到指定区域;既通过容纳腔容纳矿料、又通过磁吸部吸附部分矿料,因此烧结矿料不会直接冲刷唇边衬板主体的板体,直接减少冲刷而产生的磨损,显著提高中转料仓迎料面上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包括唇边衬板主体和磁吸部;
7.所述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所述磁吸部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周圈;
8.定义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与中转料仓迎料面固定的侧面为第一侧面,则所述磁吸部位于第一侧面外的部分凸出于容纳腔开口。
9.进一步的,所述唇边衬板主体包括若干第一衬板和两第二衬板;所述第一衬板相邻拼合构成两端未封闭、且开口朝上的拼合结构;所述两第二衬板分设拼合于所述拼合结构未封闭的两端,且与拼合结构围设成开口朝上的容纳腔;
10.所述容纳腔开口周圈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磁吸部设置在容纳槽内。
11.进一步的,定义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衬板的拼合方向为所述唇边衬板主体的
长度方向,则所述第一衬板设置为沿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截面为y型结构;
12.所述第一衬板包括第一主板和固接于第一主板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二衬板包括第二主板、固接于第二主板的第二支板和自第二主板侧边连接至第二支板同侧侧边的封板;所述第二主板远离封板侧、第二支板远离封板侧分别连接于所述拼合结构未封闭侧的第一主板和第一支板;
13.所述第二主板及所述拼合结构上所有相邻拼合的第一主板构成第一侧面。
14.进一步的,定义所述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为左右侧,则所述两第二衬板的封板分别构成所述唇边衬板主体的左、右侧面;
15.所述唇边衬板主体构成的容纳腔开口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设置为开口朝上的u型槽,所述u型槽自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上左侧面与第一侧面的邻接处延伸至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上右侧面与第一侧面的邻接处;所述第二安装槽设置在第一侧面远离中转料仓迎料面侧,设置为朝向第一支板的l型缺口,并且所述l型缺口自第一侧面的左端延伸至第一侧面的右端;
16.所述磁吸部包括第一强力磁铁和第二强力磁铁,所述第一强力磁铁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强力磁铁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强力磁铁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17.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强磁唇边衬板还包括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
18.所述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板下侧,且设置为一三角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邻两侧边分别垂直固接于第一支板和第一主板;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第二支板下侧,且设置为一三角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相邻两侧边分别垂直固接于第二支板和第二主板。
19.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强磁唇边衬板还包括设置在中转料仓迎料面的上衬板和下衬板,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分别设置为贴合于中转料仓迎料面的平板;
20.所述上衬板设置在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侧面的上方,其下端面压合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强力磁铁的上端面,并且所述上衬板远离中转料仓迎料面的一侧平齐于所述第二强力磁铁和第一侧面远离中转料仓迎料面的一侧;
21.所述下衬板设置在所述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侧面的下方,其上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面。
22.进一步的,定义所述第一强力磁铁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方向为其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强力磁铁的宽度为d,所述第一强力磁铁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部分宽度为l,则2/5d≤l≤3/5d。
23.进一步的,所述唇边衬板主体的材质为低合金结构钢,所述磁吸部为表面镀有镍层、且经防盐雾腐蚀处理的铷磁铁。
24.进一步的,所述上衬板和第一侧面沿所述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的尺寸相等,并且所述上衬板和下衬板分别包括由若干沿所述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布置的耐磨合金板拼合构成。
25.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转料仓,该中转料仓的迎料面设置有上所述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
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其中,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包括唇边衬板主体和磁吸部,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磁吸部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周圈;定义唇边衬板主体与中转料仓迎料面固定的侧面为第一侧面,则磁吸部位于第一侧面外的部分凸出于容纳腔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28.1)将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带容纳腔的结构,使得唇边衬板主体在作业时可存储一部分烧结矿料,让烧结矿料不直接冲刷唇边衬板主体的板体,有效减少对唇边衬板主体板体的冲刷磨损,保护唇边衬板主体;
29.2)通过在唇边衬板主体容纳腔的开口设置磁吸部,并且磁吸部部分凸出于唇口,使得该唇边衬板主体在作业时其唇口处可吸附部分烧结矿料,当烧结矿料在唇口处高速溢出时,不直接接触唇口处的板体,有效减少烧结矿料对唇口的冲刷磨损,保护唇边衬板主体的唇口处;
30.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唇口处设置成等宽的u型槽,并将磁吸部设置在u型槽内,实现稳固安装磁吸部,防止磁吸部在高速冲击下脱离唇边衬板主体;
31.4)本实用新型将强磁唇边衬板设置为上述结构的唇边衬板主体和磁吸部,使得唇边衬板主体无需再使用高成本的耐磨合金钢,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即可,如普通碳钢,有效节约唇边衬板主体的制造成本;
32.5)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通过设计唇边衬板主体和磁吸部,显著提升衬板使用寿命,达到传统的衬板结构寿命的6到7倍;
3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强磁唇边衬板现场维修次数由原先2个月一次,变成现在12~16个月左右维修一次,维修成本、人工成本明显降低;
34.7)虽然本实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的单件制作成本和传统衬板制造成本几乎相等,但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使用寿命长,因此长期使用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远远优于传统衬板使用成本。
35.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36.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它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它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37.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在中转料仓内工作示意图;
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立体安装图;
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衬板侧视图;
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工作示意图。
42.图中,各标记的具体意义为:
43.1-强磁唇边衬板,11-第一衬板,12-第二衬板,13-支撑板,14-第一安装槽,15-第
二安装槽,16-第一强力磁铁,17-第二强力磁铁,2-上衬板,3-下衬板,4-中转料仓,5-第一传送单元,6-第二传送单元,7-烧结矿料。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5.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46.基于现有技术中烧结矿料经中转料仓转运时,其迎料面的耐磨衬板由于经受烧结矿料长时间冲刷,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在烧结矿料流量为一万吨/天的作业情况下,耐磨衬板在2个月内就会被磨穿,需停机检修,导致中转料仓无法工作,生产运维成本居高不下;本实用新型旨在于提出一种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该新型强磁唇边衬板作业时通过将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带容纳腔的结构容纳部分烧结矿料和在容纳腔开口处设置磁吸部吸附部分烧结矿料,使得烧结矿料传输时不直接与唇边衬板主体的板体接触,充分避免和减少对唇边衬板主体的冲击磨损,提升新型强磁唇边衬板的使用寿命。
4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及中转料仓作进一步具体介绍。
48.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应用于烧结矿料7向中转料仓4运输,安装在中转料仓4内的迎料面;烧结矿料7通过第一传送单元5快速送至中转料仓4内,对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强磁唇边衬板1冲刷后,滑落入漏仓口,再通过第二传送单元6送到指定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1不仅限于传输烧结矿料,其它类似物料的传送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1安装在料仓迎料面进行接料中转。
49.结合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包括唇边衬板主体11和磁吸部;其中,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磁吸部设置在容纳腔的开口周圈;定义唇边衬板主体与中转料仓4迎料面固定的侧面为第一侧面,则磁吸部位于第一侧面外的部分凸出于容纳腔开口。
50.该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的工作原理为将唇边衬板主体的结构设计成一开口朝上的容纳腔,作业时先存住一部分烧结矿料7,再通过容纳腔开口的磁吸部进一步吸附一部分烧结矿料7,使得烧结矿料7后续传输时冲击在先存储的烧结矿料7上,其通过新型强磁唇边衬
板1的唇口向中转料仓4漏仓口溢出时也冲击到磁吸部早先吸附的烧结矿料7上,整体传输过程,烧结矿料7不直接接触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的板体,避免和减少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受到的冲刷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51.结合图4所示,烧结矿料7传输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烧结矿料7通过第一传送单元5抛入唇边衬板主体形成的容纳腔内,因容纳腔内已有一部分烧结矿料7,因此烧结矿料7不会直接冲刷唇边衬板主体的板体,减少冲刷而产生的磨损;当唇边衬板主体的容纳腔内烧结矿料7装满后,烧结矿料7会通过唇边衬板主体的容纳腔开口周圈溢出,但由于容纳腔开口周圈的磁吸部吸附的部分烧结矿料7,烧结矿料7从唇口溢出时不直接接触唇边衬板主体的板体,因此可有效减少矿料溢出摩擦力导致的唇边衬板主体的磨损,从而大大提高了中转料仓4的迎料面上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改善了以往频繁更换迎料面上耐磨衬板的周期。
52.结合图2所示,唇边衬板主体包括若干第一衬板11和两第二衬板12;其中,第一衬板11相邻拼合构成两端未封闭、且开口朝上的拼合结构,两第二衬板12分设拼合于拼合结构未封闭的两端,且与拼合结构围设成开口朝上的容纳腔;容纳腔开口周圈设置有容纳槽,磁吸部设置在容纳槽内。
53.定义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衬板11的拼合方向为唇边衬板主体的长度方向,则第一衬板11设置为沿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截面为y型结构,如图3所示;
54.具体的,第一衬板11包括第一主板和固接于第一主板的第一支板,第二衬板12包括第二主板、固接于第二主板的第二支板和自第二主板侧边连接至第二支板同侧侧边的封板;并且,第二主板远离封板侧、第二支板远离封板侧分别连接于拼合结构未封闭侧的第一主板和第一支板;如图2所示,第二主板及所述拼合结构上所有相邻拼合的第一主板构成第一侧面,封板、第二支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封板、第一侧面共同构成唇边衬板主体,其上的容纳腔沿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的截面为v型结构。
55.进一步结合图2和图3所示,定义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为左右侧,则两第二衬板12的封板分别构成唇边衬板主体的左、右侧面;
56.唇边衬板主体构成的容纳腔开口上端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15;其中,第一安装槽14设置为开口朝上的u型槽,u型槽自唇边衬板主体上左侧面与第一侧面的邻接处延伸至唇边衬板主体上右侧面与第一侧面的邻接处;第二安装槽15设置在第一侧面远离中转料仓4迎料面侧,设置为朝向第一支板的l型缺口,并且该l型缺口自第一侧面的左端延伸至第一侧面的右端。
57.结合图3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磁吸部包括第一强力磁铁16和第二强力磁铁17,第一强力磁铁16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4内,第二强力磁铁17安装于第二安装槽15内,并且第一强力磁铁16部分凸出于第一安装槽14。为确保磁吸部能够吸附部分烧结矿料7,烧结矿料7后续传输不直接接触唇边衬板主体,需要考虑凸出于第一安装槽14的第一强力磁铁16的长度。
58.例如,定义第一强力磁铁16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4的方向为其宽度方向,第一强力磁铁16的宽度为d,第一强力磁铁16凸出于第一安装槽14的部分宽度为l,则2/5d≤l≤3/5d;一般选择l=1/2d,不仅能确保第一强力磁铁16在烧结矿料7的冲击下不会脱出于第一安装槽14,还能充分吸附烧结矿料7,保证后续传输的烧结矿料7不直接接触唇边衬板主体的唇口处。
59.另外,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强力磁铁16和第二强力磁铁17均选用表面镀有镍层、且经防盐雾腐蚀处理的铷磁铁,磁力强,且强度高。
60.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强磁唇边衬板1耐烧结矿料7冲击强度,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还设置了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如图示,第一支撑结构设置在第一支板下侧,且设置为一三角形结构的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相邻两侧边分别垂直固接于第一支板和第一主板;第二支撑结构设置在第二支板下侧,且设置为一三角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相邻两侧边分别垂直固接于第二支板和第二主板。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直接设置为如附图所示的钝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撑板13,结构相同。
61.对于封板耐烧结矿料7冲击强度的提升,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封板上设置若干拉筋,通过拉筋提升封板耐烧结矿料7冲击强度。
6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在具体使用时,为了防止从容纳腔溅射出来的烧结矿料7碰撞到中转料仓4的迎料面,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在迎料面安装时还需要进一步在中转料仓4迎料面设置的上衬板2和下衬板3,上衬板2和下衬板3分别设置为贴合于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平板。
63.如图示,上衬板2设置在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侧面的上方,其下端面压合于第一侧面和第二强力磁铁17的上端面,并且上衬板2远离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一侧平齐于第二强力磁铁17和第一侧面远离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一侧;上衬板2不仅实现防止溅射到唇边衬板主体上方的烧结矿料7对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冲刷,还进一步与第一侧面配合压紧第二强力磁铁17。下衬板3设置在唇边衬板主体上第一侧面的下方,其上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端面,用于实现防止溢出到唇边衬板主体下方的烧结矿料7对中转料仓4迎料面的冲刷。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衬板2和第一侧面沿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的尺寸相等,并且一些实例中将上衬板2和下衬板3分别包括由若干沿唇边衬板主体长度方向布置的耐磨合金板拼合构成。
64.实施例采用如图2所示的由第一衬板11和第二衬板12拼合构成的唇边衬板主体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狭小的中转料仓4的皮带漏斗空间内实现拆卸式安装,组装更方便;同理,上衬板2和下衬板3采用耐磨合金板拼合构成的原理相同。
65.由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上一方面通过将唇边衬板主体设置为带容纳腔的结构在先存储部分烧结矿料7,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磁吸部使得该主体在作业时唇口处吸附部分烧结矿料7,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作业时构成两处类似料打料的结构,充分避免唇边衬板主体被烧结矿料7冲刷磨损,保护唇边衬板主体;因此,唇边衬板主体无需再使用高成本的耐磨合金钢,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即可,如普通碳钢,有效节约唇边衬板主体的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1通过设计唇边衬板主体和磁吸部,显著提升衬板使用寿命,达到传统的衬板结构寿命的6到7倍;并且,强磁唇边衬板1现场维修次数由原先2个月一次,变成现在12~16个月左右维修一次,维修成本、人工成本明显降低。
66.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产品制造并应用时发现,强磁唇边衬板1的单件制作成本和传统衬板制造成本几乎相等,但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强磁唇边衬板1使用寿命更长,因此长期使用后,本实用新型强磁唇边衬板1的使用成本远远优于传统衬板使用成本。
6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转料仓,该中转料仓4的迎料面设置有上述的
新型强磁唇边衬板。该中转料仓由于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其迎料面不会被磨损,迎料面上安装的新型强磁唇边衬板耗损慢、无需经常更换;采用该中转料仓的物料传输产线,运转时间更长,无需经常停机维修,产能显著提升。
6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