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件、一种泵液装置以及一种液体容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3437发布日期:2023-02-03 16:3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件、一种泵液装置以及一种液体容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具有该密封件的泵液装置以及具有该泵液装置的液体容置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3.为了便于将容器内的流体取出使用,通常设置有泵组件。例如,在一种液体容置装置中,装有液体(例如,洗手液)的容器的开口端部(例如,瓶体的瓶口)附接有端盖,端盖设置有泵组件,通过操作端盖上的泵组件,将液体从容器中泵出使用。为了防止液体从容器开口端部与端盖之间的接合处渗漏,通常在容器开口端部与端盖之间安装有密封件,密封件与容器开口端部以及端盖密封接合。然而,密封件与容器开口端部以及端盖之间的密封接合也可能增加组装阻力。为此,期望对液体容置装置的密封件与容器开口端部以及端盖之间的密封接合进行改进,以期在确保液体容置装置的密封性能的同时,便于容器开口端部、密封件以及端盖的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密封件的设计,以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便于密封件与其他部件的组装,提高组装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一接合部的外周壁形成第一密封面;以及第二接合部,第二接合部自第一接合部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第二接合部的外周壁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二接合部的外周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沿第二接合部的周向设置,并且在第二接合部的外周壁的轴向的一部分上延伸。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自第二接合部的轴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者沿轴向朝向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另一者延伸。可替换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在轴向上位于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下方并且位于第二接合部的下表面上方。
7.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包括四个凹口,这四个凹口沿第二接合部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可替换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包括两个凹口,这两个凹口沿第二接合部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可替换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包括一个凹口,该凹口为在第二接合部的整个周向上延伸的环形凹口。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部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口,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允许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与第二接合部的下表面连通。
9.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口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口沿密封件的轴向延伸。所述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包括两个通气口,这两个通气口沿第二接合部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设置有沿第一接合部的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肋。
11.密封件还包括第三接合部,第三接合部和第一接合部沿密封件的轴向分别位于第二接合部的相反两侧。第一接合部的外周壁内设置有第一筒形部和第二筒形部,第三接合部设置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第一内腔经第一连通口与第一筒形部连通,第二内腔经第二连通口与第二筒形部连通。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筒形部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呈“ω”形。
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泵液装置,该泵液装置包括:端盖;以及泵组件,泵组件设置在端盖中,并且能够被操作成使泵组件内的储液空间与泵液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泵液装置还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密封件安装至端盖,在密封件的第一接合部的外周壁与端盖的第一内部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密封件的第二密封面与第一内部壁密封接合,并且密封件的第一接合部的内腔选择性地与储液空间连通。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泵组件包括:泵体,泵体安装在端盖内并且能够相对于端盖旋转至待用位置或关闭位置;移动体,移动体设置在泵体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泵体移动,移动体与泵体共同限定储液空间;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安装至密封件,并且设置成选择性地使第一接合部的内腔与储液空间连通;以及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设置成选择性地使储液空间与出液口连通。在待用位置,第一接合部的内腔能够经第一单向阀选择性地与储液空间连通,在关闭位置,第一接合部的内腔与储液空间不连通。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泵体的周壁设置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移动体能够相对于泵体移动成使得第一开口与储液空间连通,第二开口与泵液装置的外部连通。密封件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通向第一接合部的内腔。在待用位置,第二连通口与第二开口连通,并且第一单向阀选择性地使第一连通口与第一开口连通。在关闭位置,第一连通口不与第一开口连通,并且第二连通口不与第二开口连通。
1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容置装置。液体容置装置包括本体,本体的内腔设置成容置液体。液体容置装置还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泵液装置。本体的开口端部密封接合在泵液装置的环形空间内,并且本体的内腔与第一接合部的内腔连通。泵液装置能够被操作成将本体的内腔内的液体泵取至出液口。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液体容置装置还包括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安装至密封件并对准密封件的第二连通口,并且通气管的另一端通向本体的内腔中的液位上方的上部空间。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泵液装置以及液体容置装置通过在密封件的外周壁中设置凹口,减小密封面的密封接合面积,能够在确保密封性能的同时,减小密封件与液体容置装置的其他部件之间的组装阻力,并且优选地在密封件中设置通气口,便于密封件的安装就位,能够提高液体容置装置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19.以下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方式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相同的特征或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在附图中:
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容置装置的平面图;
21.图2示出了沿图1中的截面线a-a截取的部分截面图,示出了液体容置装置的泵液装置的内部结构;
22.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23.图4示出了图3中的密封件的另一立体图;
24.图5示出了图3中的密封件的仰视图;
25.图6示出了图3中的密封件的俯视图;
26.图7示出了沿图6中的截面线b-b截取的密封件的横截面图;
27.图8示出了对比示例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28.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29.图10示出了图9中的密封件的仰视图;
30.图11示出了图9中的密封件的横截面图;
31.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32.图13示出了图12中的密封件的仰视图;
33.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立体图;
34.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密封件的俯视图;
35.图1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型示例的密封件的横截面图;以及
36.图1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型示例的密封件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和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采用的与“上”、“下”、“左”、“右”、“前”、“后”相关的方位术语是以视图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定向来描述的。
39.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置装置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体容置装置1包括本体10以及泵液装置。本体10可以是柔性的,用于容置待使用的液体(例如,洗手液或消毒液)。在液体容置装置1的存放以及使用状态下,本体10的开口端部朝下并安装至泵液装置。泵液装置包括端盖20以及安装在端盖20中的泵组件30。泵组件30可以被操作成相对于端盖20转动以处于关闭位置或待用位置。图1示出了泵液装置的泵组件30被操作成处于待用位置,液体容置装置1处于待用状态,其中,出液口36处于向下的取向,本体10内的液体待从出液口36泵出供使用。
40.图2示出了沿图1中的截面线a-a截取的液体容置装置1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液体容置装置1的部分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安装至端盖20。端盖20包括外周壁部21、第一内壁部22、第二内壁部23以及底壁24。泵组件30设置在端盖20中,包括泵体31、移动体32、弹性件33、第一单向阀34以及第二单向阀35。泵体31安装在端盖20内并且能够相对于端盖20旋转至待用位置或关闭位置。移动体32设置在泵体31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泵体31移动。移动体32与泵体31共同限定泵组件30内的储液空间v2。第一单向阀34选择性地使本体10的内腔v1与泵组件30内的储液空间v2连通。第二单向阀35选择性地使泵组件30内的储液空间v2与出液口36连通。
41.在图2所示的液体容置装置1的待用状态下,开口端部11对准泵体31的周壁上的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第一单向阀34和移动体32能够操作成打开本体10的内腔v1与泵体31内的储液空间v2之间的连通口,使得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流体连通,内腔v1内的液体流入储液空间v2。当预定量的液体流入储液空间v2后,当移动体32被外力推动以克服弹性件33的弹力而相对于泵体31朝向右侧运动时,储液空间v2内的液体被压缩,储液空间v2内的压力高于内腔v1内的压力,致使第一单向阀34的阀体向上运动,关闭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之间的连通口。当泵组件30被进一步操作时,例如,当移动体32被进一步操作以克服弹性件33的作用力相对于泵体31朝向右侧移动时,弹性件33被压缩,储液空间v2的体积变小,压力变大,使得第二单向阀35的阀体向下移动而允许储液空间v2与出液口36之间的流体连通,于是储液空间v2内的液体从出液口36流出以供使用。随后,当储液空间v2内的液体从出液口36流出后,移动体32在弹性件33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左回复至初始位置,储液空间v2的体积变大,形成负压,第一单向阀34因此被吸附开启,打开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之间的连通口,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连通,内腔v1内的液体流入储液空间v2。同时,第二单向阀35的阀体在其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以中断储液空间v2与出液口36之间的流体连通,预定量的液体流入储液空间v2中,液体容置装置1回复至待用状态。当不再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操作泵组件30,使泵体31相对于端盖20转动至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出液口36处于水平取向,并且开口端部11不与泵体31的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312对准,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不连通,液体容置装置1处于关闭状态。
42.泵液装置还包括密封件40。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经密封件40与端盖20以及泵组件30密封接合,从而防止液体渗漏。密封件40包括第一接合部41、第二接合部42以及第三接合部43,第一接合部41和第二接合部42的外周壁具有圆筒形外轮廓,第二接合部42自第一接合部41径向向外凸出。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卡接在端盖20的第一内部壁22与密封件40的第一接合部41之间的环形空间中,使得内腔v1与第一接合部41的内腔连通。第一接合部41的外周壁形成第一密封面,与开口端部11的内壁面密封接合。开口端部11的末端可以抵接在密封件40的第二接合部42的上表面上,以将密封件40的第二接合部42轴向地夹置在开口端部11的末端与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之间。密封件40的第二接合部42的外周壁形成第二密封面,密封接合端盖20的第一内部壁22的内表面。密封件40的第三接合部43接合在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内,优选地,第三接合部43的外周壁密封接合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的内表面。第一单向阀34安装在密封件43的第三接合部43内,使得本体10的内腔v1通过第一单向阀34选择性地与泵体31内的储液空间v2流体连通。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防止本体10内的液体从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与端盖20以及泵组件30之间的接合处渗漏。
43.图3和图4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的立体图,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密封件40的仰视图和俯视图,以及图7示出了沿图6中的截面线b-b截取的密封件40的横截面图。
44.密封件40的第一接合部41和第三接合部43分别位于第二接合部42的相反两侧。第一接合部41具有圆筒形的外轮廓,设置有位于其外周壁内部的第一筒形部411和第二筒形部412,第一筒形部411的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横截面呈“ω”形,第二筒形部412呈圆筒形。第一接合部41的外周壁形成所述密封件40的第一密封面,并且设置有环形凸肋413。当安装就位时,第一接合部41的外周壁与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的内壁面密封接合,环形凸肋413有
利于加强开口端部11的内壁面与第一接合部41之间的密封。第一接合部41的内腔与本体10的内腔v1连通,本体10内的液体流入第一接合部41内。
45.第三接合部43具有一侧边缘呈弧形的大体矩形的轮廓,并且设置有第一内腔431和第二内腔432。第一内腔431经第一连通口44(请见图5和图6)与第一接合部41的第一筒形部411连通,进而与第一接合部41的内腔连通。第一筒形部411呈未封闭的“ω”形,有利于将第一接合部41内的液体引入第一筒形部411并流向第一连通口44。第二内腔432经第二连通口45(请见图5和图6)与第一接合部41的第二筒形部412连通。当安装就位时,第三接合部43接合在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内,优选地,第三接合部43的外周壁密封接合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的内表面。第一单向阀34安装在第一内腔431内,第一单向阀34选择性地封堵第一连通口44,以中断第一筒形部411与第一内腔431之间的流体连通,从而选择性地中断本体10的内腔v1与泵体31内的储液空间v2之间的流体连通。通气管12(请见图2)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筒形部412中,对准第二连通口45,并且通气管12的另一端通向本体10内的液位上方的上部空间。
46.在图2所示的液体容置装置1的待用状态下,泵组件30的泵体31被旋转成使得第三接合部43的第一内腔431对准泵体31的周壁上的第一开口311,使得第一单向阀34能够被操作成选择性地打开第一连通口44,以建立第一筒形部411与第一内腔431之间的流体连通,从而选择性地建立本体10的内腔v1与泵体31内的储液空间v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在液体容置装置1的待用状态下,密封件40的第二内腔432对准泵体31的周壁上的第二开口312,使得本体40内的液位上方的上部空间经通气管12、第二连通口45、第二内腔432以及第二开口312与外部连通,从而有利于本体10内的液体至泵组件30的储液空间v2的流动。
47.在液体容置装置1的关闭状态(未示出)下,泵组件30的泵体31被旋转成使得第三接合部43的第一内腔431对准泵体31的周壁,而不对准第一开口311,本体10的内腔v1与储液空间v2不连通,并且第二内腔432也对准泵体31的周壁,而不对准第二开口312。
48.第二接合部42在轴向上位于第一接合部41与第三接合部43之间,并且自第一接合部41和第三接合部43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环形凸缘。当安装就位时,该环形凸缘的上表面可与本体10的开口端部11的末端抵接以将该环形凸缘轴向地夹置在开口端部11的末端与端盖20的第二内部壁23的末端之间,并且该环形凸缘的外周壁形成密封件40的第二密封面,与端盖20的第一内部壁22的内表面密封接合。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本体10内的液体从开口端部11与端盖20以及泵组件30之间的接合处渗漏。
49.有利地,第二接合部42的外周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口,各凹口在第二接合部42的轴向的一部分上延伸,而在轴向上不穿透第二接合部42。在图3至图7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接合部42的外周壁设置有四个凹口,即,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在第二接合部42的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并且自第二接合部42的上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延伸,而未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的下表面,在轴向方向上不穿透第二接合部42。通过设置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可以减小第二接合部42与端盖20的第一内部壁22的内表面之间的接合面积,从而减小组装阻力,并且可以为密封件40提供形变的空间,因此,便于密封件40与端盖20之间的组装,有利于提高泵液装置的组装效率,进而提高液体容置装置1的组装效率。
50.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中的每一者的轴向高度可以是第二接合部42的轴向高度的50%至80%,甚至更高。在一个示例中,第二接合部42的轴向高度为3mm,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第四凹口424的轴向高度为2.5mm。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中的每一者自第二接合部42的外边缘径向向内凹入的尺寸无具体要求,只要第二接合部42的上表面能够抵接开口端部11的末端以稳定地保持本体10即可。在确保密封件40与开口端部11、端盖20以及泵组件30之间的密封性的前提下,可以将第一凹口421、第二凹口422、第三凹口423以及第四凹口424设置得尽可能大,从而进一步减小组装阻力,为密封件40提供进一步的变形空间,便于泵液装置以及液体容置装置1的组装。
51.优选地,第二接合部42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在图3至图7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接合部42设置有两个通气口,即,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在第二接合部42的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第一通气口426从第四凹口424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的下表面,第二通气口427从第二凹口422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的下表面。如图6中最佳地示出的,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分别从第四凹口424和第二凹口422的周向端部沿轴向延伸。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修改示例中,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可以分别从第四凹口424和第二凹口422的任意周向位置沿轴向延伸。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设置成使得当密封件40安装就位时,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由于密封件40的形变而被封堵,从而不会影响密封件40的第二密封面处的密封性能。通过设置上述第一通气口426和第二通气口427,使得密封件40的第二接合部42的上下两侧连通,从而可以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地将密封件40在端盖20中安装就位。
52.图8示出了一种对比示例的密封件50。密封件50具有第一接合部51、第二接合部52以及第三接合部53,第一接合部51和第二接合部53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的第一接合部41和第三接合部53大体相同。密封件50与密封件40的区别仅在于第二接合部52的设置。下面将仅介绍密封件50与密封件40之间的区别。
53.如图8所示,密封件50的第二接合部52的外周壁为光滑的弧形面,而并未设置任何凹口或通气口。如果将密封件50安装至端盖20,则密封件50的第二接合部52的整个外周壁均与端盖20的第一内部壁22的内表面密封接合,接合面积较大。这将使得在密封件50与端盖20组装时,增大了组装阻力,并且在组装过程中密封件50没有形变空间,因此增加了密封件50与端盖20之间的组装难度,在组装过程中,为了克服组装阻力而需使用较大的安装力,甚至可能会造成密封件50或端盖20的损坏。
54.与此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通过设置上述凹口,减小了密封件40与端盖20之间的密封接合面积,减小了组装阻力,并且可以为密封件40提供形变空间,因此,便于密封件40与端盖20之间的组装,有利于提高泵液装置以及液体容置装置1的组装效率。并且有利地,通过设置上述通气口,进一步有利于密封件40与端盖20之间的组装。
55.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a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密封件40a的仰视图,以及图11以与图7类似的方式示出了密封件40a的横截面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a的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的
结构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二接合部的设置。下面将仅说明密封件40a与密封件40之间的区别。
56.如图9至图11所示,密封件40a的第二接合部42a设置有四个凹口,即,第一凹口421a、第二凹口422a、第三凹口423a以及第四凹口424a。第一凹口421a、第二凹口422a、第三凹口423a以及第四凹口424a在第二接合部42a的周向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并且自第二接合部42a的下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a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延伸,而未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a的上表面,最佳地如图11所示。优选地,密封件40a还设置有第一通气口426a和第二通气口427a。第一通气口426a和第二通气口427a在第二接合部42a的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第一通气口426a从第四凹口424a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a的上表面,第二通气口427a从第二凹口422a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a的上表面。
5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a能够实现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类似的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
58.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b的立体图,图13示出了密封件40b的仰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b的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二接合部的设置。下面将仅说明密封件40b与密封件40之间的区别。
59.如图12和图13所示,密封件40b的第二接合部42b设置有两个凹口,即,第一凹口421b和第二凹口422b。第一凹口421b和第二凹口422b在第二接合部42a的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第一凹口421b和第二凹口422b自第二接合部42b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b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延伸。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凹口421b和第二凹口422b自第二接合部42b的下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b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延伸,而未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b的上表面。优选地,密封件40b还设置有第一通气口426b和第二通气口427b。第一通气口426b和第二通气口427b在第二接合部42a的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第一通气口426b从第二凹口422b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b的上表面,第二通气口427b从第一凹口421b沿轴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b的上表面。
6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b能够实现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a类似的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
61.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c的立体图,图15示出了密封件40c的俯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c的结构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仅在于第二接合部的设置。下面将仅说明密封件40c与密封件40之间的区别。
62.如图14和图15所示,密封件40c的第二接合部42c设置有一个凹口,即,第一凹口421c。第一凹口421c在第二接合部42a的整个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自第二接合部42c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c的外周壁的一部分上延伸。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凹口421c自第二接合部42c的上表面沿轴向朝向第二接合部42c的下表面延伸,但未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c的下表面,沿轴向不穿透第二接合部42c。优选地,密封件40c还设置有第一通气口426c和第二通气口427c。第一通气口426c和第二通气口427c在第二接合部42c的周向方向上对称地设置。第一通气口426c和第二通气口427c从第一凹口421c沿轴
向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c的下表面。
6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c能够实现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a、以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密封件40b类似的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
64.以上介绍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具有该密封件的泵液装置以及具有该泵液装置的液体容置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泵液装置以及液体容置装置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凹口,减小密封接合面积,并提供密封件形变的空间,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减小密封件的组装阻力,有利于提高液体容置装置的组装效率。并且优选地,通过在密封件上设置通气口,更有利于密封件的安装,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65.以上示出的实施方式分别示出了第二接合部设置一个凹口、两个凹口、四个凹口,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可以设置沿周向等间隔设置的其他数量的凹口,例如,3个凹口。
66.在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的各凹口从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者朝向另一者轴向地延伸,并且在轴向上不穿透第二接合部。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图16和图17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改型示例的密封件的横截面图。在图16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型示例中,密封件40d的第二接合部42d的外周壁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凹口d,该凹口d可以在第二接合部42d的轴向上的中间部分中延伸,而不延伸至第二接合部42d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凹口d在轴向上位于第二接合部42d的上表面下方并且位于第二接合部42d的下表面上方。在图17所示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改型示例中,密封件40e的外周壁设置有轴向间隔开的两排凹口,即,第一排凹口e1和第二排凹口e2。第一排凹口e1和第二排凹口e2可以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口。第一排凹口e1中的每个凹口自第二接合部42e的上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e的一部分上延伸。第二排凹口e2中的每个凹口自第二接合部42e的下表面沿轴向在第二接合部42e的一部分上延伸。
67.在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的第二接合部设置有彼此对称设置的两个通气口。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可以设置更多或更少的通气口,例如,可以仅设置一个通气口,或者可以设置沿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三个通气口。
68.在以上示出的各实施方式中,通气口自相应的凹口沿轴向延伸。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示例中,通气口可以不从凹口轴向延伸,而是从相邻的凹口之间的第二接合部的上表面延伸至第二接合部的下表面。
69.在此,已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泵液装置以及液体容置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文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