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1091发布日期:2022-02-08 11:0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物料的吊装或转运主要由叉车和吊车协作完成,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非常不便,现在有的叉车直接在叉车尾部安装吊运装置取代了传统的配重装置,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叉车在安装尾吊后,为了使尾吊的承载力更好,一般要在叉车的两侧安装前支腿。现有的前支腿结构需要工人手动将其拉开,前支腿一般较重,工人拉动不易,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组成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叉车尾吊的两侧,所述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所述摆臂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缸一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摆臂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所述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之间通过液压油缸二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二的两端与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均为活动连接。
4.为了使液压油缸二可以快速的收起和打开摆臂,所述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不再同一条直线上。
5.为了使液压油缸二的使用效果更好,所述油缸座一离叉车尾吊的侧壁更近。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油缸二驱动摆臂回收或打开,进而带动液压油缸一回收或打开,回收或打开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且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9.图中:固定座1,油缸座一2,液压油缸二3,油缸座二4,液压油缸一5,摆臂6。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1.在图1至图2中,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组成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固定安装在叉车尾吊的两侧,所述固定座1的另一端与摆臂6活动连接,所述摆臂6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缸一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摆臂6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油缸座一2和油缸
座二4,所述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之间通过液压油缸二3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二3的两端与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均为活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不再同一条直线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油缸座一2离叉车尾吊的侧壁更近。
14.当需要打开或回收前支腿时,启动液压油缸二3,由于固定座1和摆臂6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不再同一条直线上,且油缸座一2离叉车尾吊的侧壁更近,液压油缸二3可以很方便快捷的驱动摆臂向外侧展开或回收,进而带动液压油缸一5展开或回收。操作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1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组成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固定安装在叉车尾吊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另一端与摆臂(6)活动连接,所述摆臂(6)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缸一(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和摆臂(6)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所述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之间通过液压油缸二(3)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二(3)的两端与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均为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一(2)和油缸座二(4)不再同一条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一(2)离叉车尾吊的侧壁更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叉车尾吊的前支腿结构,其组成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叉车尾吊的两侧,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摆臂活动连接,摆臂的另一端与液压油缸一固定连接,固定座和摆臂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之间通过液压油缸二连接,液压油缸二的两端与油缸座一和油缸座二均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回收或打开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且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刘胜强 李维 王晓科 梁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江威智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