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4477发布日期:2022-01-19 18:4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保温砂浆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保温砂浆设备,生产线主要是由提升机、预混仓、小料仓、混合机、成品仓、包装机、除尘器、电控柜、气相平衡系统组成。
3.其中保温砂浆生产设备中的保温筒在进料后,需要靠人力对保温筒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处理,然而在封闭的过程中,会使保温筒内部的部分热量流失,从而使保温筒的保温效果较差,降低了使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以解决保温砂浆生产设备中的保温筒在进料后,需要靠人力对保温筒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处理,然而在封闭的过程中,会使保温筒内部的部分热量流失,从而使保温筒的保温效果较差,降低了使用率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筒,所述保温筒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顶端的内筒,所述内筒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内筒两侧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贯穿至内筒内部顶端的活动杆,所述内筒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下方皆设置有翘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导入内筒内部的配料集中掉落在活动板的表面,并对活动板产生向下的挤压力(同时活动板在密封软垫的作用下相互抵压,并互相产生弹性挤压力和支撑力,从而保证了活动板的平衡性),从而使内筒在配料作用下向下沿着保温筒顶部的孔洞向下移动,直至活动板与支杆的顶部接触,并在持续下压的过程中,支杆对活动板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使活动板以第一销轴为基点向上倾斜,从而使两组活动板之间缓缓分开,便于下料,同时当内筒内部的配料较重时,下移的内筒带动活动杆向下移动,并对翘杆产生向下的移动力,同时支杆向上移动,并对活动板持续挤压,使两组活动板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便于下料。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架皆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两端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销轴,两组所述活动板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密封软垫,两组所述活动板底部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配重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配重块使活动板以第一销轴为基点的复位更为简单,使其对内筒的封堵效果更好。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翘动组件的一侧皆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侧的两端皆活动连接有翘杆,所述翘杆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支杆,所述翘杆一端的一
侧皆转动连接有弹性套杆,其中两组所述弹性套杆的顶部皆套设有转动轴,所述弹性套杆皆通过转动轴与保温筒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轴使弹性套杆与保温筒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从而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降低了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且利用转动轴便于对弹性套杆顶部的支撑。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套杆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销轴,所述弹性套杆皆通过第二销轴与翘杆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销轴使弹性套杆与翘杆转动连接,从而使弹性套杆更好的与翘杆的转动支撑。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翘杆和支杆构成l型结构,所述翘杆和支杆皆通过转动杆与保温筒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且翘杆和支杆皆以转动杆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
°‑
75
°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杆使翘杆和支杆与保温筒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当翘杆的一侧向下移动时,其另一侧可带动支杆以转动杆为基点偏移,便于对活动板进行挤压,使活动板更好的以第一销轴为基点转动,便于后期的下料。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活动板皆通过第一销轴与内筒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皆以第一销轴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
°‑
75
°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销轴使活动板与内筒转动连接,从而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板、第一销轴、配重块、密封软垫、翘杆、支杆、转动杆、弹性套杆、转动轴和第二销轴,导入内筒内部的配料对内筒产生向下的挤压力,使使挤压弹性件并带动活动杆向下移动,直至内筒底部的活动板与支杆的顶部接触,当内筒持续向下移动时,支杆对活动板产生挤压力,使活动板以第一销轴为基点向下移动,便于下料,当活动杆的底部挤压翘杆时,翘杆的一侧拉动弹性套杆(弹性套杆受力长度延长),并一侧将支杆翘起,并持续推动活动板以第一销轴为基点,使两组活动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使其的下料更快,当内筒内部的配料下完后,弹性件和弹性套杆在自身弹性势能作用下复位,同时活动板在配重块作用下,使两组活动板上的密封软垫相互接触,从而使其直接对内筒和保温筒之间的料口进行封堵,从而使其进料后,不要靠人力即可实现对保温筒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处理,且在封闭的过程中,降低其内部热量的流失,从而使保温筒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使用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22.图中:1、结构主体;2、保温筒;3、内筒;4、弹性件;5、活动杆;6、活动架;601、活动板;602、第一销轴;603、配重块;604、密封软垫;7、翘动组件;701、翘杆;702、支杆;703、转动杆;704、弹性套杆;705、转动轴;706、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4所示,一种能精确控制各组分的配比值的保温砂浆生产设备,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筒2,保温筒2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贯穿至其内部顶端的内筒3,内筒3两侧的顶端皆设置有弹性件4,内筒3两侧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贯穿至内筒3内部顶端的活动杆5,内筒3底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活动架6,活动架6的下方皆设置有翘动组件7,当内筒3内的料下料完后,弹性套杆704带动翘杆701复位,同时内筒3在弹性件4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其进料后,不要靠人力即可实现对保温筒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处理,且在封闭的过程中,降低其内部热量的流失,从而使保温筒2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使用率。
25.请参阅图1、3和4,活动架6皆包括活动板601,活动板601两端的一侧皆设置有第一销轴602,两组活动板601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密封软垫604,两组活动板601底部相邻的一侧皆设置有配重块603,利用配重块603使活动板601以第一销轴602为基点的复位更为简单,使其对内筒3的封堵效果更好。
26.请参阅图1、2和4,两组翘动组件7的一侧皆设置有转动杆703,转动杆703一侧的两端皆活动连接有翘杆701,翘杆701顶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支杆702,翘杆701一端的一侧皆转动连接有弹性套杆704,其中两组弹性套杆704的顶部皆套设有转动轴705,弹性套杆704皆通过转动轴705与保温筒2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利用转动轴705使弹性套杆704与保温筒2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从而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降低了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且利用转动轴705便于对弹性套杆704顶部的支撑。
27.请参阅图1和2,弹性套杆704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二销轴706,弹性套杆704皆通过第二销轴706与翘杆701转动连接,利用第二销轴706使弹性套杆704与翘杆701转动连接,从而使弹性套杆704更好的与翘杆701的转动支撑。
28.请参阅图1、2和4,翘杆701和支杆702构成l型结构,翘杆701和支杆702皆通过转动杆703与保温筒2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且翘杆701和支杆702皆以转动杆703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
°‑
75
°
,利用转动杆703使翘杆701和支杆702与保温筒2内部的两端转动连接,当翘杆701的一侧向下移动时,其另一侧可带动支杆702以转动杆703为基点偏移,便于对活动板601进行挤压,使活动板601更好的以第一销轴602为基点转动,便于后期的下料。
29.请参阅图1、3和4,两组活动板601皆通过第一销轴602与内筒3转动连接,活动板601皆以第一销轴602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
°‑
75
°
,利用第一销轴602使活动板601与内筒3转动连接,从而使其的转动更为省力。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导入内筒3内部的配料集中掉落在活动板601的表面,并对活动板601产生向下的挤压力(同时活动板601在密封软垫604的作用下相互抵压,并互相产生弹性挤压力和支撑力,从而保证了活动板601的平衡性),从而使内筒3在配料作用下向下沿着保温筒2顶部的孔洞向下移动,直至活动板601与支杆702的顶部接触,并在持续下压的过程中,支杆702对活动板601产生向上的挤压力,使活动板601以第一销轴602为基点向上倾斜,从而使两组活动板601之间缓缓分开,便于下料,同时当内筒3内部的配料较重时,下移的内筒3带动活动杆5向下移动,并对翘杆701产生向下的移动力,同时支杆702向上移动,并对活动板601持续挤压,使两组活动板601之间的距离更大,从而便于下
料,同时对弹性套杆704产生挤压力,使其受力延长并产生弹性势能,当内筒3内的料下料完后,弹性套杆704带动翘杆701复位,同时内筒3在弹性件4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其进料后,不要靠人力即可实现对保温筒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处理,且在封闭的过程中,降低其内部热量的流失,从而使保温筒2的保温效果更好,提高了使用率。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结构主体;2、保温筒;3、内筒;4、弹性件;5、活动杆;6、活动架;601、活动板;602、第一销轴;603、配重块;604、密封软垫;7、翘动组件;701、翘杆;702、支杆;703、转动杆;704、弹性套杆;705、转动轴;706、第二销轴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