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斗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7906发布日期:2022-03-26 15:3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工作斗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作斗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城市道路变得越来越拥堵,或者因为场地空间有限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消防车无法近距离靠近火源处进行灭火作业。且现在很多建筑物外侧装有采光条件好的钢化玻璃幕墙,发生火灾时,即使水炮射程能够覆盖火源,但由于中间有玻璃幕墙阻挡,且许多玻璃幕墙都是钢化玻璃,消防车水炮的冲击力根本无法将其击破,灭火剂无法被喷射到火源处进行灭火。
3.云梯消防车上的工作斗是一种将工作人员及相关设备举升至高空指定位置,从事灭火救援、安装检修等作业的专用设备。工作斗安装在高空作业车梯架顶端,是云梯消防车上的重要装置。
4.为使工作斗外型美观,可以将电控箱、防碰撞传感器、频闪灯、液控单元及喷淋装置等安装在工作斗底部,由四周围起来的边框整体罩在工作斗底部,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维护时需要两个人将边框整体罩拆卸下来,费时费力。又因工作斗处于梯架的末端,工作斗底部结构的重量对整个消防车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将工作斗底部的结构装置设计成重量轻、拆装方便、维护性能好一直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作斗拆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斗,该工作斗具有拆卸方便、维护性能好的优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作斗,所述工作斗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具有向下开口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底部开口可拆卸地安装有蒙皮,所述底部框架的顶部安装有围栏框架以形成容纳作业人员的空间。
7.可选地,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多个彼此间隔排布于周缘并竖直延伸的框架立柱,相邻所述框架立柱之间连接有封板以封闭所述底部框架的侧面。
8.可选地,所述框架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蒙皮的安装支架。
9.可选地,所述工作斗包括防撞垫块,所述防撞垫块通过安装板连接至所述框架立柱的底部,所述防撞垫块的下表面低于所述蒙皮的下表面。
10.可选地,所述封板包括相对地设置于两侧边缘部的前封板和后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封板和所述后封板之间的另外两侧边缘部的侧封板,所述前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侧封板的外圆封板。
11.可选地,所述前封板、所述后封板及所述侧封板的远离所述围栏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折边,所述外圆封板的远离所述围栏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外圆骨架。
12.可选地,所述底部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骨架。
13.可选地,所述底部框架的外部安装有频闪灯及防碰撞传感器。
14.可选地,所述蒙皮的四周具有折边,以及/或者,所述蒙皮上设置有加强板。
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防车,所述消防车包括上述的工作斗。
16.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斗在底部框架的底部设置开口,并且蒙皮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开口的底部,简化了工作斗的结构,在维修底部框架内部的电控箱、传感器及喷淋等装置时可以直接将蒙皮拆掉,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维护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作斗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底部框架底部的示意图;
19.图3是图2中隐藏蒙皮后的示意图;
20.图4是图3中局部i的放大图;
21.图5是蒙皮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底部框架;11-安装支架;12-安装板;13-框架立柱;14-侧封板;15
‑ꢀ
外圆骨架;16-外圆封板;17-前封板;18-后封板;19-加强骨架;2-频闪灯; 3-防碰撞传感器;4-防撞垫块;5-内六角螺钉;6-蒙皮;61-加强板;7-紧固件;8-围栏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
2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作斗,所述工作斗包括底部框架1,所述底部框架1具有向下开口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底部开口可拆卸地安装有蒙皮6,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部安装有围栏框架8以形成容纳作业人员的空间。具体地,围栏框架8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底部框架1的顶部,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连接至底部框架1的顶部。
27.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工作斗在底部框架1的底部设置开口,并且蒙皮6 可拆卸地安装于该开口的底部,简化了所述工作斗的结构,在维修底部框架 1内部的电控箱、传感器及喷淋等装置时可以直接将蒙皮6拆掉,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维护性能好等优点。
28.具体地,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底部框架1包括多个彼此间隔排布于周缘并竖直延伸的框架立柱13,相邻所述框架立柱13之间连接有封板以封闭所述底部框架1的侧面。框架立柱13起到中间支撑作用,并且框架立柱 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蒙皮6的安装支架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框架立柱13呈左右对称布置。
29.可以理解的是,框架立柱13可以由任意合适的型材制作,如方管、角钢拼焊或圆管,或者由钣金折弯。安装支架11焊接于框架立柱13上,并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安装支架11上设置有螺纹孔,用于使用紧固件7安装蒙皮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立柱13上都设置有一个安装支架11,且每个安装支架11均位于同一高度上。
30.此外,所述工作斗包括防撞垫块4,所述防撞垫块4通过安装板12连接至所述框架
立柱13的底部,所述防撞垫块4的下表面低于所述蒙皮6的下表面。安装板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至框架立柱13的底部,安装板12 上具有用于连接防撞垫块4的螺纹孔。此外,安装板12的截面可以为任意形状,如矩形或圆形。防撞垫块4上设置有沉头孔,所述防撞垫块4通过内六角螺钉5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可以理解的是,防撞垫块4可以为矩形或圆形结构,材质为尼龙或其它具有缓冲吸能的材料。由于防撞垫块4的下表面低于所述蒙皮6的下表面,当工作斗上的防撞垫块4接触地面时,防撞垫块 4可以避免蒙皮6接触地面,同时对整个工作斗起到缓冲的作用。
31.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封板包括相对地设置于两侧边缘部的前封板17和后封板18以及设置于所述前封板17和所述后封板18之间的另外两侧边缘部的侧封板14,所述前封板1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侧封板14的外圆封板16。此外,所述前封板17、所述后封板18及所述侧封板14的远离所述围栏框架8的一侧设置有折边,所述外圆封板16的远离所述围栏框架8的一侧设置有外圆骨架15。具体地,所述封板为薄板通过钣金折弯而成,并且所述折边的结构如图3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a所示,所述折边用于增加所述封板的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封板17和所述侧封板 1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设备用的安装孔,外圆骨架15可以为横截面为c型的钣金件或者通过方管弯管而成,并焊接至外圆封板16远离围栏框架8的一侧,外圆骨架15用于增加外圆封板16的刚度。
32.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取消外圆封板16 和外圆骨架15,使整个底部框架1的截面为规则的矩形。具体地,框架立柱 13位于所述矩形的四个角落,相邻的两个框架立柱13之间焊接有封板。当然,可以在距离较大的相邻的两个框架立柱13之间增设框架立柱13,以提高底部框架1的刚度及强度。
33.如图3所示,所述底部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骨架19。加强骨架19 起到增加底部框架1强度和刚度的作用,加强骨架19可以为任意适当的型材焊接而成,比如方管、角钢或圆管。
34.如图5所示,所述蒙皮6的四周具有折边,以及/或者,所述蒙皮6上设置有加强板61。具体地,所述折边如图5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加强板 61可以为钣金折弯件,也可以为角钢型材,当然,也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在蒙皮6上冲压出用于提高蒙皮6刚度的加强筋。此外,所述蒙皮6上设有腰型安装孔,以便于通过紧固件7将蒙皮6安装至安装支架11上。安装蒙皮6 时,加强板61和所述折边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以保证底部框架1的底部为光滑的平面。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蒙皮6的安装,蒙皮6的外周尺寸小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尺寸,以使得蒙皮6安装后与其周围的结构间留有缝隙。蒙皮6上设有通孔,用于所述容纳腔内部的设备走线。
35.此外,所述底部框架1的外部安装有频闪灯2及防碰撞传感器3。当所述工作斗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频闪灯2闪烁,以起到警示的作用。防碰撞传感器3作用是当所述工作斗接近障碍物时,发出警报,甚至强制所述工作斗停止动作。
3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防车,所述消防车包括上述的工作斗。
37.下面介绍图1所示的一种工作斗的制作过程:
38.先按图纸将加强骨架19焊接为如图所示的框架结构,然后在加强骨架 19的顶部焊接框架立柱13,在框架立柱13的端部焊接安装板12,接着在相邻的两个框架立柱13之间焊接前封板17、后封板18、侧封板14以及外圆封板16以将底部框架1的侧面封闭,再在外圆
封板16的端部焊接外圆骨架 15,在框架立柱13朝向底部框架1的容纳腔的一侧焊接安装支架11,焊接盖板以封闭底部框架1的顶部,接着将围栏框架8焊接至所述盖板上。使用内六角螺钉5将防撞垫块4安装至安装板12上,将频闪灯2及防碰撞传感器3安装至底部框架1的侧面,在底部框架1的内部安装电控箱、传感器及喷淋等装置,最后将蒙皮6通过紧固件7连接至安装支架11上,封闭底部框架1的底部。
3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