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门翻盖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46219发布日期:2022-03-05 08:5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开门翻盖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具体为一种双开门翻盖包装盒,属于印刷包装行业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包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盒在制作时不仅仅要满足对产品的保护,更多的是需要给人一种美感、动感、新奇感从而吸引消费者,达到更好的市场销量。目前市场上最为流通的包装盒有天地盖,书形盒、翻盖盒、卡盒等,因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而被大众广泛使用,设计者通常是绞尽脑汁、想法设法的去设计好的宣传文案,以及各种不同的工艺等,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但现有的书形盒、翻盖盒、卡盒等以普通方式被设计、生产出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化妆品行业,酒包行业对高端产品的展示需求,更无法提升产品的档次,使产品竞争力低下,像人们常用的护肤品,常饮的酒类等,这些产品对包装营销策略非常讲究,需要用新颖有创意的包装方式来吸引消费者,达到预期的促销效果,但更好的包装盒结构在设计上和生产制造上无疑都增加了不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现提供一种新颖的双开门翻盖盒,相比普通翻盖盒,它的整体结构类似,但可以在打开包装盒的同时内盒与产品一起缓缓上升,形成动感,让产品更好的呈现给消费者,闭合包装盒时,内盒与产品自动回落至底盒内部,解决了现有双开门包装盒展示功能不足没有动感的问题,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达到较好的营销策略。同时保留受大众欢迎的盒体结构,以及不会过多的增加制作与设计成本,不但能让产品本身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还能给包装市场带来更多的选择,增加了客户的可选项。
4.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双开门翻盖盒,包括左盒、右盒、底盒、底板及内盒,所述左盒内部设有左弹起杆,右盒内部设有右弹起杆,左盒与右盒分别连接于底盒与底板之间,左盒与右盒均可围绕底盒做90度翻转;所述内盒设于底盒内,内盒底部设有阻隔板,内盒在底盒内上下活动,当打开包装盒时内盒通过左弹起杆与右弹起杆一起,随着包装盒的打开或关闭而升起或下落,对产品进行展示。
6.优选的,所述左盒与右盒的尺寸、结构一样,是单面开口的锥形壳体结构,左盒开口面的底侧与右盒开口面的底侧通过底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旋转开合的包装盒外盒。
7.优选的,所述左盒内设有左弹起杆,左弹起杆的一侧埋藏于左盒的内壁,左弹起杆的另一侧穿进于底盒用于支撑内盒;所述右盒内设有右弹起杆,右弹起杆的一侧埋藏于右盒的内壁,右弹起杆的另一侧穿进于底盒用于支撑内盒。
8.优选的,所述左弹起杆与右弹起杆尺寸、结构一样,是由硬性材料制作的
ꢀ“
l”形装
置,它们的硬度需要能够承受内盒及包装盒所装产品的重量之和。
9.优选的,所述底盒为一个单面开口的方形空心壳体结构,它的左侧底部设有左弹起杆穿插口,它的右侧底部设有右弹起杆穿插口,它的内顶部四面设有凸出层,所述凸出层的厚度为≥1mm,高度为≥5mm,它能有效的阻挡内盒因升高时产起的不平稳或者内盒的过度升高而脱离包装盒。
10.优选的,所述底盒的长宽尺寸等于左盒与右盒的长宽尺寸之和,底盒的高度与左盒、右盒的高度相同。
11.优选的,所述底板为一平面的单板,它的长宽尺寸等于左盒与右盒的长宽尺寸之和,高度不限,它将左盒、右盒和底盒连接在一起。
12.优选的,所述内盒为一个顶部开口的方形空心壳体结构,它的外尺寸与底盒的内尺寸配套协调;内盒底部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粘接在内盒底部,与内盒一起在底盒内上下活动。
13.优选的,所述内盒的最大升起高度为底盒的内部高度减去凸出层的高度。
14.优选的,所述左盒、右盒、底盒、底板及内盒的材料均为硬性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硬性材料为纸卡、纸板、木板、塑料、铁片。
15.优选的,所述双开门翻盖盒的尺寸大小以及内盒的升起高度可以按使用需求进行任意调节,不受限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普通包装盒展示效果不佳,缺乏美感、动感、新奇感从而吸引消费者,达到更好市场销量的问题,通过直接打开包装盒使内盒可以缓缓升起,把内盒里的产品直接呈现给消费者。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达到较好的营销策略,且本身为简单的双开门结构,不会在设计上和生产制造上增加很多成本。包装盒本身的新颖性及实用性能有效的增加产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所述双开门翻盖盒,使用方便,构造简单,增加了功能的多样性,增加了客户的可选项。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效果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时的效果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半关闭时的效果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件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前部视图。
23.附图说明:10为左盒、20为右盒、30为底盒、40为底板、50为内盒。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双开门翻盖盒,包括左盒10、右盒20、底盒30、底板40及内盒
50,所述左盒10内部设有左弹起杆12,所述右盒20内部设有右弹起杆22,左盒10与右盒20分别连接于底盒30与底板40之间,左盒10与右盒20均可围绕底盒30做90度翻转;所述内盒50设于底盒30内,内盒50底部设有阻隔板51,内盒50在底盒30内上下活动,当打开包装盒时内盒50通过左弹起杆12与右弹起杆22一起,随着包装盒的打开而升起,对产品进行展示。
26.所述左盒10与右盒20的尺寸、结构一样,是单面开口的锥形壳体结构,左盒10开口面的底侧含有左粘边位11,右盒20开口面的底侧含有右粘边位21,左粘边位11与右粘边位21通过底板40将左盒10、右盒20共同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以旋转开合的包装盒外盒。
27.所述左盒10内设有左弹起杆12,左弹起杆12的一侧埋藏于左盒10的内壁,左弹起杆10的另一侧通过设于底盒30底部的左孔31的穿进于底盒30内用于支撑内盒50;所述右盒20内设有右弹起杆22,右弹起杆22的一侧埋藏于右盒20的内壁,右弹起杆22的另一侧通过设于底盒30底部的右孔32的穿进于底盒30内用于支撑内盒50。
28.所述左弹起杆12与右弹起杆22尺寸、结构一样,是由硬性材料制作的
ꢀ“
l”形装置,左弹起杆12与右弹起杆22的硬度都需要能够承受内盒及包装盒所装产品的重量总和,左弹起杆12的一个顶点通过左孔31,与右弹起杆22的一个顶点通过右孔32一起对内盒50作用。
29.所述底盒30为一个单面开口的方形空心壳体结构,它的左侧底部设有左孔31,它的右侧底部设有右孔32,它的内顶部四面设有凸出层33,所述凸出层33的厚度为2mm左右,高度为≥5mm,它能有效的阻挡内盒50因升高时产起的不平稳或者内盒50的过度升高而脱离包装盒。
30.所述底盒30的长宽尺寸等于左盒10与右盒20的长宽尺寸之和,底盒30的高度与左盒10、右盒20的高度相同。
31.所述底板40为一平面的单板,它的尺寸等于左盒10与右盒20的长宽尺寸之和,高度不限,它将左盒10、右盒20和底盒40连接在一起。
32.所述内盒50为一个顶部开口的方形空心壳体结构,它的外尺寸与底盒30的内尺寸配套协调,内盒50设有装饰墙53与产品装载区54。装饰墙53适用于衬托对较小产品放入产品装载区54内产生的松动,使包装盒不会显得空洞,内盒50底部设有阻隔板51,所述阻隔板51上设有内盒粘接区52,组装时需将内盒50固定于内盒粘接区52上,在底盒30内上下活动。
33.所述内盒50的最大升起高度为底盒30的内部高度减去凸出层33的高度,如图3所示,在包装盒接近关闭时内盒50也会慢慢的完全进入到底盒30内。
34.所述左盒10、右盒20、底盒30、底板40及内盒50的材料均为硬性材料中的一种,所述硬性材料为纸卡、纸板、木板、塑料、铁片。
3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展示效果佳,较受欢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例如在双开门翻盖盒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左盒、右盒之间开合的拉力使用丝带、细绳之类的硬性力量将内托简单托起等文案,这些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修改和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