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4196发布日期:2022-06-24 23:5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监舍人员在入监的时候需要将身上的物品进行上交,有工作人员进行统计保管,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物品收纳管理系统,配合一收纳本体使用,该收纳本体具有多个容纳空间,该收纳系统包括:一显示件以及一与该显示件连接的输入装置,该显示件是相对应于各该容纳空间而分别具有一摆放区块,该输入装置用以使该物品于该显示件上产生一虚拟物件,当该物品置放入其中一容纳空间时,该虚拟物件是位于该显示件中相对应于该其中一容纳空间的摆放区块。藉此,使用者在取用物品前,可透过该显示件,一目了然地知道该收纳本体的各容纳空间内放置有何物品,藉此供使用者有效率地收纳及取出。
3.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通过上述结构来储存物品时,无法对物品进行塑封保存,并且无响应的管理系统进行物品信息的管理与统一发放消毒工作,且上述保存物品的安全性较低。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对物品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来对物品进行塑封处理,并可以自动生成唯一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将其打印至热封袋上,从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加快工作效率的效果,并且通过人脸比对模块、指纹比对模块、虹膜比对模块等多种生物信息比对,实现物品发放的零错性的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一侧的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上设有同一个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有两个转动杆、第一驱动电机、多个惰轮、四个传送带、第一凹型板、四个自动塑封机、第二凹型板、四个二维码生成器和放置板,两个转动杆均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上,对应的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的一侧外,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惰轮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上,多个惰轮均位于两个安装块之间,四个传送带分别套设在多个惰轮上,所述第一凹型板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上,四个自动塑封机均设置在第一凹型板的底部上,所述自动塑封机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凹型板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上,所述第二凹型板位于第一凹型板的一侧,四个二维码生成器均设置在第二凹型板的底部,所述二维码生成器位于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上,所述放置板与四个传送带相适配,所述放置板内设有三个隔板;所述放置板的一侧设有收纳筒,所述收纳筒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套筒、第一圆形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圆形齿轮,
所述套筒转动安装在收纳筒上,所述第一圆形齿轮固定套设在套筒上,所述第一圆形齿轮位于收纳筒的上方,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安装在套筒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收纳筒内并与收纳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收纳筒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与第一圆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套筒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收纳筒内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四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凹槽、第三驱动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一滑块和矩形块,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安装板的底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安装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凹槽的下方,所述矩形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的底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四个矩形块上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固定块、双向螺纹杆、第一伺服电机、两个第二滑块、两个连接块和两个夹块,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矩形块的底部,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双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块均螺纹安装在双向螺纹杆上,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凹槽的下方,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滑块的底部上,两个夹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块上,所述夹块的一侧外壁安装有防滑垫。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筒的一侧设有储物柜,所述储物柜上设有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有二维码识别器和生物识别器,所述二维码识别器安装在储物柜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生物识别器安装在储物柜的一侧外壁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储物柜上设有多个收纳空间,所述储物柜上铰接安装有多个安装门,多个安装门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且相适配,所述储物柜上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储物柜的顶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排放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远离负离子发生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气管,所述储物柜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排气管,多个第三排气管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空间内,所述第三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通过第四连接管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空间内设有接引组件,所述接引组件包括有第三凹槽、第三螺纹杆、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收纳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螺纹安装在第三螺纹杆上,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延伸至收纳空间内,所述收纳空间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与第三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凹型板上设有四个第一感应模块,四个第一感应模块分别与四个传送带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
与自动塑封机连接,所述第二凹型板上设有四个第二感应模块,四个第二感应模块分别与四个传送带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计算机与二维码生成器连接,所述收纳空间内设有第三感应模块,所述第三感应模块与计算机连接,所述生物识别器包括有人脸识别对比模块、指纹对比模块和虹膜对比模块,所述人脸识别对比模块、指纹对比模块、虹膜对比模块和二维码识别器均与计算机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门上设有智能锁,所述第三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智能锁、电磁阀与负离子发生器均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四感应模块,所述储物柜上设有多个第五感应模块,多个第五感应模块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五感应模块位于安装门的上方,所述第五感应模块与第四感应模块相适配。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组件,使得可以在对物品进行运输的过程中,来对物品进行塑封处理,并可以自动生成唯一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将其打印至热封袋上,从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加快工作效率的优点;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组件、移动组件、夹持机构和接引组件的配合下,使得操作方便,可以来将物品自动移动到收纳空间内进行储存,进而可以达到省时省力的优点;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负离子发生器、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第三排气管、第四排气管、电磁阀和计算机的配合下,使得可以来对收纳的物品进行消毒的优点。
附图说明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维码识别器和生物识别器的装配图;
24.图6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识别器的原理框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计算机主机的原理框图。
28.图中:1、计算机;2、安装块;3、转动杆;4、第一驱动电机; 5、惰轮;6、传送带;7、第一凹型板;8、自动塑封机;9、第二凹型板;10、二维码生成器;11、放置板;12、收纳筒;13、套筒;14、第一圆形齿轮;15、第一螺纹杆;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圆形齿轮;18、安装板;19、第三驱动电机;20、第二螺纹杆;21、第一滑块;22、电动推杆;23、固定块;24、双向螺纹杆;25、第一伺服电机;26、第二滑块;连接块27、连接块;28、夹块;29、储物柜; 30、二维码识别器;31、生物识别器;32、负离子发生器;33、第三凹槽;34、第三螺纹杆;35、第二伺服电机;36、第三滑块;37、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请结合参阅图1-图9,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运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二维码识别器和生物识别器的装配图;图6 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生物识别器的原理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计算机主机的原理框图。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1一侧的两个安装块2,两个安装块2上设有同一个运输组件;
30.所述运输组件包括有两个转动杆3、第一驱动电机4、多个惰轮 5、四个传送带6、第一凹型板7、四个自动塑封机8、第二凹型板9、四个二维码生成器10和放置板11,两个转动杆3均转动安装在两个安装块2上,对应的转动杆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块2的一侧外,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块2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 的输出轴与转动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多个惰轮5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转动杆3上,多个惰轮5均位于两个安装块2之间,四个传送带6 分别套设在多个惰轮5上,所述第一凹型板7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 2上,四个自动塑封机8均设置在第一凹型板7的底部上,所述自动塑封机8位于传送带6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凹型板9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2上,所述第二凹型板9位于第一凹型板7的一侧,四个二维码生成器10均设置在第二凹型板9的底部,所述二维码生成器10位于传送带6的正上方,所述放置板11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块2上,所述放置板11与四个传送带6相适配,所述放置板11内设有三个隔板;
31.所述放置板11的一侧设有收纳筒12,所述收纳筒12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套筒13、第一圆形齿轮14、第一螺纹杆15、第二驱动电机16和第二圆形齿轮17,所述套筒13转动安装在收纳筒12上,所述第一圆形齿轮14固定套设在套筒13上,所述第一圆形齿轮14位于收纳筒12的上方,所述第一螺纹杆15螺纹安装在套筒13上,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底端延伸至收纳筒12内并与收纳筒12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6设置在收纳筒12 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17固定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圆形齿轮17与第一圆形齿轮14相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 15的顶端延伸至套筒13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8;
32.所述收纳筒12内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第一螺纹杆1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33.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板18上设有四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凹槽、第三驱动电机19、第二螺纹杆20、第一滑块21 和矩形块,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安装板18的底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9固定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20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1螺纹安装在第二螺纹杆20上,所述第一滑块 21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凹槽的下方,所述矩形块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 21的底部。
34.如图1和图4所示,四个矩形块上均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22、固定块23、双向螺纹杆24、第一伺服电机25、两个第二滑块26、两个连接块27和两个夹块28,所述电动推杆22 固定安装在矩形块的底部,所述固定块23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22的输出轴上,所述固定块2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双向螺纹杆 24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双向螺纹杆24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固定安装在固定块
23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与双向螺纹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块 26均螺纹安装在双向螺纹杆24上,所述第二滑块26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凹槽的下方,两个连接块2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滑块26的底部上,两个夹块2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块27上,所述夹块 28的一侧外壁安装有防滑垫。
35.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收纳筒12的一侧设有储物柜29,所述储物柜29上设有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有二维码识别器30和生物识别器31,所述二维码识别器30安装在储物柜29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生物识别器31安装在储物柜29的一侧外壁上。
36.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储物柜29上设有多个收纳空间,所述储物柜29上铰接安装有多个安装门,多个安装门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且相适配,所述储物柜29上设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有负离子发生器32,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2安装在储物柜29 的顶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2的排放口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远离负离子发生器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排气管,所述储物柜29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三排气管,多个第三排气管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三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收纳空间内,所述第三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通过第四连接管连接。
37.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收纳空间内设有接引组件,所述接引组件包括有第三凹槽33、第三螺纹杆34、第二伺服电机35和第三滑块 36,所述第三凹槽33开设在收纳空间的底部,所述第三螺纹杆34转动安装在第三凹槽33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5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 33内,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与第三螺纹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36螺纹安装在第三螺纹杆34上,所述第三滑块 36的顶部延伸至收纳空间内,所述收纳空间内滑动安装有移动板37,所述移动板37的底部与第三滑块36的顶部固定连接。
3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凹型板7上设有四个第一感应模块,四个第一感应模块分别与四个传送带6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感应模块与计算机1连接,所述计算机1与自动塑封机8连接,所述第二凹型板9 上设有四个第二感应模块,四个第二感应模块分别与四个传送带6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感应模块与计算机1连接,所述计算机1与二维码生成器10连接,所述收纳空间内设有第三感应模块,所述第三感应模块与计算机1连接,所述生物识别器31包括有人脸识别对比模块、指纹对比模块和虹膜对比模块,所述人脸识别对比模块、指纹对比模块、虹膜对比模块和二维码识别器30均与计算机1连接。
39.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门上设有智能锁,所述第三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智能锁、电磁阀与负离子发生器32均与计算机1连接,所述固定块23上设有第四感应模块,所述储物柜29上设有多个第五感应模块,多个第五感应模块分别与多个收纳空间一一对应,所述第五感应模块位于安装门的上方,所述第五感应模块与第四感应模块相适配。
40.所述计算机1内设有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通信服务、数据存储及处理等,所述管理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通信和统一控制管理,包括数据管理、各个模块设备控制及处理、数据存储等,所述管理系统用来存储各个模块的数据信息,并使该系统与其它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实时更新新入监人员的基本信息,监控其它模块的运行,通过数据处理分析,控制其它模块的运行与停止,如控制传送带 6的速度、扫码的结果处理与控制生成二维码等。
4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为24v直流电机,进而可以带动传送带6的转动从而达到输送物品进入下个环节的过程,其中可通过计算机1控制其运行的速度及运行状态。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监舍人员入监物品快速收纳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43.使用前,需要将工作人员和监舍人员的信息录入到计算机1内,所述各个模块的控制单元通过rs485、tcp通信接口、usb通信接口与主机进行连接,并通过接口与计算机1主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
44.所述放置板11通过三个分隔板来将内壁空间划分为四个空间,所述每个空间的底部设有重力感应模块,所述重力感应模块与计算机 1连接;
45.第一步骤: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进行运作,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来带动转动杆3进行转动,使其通过转动杆3 可以带动惰轮5进行转动,进而在传送带6的作用下,使多个惰轮5 可以带动两个转动杆3进行转动,从而使多个传送带6进行转动,来对物品进行运输,当物品放置到传送带6上进行的运输的过程中,第一凹型板7上的第一感应模块会对传送带6进行检测,当检测的物品时,第一感应模块会将信息传递到计算机1内,通过计算机1来暂时关闭第一驱动电机4,这时在启动自动塑封机8进行运作,进而可以来对物品进行塑封处理工作,当物品塑封处理好后,继续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进行运作,来对物品进行运输,当第二凹型板9上的第二感应模块检测到物品时,同上述一样,关闭第一驱动电机4,启动二维码生成器10进行运作,这时计算机1会将信息传递给二维码生成器 10,使其自动生成唯一二维码或者条形码,之后在打印至热封袋上,之后继续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进行运作,来对物品进行运作;
46.第二步骤:当物品运输到头之后会掉落到放置板11内,而此时因物品的重量会被重力感应模块检测到,并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1,通过计算机1来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6进行正反运作,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来带动第二圆形齿轮17进行正反转动,在啮合的关系下,第二圆形齿轮17会带动第一圆形齿轮1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一圆形齿轮14来带动套筒13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在螺纹和滑动块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螺纹杆15可以上下移动进行高度调节,而当高度调节好之后,启动第三驱动电机19进行正反运作,通过第三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来带动第二螺纹杆20进行正反转动,进而在螺纹和第一凹槽的作用下,可以使第一滑块21带动矩形块左右进行,进行位置调节,使得电动推杆22带动夹持组件正好移动到物品的上方,这时再启动电动推杆22进行伸缩运作,通过电动推杆22的输出轴来带动固定块23向下进行移动,之后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5进行正反运作,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来带动双向螺纹杆24进行正反转动,从而在螺纹和第二凹槽的作用下,使两个第二滑块26带动两个连接块27相互靠近进行移动,进而通过夹块28来对物品进行夹持;
47.第三步骤:这时收纳空间内的第三感应模块会对收纳空间进行检测,是否存有物品,当没有物品时,则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1内,通过计算机1来将智能锁打开,在同理操作,通过夹持组件、移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来对物品进行移动,来将物品移动到打开智能锁的收纳空间处,而这时固定块23上的第四感应模块会感应到第五感应模块并将进行传递给计算机1,通过计算机1来启动第二伺服电机35进行运作,通过第二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来带动第三螺纹杆34进行转动,进入在螺纹和第三凹槽33的作用下,使第三滑块36可以带动移动板 37进行移动,从而使移动板37远离收纳空间,使移动板37移动到物品的下方,这时在同理操作,来将夹持组件打开,来将物品放置到移动板37上,之后同理操作,来将移动板37收纳到收纳空间内,之后关闭智能锁即可,并与人员进行绑定,出监时进行比对取出;
48.第四步骤:当需要来对收纳的物品进行灭菌时,启动负离子发生器32进行运作,打
开相应的电磁阀,进而在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的作用下,来将空气负离子排放到第三排气管中,从而可以通过第三排气管来将空气负离子排放到收纳空间内,来对物品进行灭菌消毒,而当需要取出物品时,首先通过二维码识别器30进行识别认证,之后在通过人脸识别对比模块、指纹对比模块和虹膜对比模块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后,计算机1会接受到信息,来将智能锁打开,之后用手打开安装门,即可来将内部的物品取出。
4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50.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51.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