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6847发布日期:2022-03-20 01:5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技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农业机械设备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喜人景象,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秸秆作为一种优质青绿饲料,其营养价值高、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受到了全国养殖户的欢迎;且秸秆经过揉切机加工后,又能卖个好价钱,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因而,近几年秸秆的揉切深加工受到了各个养殖户和农民朋友的青睐。揉丝机在工作时一般通过带传送将秸秆输送到揉丝机的进料口,现有的带传送输送装置在运送秸秆时,秸秆容易顺着倾斜的皮带脱落下掉,需要作业人员再次工作将掉落的秸秆放置到皮带上,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输送装置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架体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的上表面沿皮带延伸方向等间距可拆卸式连接有若干软橡胶凸起;架体的左下方连接有竖直的左支架,所述左支架的中间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左支架且向左延伸的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设有电机,左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轮子;所述架体的右下方连接有能使架体右端升降的右支架,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轮子;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架体的左端设有进料仓。
6.优选地,所述右支架包括上段和下段,上段的上端与所述架体固定连接,上段的下端与下段的上端滑动插接,下段的下端连接有轮子;所述上段的中间端固定设有第一横杆,所述下段的中间端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上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l”形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上端设有定滑轮,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手动卷扬机,所述第一横杆上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卷扬机连接。
7.优选地,所述凸起为“v”形,凸起通过铆钉与所述皮带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下段的上端插入到所述上段的下端。
9.优选地,所述横板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横板的斜架。
10.优选地,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驱动杆的斜架。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皮带的上表面等间距的设置“v”形橡胶凸起,凸起对秸秆产生格挡作用,避免秸秆顺着皮带向下脱落滑掉。
14.2、通过将右支架设置为可升降式,根据不同高度的进料口,可轻松随意调节皮带的倾斜角度,便于适用不同型号的揉丝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架体;2、第二转轴;3、皮带;4、凸起;5、左支架;6、横板;7、电机;8、轮子;9、齿轮;10、链条;11、进料仓;12、上段;13、下段;14、第一横杆;15、第二横杆;16、驱动杆;17、定滑轮;18、卷扬机;19、拉绳;20、斜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1的俯视图呈矩形,架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架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架体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第二转轴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架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皮带3的上表面沿皮带3延伸方向等间距可拆卸式连接有若干个软橡胶凸起4。架体1的左下方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左支架5,左支架5的右视图呈矩形,左支架5的中间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左支架5且向左延伸的横板6,横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7,左支架5的下端连接有前后并排的两个轮子8。架体1的右下方连接有能使架体1右端升降的右支架,右支架的下端连接有前后并排的两个轮子8。第一转轴的前端连接有齿轮9,齿轮9通过链条10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架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料仓11。
20.在本实施例中,右支架包括上段12和下段13,上段12和下段13的右视图均呈矩形,上段12的上端与架体1固定连接,上段12的下端与下段13的上端滑动插接,下段13的上端插入到上段12的下端。下段13的下端连接轮子8。上段12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一横杆14,下段13的中间位置固定设有第二横杆15,第二横杆15上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l”形驱动杆16,驱动杆16的上端设有定滑轮17,驱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手动卷扬机18,第一横杆14上连接有拉绳19,拉绳19为钢丝绳,拉绳19绕过定滑轮17与卷扬机18连接。凸起4为“v”形,凸起4通过铆钉与皮带3连接,“v”形凸起4与“一”字形凸起相比,“v”形更加牢固,使用长时间,不容易损坏。横板6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横板6的斜架20。驱动杆16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驱动杆16的斜架20。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电机7,电机7通过链条10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通过皮带3带动第二转轴2转动。将秸秆放入到进料仓11处,随着皮带3的运动秸秆从进料仓11处被输送到皮带3的右上方,在输送过程中,皮带3上设置的若干凸起4对秸秆产生格挡,避免秸秆滑落掉下。若需要适配不同高度的揉丝机工作,通过手动转动卷扬机18,拉绳19被缠绕在卷扬机18上,拉绳19的缠绕会将上段12向上升起;通过反向转动卷扬机18,拉绳19会将上段12向下降落;上升或下降到合适的位置后,将拉绳19固定在卷扬机18上即可适配完成。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架体(1)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2)之间通过皮带(3)连接,所述皮带(3)的上表面沿皮带(3)延伸方向等间距可拆卸式连接有若干软橡胶凸起(4);架体(1)的左下方连接有竖直的左支架(5),所述左支架(5)的中间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左支架(5)且向左延伸的横板(6),所述横板(6)上固定设有电机(7),左支架(5)的下端连接有轮子(8);所述架体(1)的右下方连接有能使架体(1)的右端升降的右支架,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轮子(8);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9),所述齿轮(9)通过链条(10)与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架体(1)的左端设有进料仓(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架包括上段(12)和下段(13),上段(12)的上端与所述架体(1)固定连接,上段(12)的下端与下段(13)的上端滑动插接,下段(13)的下端连接轮子(8);所述上段(12)的中间端固定设有第一横杆(14),所述下段(13)的中间端设有第二横杆(15),所述第二横杆(15)上固定连接有竖直向上的“l”形驱动杆(16),所述驱动杆(16)的上端设有定滑轮(17),所述驱动杆(1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手动卷扬机(18),所述第一横杆(14)上连接有拉绳(19),所述拉绳(19)绕过所述定滑轮(17)与所述卷扬机(1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呈“v”形,凸起(4)通过铆钉与所述皮带(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13)的上端插入到所述上段(12)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6)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横板(6)的斜架(2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16)的下方设有用于稳固驱动杆(16)的斜架(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驱动秸秆自动上料揉丝机输送装置,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秸秆输送过程中易脱落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架体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皮带的上表面沿皮带延伸方向等间距可拆卸式连接有软橡胶凸起。架体的左下方连接有竖直的左支架,所述左支架的中间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左支架且向左延伸的横板,所述横板上固定设有电机,左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轮子。所述架体的右下方连接有能使架体右端升降的右支架,所述右支架的下端连接有轮子。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志虹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