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1737发布日期:2022-05-18 12:5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垃圾车压缩式车斗。


背景技术:

2.垃圾车主要用于市政环卫及大型厂矿运输各种垃圾,尤其适用于运输小区生活垃圾,并可将装入的垃圾压缩、压碎,使其密度增大,体积缩小,大大地提高了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效率。新型垃圾车具有质量可靠,故障率低,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3.目前常用的压缩式车斗大多不便于自动将垃圾倒入车斗内,对垃圾收集的效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垃圾车压缩式车斗。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垃圾车压缩式车斗,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将垃圾自动倒入车斗主体内,通过汽缸和挤压板的相互配合将垃圾压缩,提高了垃圾压缩粉碎的效率。
6.2.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垃圾车压缩式车斗,包括车斗主体,所述车斗主体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车斗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通过四个固定板固定连接有汽缸,所述汽缸的伸长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位于过滤网板的上侧,所述车斗主体上设置有运料机构,所述运料机构用以运输垃圾。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运料机构包括支撑板、转辊、传送带、限位板和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板和转辊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连接于车斗主体的右端,两个所述转辊分别固定连接于车斗主体和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两个转辊的表面,且两个转辊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板均固定连接于传送带的表面,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支撑板的前端,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支撑板,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辊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斗主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孔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箱内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斗主体的前端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内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斗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位于收集箱的左右两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斗主体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且斜
板位于过滤网板的上侧。
15.3.有益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本方案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启动伺服电机反转,伺服电机的反转带动转辊反转,并且通过转辊带动传送带反转,传送带的反转带动多个限位板反转,然后将垃圾放置在限位板上,通过传送带和限位板将垃圾倒入车斗主体内,垃圾进入以内后,启动汽缸伸缩,通过汽缸的伸缩带动挤压板上下往复,通过挤压板的往复对垃圾压缩粉碎,垃圾被压缩出的水分通过过滤网板干湿分离,液体向下流入收集箱内储存,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和限位板的相互配合将垃圾自动倒入车斗主体内,通过汽缸和挤压板的相互配合将垃圾压缩,提高了垃圾压缩粉碎的效率。
18.(2)本方案中,车斗主体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孔,排液孔是为了便于固定收集箱的,排液孔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是为了便于储存垃圾产生的污水,收集箱内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是为了便于将垃圾产生的污水排出的,排液管的表面安装有阀门,阀门是为了便于控制污水排出的,排料孔的开设是为了便于垃圾排出的,密封门是为了便于闭合排料孔的,把手是为了便于拉动密封门的。
19.(3)本方案中,车斗主体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且斜板位于过滤网板的上侧,斜板是为了便于引导垃圾进入车斗主体内的,防止垃圾堆积在一个位置,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爆炸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主视立体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内部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垃圾车压缩式车斗的俯视示意图。
24.图中标号说明:
25.1、车斗主体;2、排料孔;3、密封门;4、把手;5、排液孔;6、收集箱;7、排液管;8、阀门;9、顶板;10、汽缸;11、固定板;12、挤压板;13、过滤网板;14、斜板;15、支撑板;16、转辊;17、传送带;18、限位板;19、伺服电机;2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4,垃圾车压缩式车斗,包括车斗主体1,车斗主体1内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13,车斗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板9,顶板9上通过四个固定板11固定连接有汽缸10,汽缸10的伸长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2,且挤压板12位于过滤网板13的上侧,车斗主体1上设置有运料机构,运料机构用以运输垃圾。
31.本实施例中,启动伺服电机19反转,伺服电机19的反转带动转辊16反转,并且通过转辊16带动传送带17反转,传送带17的反转带动多个限位板18反转,然后将垃圾放置在限位板18上,通过传送带17和限位板18将垃圾倒入车斗主体1内,垃圾进入以内后,启动汽缸10伸缩,通过汽缸10的伸缩带动挤压板12上下往复,通过挤压板12的往复对垃圾压缩粉碎,垃圾被压缩出的水分通过过滤网板13干湿分离,液体向下流入收集箱6内储存,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17和限位板18的相互配合将垃圾自动倒入车斗主体1内,通过汽缸10和挤压板12的相互配合将垃圾压缩,提高了垃圾压缩粉碎的效率。
32.具体的,运料机构包括支撑板15、转辊16、传送带17、限位板18和伺服电机19,支撑板15和转辊16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板15均固定连接于车斗主体1的右端,两个转辊16分别固定连接于车斗主体1和两个支撑板15之间,传送带17套设于两个转辊16的表面,且两个转辊16通过传送带17传动连接,限位板18设置为多个,多个限位板18均固定连接于传送带17的表面,伺服电机19安装于支撑板15的前端,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支撑板15,且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与转辊16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5是为了便于转动连接转辊16的,转辊16和传送带17传动配合,传送带17是为了便于通过限位板18将垃圾运进车斗主体1内的,伺服电机19是为了便于带动转辊16转动的。
34.具体的,车斗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孔5,排液孔5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箱6。
35.本实施例中,车斗主体1的下端开设有排液孔5,排液孔5是为了便于固定收集箱6的,排液孔5内固定连接有收集箱6,收集箱6是为了便于储存垃圾产生的污水。
36.具体的,收集箱6内固定连接有排液管7,排液管7的表面安装有阀门8。
37.本实施例中,收集箱6内固定连接有排液管7,排液管7是为了便于将垃圾产生的污水排出的,排液管7的表面安装有阀门8,阀门8是为了便于控制污水排出的。
38.具体的,车斗主体1的前端开设有排料孔2,排料孔2内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密封门3,密封门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把手4。
39.本实施例中,排料孔2的开设是为了便于垃圾排出的,密封门3是为了便于闭合排料孔2的,把手4是为了便于拉动密封门3的。
40.具体的,车斗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20,两个固定架20分别位于收集箱6的左右两侧。
41.本实施例中,车斗主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架20,固定架20是为了便于支撑车斗主体1的,两个固定架20分别位于收集箱6的左右两侧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42.具体的,车斗主体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14,且斜板14位于过滤网板13的上侧。
43.本实施例中,车斗主体1的右内壁固定连接有斜板14,且斜板14位于过滤网板13的上侧,斜板14是为了便于引导垃圾进入车斗主体1内的,防止垃圾堆积在一个位置,提高了实用性。
44.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启动伺服电机19反转,伺服电机19的反转带动转辊16反转,并且通过转辊16带动传送带17反转,传送带17的反转带动多个限位板18反转,然后将垃圾放置在限位板18上,通过传送带17和限位板18将垃圾倒入车斗主体1内,垃圾进入以内后,启动汽缸10伸缩,通过汽缸10的伸缩带动挤压板12上下往复,通过挤压板12的往复对垃圾压缩粉碎,垃圾被压缩出的水分通过过滤网板13干湿分离,液体向下流入收集箱6内储存,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17和限位板18的相互配合将垃圾自动倒入车斗主体1内,通过汽缸10和挤压板12的相互配合将垃圾压缩,提高了垃圾压缩粉碎的效率。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