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0984发布日期:2022-04-07 08:1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包装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升级,在生产活动中,对货物生产储运安全自动化、智能化有更高的要求。自动化包装线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种固定的包装方式,由于货物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在一条包装线上会有不同的货物,不同的货物要求的包装方式不同,现有的包装线无法实现不同的包装方式,影响包装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包括:输送线以及沿输送线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打带机、纸盖放置设备、套膜机、第二水平打带机、第一纵向打带机、标签打印粘贴装置和旋转输送机;
5.所述输送线的起始位置上设置有扫码设备;
6.所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包括:控制箱、待打印标签纸料盘、打印机、牵引剥离机构、离型纸回收机构、标签放置盘和粘贴机械臂;
7.所述控制箱,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
8.所述粘贴机械臂,与所述控制箱位于所述输送线的同一侧,且设置在所述控制箱的下游位置上;
9.所述打印机,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
10.所述待打印标签纸料盘,设置在打印机的进纸方向上;
11.所述离型纸回收机构,设置在所述打印机的下方;
12.所述牵引剥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位于所述打印机的出料口处,与所述离型纸回收机构连接,靠近所述标签放置盘;
13.所述旋转输送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纵向打带机。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纸盖放置设备,包括:纸盖放置箱、龙门架、驱动轨道、纵向运动件和吸盘;
15.所述纸盖放置箱,设置在所述输送线的一侧;
16.所述龙门架,横跨设置在所述输送线上方;
17.所述驱动轨道,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面平行且沿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龙门架的上端;
18.所述纵向运动件,与所述驱动轨道滑动连接;
19.所述吸盘,与所述纵向运动件连接。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还包括:光电传感器组件;
21.所述光电传感器组件,设置在所述标签放置盘上。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还包括:第一吹气装置;
23.所述第一吹气装置具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标签放置盘上,多个出风口沿所述标签放置盘的周向均匀布置。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还包括:第二吹气装置;
25.所述第二吹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牵引剥离机构靠近所述标签放置盘的位置处。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还包括:触摸显示屏;
27.所述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控制箱上。
2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的一条包装线上可以完成两种包装操作,通过扫码设备可以扫描待包装货物的条形码,从而可以自动进行相应包装工序的包装操作,一条包装线上可以完成两种不同的包装操作,增加了功能性,自动化程度较高,同时,标签打印粘贴装置自动给货物粘贴标签和说明书,提高了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包装效率,满足包装生产需求。
30.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签打印粘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签打印粘贴装置的俯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输送线;11-扫码设备;20-第一水平打带机;30-纸盖放置设备;40-套膜机;50-第二水平打带机;60-第一纵向打带机;70-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1-控制箱;72-待打印标签纸料盘;73-打印机;74-牵引剥离机构;75-离型纸回收机构;76-标签放置盘;77-粘贴机械臂;78-光电传感器组件;79-触摸显示屏;80-旋转输送机;81-第二纵向打带机。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37.实施例一
38.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包括:输送线10以及沿输送线10依次设置的第一水平打带机20、纸盖放置设备30、套膜机40、第二水平打带机50、第一纵向打带机60、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和旋转输送机80。输送线10的起始位置设置有扫码设备11。旋转输送机8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纵向打带机81。
39.本实施例中,一组散装货物经过简易包装后进入本实施例的包装工序。经过简易包装的散装货物上均有条形码,扫码设备11对条形码进行扫描之后,电控系统可以获取条形码指示的信息,根据条形码指示的信息控制相应工序的设备工作或者不工作即可。本实施例中,一组散装货物进入输送线10后,输送至第一水平打带机20处,第一水平打带机20完
成侧面四周棱边护角放置以及水平打带(对托盘上的散装货物进行水平打带),之后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纸盖放置设备30处,若条形码指示的信息为该当前货物需要进行顶部放置纸盖,则电控系统控制纸盖放置设备30进行工作,若条形码指示的信息为当前货物不需要进行放置纸盖而是需要人工套包装箱,则纸盖放置设备30不工作,继续将货物向前输送至纸盖放置设备30和套膜机40之间的位置处停止,可以进行人工套包装箱操作,也即是不同于纸盖放置的另一种包装工序。
40.纸盖放置完成后继续输送货物至套膜机40处进行套膜操作,套膜操作完成之后,继续输送货物至第二水平打带机50处,根据条形码指示的信息当前货物已完成套膜工序需要进行标签粘贴工序,则第二水平打带机50不工作,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第一纵向打带机60处,根据条形码指示的信息当前货物需要进行标签粘贴工序,则第一纵向打带机60也不工作,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处,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工作,给货物粘贴标签和说明书。粘贴完成之后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旋转输送机80上,此处,根据条形码指示当前货物已完成粘贴标签工序需要下线,则旋转输送机80不旋转,第二纵向打带机81不工作,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下线即可。
41.货物上线,输送线10输送货物,扫码设备11进行扫码,根据条形码指示的信息为当前货物不需要放置纸盖,则纸盖放置设备30不工作,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纸盖放置设备30和套膜机40之间的位置处停止,此处,进行套包装箱操作,输送线10停止输送,此处进行人工套包装箱操作,该操作完成之后,操作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套膜机40处进行套膜操作,套膜操作完成之后,继续输送货物至第二水平打带机50处,根据条形码指示当前货物已完成套膜工序需要进行打带操作,则第二水平打带机50自动放竖直护角并完成水平打带,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第一纵向打带机60处,根据条形码指示当前货物需要进行打带工序,则第一纵向打带机60在顶部长边放小护角并完成长边纵向打带,完成之后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处,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工作,给货物粘贴标签和说明书。粘贴完成之后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至旋转输送机80上,根据条形码指示的信息当前货物需要进行打带操作,则旋转输送机80将货物旋转90度,第二纵向打带机81在顶部短边放小护角并完成短边纵向打带,旋转输送机80复位,输送线10继续输送货物下线即可。其中,第二水平打带机50将散装货物捆绑到一起、第一纵向打带机60、第二纵向打带机81均将托盘与托盘上的散装货物打带捆绑在一起。
42.本实施例中,一条输送线10上可以完成放置纸盖及其相应的后续工序或者人工套包装箱及其相应的后续工序两种包装工序,根据两种货物的两种包装需求在一条包装线上完成两种不同的包装操作,增加了功能性,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包装效率,满足包装生产的需求。
43.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输送线10上每个工序对应的位置处均可以设置光电传感器组件,光电传感器组件检测到货物后,会将此信号反馈给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再对各个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工作信号反馈至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可以对各个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
44.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旋转输送机8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转台和输送带,驱动电机驱动转台转动,输送带设置在转台上,输送带和输送带上的货物可以发生转动运动。输送带工作时可以将货物输送至下一工序。
45.进一步地,纸盖放置设备30,包括:纸盖放置箱、龙门架、驱动轨道、纵向运动件和吸盘。纸盖放置箱设置在输送线10的一侧。龙门架横跨设置在输送线10上方。驱动轨道与输送线10的输送面平行且沿与输送线1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驱动轨道设置在龙门架的上端。纵向运动件与驱动轨道滑动连接。纸盖放置箱设置在驱动轨道下方,吸盘与纵向运动件连接,纵向运动件带动吸盘竖向上下运动。
46.本实施例中,纵向运动件在驱动轨道上往复运动,纵向运动件在驱动轨道上运动到纸盖放置箱上方时,纵向运动件向下运动以使吸盘与纸盖放置箱中的纸盖接触,吸盘通过负压将纸盖吸紧,纵向运动件向上运动,驱动轨道驱动纵向运动件运动至输送线10和货物的上方,纵向运动件向下运动将纸盖放置在货物上方,吸盘将纸盖松开,即完成一次纸盖放置操作。纸盖放置设备30自动完成纸盖放置,进一步提高了包装效率。
47.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驱动轨道和纵向运动件可以为直线轨道、丝杠和螺母滑块结构,驱动轨道的直线轨道上转动连接丝杠,丝杠上螺纹连接螺母滑块,螺母滑块和直线轨道滑动连接,并通过电机驱动丝杠转动,螺母滑块沿丝杠往复直线运动。纵向运动件与驱动轨道的螺母滑块固定连接,螺母滑块带动纵向运动件在直线滑轨上往复运动。纵向运动件的直线轨道和丝杠竖向设置,吸盘设置在纵向运动件的螺母滑块上。驱动轨道和纵向运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
4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纵向运动件也可以为电动推杆结构。
4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吸盘通过抽气机进行抽气,使吸盘产生负压,可以吸紧纸盖。
50.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包括:控制箱71、待打印标签纸料盘72、打印机73、牵引剥离机构74、离型纸回收机构75、标签放置盘76和粘贴机械臂77。控制箱71设置在输送线10的一侧。粘贴机械臂77与控制箱71位于输送线10的同一侧,且粘贴机械臂77设置在控制箱71的下游位置上。粘贴机械臂77用于吸取剥离后的标签并将标签放置粘贴在货物上。打印机73设置在控制箱71上。待打印标签纸料盘72设置在打印机73的进纸方向上。待打印标签纸料盘72为卷盘结构,待打印标签纸设置在待打印标签纸料盘72上。待打印标签纸为不干胶标签纸,离型纸回收机构75设置在打印机73的下方。牵引剥离机构74设置在控制箱71上,牵引剥离机构74位于打印机73的出料口处,牵引剥离机构74与离型纸回收机构75连接,末端靠近标签放置盘76。本实施例中,牵引剥离机构74用于在标签打印完成之后,将标签从离型纸上剥离并送至标签放置盘76上,并使离型纸回收机构75将剥离后的离型纸回卷。放置在标签放置盘76上的标签通过粘贴机械臂77吸取并粘贴至货物上。
51.本实施例中,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可以在包装线上自动完成标签的打印粘贴,进一步提高了包装生产效率。
5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箱71中还可以设置工业控制计算机,对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的各个设备可以单独进行设置和控制,例如设置标签的内容等操作。当然,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也可以在电控系统进行控制。
53.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还包括:光电传感器组件78。光电传感器组件78设置在标签放置盘76上,位于标签放置盘76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光电传感器组件78用于检测标签放置盘76上是否有标签,光电传感器组件78检测到有标签时,将信号反馈
至电控系统,电控系统控制粘贴机械臂77工作吸取标签进行粘贴。
54.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光电传感器组件78为漫反射型光电传感器。
55.进一步地,标签放置盘76为防粘胶材质,剥离后的标签纸在放置盘上不易粘贴。
56.进一步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还包括:第一吹气装置。第一吹气装置设置在标签放置盘76上。第一吹气装置可以具有多个出风口,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标签放置盘76上,多个出风口沿标签放置盘76的周向均匀布置。第一吹气装置向标签放置盘76上方送风,当打印完成的标签输送至标签放置盘76上时,出风口出风,出风口可以对标签四周边沿吹风,一方面可以防止标签粘贴在标签放置盘76上,另一方面在粘贴机械臂77吸取标签时,可以提供辅助力,辅助粘贴机械臂77吸附标签的同时,还能够使标签的边沿尽量平整不下垂,粘贴机械臂77可以平整地将标签吸附。
57.其中,第一吹气装置可以包括气管和送风机,气管的一端与气源连接,气管的另一端朝向标签放置盘76。
58.进一步地,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还包括:第二吹气装置。第二吹气装置设置在牵引剥离机构74靠近标签放置盘76的位置处。第二吹气装置用于向牵引剥离机构74的剥离标签处送风,能够使打印好的标签纸更易从离型纸上分离下来。
59.其中,第二吹气装置与第一吹气装置的结构相同。
60.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还包括:触摸显示屏79。触摸显示屏79设置在控制箱71上。触摸显示屏79可以用于直观地显示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的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人机交互,例如还可以手动设置标签打印规格和内容等,标签打印粘贴装置70的增强了功能性。
6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6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