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参腊肉装袋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2376发布日期:2022-02-23 23:0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腊参腊肉装袋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袋设备,特别是腊参腊肉装袋台。


背景技术:

2.滇西南地区哀牢山腹地,历来有着杀年猪的习俗。这对村里人来说,也是件极为隆重的事。而所杀年猪的肉,除了当天招待客人的少部分,剩下的要腌制保存,供一家人吃一年。首先是腌制成腊肉——这是众所周知的;再者,就是以腊参的形式。
3.腊参由哪些原料腌制而成呢,是猪头、猪脚、猪脊梁、猪肚皮、猪肚子、三线肉、瘦肉,以及盐巴、辣椒面、花椒面、茴香面、草果面、芫荽面、蒜叶、姜丝、米酒等作料。另外还可加入适量木耳或竹笋丝,两者皆加入亦可。
4.目前对于少量加工生产的腊参和腊肉装袋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装袋,这样就需要一只手拿着袋子,另一只手去拿肉装到袋子里面,这样不好操作,手还需要撑开袋子口,袋子口小的话就不会操作,不可避免袋子外表容易摸到油腻的物质,这样反而增加工作量,而且目前之前装一个大概的分量不是很好掌握,因为日常这个装袋工作人员流动性太大,不好很好掌握分量需要一个标准点的工具进行装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是实现同时装腊肉和腊参,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直接装入袋子,同时还不会把油腻的物质留在袋子外侧,提高效率,甚至人工直接坐在支架上进行标准化装袋的腊参腊肉装袋台。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腊参腊肉装袋台,包括支架,支架顶部其中两条相邻的边缘上设有固定条,其中一个固定条上设有一个装腊肉的圆料斗,圆料斗上端为圆锥体且下端设有圆柱体,圆料斗侧壁设有u形侧架,固定条上设有五根限位杆,五根限位杆构成梯形结构,其中三根限位杆构成上底,另外两根构成下底,下底靠近圆料斗,上底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大于侧架厚道,u形侧架插入到上底和下底之间;另外一个固定条上倾斜设有长方体的下料体,下料体上方设有弧形缺口,下料体下端外边缘设有凸台。
7.所述支架的立柱上设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位于圆料斗和下料体之间的立柱上,旋转支架另外一端设有平衡杆,平衡杆中间通过转轴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平衡杆两端分别设有托盘,托盘底部设有圆柱形凹槽,平衡杆靠近转轴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这样当需要那边装袋的时候,把袋子置于对应侧的托盘上,另外一侧托盘内放入砝码,这样能装入更为精准的装袋工具。
8.所述限位杆呈t字形。这样圆料斗的侧架伸入到五个限位杆内以后,这样上端会被卡住不容易掉出来。
9.所述支架的四根立柱能够折叠收缩,且底部设有踩板。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的位置高度进行装袋操作,通过脚踩可以固定住支架,支架也可以做宽作为一根凳子,这样人员可以坐在凳子上进行装袋操作。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圆料斗和下料体内部分别套上各种对应的装袋袋子,袋子底部贯穿开,然后贯穿袋子下面装上对应的袋子且位于贯穿袋子的外侧,需要装腊参或者腊肉的时候,把旋转支架转移到对应一次,其中靠近一侧的平衡杆上的托盘位于圆料斗或下料体的下方,另外一侧的托盘的圆柱凹槽内放入对应砝码,这样装袋的时候,装入大概重量的肉品以后翘起砝码托盘一侧,这样后期只要微调重量就可以确定装袋重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旋转支架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衡杆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16.实施例1
[0017] 如图1所示,腊参腊肉装袋台,包括支架1,支架顶部其中两条相邻的边缘上设有固定条2,其中一个固定条2上设有一个装腊肉的圆料斗3,圆料斗3上端为圆锥体且下端设有圆柱体,圆料斗侧壁设有u形侧架4,固定条2上设有五根限位杆5,五根限位杆5构成梯形结构,其中三根限位杆5构成上底,另外两根构成下底,下底靠近圆料斗3,上底和下底之间的缝隙大于侧架4厚道,u形侧架4插入到上底和下底之间;另外一个固定条2上倾斜设有长方体的下料体6,下料体6可以通过固定栓16固定在固定条上,下料体6上方设有弧形缺口7,下料体6下端外边缘设有凸台8。所述限位杆5呈t字形。这样圆料斗的侧架伸入到五个限位杆内以后,这样上端会被卡住不容易掉出来。
[0018]
当需要装腊参的时候,取一个袋子把底部剪开以后,袋子上下都是互通放置在圆料斗内且向下延展出去,在圆料斗外侧套装一个袋子,这样人工一只手扶住袋子,另外一只手可以往圆料斗内塞腊参进行装袋操作,装袋结束以后可以快速更换新的袋子,装袋效率高,而且这样不会污染到装袋的袋子。当需要装腊肉的时候,同样取一个袋子把底部剪开以后塞到下料体内,上端也撕开以后向下折起来包裹在下料体外侧,同时用一根松紧绳扎住外侧,避免袋子脱落,然后一只手把装腊肉的袋子上端开口套在上端的袋子外侧,另外一只手就可以进行装袋操作。整个装袋过程中,一个人工可以一只手拿着新袋子,另外一只手可以通过圆料斗或下料体往袋子装腊参或腊肉,整个过程中就避免了撑开口袋不方便操作,同时还避免装袋过程中油腻污染到袋子外侧,这样极大提高效率避免清理袋子外侧。
[0019]
实施例2
[0020] 如图2、3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料体6可以通过图钉固定在固定条上,支架1的立柱上设有旋转支架9,旋转支架9位于圆料斗3和下料体6之间的立柱101上,旋转支架9另外一端设有平衡杆10,平衡杆10中间通过转轴11固定在旋转支
架9上,平衡杆10两端分别设有托盘12,托盘12底部设有圆柱形凹槽13,平衡杆10靠近转轴11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14。这样当需要那边装袋的时候,把袋子置于对应侧的托盘上,另外一侧托盘内放入砝码17,这样能装入更为精准的装袋工具。
[0021]
所述支架的四根立柱101能够折叠收缩,且底部设有交叉踩板15,交叉踏板15与四个立柱固定在一起。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的位置高度进行装袋操作,交叉踏板同时延伸4个立柱且脚踩可以固定住支架,方便快速调节定位,避免单个调节不稳定,立柱通过插销固定图中未展示,支架也可以做宽作为一根凳子,这样人员可以坐在凳子上进行装袋操作。
[0022]
根据需要装袋,把旋转支架转到对应一侧以后,对应的托盘位于圆料斗或下料体下方,把袋子底部置于托盘上,在另一个托盘底部的凹槽内放置砝码,凹槽方便放置砝码还不影响托盘装袋,装袋时候人员扶住袋子上端进行装袋,这样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装袋到准确重点,不行可以装个大概,这样后期添加获得准确的装袋量,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实现操作,而且不会污染袋子外侧,极大提高效率,装袋称重定量可以同步完成。
[0023]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