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869发布日期:2022-04-14 21:0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简易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中涉及的事项很多,所以需要用的施工设备也是非常多的,建筑工地上比较常见的施工材料有大型的孤石、拆除的墙体和砖块等材料,人工搬运比较费力,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伤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搬运,操作过于繁琐,效率低下,影响工地施工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更加省力、可周转使用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
4.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包括拉绳、销轴和结构相同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间隔布置的两个以上的分叉杆,所述分叉杆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杆沿所述第二连接杆向上偏折,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钩状的夹爪,所述第一夹杆的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夹杆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销轴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之间形成材料抓取空间。
5.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套筒、卡杆、螺栓和螺母,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贯穿其筒壁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卡杆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均匀布置的第六通孔,所述卡杆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套筒的筒腔内,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内,所述套筒的上端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上,所述卡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
6.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圆弧状的挂钩,所述挂钩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上。
7.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均为两个。
8.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中还包括钢管,所述拉绳悬挂在所述钢管上。
9.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为钢材制成。
10.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
运装置第一夹杆的第一连接杆由销轴活动连接于第二夹杆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之间,这样可以使简易搬运装置在搬运材料时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简易搬运装置的使用寿命,简易搬运装置由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组成的抓取材料的空间,可以紧固牢靠的抓取大型的孤石、拆除的墙体和砖块等材料,避免了人工搬运时的危害,免除了机械设备搬运时的繁琐,增加了工作效率。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一
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包括拉绳1、销轴2和结构相同的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间隔布置的两个分叉杆,分叉杆包括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6,第三连接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5的下端,第二连接杆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第一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圆弧状的挂钩7,两个第一连接杆的挂钩7分别紧固连接于拉绳1的两端,挂钩7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增加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使用安全性,第三连接杆6沿第二连接杆5向上偏折,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第三连接杆6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钩状的夹爪8,第一夹杆3的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第二夹杆4的两个第二连接杆5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销轴2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将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相连接,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的分叉杆之间形成材料抓取空间。
17.本实施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还包括钢管9,拉绳1悬挂在该钢管9上,当简易搬运装置在抓取大型材料时,可以有两人或多人通过钢管9搬运作业,这样能够降低了工作难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18.本实施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均为钢材制成,钢材成本低廉,硬度较高增加了简易搬运装置的使用寿命。
19.下面介绍一下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20.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由销轴2活动连接,拉起或放松拉绳1可以使简易搬运装置抬起或下降,简易搬运装置的材料抓取空间随着简易搬运装置的抬起或下降,空间变小或变大,在搬运大型材料时,首先钢管9向下移动放松拉绳1,材料抓取空间变大,大型材料进入材料抓取空间内,然后钢管9向上移动拉起拉绳1,简易搬运装置向上抬起,材料抓取空间变小,直到简易搬运装置夹紧大型材料,最后大型材料在简易搬运装置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完成搬运作业。
21.本实施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第一夹杆3的第一连接杆由销轴2活动连接于第二夹杆4的两个第二连接杆5之间,这样可以使简易搬运装置在搬运材料时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简易搬运装置的使用寿命,简
易搬运装置由第一夹杆3和第二夹杆4的分叉杆组成的抓取材料的空间,可以紧固牢靠的抓取大型的孤石、拆除的墙体和砖块等材料,避免了人工搬运时的危害,免除了机械设备搬运时的繁琐,增加了工作效率。
22.实施例二
23.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建筑简易搬运装置的第一连接杆为可伸缩的加长杆设计,第一连接杆包括套筒10、卡杆11、螺栓12和螺母,套筒10上设置有贯穿其筒壁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卡杆11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均匀布置的第六通孔13,卡杆11的上端套装于套筒10的筒腔内,螺栓12依次穿过第四通孔、第六通孔13和第五通孔后螺纹连接于螺母内,套筒10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圆弧状的挂钩7,挂钩7紧固连接于拉绳1上,卡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5的上端,将第一连接杆设计成可伸缩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搬运的大型材料的高度和体积,提前调节建筑搬运装置的轴向长度,可以使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在搬运作业过程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整体搬运作业的效率。
2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绳、销轴和结构相同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间隔布置的两个以上的分叉杆,所述分叉杆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杆沿所述第二连接杆向上偏折,两者之间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向上弯曲形成钩状的夹爪,所述第一夹杆的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夹杆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销轴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之间形成材料抓取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套筒、卡杆、螺栓和螺母,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贯穿其筒壁的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卡杆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均匀布置的第六通孔,所述卡杆的上端套装于所述套筒的筒腔内,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第六通孔和第五通孔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内,所述套筒的上端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上,所述卡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圆弧状的挂钩,所述挂钩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均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管,所述拉绳悬挂在所述钢管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为钢材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简易搬运装置,该搬运装置包括拉绳、销轴和结构相同的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均包括第一连接杆和间隔布置的两个以上的分叉杆,所述分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所述分叉杆的下端向上弯曲成钩状的夹爪,所述第一夹杆的第一连接杆由销轴连接于第二夹杆的任意两个分叉杆之间,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分叉杆之间形成材料抓取空间,所述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上端均紧固连接于所述拉绳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更加省力、可周转使用的建筑简易搬运装置。易搬运装置。易搬运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彭皓 赵红阳 韦倩琳 黄东明 郑旺 赵光远 朱小六 赵琳琳 祁丛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六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3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