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39834发布日期:2022-07-05 22:05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室逃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梯的轿厢结构均设计有可在轿内打开的装饰吊顶并与安全窗、逃生通道连通,电梯在日常使用中有发生骤停的风险,当电梯发生骤停且无法打开轿厢门时,需要救援人员或被困人员打开装饰吊顶以实现救援或逃生。
3.但现有的电梯轿厢只设置可在轿厢内打开装饰吊顶的结构,并没有在轿顶外设计可以打开装饰吊顶的结构。危险发生时,救援人员需要从安全窗经装饰吊顶进入轿厢内实施救援,而这种只能在轿厢内打开装饰吊顶的轿厢,需要轿厢内部人员在轿厢内操作打开装饰吊顶,才能便于救援人员进入轿厢实施救援或轿厢内人员逃离轿厢。若被困在轿厢内的人无法配合即时打开轿内装饰吊顶时,则需要进行切割或其它方法破除装饰吊顶进入轿厢,救援难度高,救援时间长。
4.因此,亟需一种在轿厢外可打开装饰吊顶的逃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在轿厢内打开装饰吊顶,救援难度高,救援时间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逃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在轿厢内打开装饰吊顶,救援难度高,救援时间长的缺陷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逃生装置,包括:逃生开关,安装在电梯顶部的支架;所述逃生开关与电梯的装饰吊顶的一侧连接,所述装饰吊顶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逃生开关具备上手柄,所述上手柄位于所述装饰吊顶的外侧;驱动所述上手柄,所述装饰吊顶打开。
7.可选地,所述逃生开关还具备下手柄,所述下手柄位于所述装饰吊顶的内侧;驱动所述下手柄,所述装饰吊顶打开。
8.可选地,所述装饰吊顶的顶面设置有锁扣部,所述逃生开关配置有挂钩及销轴;所述上手柄固定连接到所述销轴,所述挂钩扣接于所述锁扣部,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支架。
9.可选地,所述装饰吊顶的顶面设置有锁扣部,所述逃生开关配置有挂钩及销轴;所述下手柄固定连接到所述销轴,所述挂钩扣接于所述锁扣部,所述销轴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支架。
10.可选地,所述装饰吊顶与所述支架通过合页可转运地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挂钩与所述上手柄连成一体。
12.可选地,所述锁扣部为吊耳结构或挂轴结构。
13.可选地,所述上手柄连接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连接到所述支架。
14.可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装饰吊顶坠落的锁链,所述锁链的两
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支架及所述装饰吊顶。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装置,通过设置具备上手柄的逃生开关,可使得救援人员在轿厢顶上能打开电梯轿厢的装饰吊顶,降低救援难度,缩短救援时间;同时,逃生开关也具备在轿厢内部打开电梯轿厢装饰吊顶的下手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装置的整体结构打开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逃生装置的整体结构闭合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逃生装置装配于电梯中的示意图;
21.图中:
22.1、逃生开关;2、支架;3、装饰吊顶;4、合页;5、锁链;6、锁紧弹簧;7、吊耳;8、挂轴;10、上手柄;20、挂钩;30、下手柄;40、销轴;100、电梯;101、轿厢;102、安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逃生装置,在电梯遇到骤停危险时,救援人员可以从电梯井来到电梯轿厢的顶部,从轿厢顶部打开电梯的装饰吊顶或吊顶,从而进入轿厢内部实施救援。如图1-图4所示,逃生装置安装在电梯100的顶部,电梯100的顶部设置有通道与轿厢101连通,形成安全通道102,当开启逃生装置时,安全通道102畅通,轿厢101内的被困人员可以从安全通道102逃生。
25.逃生装置包括逃生开关1、支架2及装饰吊顶3,具体地,支架2固定安装在电梯100的顶部,其中,以乘坐人员站立于轿厢101内头部上面为顶部。支架2的安装方式具体可以为螺栓连接或焊接或与电梯100一体成型。支架2上可横向设置若干支杆,以加强支架2的强度并便于逃生开关1的安装与位置选择。逃生开关1可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支架2上,具体地,逃生开关1可安装在支架2的支杆上。
26.进一步地,逃生开关1扣接于装饰吊顶3的一侧,装饰吊顶3的另一侧连接到支架2;具体地,逃生开关1设置有上手柄10,上手柄10为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上手柄10可相对于支架2可作一定角度的转动。逃生开关1在安装时,上手柄10位于装饰吊顶3的外侧,并高出装饰吊顶3的外侧面,便于轿厢101外部人员驱动上手柄10,进而打开装饰吊顶3;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装饰吊顶3的外侧面,是指装饰吊顶3在完成安装后,以轿厢101内看到装饰吊顶3的一侧为内侧面,内侧面的相对面为外侧面。装饰吊顶3的顶面设置有锁扣部,逃生开关1连接到锁扣部。驱动上手柄10向预设方向转过一个角度,可以使得装饰吊顶3打开,其打开方式具体可以是缝隙打开或脱离打开;装饰吊顶3在打开时,装饰吊顶3相对支架2转过一定角度。
27.进一步地,逃生开关1设置有呈弯钩状的挂钩20及销轴40,挂钩20固定连接到销轴
40;销轴40可转动地连接到支杆上,即销轴40可转动地连接到支架2。上手柄10可通过销孔配合或螺纹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到销轴40,驱动上手柄10转动可以连带销轴40转动,销轴40带动挂钩20转动;锁扣部可以设置成吊耳结构或挂轴结构;优选地,锁扣部设置成吊耳7,挂钩20与吊耳7扣接。当驱动上手柄10向预定方向转动时,上手柄10带动销轴40转动,销轴40连带挂钩20转动,挂钩20脱离吊耳7,实现装饰吊顶3打开。
28.在一些实施例中,逃生开关1还设置了下手柄30,下手柄30可以为板结构或杆结构,下手柄30可通过销孔配合或螺纹连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到销轴40;在安装逃生开关1时,下手柄30位于装饰吊顶3的内侧,并低于装饰吊顶3的内侧面,便于轿厢101内部人员驱动下手柄30,进而打开装饰吊顶3。当驱动下手柄30向预定方向转动时,下手柄30连带销轴40转动,销轴40带动挂钩20转动,挂钩20脱离吊耳,实现装饰吊顶3打开。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饰吊顶3与支架2可以通过合页4连接,具体地,装饰吊顶3远离吊耳7的一侧与合页4的一侧固定连接,合页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到支架2;当装饰吊顶3脱离挂钩20时,装饰吊顶3绕合页4的合页轴旋转,装饰吊顶3打开。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逃生开关1的上手柄10与挂钩20连成一体,逃生开关1的上部形成为上手柄10,下部形成为挂钩20;一体成型的结构加工工艺简单,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3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手柄10的中部位置配置了锁紧弹簧6,锁紧弹簧6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到上手柄10及支架2上,支架2上可卡止装置(未图示),限定上手柄10的转动复位角度。当装饰吊顶3处于闭合状态时,如图2所示,锁紧弹簧6处于收缩放松状态,锁止上手柄10,使得挂钩20不脱出于吊耳7。当需要打开装饰吊顶3时,如图1所示,逆时针方向扳动上手柄10,锁紧弹簧6被拉伸,处于张紧状态,挂钩20脱出于吊耳7,装饰吊顶3被打开;当撤去驱动力,上手柄10连同挂钩20在锁紧弹簧6的回弹力作用下,回到卡止位置。
32.在一些实施例中,逃生装置还配置了用于防止装饰吊顶3坠落的锁链5,锁链5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架2及装饰吊顶3。具体地,锁链5的两端分别配置扣圈,支架2上设置吊耳或挂轴8,装饰吊顶3上再对应地设置吊耳或挂轴8,两个扣圈分别扣入支架2或装饰吊顶3的吊耳或挂轴8。当装饰吊顶3被打开时,锁链5能够挂起装饰吊顶3,防止装饰吊顶3伤及人员。
33.本实用新型的逃生装置,在轿厢顶部,可以通过逃生开关的上手柄将装饰吊顶打开;在轿厢内部,可以通过逃生开关的下手柄将装饰吊顶打开,最终实现救援或自救;救援难度低,救援时间短。
34.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