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4245发布日期:2022-04-09 10:4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


背景技术:

2.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3.目前,垃圾分类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推进开展。为了更好完成垃圾分类工作,政府和社区会发放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人们根据垃圾袋的颜色进行分类、分装和投放,即便如此,在投放时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人为错误。此外,由于垃圾箱内物品杂乱,投放垃圾时,极易使人产生不适感,甚至造成病菌传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该垃圾箱不但达到了自动分类的目的,而且使用者无需靠近即可完成垃圾分类投放。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转运机构;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中设有若干容置腔,每一容置腔所对应的箱体顶面上均设有投放口;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托盘、支撑杆、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分别设置在箱体左右两侧,主动滑轨上设有滑行电机,支撑杆为两组,两支撑杆分别固定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的滑块上,转运托盘通过两转轴设置在两支撑杆之间且转轴与转运托盘为固定连接、转轴与支撑杆通过轴承连接,其一支撑杆上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该支撑杆上对应的转轴连接,转运托盘上还设有识别摄像头和控制盒,控制盒中设有主控板,识别摄像头、滑行电机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盒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上还设有与投放口一一对应的标识按钮以及扬声器,标识按钮和扬声器均与控制盒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托盘包括方形底板以及设置在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和前侧边的挡板。
9.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托盘的底板上嵌入设有若干滚轮。
10.进一步的,每一投放口中均设有弹簧门,且未施压状态下,弹簧门封闭投放口。
11.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门为对开双门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相比于现有技术,其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在箱体上增设转运机构,通过转运机构将垃圾袋运移至符合垃圾分类标准的对应容置腔的投放口上方,随后投放至对应容置
腔之中,一方面,达到了自动分类的目的,避免人为错误投放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非接触投放,使用者无需靠近即可完成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减少了不适感,还可以防止病菌传播。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运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标注说明:1、箱体,2、投放口,3、弹簧门,4、主动滑轨,5、从动滑轨,6、滑行电机,7、转运托盘,8、转轴,9、支撑杆,10、转动电机,11、底板,12、挡板,13、识别摄像头,14、控制盒,15、标识按钮,16、扬声器,1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上的转运机构。
20.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中设有若干容置腔,每一容置腔所对应的箱体1顶面上均设有投放口2。本实施例中,箱体1中设有4个容置腔,对应的,垃圾按4种标准分类,并使用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进行分类。
21.上述技术方案,每一投放口2中均设有弹簧门3,且未施压状态下,弹簧门3封闭投放口2。优选的是,弹簧门3为对开双门结构,减少弹簧门3对容置腔容积的影响。
22.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托盘7、支撑杆9、主动滑轨4和从动滑轨5,主动滑轨4和从动滑轨5分别设置在箱体1左右两侧,主动滑轨4上设有滑行电机6,滑行电机6的输出端与主动滑轨4的滑块驱动件连接,支撑杆9为两组,两支撑杆9分别固定在主动滑轨4和从动滑轨5的滑块上,转运托盘7通过两转轴8设置在两支撑杆9之间且转轴8与转运托盘7为固定连接、转轴8与支撑杆9通过轴承连接,其一支撑杆9上设有转动电机10且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与该支撑杆9上对应的转轴8连接。
23.其中,滑行电机6用于驱动转运托盘7沿主动滑轨4和从动滑轨5运移,也就是沿箱体1长边方向运移;转动电机10用于驱动转运托盘7转动。
24.请参阅图2-3所示,转运托盘7上还设有识别摄像头13和控制盒14,控制盒14中设有主控板,识别摄像头13、滑行电机6和转动电机10均与控制盒14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25.按照上述电气配置,主控板中的程序设定为:当识别摄像头13监测到转运托盘7上放置了垃圾袋后,识别其颜色,根据颜色判定转运托盘7上所放垃圾的类型;随后,滑行电机6驱动转运托盘7沿主动滑轨4和从动滑轨5运移至相应投放口2上方,转动电机10驱动转运托7盘转动,垃圾袋从转运托盘7上滑至相应投放口2之中;最后,转运托盘7复位。
26.更进一步的,控制盒14上还设有与投放口2一一对应的标识按钮15以及扬声器16,标识按钮15通过文字或数字或颜色进行区分,标识按钮15和扬声器16均与控制盒14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
27.按照上述电气配置,主控板中的补充程序设定为:当使用者按下的标识按钮15与
识别摄像头13的判定一致时,滑行电机6、转动电机10正常执行工作指令;当使用者按下的标识按钮15与识别摄像头13的判定不一致时,滑行电机6、转动电机10不动作,扬声器16报错提示,直至使用者按下的标识按钮15与识别摄像头13的判定一致时(重按按钮或重新识别),滑行电机6、转动电机10才正常执行工作指令。上述设计可以中和机器识别和人为识别的结果,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度。
28.上述技术方案,转运托盘7包括方形底板11以及设置在方形底板11左右两侧边和前侧边的挡板12。特别指出的是,初始状态下的转运托盘7应为倾斜状态(后侧边高于前侧边),以免放置于其上的垃圾袋滚落。可选的是,转运托盘7的底板11上嵌入设有若干滚轮17,利于放置于其上的垃圾袋滚落。
29.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在箱体1上增设转运机构,通过转运机构将垃圾袋运移至符合垃圾分类标准的对应容置腔的投放口2上方,随后投放至对应容置腔之中,一方面,达到了自动分类的目的,避免人为错误投放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实现了非接触投放,使用者无需靠近即可完成垃圾分类投放,不仅减少了不适感,还可以防止病菌传播。
30.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上的转运机构;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中设有若干容置腔,每一容置腔所对应的箱体顶面上均设有投放口;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托盘、支撑杆、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分别设置在箱体左右两侧,主动滑轨上设有滑行电机,支撑杆为两组,两支撑杆分别固定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的滑块上,转运托盘通过两转轴设置在两支撑杆之间且转轴与转运托盘为固定连接、转轴与支撑杆通过轴承连接,其一支撑杆上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该支撑杆上对应的转轴连接,转运托盘上还设有识别摄像头和控制盒,控制盒中设有主控板,识别摄像头、滑行电机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盒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上还设有与投放口一一对应的标识按钮以及扬声器,标识按钮和扬声器均与控制盒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托盘包括方形底板以及设置在方形底板左右两侧边和前侧边的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托盘的底板上嵌入设有若干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投放口中均设有弹簧门,且未施压状态下,弹簧门封闭投放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门为对开双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非接触式智能分类垃圾箱,包括箱体以及转运机构;箱体为长方体结构且其中设有若干容置腔,每一容置腔所对应的箱体顶面上均设有投放口;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托盘、支撑杆、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分别设置在箱体左右两侧,主动滑轨上设有滑行电机,支撑杆为两组,两支撑杆分别固定在主动滑轨和从动滑轨的滑块上,转运托盘通过两转轴设置在两支撑杆之间,其一支撑杆上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该支撑杆上对应的转轴连接,转运托盘上还设有识别摄像头和控制盒,识别摄像头、滑行电机和转动电机均与控制盒中的主控板电性连接。该垃圾箱不但达到了自动分类的目的,而且使用者无需靠近即可完成垃圾分类投放。成垃圾分类投放。成垃圾分类投放。


技术研发人员:程尹宣 齐伟伟 缪雄 田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灭霸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