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8541发布日期:2022-06-08 09:5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


背景技术:

2.热室是处理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危害的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封闭专用设施,常规核设施中相关部件具有放射性或者沾染放射性物质尤其是属于髙放射性的部件,必须在热室内进行相关的维护和处理之后,通过巧洗去污、包装和相关屏蔽措施之后,达到清洁解控标准的才能够进行转运出热室和常规运输最终抵达填埋场所进行深埋处理。因此在将放射性或者沾染放射性物质尤其是属于髙放射性的部件转运出热室的过程中,通常是利用热室吊车在热室中将放射性物质或部件进行转运。
3.现有技术中,由于热室中存在核辐射,因此作为热室吊车动力源的电机等电气设备只能设置于热室外,通常是利用丝杆传动机构等传动机构将热室内的吊具与热室外的动力源相连,动力源通过丝杆传动机构传动位移机构在热室中进行位移,但利用丝杆传动机构负载重物进行移动时,由于是丝杆对重物进行承压并进行位移,当丝杆承压过大或者长期使用时,丝杆表面极易让往复螺纹磨丝,产生金属碎屑,从而阻碍热室吊车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包括热室,以及设于热室外的动力源,还包括:第一位移机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设于所述热室中,并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用于传动热室吊车沿y轴方向运动;第二位移机构,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设于所述热室中,与所述动力源传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相连,用于传动热室吊车沿x轴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套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位移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相连的第一行走构件,所述第一转动轴用于传动第一位移构件旋转以传动所述第一行走构件沿y轴方向移动。
5.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构件包括:第一位移轴套,所述第一位移轴套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相套接;滑动键,所述滑动键外凸,设于所述第一位移轴套的内壁上,所述滑动键的数量为多个且相邻的滑动键之间存在间隙;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凹且沿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连续设置,所述滑动键设于所述滑动槽中并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构件还包括:滑动滚珠,所述滑动滚珠设于相邻滑动键的间隙中,且所述滑动滚珠的外壁与所述滑动槽以及所述第一位移轴套的内壁相抵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还包括:第一伞齿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伞齿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主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主锥齿轮相啮合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副锥齿轮,所述第一主锥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一位移轴套的外周上;第二伞齿传动构件,所述第二伞齿传动构件包括第二主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主锥齿轮相啮合且垂直设置的第二副锥齿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副锥齿轮以及第二主锥齿轮相连。
8.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副锥齿轮相
连;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固定于热室内部且沿y轴方向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将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副锥齿轮同轴相连。
9.优选地,所述第一行走构件中还包括:行走架,所述行走架为长方体形结构,所述行走架与所述连接轴相连;辅助行走组件,所述辅助行走组件设于所述行走架的底部,所述辅助行走组件包括固定于热室中的第一导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滑轮;其中,所述第一滑轮的外周上设有内凹的轮槽,所述内凹的轮槽与第一导轨相连。
10.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还包括:第二行走构件,所述第二行走构件与所述第一行走构件的结构相同并相连;所述第二行走构件包括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二副锥齿轮经连接轴同轴相连,所述第二齿条固定于热室内部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平行设置。
11.优选地,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结构相同;第二位移构件,所述第二位移构件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相连,包括第二位移轴套,所述第二位移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位移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三伞齿传动构件,所述第三伞齿传动构件包括第三主锥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三主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副锥齿轮,其中,所述第三主锥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位移轴套的外周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结构相同,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副锥齿轮相连;第三位移构件,所述第三位移构件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输出轴相连,包括第三位移轴套,所述第三位移构件与所述输出轴的连接方式和所述第一位移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连接方式相同;蜗轮蜗杆传动构件,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构件包括蜗杆结构,以及与所述蜗杆结构相配合的蜗轮,所述蜗杆结构设于所述第三位移轴套的外周上;第三行走构件,所述第三行走构件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蜗轮相连;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且沿x轴方向固定;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蜗轮相连,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分别设于所述蜗轮的两侧并同轴相连;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且沿x 轴方向固定。
12.优选地,所述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还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行走架相连,且经轴承与第一位移构件以及第二位移构件相连。
13.优选地,所述第二行走构件上还设有防脱轨组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5.1、通过设置第一位移构件,利用第一位移构件与第一转动轴键槽连接,通过第一转动轴传动第一位移构件跟随第一转动轴转动进行同步转动,再利用第一伞齿传动和第二伞齿传动构件将第一位移构件与第一行走构件相连,使第一行走构件在热室中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行走构件相连的第一位移构件进行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利用丝杆负载重物进行移动时,往复螺纹磨丝产生的金属碎屑阻碍热室吊车正常运行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降低热室吊车的位移结构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16.2、通过在滑动槽中设置滑动滚珠,将滑动滚珠与第一位移轴套的内壁相抵接,使得第一位移构件跟随第一行走构件进行移动时,滑动滚珠负载第一位移轴套进行位移,一方面增强第一位移构件跟随第一行走构件同步位移时的流畅性,另一方面利用滑动滚珠清洁滑动槽,避免因滑动槽堵塞而导致热室吊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
17.3、通过同时设置第一行走构件和第二行走构件,一方面实现热室吊车沿热室的y轴方向进行位移,另一方面还能够将热室吊车的重量分摊至第一行走构件与第二行走构件上,从而减少齿轮齿条结构所负载的重量,以及减少第一位移构件作用于第一转动轴上的作用力,减少第一转动轴的承重,延长热室吊车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更换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中第一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中(第一转动轴与第一位移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23.1、第一位移机构;11、第一转动轴;111、滑动槽;12、第一位移构件; 121、第一位移轴套;122、滑动键;123、滑动滚珠;13、第一伞齿传动构件; 131、第一主锥齿轮;132、第一副锥齿轮;133、传动轴;14、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1、第二主锥齿轮;142、第二副锥齿轮;15、行走构件;151、第一齿轮;152、第一齿条;153、连接轴;154、行走架;155、辅助行走组件; 1551、导轨;1552、滑轮;16、第二行走构件;161、防脱轨组件;17、加强连接件;
24.2、第二位移机构;21、第二转动轴;22、第二位移构件;221、第二位移轴套;23、第三伞齿传动构件;231、第三主锥齿轮;232、第三副锥齿轮; 24、输出轴;25、第三位移构件;251、第三位移轴套;26、蜗轮蜗杆传动构件;261、蜗杆结构;262、蜗轮;27、第三行走构件;271、第三齿轮;272、第三齿条;273、第四齿轮;274、第四齿条;
25.3、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8.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工程热室吊车位移结构,所述热室吊车位移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为设置于热室中,并与设于热室外部的动力源相连。其包括第一位移机构1,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相连的第二位移机构2,以及将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2相连的连接架3。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用于驱动热室吊车沿热室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2用于驱动热室吊车沿热室的x轴方向进行移动,在此需要说
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方向指的是垂直于长方体形热室正面的方向,所述y轴方向指的是垂直于长方体形热室的侧面所在的方向,或者,参见图1,以长方体形热室的长宽高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其中长方体形热室的长度方向对应y轴方向,长方体形热室的宽度方向对应x轴方向,长方体形热室的高度方向对应z轴方向。
29.当然,所述位移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运输场景,例如所述热室也可以是封闭空间,热室吊车为设于封闭空间中的运输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作具体选定。
30.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包括第一转动轴11,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1相连的第一位移构件12,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相连的第一伞齿传动构件13,与所述第一伞齿传动构件13相连的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与所述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相连的第一行走构件1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指的是电机。
31.所述第一转动轴11经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与设置于热室外的动力源相连,从而将来自于动力源的输出扭矩传递至第一转动轴11上,进而利用设置于热室外的动力源驱动设置于热室中的第一转动轴11进行旋转。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轴11经连接轴承固定于热室中。
32.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与第一转动轴11活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轴11的外周上设有多组沿第一转动轴11轴向设置的滑动槽111,所述滑动槽111连续设置,从所述第一转动轴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包括位移轴套121以及设置在所述位移轴套121内壁上的滑动键122。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轴11的外周上沿轴向设有内凹的滑动槽111,所述位移轴套121内壁上设置外凸的滑动键122,通过将位移轴套121套设于第一转动轴11上以后,利用键槽相互配合,使得位移轴套121上的滑动键122嵌入滑动槽111中并滑动连接,即可利用第一转动轴11绕自身轴线旋转带动位移轴套121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槽11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1上,所述滑动键122的数量也为多个,且相邻的滑动键22之间存在间隙。
33.所述第一伞齿传动构件13包括第一主锥齿轮131以及与所述第一主锥齿轮131相啮合的第一副锥齿轮132,其中,所述第一主锥齿轮131固定连接于位移轴套121的外周上,通过位移轴套121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第一主锥齿轮131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所述第一副锥齿轮132设置于第一主锥齿轮131的下方并与第一主锥齿轮131互相垂直设置,通过第一主锥齿轮 131旋转传动第一副锥齿轮132旋转。
3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包括第二主锥齿轮141以及与所述第二主锥齿轮141相啮合的第二副锥齿轮142。其中,为将第一伞齿传动构件 13与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相连,所述第一伞齿传动构件13中还设有将第一副锥齿轮132与第二主锥齿轮141相连的传动轴133,所述第一副锥齿轮132 和第二主锥齿轮141分别与所述传动轴133的两端相连,从而利用第一副锥齿轮132的旋转经传动轴133传动第二主锥齿轮141进行同步旋转,进而利用第二主锥齿轮141传动第二副锥齿轮142进行旋转。
35.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包括第一齿轮151,与所述齿轮151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52,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151相连的连接轴153,其中,所述连接轴153 穿过第二副锥齿142的空心部分后与第二副锥齿轮142相连,从而将所述第一齿轮151与第二副锥齿轮142同轴相连,通过将第一齿轮151与第二副锥齿轮142同轴相连以后,当第二主锥齿轮141传动第二副锥齿轮142进行旋转时,所述连接轴153也将跟随第二副锥齿轮142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利用连接
轴153传动与连接1轴53相连的第一齿轮151跟随第二副锥齿轮142进行同步旋转,利用第一齿轮151旋转时与第一齿条152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第一齿轮151负载第一行走构件15沿第一齿条152的设置方向进行行走。
3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中还包括长方体形的行走架154,以及设置于行走架154上的辅助行走组件155,其中,所述行走架154用于固定第二伞齿传动构件14和第一行走构件15,具体地,所述行走架154为一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轴153的一端依次与第一齿轮151的空心部分、第二副锥齿轮152的空心部分相连后经轴承固定于行走架154上,从而利用第一齿轮151在第一齿条152上行走带动行走架154沿第一齿条152设置的方向进行位移。
37.所述辅助行走组件155包括设置于热室侧壁上的导轨1551,以及与所述导轨1551滑动连接的滑轮1552,其中,所述导轨1551设置于滑轮1552的下方,且固定于热室内部,其设置方向与第一齿条152的设置方向平行。通过将所述滑轮1552固定于行走架154上,行走架154在沿第一齿条152设置的方向进行位移时,滑轮1552也将在导轨1551上进行同步行走,通过设置辅助行走组件155以后,一方面能够利用辅助行走组件155辅助第一行走构件 15行走,增强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行走过程中的流畅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辅助行走组件155对热室吊车的部件进行支撑,有效减少第一齿轮151与第一齿条152之间的承重,从而在热室吊车的工作过程中降低第一齿轮151 与第一齿条152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更换率和检修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所述滑轮1552 的数量为两组,分别位于行走架154的前后两部。且所述滑轮1552上设有内凹的轮槽,所述内凹的轮槽与导轨1551相互配合,通过将导轨1551嵌入内凹的轮槽中,能够使得滑轮1552沿既定方向进行行走,有效降低了第一行走构件15发生脱轨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热室吊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另外,公知地,热室中具有强放射性,通过降低热室吊车发生故障率能够有效避免操作人员进行热室中进行维修,从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量,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3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还包括第二行走构件16,其中,所述第二行走构件16包括第二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其中,所述第一齿条152与第二齿条互相平行设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热室内部两侧的侧壁上且沿y轴方向设置。另外,所述第二齿轮也与所述连接轴153相连,即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相连的具体方式为,所述连接轴 1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151以及第二齿轮相连,且所述连接轴153与第一齿轮151相连的一端还与第二副锥齿轮142相连,即所述第二副锥齿轮142、第一齿轮151以及第二齿轮经连接轴153同轴相连。通过将所述第二副锥齿轮142、第一齿轮151以及第二齿轮同轴相连以后,所述连接轴153传动第一齿轮151与第二齿轮旋转时,将会使得第一齿轮151与第二齿轮的旋转过程为同步进行,通过第一齿轮151与第二齿轮同步旋转,所述第一齿轮151在第一齿条152上的行走过程与所述第二齿轮在第二齿条上的行走过程将会同步进行,从而实现第一行走构件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在各自的位移过程中能够实现同步位移,有效避免了第一行走构件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位移不同步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39.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行走构件16与第一行走构件15结构和功能相同,所述第二行走构件16用于辅助第一行走构件15 在热室中进行行走,且所述第二行走构件16在热室中的行走过程与第一行走构件15的行走过程为同步进行,在此不
再赘述。另外,所述第二行走构件16 上设有若干防脱轨组件161,所述防脱轨组件161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导轨内外侧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经一连接件相连成u形,在第二行走构件16行走的过程中,滑轮组分别沿导轨的内外侧进行滑动,从而对第二行走构件16进行限位,有效避免第二行走构件16脱离轨道。当然,在此对第一防脱轨组件 161的设置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只要是能够防止第一行走构件15或第二行走构件16脱离轨道的作用即可。另外,所述第一齿条152与第二齿条经若干固定件固定于热室的两侧,且齿条与导轨相连后经螺母紧固于热室中,有效避免齿条结构或者导轨结构在工作工程中脱落,进一步降低热室吊车工作过程中的故障率。
4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3的底部与行走架154相连,中部经连接轴承与第一位移构件12相连,当第一行走构件15沿第一齿条152设置的方向进行行走时,在连接架3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1滑动连接的第一位移构件12也将跟随第一行走构件15进行同步位移。其中,第一位移构件12在位移的过程中,所述滑动键122也将跟随第一行走构件15运行的方向在滑动槽 11中进行位移。其中,为增加位移过程中的流畅性,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中还设有多个滑动滚珠123,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滚珠123位于相邻的两个滑动键122之间的间隙中,多个滑动滚珠123的两侧分别经相邻的滑动键122进行限位,且所述滑动滚珠123的外壁与所述位移轴套121的内壁以及与所述滑动槽111相抵接。通过设置滑动滚珠123以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在位移的过程中,首先是设置于多个滑动滚珠123的两侧的滑动键122 带动滑动滚珠123在滑动槽111中滚动,滑动滚珠123在滚动的过程中,同时负载第一位移轴套121进行位移。通过设置滑动滚珠123在滑动槽111中滑动,不仅能够增加第一位移构件12跟随第一行走构件15同步位移过程中的流畅性,还能够利用滑动滚珠123清洁滑动槽111,避免因滑动槽111堵塞而导致热室吊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另外,在热室吊车后期的维护或者检修过程中,更换或者检修设备也十分便捷,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41.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行走构件15以及与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同步进行行走的第二行走构件16负载热室吊车在热室中行走,一方面实现热室吊车沿热室y轴方向进行位移,另一方面还能够将热室吊车的重量分摊至位于两侧的第一行走构件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上,从而减少齿轮齿条结构所负载的重量,以及减少第一位移构件12作用于第一转动轴11上的作用力,减少第一转动轴11的承重,延长热室吊车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更换率。当然,为增强第一行走构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行走构件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将第一行走构件 15与第二行走构件16相连的加强连接件17。
42.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包括第二转动轴21,与所述第二转动轴21相连的第二位移构件22,与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相连的第三伞齿传动构件23,与所述第三伞齿传动构件23相连的输出轴24,与所述输出轴24相连的第三位移构件25,与所述第三位移构件25相连的蜗轮蜗杆传动构件26,以及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构件26相连的第三行走构件27。
43.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与所述第二转动轴21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轴21与第一转动轴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包括与所述第一位移轴套121 结构相同的第二位移轴套221,且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与所述第二转动轴21 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位移构件12和第一转动轴11的连接方
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利用第二转动轴21绕自身轴线旋转传动第二位移构件22进行旋转。另外,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与第一位移构件12还经连接架3通过连接轴承相连,第一位移构件12在位移的过程中,所述第二位移构件22也将进行同步位移。
44.所述第三伞齿传动构件23与第二位移构件22相连,其包括第三主锥齿轮231,以及与所述第三主锥齿轮231相啮合的第三副锥齿轮232。其中,所述第三主锥齿轮231套设于第二位移轴套221上,所述第三副锥齿轮232与输出轴24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三主锥齿轮231与第三副锥齿轮232垂直设置,从而通过第二位移构件22旋转传动第三主锥齿轮231旋转,利用第三主锥齿轮231与第三副锥齿轮232啮合传动第三副锥齿轮232旋转,进而传动与第三副锥齿轮232相连的输出轴24绕自身轴线进行旋转。
45.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24的结构也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1的结构相似,所述输出轴24同样沿轴向设有滑动槽111,所述第三位移构件25也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第三位移构件25包括第三位移轴套 251,所述第三位移构件25与输出轴35相套接,其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位移构件12与第一转动轴的连接方式相同,从而利用输出轴24旋转传动第三位移轴套251进行旋转。
46.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构件26包括设置于第三位移轴套251外周上的蜗杆结构261,以及与所述蜗杆结构261相配合的蜗轮262,其中,所述蜗杆结构261 与所述第三位移轴套251的外壁相连,从而利用第三位移轴套251旋转传动蜗杆结构261进行旋转,进而传动与蜗杆结构261相配合的蜗轮262进行旋转。
47.所述第三行走构件27包括第三齿轮271,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条272,第四齿轮273,以及与所述第四齿轮273相啮合的第四齿条274。其中,所述第三齿轮271与第四齿轮273分别位于所述蜗轮262的两侧并与蜗轮262同轴相连,所述第三齿条272和第四齿条274沿x轴方向设置,通过蜗轮262旋转即可带动第三齿轮271和第四齿轮273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带动第三齿轮271在第三齿条272上以及第四齿轮273在第四齿条274上沿x 轴方向进行行走。
48.进一步地,通过将第三齿轮271、第四齿轮273分别设置于蜗轮262的两侧并与蜗轮262同轴设置,使得第三齿轮271在第三齿条272上以及第四齿轮273在第四齿条274上的行走过程能够同步进行,避免蜗轮262两侧的第三齿轮271和第四齿轮273行走过程不同步而引发事故。
4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构件26与第二行走构件27上还设有一框形安装架28,所述安装架28上横向设有安装板281,所述第三齿条272与第四齿条274分别设置在蜗轮262两侧的安装板281上,从而带动第三行走构件27 在安装架28中进行横向行走。当然,所述第三行走构件27与上方的第三位移构件25相连,当第三行走构件27进行横向行走时,与所述第三行走构件 27相连的第三位移构件25也将在上方进行同步的横向运动,从而实现热室吊车沿x轴方向进行位移。
50.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