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0036发布日期:2022-10-14 18:3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2.如图5所示的螺母,其需要在两个孔分别安装铜头与螺丝,现有对于该螺母的组装通常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方式进行,显然效率较低。而若采用全自动化进行组装,则会基于需要分别对两个彼此呈 90
°
夹角的孔进行装配,而需要分别采用两个工位实现安装,从而导致成本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能够稳定地实现螺母的翻转。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基座以及驱动组件,所述翻转基座设置有导向槽和翻转位,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翻转位连通,所述导向槽用于装设和限位螺母,所述翻转位用于装设待组装的螺母并让该螺母的顶部和其中一侧均显露至外界,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基座翻转。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翻转气缸以及联动件,所述翻转基座固定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传动轴,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气缸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7.进一步的,还包括翻转架,所述传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架,所述翻转架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托住所述翻转基座。
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翻转件以及至少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均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架,两个轴承用于托住所述翻转件,所述翻转件与轴承抵触的一端为弧形,所述翻转件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承托槽,所述翻转基座装设于所述承托槽内。
9.优选的,所述翻转件与轴承抵触的一端设置有导槽,两个轴承均位于导槽内。
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驱动件、下料推件以及集料容器,所述下料推件与所述集料容器分别位于所述翻转位的两侧,所述下料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推件插入或退出所述翻转位,所述下料推件用于把螺母推入所述集料容器。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下料推件的一侧突伸至所述翻转位内。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翻转位位于所述导向槽与所述传动件之间,所述翻转位与所述导向槽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槽使得多个螺母进行排列,位于首端的螺母会进入翻转位内并与传动件抵触而进行限位,因此在装好位于顶部的部分后,由驱动组件带动传动件进行转动,经从而让翻转基座翻转而使得螺母的一侧位于上方,以便于对该孔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基座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进行翻转的螺母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翻转基座,2-驱动组件,3-传动件,4-翻转架,5
ꢀ‑
支撑结构,6-下料机构,7-螺母,11-导向槽,12-翻转位,21
ꢀ‑
翻转气缸,22-联动件,51-翻转件,52-轴承,53-承托槽,54
ꢀ‑
导槽,61-下料驱动件,62-下料推件,63-集料容器,71-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座多工位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基座1以及驱动组件2,所述翻转基座1设置有导向槽11 和翻转位12,所述导向槽11与所述翻转位12连通,所述导向槽11 用于装设并限位螺母7,该限位意为让螺母7保持竖放状态;所述翻转位12用于装设待组装的螺母7并让该螺母7的顶部和其中一侧均显露至外界,所述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所述翻转基座1翻转。
22.使用时,经由外界的装置把一排螺母7送入导向槽11内,而位于前端的螺母7则进入翻转位12;在对该螺母7顶部的孔71组装铜头和螺丝后,由驱动组件2驱动传动件3翻转,以带动翻转基座1进行翻转,从而让全部螺母7的本位于一侧的孔71翻转至朝上,由导向槽11对其他螺母7进行限位,而翻转位12内的螺母7经其一侧显露至外界,因此该螺母7朝上时其孔71能够显露,以便于进行铜头和螺丝的组装。
23.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对螺母7进行翻转和定位的效果,即通过一个组装机构的重复动作即可实现对于螺母7的两个孔71完成组装,简化了结构以便于实现自动化组装。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翻转气缸21以及联动件22,所述翻转基座1固定设置有传动件3,所述传动件3设置有传动轴(图中未标注),所述联动件22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气缸21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22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轴连接。通过翻转气缸21来回动作的方式,经联动件22带动传动件3以及翻转基座1实现翻转,从而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完成驱动。
25.具体的,所述翻转位12位于所述导向槽11与所述传动件3之间,所述翻转位12与所述导向槽11连通。
26.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翻转架4,所述传动件3转动设置于所述翻转架4,所述翻转架4设置有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用于托住所述翻转基座1。即通过支撑结构5与驱动组件2配合,保证翻转基座1处于悬空状态而更易进行翻转。
27.当然,还有其他的结构和方式能够保证翻转基座1能够顺利翻转,在此不再赘述展述。
28.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5包括翻转件51以及至少两个轴承52,两个轴承52均转动设
置于所述翻转架4,两个轴承52用于托住所述翻转件51,所述翻转件51与轴承52抵触的一端为弧形,所述翻转件51远离轴承52的一侧设置有承托槽53,所述翻转基座1装设于所述承托槽53内。该弧形结构使得翻转件51与轴承52的接触更为稳定,使得翻转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更小,从而让翻转动作更为稳定;而承托槽53则是用于对翻转基座1进行限位,让翻转基座1转动时能够带动翻转件51一并转动,以保证翻转效果。
29.优选的,所述翻转件51与轴承52抵触的一端设置有导槽54,两个轴承52均位于导槽54内。导槽54用于对轴承52进行限位,避免轴承52与翻转件51错位或者分离,以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30.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料机构6,所述下料机构6 包括下料驱动件61、下料推件62以及集料容器63,所述下料推件 62与所述集料容器63分别位于所述翻转位12的两侧,所述下料驱动件61用于驱动所述下料推件62插入或退出所述翻转位12,所述下料推件62用于把螺母7推入所述集料容器63。该下料驱动件61 优选为气缸,而翻转位12则是两侧均无阻挡结构,位于翻转位12的螺母7由传动件3和下一螺母7夹住而保持竖放状态;即翻转位12 的组装完毕以后,由下料驱动件61驱动下料推件62插入翻转位12 内并把翻转位12内的螺母7推入集料容器63,从而实现了快速下料的效果,结构简单。
31.具体的,所述导向槽11靠近所述下料推件62的一侧突伸至所述翻转位12内。由于螺母7排好后,其两个孔71分别朝上和朝向集料容器 63的一侧,因此在翻转时,必然要把一侧的孔71翻转至朝上,此时螺母7翻转后其另一侧由导向槽11进行托住,因此能够保持位于翻转位 12内而不会移动,保证了后续的组装能够顺利进行。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