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辅式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2627发布日期:2022-05-26 10: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辅式喷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辅式喷头。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乳液(或喷雾)泵广泛用于化妆品及沐浴用品,当需要使用时,按压按头,即可把需要的液体取出,这种方法即方便又卫生。
3.泵芯是乳液泵的主要部件,现有的泵芯结构一般都包括有泵体、活塞座、活塞、活塞杆、连接座、弹簧和吸片,其中,活塞座和活塞安装在泵体内部,活塞杆的下端部伸入泵体内并与活塞座和活塞相配合,活塞杆的上端部向上伸出于泵体,弹簧设于泵体外并套设在活塞杆上,以给予活塞杆复位的弹力。
4.常见的弹簧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整体结构比较单薄,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存在活塞复位滞后的问题,且金属弹簧给予活塞杆的支撑力不够平稳,影响活塞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容易存在活塞杆上下移动过程中晃动的问题,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体验感。另外,对于采用金属弹簧的泵芯结构来说,回收时需要将金属弹簧与其他塑料件拆分及分拣后进行回收,非常麻烦。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人的在先专利zl 201921206736.9《一种热塑性塑料弹簧及应用有该弹簧的泵芯结构》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泵中的塑料弹簧。该结构虽然解决了金属弹簧稳定性差、不便于回收的问题,但其与泵其他部件的装配间距等均会对弹性造成影响,装配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复位稳定性好、便于回收、便于装配的气辅式喷头。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气辅式喷头,包括泵芯组件及头帽,所述泵芯组件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顶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头帽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芯组件之上且包括有与出液口相连通的出液通道,还包括导液套及气辅助弹性组件,所述导液套的下端与泵芯组件的出液部件相连接且能随出液部件上下移动,所述头帽连接于导液套上端且出液通道与导液套内腔相连通,所述气辅助弹性组件套置在导液套外周且使头帽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9.优选地,所述气辅助弹性组件包括集气套及第一活塞,所述集气套包括有贴近导液套竖向延伸的集气腔,该集气腔具有顶部敞口,所述第一活塞设于集气腔的顶部敞口中从而将定量气体封锁在集气腔中,所述头帽下端的局部与第一活塞相抵,所述头帽向下按压状态下,驱动第一活塞向下移动并挤压集气腔中的空气,松开所述头帽状态下,所述集气腔中被挤压的空气驱动第一活塞及头帽向上复位。采用上述结构,按压头帽时,集气腔中的定量空气被压缩形成具有较高压力的空气,在松开头帽时,被压缩的空气将第一活塞向上挤压从而带动头帽向上复位,这样形成的气辅助弹性组件与现有的金属弹性件、塑料弹性
件相比,在按压及复位过程中不存在主要压缩区域,在复位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压缩区域的弹力进行回复,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不存在材料损耗,因此具有更好的复位稳定性,并实现静音效果。
10.优选地,所述集气套包括有内外间隔套置的内套体、外套体,所述内套体套置在导液套的外周,所述外套体与内套体下端之间封闭连接,所述外套体与内套体之间形成所述的集气腔,该集气腔为环状。上述结构便于装配,装配后的导液套、集气套、头帽、泵芯组件之间连接紧凑,可靠性好;环状的集气腔能存储更多空气,提高复位效果。
11.为了提高头帽与气辅助弹性组件的配合稳定性,所述出液通道位于头帽的中央部位且纵向延伸,所述头帽设置有间隔布置在出液通道外围的导向套,所述出液通道的下端与导液套的上端相连接,所述导向套插置在集气腔的顶部敞口中且与第一活塞相抵。
12.优选地,所述集气套的外周壁上开有充气口,该充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对集气腔充气的充气嘴,该充气嘴优选为气门嘴。本实用新型的集气腔一般不会存在气体损失,设置上述充气嘴,在集气腔因外界原因存在气体损失时,可人工进行补气。
13.本实用新型的喷头还包括螺圈,所述螺圈连接于集气套的顶部且套置在头帽的外周。螺圈便于与瓶体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泵芯组件包括泵体、活塞座及第二活塞,所述泵体具有中空的泵腔,所述进液口位于该泵腔的底部,所述活塞座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腔中且上端口构成出液口,所述活塞座的上端与导液套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塞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体中且套置在泵体内壁与活塞座外壁之间。
15.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座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托边,所述第二活塞包括有贴近泵体内壁布置的第一活塞片及套置在活塞座外周的第二活塞片,所述第二活塞片的下端与托边上壁面相抵,所述活塞座下端为盲端、上部具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通道、下部具有横向贯穿且与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
16.优选地,所述导液套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且外扩的配合套,该配合套将所述第二活塞片的上部包围其中。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泵体中的压力损失,提高泵液效果。
17.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泵体具有上端口,所述集气套的下端将该上端口封闭,所述集气套的下端形成有能与泵体上边缘相插配的插槽。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导液套在泵心组件与头帽之间预留了安装空间,在此处设置气辅助弹性组件,用以替代现有的金属弹簧、塑料弹簧,利用气体被压缩时蓄存的压力驱动头帽复位,不仅便于装配及回收,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材料损耗,即使使用较长时间,也能保证具有很好的复位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3.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辅式喷头包括泵芯组件1、头帽2、导液套3及气辅助弹性组件4,泵芯组件1的底部设置有进液口101、顶部设置有出液口102,头帽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芯组件1之上且包括有与出液口102相连通的出液通道21。导液套3的下端与泵芯组件1的出液部件相连接且能随出液部件上下移动,头帽2连接于导液套3上端且出液通道21与导液套3内腔相连通,气辅助弹性组件4套置在导液套3外周且使头帽2始终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24.在本实施例中,气辅助弹性组件4包括集气套41及第一活塞42,集气套41包括有贴近导液套3竖向延伸的集气腔40,该集气腔40具有顶部敞口,第一活塞42设于集气腔40的顶部敞口中从而将定量气体封锁在集气腔40中。头帽2下端的局部与第一活塞42相抵。头帽2向下按压状态下,驱动第一活塞42向下移动并挤压集气腔40中的空气;松开头帽2状态下,集气腔40中被挤压的空气驱动第一活塞42及头帽2向上复位。按压头帽时,集气腔40中的定量空气被压缩形成具有较高压力的空气,在松开头帽2时,被压缩的空气将第一活塞42向上挤压从而带动头帽2向上复位,这样形成的气辅助弹性组件4与现有的金属弹性件、塑料弹性件相比,在按压及复位过程中不存在主要压缩区域,在复位过程中,不需要依靠压缩区域的弹力进行回复,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不存在材料损耗,因此具有更好的复位稳定性,并实现静音效果。
25.上述集气套41包括有内外间隔套置的内套体411、外套体412,内套体411套置在导液套3的外周,外套体412与内套体411下端之间封闭连接,外套体412与内套体411之间形成上述集气腔40,该集气腔40为环状。上述结构便于装配,装配后的导液套3、集气套41、头帽2、泵芯组件1之间连接紧凑,可靠性好;环状的集气腔40能存储更多空气,提高复位效果。
26.上述出液通道21位于头帽2的中央部位且纵向延伸,头帽2设置有间隔布置在出液通道21外围的导向套22,出液通道21的下端与导液套3的上端相连接,导向套22插置在集气腔40的顶部敞口中且与第一活塞42相抵。该结构有利于提高头帽2与气辅助弹性组件4的配合稳定性。
27.集气套41的外周壁上开有充气口413,该充气口413处设置有用于对集气腔40充气的充气嘴43,该充气嘴43优选为气门嘴。本实施例的集气腔40一般不会存在气体损失,设置上述充气嘴43,在集气腔40因外界原因存在气体损失时,可人工进行补气。
28.本实施例的喷头还包括螺圈5,螺圈5连接于集气套41的顶部且套置在头帽2的外周。螺圈5便于与瓶体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泵芯组件1包括泵体11、活塞座12及第二活塞13,泵体11具有中空的泵腔110,进液口101位于该泵腔110的底部,活塞座12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腔110中且上端口构成出液口102,活塞座12的上端与导液套3的下端相连接,第二活塞13能上下移动地设于泵体11中且套置在泵体11内壁与活塞座12外壁之间。活塞座12的下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托边121,第二活塞13包括有贴近泵体1内壁布置的第一活塞片131及套置在活塞座12外周的第二活塞片132,第二活塞片132的下端与托边121上壁面相抵,活塞座12下端为盲端、上部具有纵向延伸的第一通道122、下部具有横向贯穿且与第一通道122相连通的第二通道123。泵体1侧壁上开有能被第一活塞片131堵住或者打开的透气口111。
30.本实施例导液套3的下端设置有向下延伸且外扩的配合套31,该配合套31将第二活塞片132的上部包围其中。该结构有利于降低泵体11中的压力损失,提高泵液效果。
31.为了便于装配,泵体11具有上端口,集气套41的下端将该上端口封闭,集气套41的下端形成有能与泵体11上边缘相插配的插槽410。
32.使用本实施例的喷头时,按压头帽2,导液套3、活塞座12、第二活塞13随之下移,排出泵体11中的空气,在该过程中,第一活塞42被头帽2向下压,挤压集气腔40中的空气;松开头帽2时,集气腔40中被压缩的空气推动第一活塞42、头帽2向上复位,在该过程中,泵体11中产生负压,并将瓶体中液体经进液口101吸入泵腔110中;再次按压头帽2,泵腔110中的液体被挤压经第二活塞13内侧、活塞座12的第二通道123及第一通道122、导液套3及头帽2输出。
33.本实施例采用气辅助弹性组件4替代现有的金属弹簧、塑料弹簧,利用气体被压缩时蓄存的压力驱动头帽2复位,不仅便于装配及回收,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材料损耗,即使使用较长时间,也能保证具有很好的复位稳定性。
34.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