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14971发布日期:2022-07-02 00:4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设备的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2.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厂房钢衬里属于核二级设备,为大直径薄型筒体结构,高度约60米,直径在40~50米之间,采用分块分层单元板在现场装焊而成。其中单元板板厚6mm,外侧设置纵横向角钢加劲肋且均布直径6mm的锚固钉,单元板的弧度半径通常为18~25米,宽度3.5~5米,长度10~12米,为大直径薄型弧形结构。单元板加工车间制作时一般在板下部设置焊接坡口,并在板内侧完成表面防腐油漆的喷涂。单元板制作完成后需运至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后续的装配,虽然单元板之间放有橡胶垫板进行固定保护,但由于运输距离较远,且通常进入核电站施工现场路况较复杂,运输过程中薄板弧形结构极易变形,同时绑扎拉结方法简单极易造成已加工焊接坡口的损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场的装配质量和装配进度,通常需要采用特制的运输托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以解决针对不同型号的单元板,如何在保护单元板的同时,便捷地进行固定、运输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调固定装置、拉结压杆,底座包括底座纵梁、底座横梁、底座支撑梁,三者均呈“一”字型,所述底座纵梁与所述底座横梁固定连接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支撑梁呈“十”字型相互连接固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内部,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与底座纵梁轴向平行的滑槽a;
6.可调固定装置包括龙门立柱、可调支撑托架、纵向滑板、横向滑板,纵向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a相对应的滑块a,并通过所述滑块a安装在底座纵梁上,所述纵向滑板的上端面安装设置有与所述底座横梁轴向平行的滑槽b,所述纵向滑板的中间靠外一侧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拉结板,所述拉结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a;横向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b相对应的滑块b,并通过所述滑块b安装在纵向滑板上;
7.龙门立柱包括拉结龙门立柱及斜支撑角钢,所述拉结龙门立柱安装固定在所述横向滑板上的中间靠外一侧,所述拉结龙门立柱呈柱状,且上半部分开设有与所述底座横梁轴向平行的条形通孔b,所述通孔b的上端为开口,所述拉结龙门立柱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根斜支撑角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角钢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滑板上;
8.可调支撑托架包括弧形顶板、连接板a、螺纹杆、套筒a,所述套筒a呈内部中空的柱状,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a开口向上安装固定在所述横向滑板上的中间靠内一侧,所
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套筒a连接固定,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a,所述连接板a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a,所述弧形顶板安装固定在凹槽a中;所述龙门立柱与所述可调支撑托架之间用侧向连接板相互加固;
9.所述可调固定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上端面的滑槽a固定于底座纵梁上,所述拉结压杆安装于左右两个拉结龙门立柱的通孔b中,所述拉结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段外螺纹,并通过螺纹旋接有紧固螺管,所述拉结压杆两端的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结耳板,所述拉结耳板的下端开设有通孔c,所述通孔c与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绳体穿过所述拉结板的通孔a,并将另一端与可调节绑扎索具固定连接,所述可调节绑扎索具套接在所述绳体上,通过可调节绑扎索具上的棘轮棘爪装置对绳体进行挤压固定。
10.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11.进一步地,还包括防脱架,所述防脱架包括弧形板、连接块、固定块、套筒b、立柱主体、连接板b,连接板b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横梁的中间位置,立柱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b上,所述立柱主体上端设有一段外螺纹;套筒b内部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立柱主体固定连接;固定块与所述套筒b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呈半圆柱状,且中间开设有与所述底座横梁轴向平行的通孔d;连接块中间设有与所述固定块外表面形状相契合的凹槽b,且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d相对应的通孔e,并通过所述通孔e、通孔d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架的立柱主体与连接板b之间的靠外一侧固定安装有直角加固三角板。
1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顶板及所述弧形板的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板。
14.进一步地,可调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螺母a、限位螺栓a及限位螺母b、限位螺栓b,限位螺母a安装在所述底座纵梁上的可调固定装置的一侧,且安装在靠近所述底座横梁的一侧,所述限位螺母a的螺纹孔轴向与所述底座纵梁轴向平行设置,限位螺栓a与所述限位螺母a螺纹连接,并将螺杆抵在所述纵向滑板的侧壁上;限位螺母b安装在所述纵向滑板的靠外一侧的末端,所述限位螺母b的螺纹孔轴向与所述底座横梁轴向平行设置,限位螺栓b与所述限位螺母b螺纹连接,并将螺杆抵在所述横向滑板的侧壁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框架内部安装固定有用于支撑纵向滑板的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设有与滑槽a方向平行的滑槽c,且所述纵向滑板(11)的下端面设有与滑槽c相契合的滑块c。
16.进一步地,所述滑槽b为“凸”字型滑槽,且所述滑槽b的靠外一侧的槽口为封闭状态,滑块b对应设置成“凸”字型。
17.进一步地,所述拉结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滑槽b的槽深。
1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纵梁、底座横梁、底座支撑梁,均采用h型钢,且三者之间均通过连接板与螺栓c进行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上开设有两组滑槽a,所述可调固定装置对应设有两组,共四个;所述连接板b上设有两个防脱架,所述两个防脱架的设置与所述底座横梁的轴向平行,且在前后两根底座横梁的中间位置各设有一组。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通过框式底座保证了多层
单元板的支撑稳定可靠,使其不易因运输过程中单元板产生滑移造成变形;通过可调固定装置实现了针对不同型号的单元板进行相契合的固定,增加其固定的稳定性;通过拉结压杆与单元板间垂直压力体系,使得单元板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产生滑动,单元板侧边基本无变形,且坡口不易挤压破损;通过拉结龙门构造改变了传统的绳索绑扎易滑动的缺陷。
附图说明
22.图1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23.图2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可调支撑托架示意图;
25.图4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龙门立柱示意图;
26.图5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底座栓接示意图;
27.图6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可调固定装置俯视图;
28.图7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可调固定装置与部分拉结压杆侧视图;
29.图8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可调支撑托架部分示意图;
30.图9 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防脱架侧视图;
31.图10为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的防脱架俯视图。
32.附图标记:1.底座纵梁、2.底座横梁、3.底座支撑梁、4.底座接头:4-1.连接板c、4-2螺栓c、5拉结压杆、6.龙门立柱:6-1拉结龙门立柱、6-2斜支撑角钢、7.可调支撑托架:7-1.弧形顶板、7-2.连接板a、7-3.螺纹杆、7-4.凹槽a、8.拉结耳板、9.可调节绑扎索具、10.拉结板、11.纵向滑板、12.横向滑板:12-1.滑块b、13.螺栓d、14.紧固螺管、15.防脱架:15-1.橡胶垫板、15-2.弧形板、15-3.固定块、15-4.立柱主体、15-5.套筒b、15-6.螺栓e、15-7.连接块、15-8.螺栓f、15-9.连接板b、16.滑槽b、17.侧向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4.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5.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核电站钢衬里单元板运输托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可调固定装置、拉结压杆5。底座包括底座纵梁1、底座横梁2、底座支撑梁3,三者均呈“一”字型,所述底座纵梁1与所述底座横梁2固定连接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底座支撑梁3呈“十”字型相互连接固定,并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内部。所述底座纵梁1、底座横梁2、底座支撑梁3,均采用h型钢,且三者之间均通过连接板4-1与螺栓4-2进行固定连接,可进行拆装,以便于二次回收与周转使用。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与底座纵梁1轴向平行的滑槽a。
36.可调固定装置包括龙门立柱6、可调支撑托架7、纵向滑板11、横向滑板12。纵向滑板11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a相对应的滑块a,并通过所述滑块a安装在底座纵梁1上,所述底座框架内部安装固定有用于支撑纵向滑板11的支撑梁,所述支撑块上设有与滑槽a
方向平行的滑槽c,且所述纵向滑板11的下端面设有与滑槽c相契合的滑块c,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纵向滑板11。所述纵向滑板11的上端面安装设置有与所述底座横梁2轴向平行的“凸”字型滑槽b16,所述滑槽b16的靠外一侧的槽口为封闭状态,可防止横向滑板12滑出;所述纵向滑板11的中间靠外一侧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拉结板10,所述拉结板10的中心开设有通孔a,所述拉结板10的高度小于所述滑槽b16的槽深,以避免阻挡横向滑板12的滑动。横向滑板12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滑槽b16相契合的“凸”字型滑块b12-1,并通过所述滑块b12-1从所述滑槽b16的开口一端插入,安装在纵向滑板11上,所述“凸”字型结构可防止横向滑板12因受力直接脱离滑槽b16。
37.可调固定装置还包括限位螺母a、限位螺栓a及限位螺母b、限位螺栓b。限位螺母a安装在所述底座纵梁1上的可调固定装置的一侧,且安装在靠近所述底座横梁2的一侧,所述限位螺母a的螺纹孔轴向与所述底座纵梁1轴向平行设置,限位螺栓a与所述限位螺母a螺纹连接,并将螺杆抵在所述纵向滑板11的侧壁上。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限位螺栓a,使其与纵向滑板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此达到固定及调节纵向滑板11的目的。限位螺母b安装在所述纵向滑板11的靠外一侧的末端,所述限位螺母b的螺纹孔轴向与所述底座横梁2轴向平行设置,限位螺栓b与所述限位螺母b螺纹连接,并将螺杆抵在所述横向滑板12的侧壁上。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限位螺栓b,使其与横向滑板1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此达到固定及调节横向滑板12的目的。
38.龙门立柱6包括拉结龙门立柱6-1及斜支撑角钢6-2,所述拉结龙门立柱6-1安装固定在所述横向滑板12上的中间靠外一侧,所述拉结龙门立柱6-1呈柱状,且上半部分开设有与所述底座横梁2轴向平行的条形通孔b,所述通孔b的上端为开口,可供拉结压杆5穿过。所述拉结龙门立柱6-1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一根斜支撑角钢6-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支撑角钢6-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横向滑板12上,以此对拉结龙门立柱6-1进行固定。
39.可调支撑托架7包括弧形顶板7-1、连接板a7-2、螺纹杆7-3、套筒a。所述套筒a呈内部中空的柱状,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a开口向上安装固定在所述横向滑板12上的中间靠内一侧,所述螺纹杆7-3通过螺纹与套筒a连接固定,可通过螺纹调节高度;所述螺纹杆7-3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板a7-2,所述连接板a7-2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a7-4,所述弧形顶板7-1安装固定在凹槽a7-4中,所述弧形顶板7-1的上端面安装有橡胶垫板15-1,这样在增加其摩擦力的同时保护了单元板的表面。所述龙门立柱6与所述可调支撑托架7之间用侧向连接板17相互加固。
40.所述可调固定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1上端面的滑槽a固定于底座纵梁1上,所述拉结压杆5安装于左右两个拉结龙门立柱6-1的通孔b中,所述拉结压杆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段外螺纹,并通过螺纹旋接有紧固螺管14,可通过紧固螺管14针对不同宽度的单元板进行适应性调节固定;所述拉结压杆5两端的末端分别固定有拉结耳板8,所述拉结耳板8的下端开设有通孔c,所述通孔c与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绳体穿过所述拉结板10的通孔a,并将另一端与可调节绑扎索具9固定连接,所述可调节绑扎索具9套接在所述绳体上,通过可调节绑扎索具9上的棘轮棘爪装置对绳体进行挤压固定,可通过松、紧棘轮棘爪相对位置的改变实现绳体长度的调节。
41.本装置还包括防脱架15,所述防脱架15包括弧形板15-2、连接块15-7、固定块15-3、套筒b15-5、立柱主体15-4、连接板b15-9。连接板b15-9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横梁2的中间
位置,立柱主体15-4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板b15-9上,所述立柱主体15-4上端设有一段外螺纹;套筒b15-5内部设有内螺纹,并通过螺纹与所述立柱主体15-4固定连接;固定块15-3与所述套筒b15-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5-3呈半圆柱状,且中间开设有与所述底座横梁2轴向平行的通孔d;连接块15-7中间设有与所述固定块15-3外表面形状相契合的凹槽b,且所述连接块15-7的两侧设有与所述通孔d相对应的通孔e,并通过所述通孔e、通孔d与所述固定块15-3转动连接,这样可根据实际需求实现一定幅度的摆动;弧形板15-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15-7上,所述弧形板15-2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板15-1。所述防脱架15的立柱主体15-4与连接板b15-9之间的靠外一侧固定安装有直角加固三角板,以此进行装置的加固,以增强其支撑力。
42.且所述左右两根底座纵梁1上开设有两组滑槽a,所述可调固定装置对应设有两组,共四个;所述连接板b15-9上设有两个防脱架15,所述两个防脱架15的设置与所述底座横梁2的轴向平行,且在前后两根底座横梁2的中间位置各设有一组。如此设置可以在结构尽可能简单的基础上,确保装置的稳定性。
43.使用时,使用人现将拉结压杆5取出,放上一张单元板;再根据单元板的实际情况,通过旋转可调支撑托架7的螺纹杆7-3,来实现其高度的变化调节;通过调节限位螺栓a,来增加或缩小限位螺母a与纵向滑板11之间的距离,以此调节纵向上进行适应性变化;通过调节限位螺栓b,来增加或缩小限位螺母b与横向滑板12之间的距离,以此调节横向上进行适应性变化;通过旋转防脱架15的套筒b15-5,来实现其高度的变化调节;之后再将单元板进行叠加,其中单元板之间使用橡胶垫板进行常规保护;最后通过通孔b加入拉结压杆5,调节其两端的紧固螺管14直至与拉结龙门立柱6-1表面紧贴,再通过可调节绑扎索具9上的棘轮棘爪装置进行绳体使用长度的限制固定。
4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