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9217发布日期:2022-06-11 03:05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盒。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包装盒通常都包括底板、前板、后板、两侧板以及顶板,底板、前板、后板、两侧板以及顶板包围形成包装盒的包装腔。物品放置于容置腔内,包装盒对物品起到容置、保护及修饰作用。
3.这种传统的包装盒的结构简单,被包装物品直接与包装盒的内表面接触,设计时没有考虑防撞防碰防跌功能。也就是说,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包装盒很容易因受到挤压而导致其变形,从而可能会导致被包装物品的损坏或变形。所以对一些包装要求较高的物品,例如电子数码产品、塑料、陶瓷、生物化工产品、食品医药等,对包装盒的缓冲功能要求较高,现有的包装盒难以满足这类包装物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包装盒缓冲功能差,容易导致被包装物品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盒。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
6.位于所述包装盒底部的底板;
7.相对的前板和后板;
8.相对的两个侧板;以及
9.与所述底板相对、并与所述后板相连接的可打开的顶板;
10.并且,每一所述侧板上部向所述包装盒内部折弯至少两次以形成阶梯状的支撑部,两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与被包装物品形状相适配的容置腔。
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底板上。
12.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内侧边缘部分与所述底板贴合,以使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底板上。
13.优选的,两所述支撑部内侧边沿对齐。
14.优选的,两所述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凹陷结构。
15.优选的,所述凹陷结构为相对水平平面向下凹陷的凹槽。
16.优选的,所述凹陷结构为相对竖直平面向外凹陷的凹槽。
17.优选的,两所述支撑部上的凹陷结构形状相同或相异。
18.优选的,所述凹陷结构为矩形凹槽。
19.优选的,两所述支撑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凸起结构。
20.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竖直面和至少一个水平面,其中所述竖直面与所述水平面一一间隔连接。
2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边缘的平面为水平面,该水平面与所述底板贴合。
22.优选的,所述支撑部边缘的平面为竖直面,该竖直面底部垂直支撑于所述底板上。
23.优选的,所述容置腔的边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抠槽。
24.优选的,所述抠槽由两支撑部的相对侧面形成。
25.优选的,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的两侧面中部凹陷,以分别与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之间形成缓冲间隙。
26.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两凹陷的侧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
27.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折板、第一竖直折板和第二水平折板,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折板连接所述侧板上边沿,所述第二水平折板与所述底板贴合。
28.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折板靠近所述侧板一侧延伸设置有翼板,每一所述第二水平折板的翼板贯穿所述第一竖直折板并与所述侧板相抵,两所述第二水平折板内侧边沿相抵。
29.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折板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折缝线与所述第一竖直折板相连,所述第二折叠部通过裁切线与第一竖直折板分离。
30.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折缝线与所述第一竖直折板相连。
31.优选的,两所述折缝线的延长线重合。
32.优选的,所述第二折叠部为凸字形,其底边与所述第一折叠部连为一体、其他边通过裁切线与第一竖直折板分离。
33.优选的,所述裁切线为多次垂直折弯的折线。
34.所述包装盒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前板与所述后板平行,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平行,两所述侧板平行。
35.优选的,所述顶板前部设有弯折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设置有插板,两所述插板分别插入两所述侧板内侧,以使所述顶板扣合。
36.优选的,由单张纸板压折一体成型。
37.优选的,所述包装盒的表面设有贴签标记。
38.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39.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为l形,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贴签标记相对所述顶板的中分线对称设置。
40.优选的,所述贴签标记为压痕或裁切缝。
4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盒,两侧板折叠形成的支撑部形成容置被包装物品的容置腔,容置腔与包装盒的内表面相对分离,当包装盒受到挤压时,支撑部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直接挤压被包装物品,减少挤压对被包装物品带来的损伤,相较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包装盒对待包装产品的保护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盒展开后为一个整体,以便于包装盒生产时的裁切。
附图说明
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盒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2是图1中包装盒的展开平面图;
45.图3是图1中包装盒的支撑部1011展开状态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4是图1中包装盒的支撑部1011展开状态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图1中包装盒的支撑部1011展开状态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6是图1中包装盒的支撑部1011展开状态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7和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包装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50.图9是图8中沿
ⅰⅱ
的截面图。
51.图中:10-包装盒、101-侧板、1011-支撑部、1011a-第一水平折板、1011b-第一竖直折板、1011c-第二水平折板、1011d-翼板、1012-凹陷结构、1013-容纳腔、102-顶板、102a-贴签标记、102a1-第一定位部、102a2-第二定位部、1021-延伸板、1021a-插板、103-前板、104-后板、105-底板、106-容置腔、107-缓冲缝隙、108-抠槽;20-被包装物品、201电线、202-对外固定部、203-被包装物品的一侧、204-被包装物品的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优选的描述。下面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能实施例中的较优的一个,旨在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了解,但并不旨在确认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决定性的要素或限定所要保护的范围。
53.本文中所提到的底部、顶部、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附图中所示意的包装盒的方位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包装盒所使用、放置的不同方式而相应地变化。
54.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部”、“下部”、“上端”、“下端”、“下表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5.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8.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盒10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包装盒10可用于容置类似于图7中被包装物品20的物品,例如开关、门铃、
信号接收器等电器产品。
59.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6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10,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10用于包装的被包装物品20为一灯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包装盒10的尺寸均适应于所述被包装物品20,当然,这并不代表本实施例对所述包装盒10的各尺寸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被包装物品20的形状及尺寸对所述包装盒10的尺寸做出适应性调整。具体地,如图1和2所示,所述地一种包装盒10包括底板105、顶板102、前板103、后板104和两侧板101,其中所述底板105位于所述包装盒10底部,所述前板103和后板104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前板103和所述后板104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105连接,两所述侧板101位于所述前板103和所述后板104之间,所述侧板101底部与所述底板105连接、前后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03和所述后板104;所述顶板102与所述底板105相对设置。
61.并且,所述顶板102可打开以放入或取出被包装物品20。继续如图1和2所示,所述顶板102的后边沿与后板104的上边沿通过线形折痕形成,且所述顶板102可绕该折痕转动。所述顶板102前部设有弯折的延伸板1021,所述延伸板1021的两端分别延伸设置有插板1021a,所述插板1021通过折弯形成。所述顶板102转动将所述包装盒10盒口盖合后,分别将两所述插板1021a分别插入两所述侧板101内侧,这样使所述顶板102扣合,关闭所述包装盒10。
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10用于包装长方体状的开关面板,所述包装盒10形状设计为长方体,所述前板103与所述后板104平行,所述顶板102与所述底板105平行,两所述侧板101平行。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包装盒10在包装时的形状以及尺寸不受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限制,其可以根据其所容纳的物体的形状以及尺寸而调整。
63.每一所述侧板101上部向所述包装盒10内部折弯至少两次以形成阶梯状的支撑部1011,两所述支撑部1011之间形成与被包装物品20形状相适配的容置腔106,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被包装物品20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06中,从而所述包装盒10对所述被包装物品20形成包装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包装盒10内部两所述支撑部1011支撑被包装物品20,这样被包装物品20直接支撑于所述支撑部1011上,避免与所述包装盒10的底板105、侧板101直接接触,在所述包装盒10受到挤压时,避免挤压力直接作用到被包装物品20上。
64.本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部1011之间的容置腔106为长方体,与被包装物品20的形状近似相同,以使所述被包装物品20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06内,被约束限位。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被包装物品20为其他形状,所述容置腔106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其所容纳的被包装物体品20的形状以尺寸而调整。
6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置腔106由所述侧板101上部折弯多次形成,其折弯次数根据被包装物品20侧面的形状确定,换句话说,本技术的包装盒为一块纸板通过弯折形成的,不需要多个纸板之间的组装粘接,使得包装盒生产时的裁切更为简单方便。具体而言,每折弯一次形成一级阶梯,所述支撑部1011阶梯级数应等于或大于被包装物品20侧面的阶梯级数,以使所述容置腔106两侧的阶梯状的支撑部形状与被包装物品20侧面形状相适配。
66.另外,所述侧板101上部每次折弯可以直角折弯,也可以是非直角折弯,具体由被包装物品20侧面的形状决定。如被包装物品20侧面为倾斜斜面时,所述侧板101上部非直角
折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101上部的多次折弯均是直角折弯,也就是说所述支撑部1011包括至少一个竖直面和至少一个水平面,其中所述竖直面与所述水平面一一间隔连接。
67.继续如图1所示,图中所述支撑部1011支撑于所述底板105上,受所述底板105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撑部1011可以承重更重的被包装物品20,且还可以使所述容置腔106内的被包装物品20在运输存储中保持更加稳定的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011具体通过内侧边缘部分与所述底板105贴合,以使所述支撑部1011支撑于所述底板105上。
68.对于所述包装盒10而言所述支撑部1011的边缘可以竖直向的支撑于所述底板105上,也可以水平向的与所述底板105贴合支撑。具体而言,所述支撑部1011边缘的平面为竖直面,该竖直面底部垂直支撑于所述底板105上。而所述支撑部1011边缘的平面为水平面,该水平面与所述底板105贴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支撑部1011的边缘为水平面,与所述底板105贴合实现被支撑。
69.继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部1011上还设有凹陷结构1012,可以是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部1011上设有凹陷结构1012,也可以是两所述支撑部1011上均设有凹陷结构1012,即两所述支撑部1011中的至少一个设有该凹陷结构1012。设置所述凹陷结构1012的目的是为了与被包装物品20的侧面凸起相适配。那么若被包装物品20的侧面具有多个凸起,则对应的所述支撑部1011上也设有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凹陷结构1012。同时若被包装物品20的两侧面具有的凸起的形状不同,那么两所述支撑部1011上的凹陷结构1012则设置为不同。
7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结构1012为相对水平平面向下凹陷的凹槽,或者说,是相对于竖直平面向两侧凹陷的凹槽,所述凹陷结构1012具体为矩形凹槽,且打开所述顶板102后,从俯视方向上看,所述凹陷结构1012呈类似于“[]”形结构,与本实施例中被包装物品20开关面板的侧面相适配。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被包装物品20的侧面具有竖直方向的凸起时,所述凹陷结构1012可以设置为相对竖直平面向外凹陷的凹槽。同时由于被包装物品20两侧的凸起可能相同或相异,因此两所述支撑部1011上的凹陷结构1012形状可以根据被包装物品20两侧的凸起形状设置为相同或相异。
[0071]
可以理解的是,两所述支撑部1011中的至少一个上可以设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作用是与被包装物品20侧面的凹陷相适配。所述凸起结构的布置方式、数量均与上述凹陷结构1012无实质区别,这里就不再做累赘说明。
[0072]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图7、图8和图9所示,在所述侧板101与所述凹陷结构1012之间还设置有容纳腔1013,所述容纳腔1013通过连接口1014与所述凹陷结构1012连通,用于容纳被包装物品20的配件;例如,如图7、图8和图9所示的被包装物品20为一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一侧203连接有电线201(电源线和/或信号线),相对的另一侧204设置有对外固定部202;所述电线201和所述对外固定部202均突出于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两侧(203和204)设置,当所述信号接收器被包装于所述外包装盒10的所述容置腔106中时,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两端(与203和204对应的两端)被限位于所述凹陷结构1012,而所述电线201和所述对外固定部202则分别容纳于两侧的容纳腔1013(如图9所示);对应地,将所述信号接收器放置于所述外包装盒10内的过程为:先将所述信号接收器倾斜一定角度后将一侧203的电线201置于对应的容纳腔1013中,然后将电线201对应的一端卡进对应的凹陷结构1012中进行限位,再将另一侧204的对外固定部202置于对应的容纳腔1013中后,将所述对外固定部
202对应的一端卡进对应的凹陷结构1012中进行限位,使得所述信号接收器整体被容纳于所述容置腔106中而被包装。
[0073]
接着请参考图3、4、5和6,对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1011的结构、及折弯成型方式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如图3所示,图中位于所述容置腔106左侧的支撑部1011为未展开状态,位于所述容置腔106右侧的支撑部1011为展开状态。所述支撑部1011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折板1011a、第一竖直折板1011b和第二水平折板1011c。
[0074]
所述支撑部1011由所述侧板101上部折弯三次形成,所述侧板101上部第一次折弯形成所述第一水平折板1011a,第二次折弯形成所述第二竖直折板1011b,第三次折弯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折板1011a连接所述侧板101上边沿并保持水平,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沿着所述第一水平折板1011a内侧边沿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与所述底板105贴合。
[0075]
两所述支撑部1011内侧边沿对齐,即两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的内侧边沿对齐,这样可以使两所述支撑部1011相抵,以实现稳定状态,防止放入被包装物品20后在储运过程中两所述支撑部1011晃动导致被包装物品20损坏。
[0076]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部1011由所述侧板101上部的纸板裁切和折弯形成,裁切形成的裁切线构造每次折弯形成折板的形状、以及压折形成的折缝线确定折弯位置。以一侧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所述第一水平折板1011a与所述侧板101通过折缝线连接,且所述第一水平折板1011a可绕其与所述侧板101的折缝线转动,从而实现垂直折弯。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具体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部1011e和第二折叠部,1011f其中所述第一折叠部1011e通过折缝线与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相连,所述第二折叠部1011f通过裁切线与第一竖直折板1011b分离。
[0077]
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折叠部1011e的两侧分别通过两折缝线与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相连,以使所述第一折叠部1011e可绕其与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的折缝线转动,从而实现垂直折弯。这里两所述折缝线均为水平线,且延长线重合,使两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的底部平齐,稳定支撑于所述底板105上。所述第二折叠部1011f具体为凸字形,其底边与所述第一折叠部1011e连为一体、其他边通过裁切线与第一竖直折板1011b分离,这里所述裁切线为多次垂直折弯的折线。
[0078]
同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靠近所述侧板101一侧延伸设置有翼板1011d,每一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的翼板1011d贯穿所述第一竖直折板1011b并与所述侧板101相抵,两所述第二水平折板1011c内侧边沿相抵。两所述支撑部1011的外侧抵紧通过两所述翼板1011d抵紧,两所述支撑部1011的内侧相互抵紧,以使所述容置腔106容置被包装物品20时状态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支撑部1011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众多实施方式中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所述支撑部1011,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上述范围之内。
[0079]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所述包装盒10侧面的缓冲性能,所述支撑部1011靠近所述前板103和所述后板104的两侧面中部凹陷,以分别与所述前板103和所述后板104之间形成缓冲间隙107。同时在所述支撑部1011折叠初步成型后挤压进入所述包装盒10内时,所述缓冲间隙107的凹陷结构便于初步成型的所述支撑部1011挤入,防止挤入过程中所述支撑部1011受到挤压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011两凹陷的侧面形状均为等腰梯形,可以理
解的是该侧面同样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的避让凹陷结构。
[0080]
为了便于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06内的被包装物品20取出,所述容置腔106的边缘设有相对设置的两抠槽108。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抠槽108由两支撑部1011的相对侧面形成,具体而言相对的两第一竖直折板1011b之间靠近所述前板103一侧形成一所述抠槽108,靠近所述后板104一侧形成另一所述抠槽108;通过所述扣槽108,可方便被包装物品20的取出和放入,如图8所示,当被包装物品20完全容纳于所述包装盒的所述容值腔6中时,取出所述被包装物品20时,操作体可通过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抠槽108夹持住所述被包装物品20;一种具体举例中,所述操作体可为用户,当需要取出所述被包装物品20时,用户可通过手指插入所述抠槽108后在所述被包装物品20的外表面形成两个受力点,两个受力点的作用力均朝向所述被夹持物品20,从而使得用户的手指对所述被包装物品20形成一夹持力,并借助所述夹持力顺利取出所述被包装物品20。
[0081]
如图1和2所示,针对所述包装盒10的贴签问题,所述包装盒10的表面设有贴签标记102a,所述贴签标记102a可以设置于所述包装盒10表面的任意一面。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2a设置于所述顶板102上,所述贴签标记102a为l形;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贴签标记102a为l形所要表征的意思是:所述贴签标记102a的形状为类似于大写字母l的形状,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贴签标记102a包括第一定位部102a1和第二定位部102a2;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02a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02a2均被设置为直线形的压痕或者裁切缝,且所述第一定位部102a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部102a2的一端相连且垂直设置,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部102a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102a2的长度不相同,如本实施例图示举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102a1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定位部102a2的长度,使得所述贴签标记102a整体上行程一个类似于“l”的形状,在贴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特征进行防呆,以防止贴签时标签贴反,进而,所述贴签标记102a可利用所述第一定位部102a1和所述第二定位102a2部所述形成的类似于“l”形状的直角特征进行定位,利用l形的两条边长度不同的特征实现防呆;本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2a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贴签标记102a相对所述顶板102的中分线对称设置。在被包装物品20容置于所述包装盒10内后,利用贴签机通过两所述贴签标记102a进行定位贴签,从而将被包装产品相关的文字图案等信息内容正面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眼前。一般的,所述贴签标记102a为压痕或裁切缝。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贴签标记102a的设置,使得包装盒在贴标签的过程中更容易对标签进行定位校准,防止标签贴歪。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贴签标记102a的形状、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调整。针对所述贴签标记102a的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类似于o形、i形等其他具备定位效果的形状;针对所述贴签标记102a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例如另一实施例中:仅设置一个贴签标记102a,在贴签时,将该贴签标记102a作为中心点进行定位即可;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有3个贴签标记102a,其中一个贴签标记102a设置在顶板102的中心位置,另外两个贴签标记102a相对所述顶板102的中分线对称设置,且三个贴签标记102a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在贴签时,将中间的贴签标记102a作为中心点进行主要定位,将两边的贴签标记102a作为辅助定位,使得定位更加准确。当然,以上的三种贴签标记102a的形状、数量和设置位置的实施方式仅为举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82]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10可由如图2所示的单张纸板压折一体成型,但并不排除以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方式来形成包装盒10,比如可以采用分块拼装的形
式组成,而不是采用一体式形成。另外,所述包装盒10可以用于包装各种各样的产品,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开关面板,还可以是电子数码产品、塑料、陶瓷、生物化工产品、食品医药等。
[008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一种举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