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卷替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8686发布日期:2022-05-26 08:2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料卷替换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料卷替换机构。


背景技术:

2.光伏组件指太阳能电池片被组装后可以实现发电功能的一个单元,太阳能电池片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处理,以确保光伏组件的性能,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太阳能电池板上铺设透光性薄膜。薄膜由于其自身厚度较薄,通常卷料收纳,使用时,需要展开,目前为了提高效率,通常通过机器实现对薄膜展开,当其中一卷薄膜料卷全部展料完毕后,需要更换另一卷料卷,然而由于驱动料卷转动进行展料的机器通常是固定的,故需要将另一卷料卷移动至展料机器处,目前采用人工进行料卷的替换,效率较低且需要额外的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进行料卷替换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驱动的料卷替换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卷替换机构,包括:
5.替换平台,所述替换平台用于放置第一料卷和第二料卷;
6.递进驱动单元,所述递进驱动单元与所述替换平台连接,所述递进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部和递进部,所述递进部包括主支撑块和递进施力件,所述递进施力件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块的第一面,所述递进施力件能够相对所述主支撑块转动,所述递进施力件的第一端具有抵止件,所述抵止件通过与所述主支撑块的抵接限制所述递进施力件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抵止件位于所述主支撑块的第二面,且其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料卷或第二料卷,当所述抵止件维持在所述第二面时,所述递进施力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驱动部驱动带动第一料卷或第二料卷运动。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递进施力件的第二端设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维持所述抵止件抵接所述支撑块的第二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支撑块的第二面具有倾斜部,当所述抵止件位于所述倾斜部时,所述递进施力件的第一端的高度低于所述递进单元的顶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替换平台具有回收区间、第一展料区间和第二展料区间,所述回收区间和第二展料区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的两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区间的高度和所述第二展料区间的高度均低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的高度。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展料区间的形状为弧形凹槽。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展料区间的形状为v形凹槽。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展料区间运动。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抬升件,所述抬升件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沿高度方向移动。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替换平台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带动所述替换平台沿所述第一料卷或第二料卷的轴向运动。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料卷替换机构,通过所述驱动部带动递进施力件运动,并最终通过递进施力件带动所述第一料卷和第二料卷运动,完成料卷替换的工作,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料卷替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如图1所示料卷替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如图1所示料卷替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如图1所示料卷替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替换平台;101、回收区间;102、第一展料区间;103、第二展料区间;104、递进单元;2、递进驱动单元;201、驱动部;202、递进部;2021、主支撑块;2022、递进施力件;2023、抵止件;2024、递进复位件;3、第一料卷;4、第二料卷;5、限位机构;6、调节单元;601、调节滑轨;602、调节加强筋;7、抬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料卷替换机构包括替换平台1和递进驱动单元2,其中,所述替换平台1用于放置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所述递进驱动单元2与所述替换平台1连接,所述递进驱动单元2包括驱动部201和递进部202,所述递进部202包括主支撑块2021和递进施力件2022,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设置在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一面,所述递进施力件 2022能够相对所述主支撑块2021转动,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第一端具有抵止件2023,所述抵止件2023通过与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抵接限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最大转动角度,所述抵止件2023位于所述主支撑块 2021的第二面,且其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当所述抵止件2023维持在所述第二面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驱动部201驱动能够带动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运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驱动部201带动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运动,并最终通过所述递进施力件 2022带动所述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运动,完成料卷替换的工作,工作效率更高。
26.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递进部202包括递进件,所述递进件能够沿设置在所述替换平台1上的滑轨移动,所述递进件包括主支撑块2021,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三面通过滑动机构与滑轨实现连接,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一面设有递进施力件2022,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能够以其与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连接点为圆心转动,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第一端设有抵止件2023,所述抵止件2023位于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一面和第三面之间,当所
述递进施力件2022转动时,所述抵止件2023通过其与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抵接以限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最大旋转角度,所述主支撑块 2021具有第二面,且其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所述抵止件2023位于所述其第二面的所在区域,从而使得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第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的转轴接触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料卷 3或第二料卷4进行运动,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二面具有倾斜部,当所述抵止件2023接触所述倾斜部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能够穿过且不接触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且即使存在一定的接触,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所受的力也不足以使其本身产生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递进驱动单元2通过调节,保证其位于所述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的下方,即所述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的转轴的高度均高于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二面的高度。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一面还设有递进复位件2024,所述递进复位件2024与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递进复位件2024 维持所述抵止件2023抵接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二面,即所述递进复位件 2024的第一端受力使所述抵止件2023位于所述倾斜面的所在区域后,当力消失时,所述递进复位件2024带动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旋转,使所述抵止件2023重新回到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二面的所在区域。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201为传送带,所述驱动部201位于所述主支撑块2021 的下方,所述主支撑块2021的第四面即靠近所述驱动部201的一面具有夹持件,所述主支撑块2021通过夹持件与传送带连接,随传送带沿滑轨同步移动。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递进件的滑轨的两侧还设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递进件的移动路径,确保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的替换的成功率,防止递进件移动过限。
27.所述替换平台1具有回收区间101、供所述第一料卷3放置的第一展料区间102和供所述第二料卷4放置的第二展料区间103,其中,所述回收区间101和第二展料区间1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展料区间103和回收区间101,从而使得所述替换平台1接收所述第二料卷4后,所述第二料卷4不会受重力影响朝向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移动,形成惯性滚动,速度不可控,同时,使得所述第一料卷3不会受重力影响朝向所述回收区间101移动,影响未完成的展料动作。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为弧形凹槽,从而便于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能够以自身轴心转动实现展料,具体地,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为半圆形,从而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料卷3或第二料卷4的转动更为顺畅。更为优选地,所述第二展料区间103为v形凹槽,具体地,为钝角,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料卷4能够较为容易地自所述第二展料区间103 移动至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从而替代所述第一料卷3。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替换平台1包括两个并行排列的递进单元104,由于料卷上的薄膜通常位于整个料卷的中部位置,两端用于旋转,故,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 之间具有预定距离,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料卷3和/或第二料卷4的两端的转轴分别放置在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上时,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之间能够具有容纳空间以供第一料卷3和/或第二料卷4上的薄膜放置或移动。
28.具体地,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的上方还设有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与所述第一料卷3转轴适配,所述限位机构5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料卷3 的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当所述第一料卷3位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进行展料动作时,其只能围绕自身轴心产生转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通过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为气缸)驱动朝向或背离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运动,优选地,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第一展料
区间102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适配的弧形口,更为优选地,所述弧形口与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均为半圆形,从而使得所述限位件接触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后,能够形成供所述第一料卷3转动的圆形开口。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5可通过外部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的上方。
29.具体地,所述料卷递进机构1还包括调节单元6,所述调节单元6与所述替换平台1连接,所述调节单元6带动所述替换平台1沿所述第一料卷3 或第二料卷4的轴向运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单元6设置在所述替换平台1的底部,所述调节单元6包括多个调节滑轨601,其中,每个所述递进单元104的底部均至少具有一个调节滑轨601,所述递进单元104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滑轨601沿所述第一料卷3和/或第二料卷4的轴向运动,以能适配后续工作的设备,具体地,为了保证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的一致性,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之间还设有调节加强筋602,优选地,所述调节加强筋 602设置在所述递进单元104的底部,所述调节加强筋602在使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能够同步运动的同时,还能增加所述递进单元104的结构强度,提高耐久度,且能够使得所述调节单元6能够仅通过一台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为电机),就能带动两个所述递进单元104均进行移动。
30.具体地,所述料卷递进机构1还可包括抬升机构7,所述抬升机构7用于将所述第二料卷4抬升至所述递进单元104所在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机构7包括抬升件,所述抬升件通过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为气缸) 驱动实现沿高度方向的移动,所述抬升机构7位于所述替换平台1靠近所述第二展料区间103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料卷3和第二料卷4的其中一端具有齿轮,从而使得其能够通过齿轮啮合,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转动,从而最终实现展料的目的。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所述递进部202位于靠近所述回收区间101的位置,所述驱动部201带动所述递进部202朝向所述第一料卷3 运动,当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接触到所述第一料卷3时并继续移动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开始旋转,所述抵止件2023开始朝向所述主支撑块的第二面的倾斜部运动,直至整个所述递进部202均位于所述第一料卷3的转轴下方,随后所述递进部202开始从所述第一料卷3的下方穿过,穿过后,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复位,当传感器检测到递进部202位于所述第一料卷3 和第二料卷4之间时,所述递进部202开始进行逆向运动,此时,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由于无法朝反方向运动,故所述递进施力件2022带动所述第一料卷3同步运动,直至所述第一料卷3进入所述回收区间101,随后所述递进部202重复相似动作,将所述第二料卷4自所述第二展料区间103移至所述第一展料区间102。
3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