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2873发布日期:2022-06-04 09:1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建筑构件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由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其具有节约资源、减少劳动力、绿色环保、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标准化生产、提升建筑综合经济效益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预制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预制板材即为装配式建筑中最为常见的预制构件。
3.预制板材在运输到工地现场后需要通过起重设备进行吊装,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日益成熟和起重设备性能的提高,预制板材的重量越来越大,为了方便板件吊装,需要在工厂预制阶段布置预埋吊点。
4.然而,在针对预制板材的生产中,吊点布置的位置通常由工人肉眼观察确定,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吊点与设计位置的偏差较大、深度不够,在进行吊装时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不仅有损坏板材的风险,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工人布置吊点,确保吊点位置精确,深度适宜的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
7.一种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上安装有一对用于连接预制板材模板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横梁上的横向位置可调,在所述横梁上还横向开设有第一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条形通槽中活动插接有用于连接吊点的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上还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用于锁死所述连接螺栓在所述横梁上的活动位置。
8.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侧立于所述横梁底部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横向设置有抵接螺栓。
9.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抵接螺栓的末端连接有柔性的抵接座。
10.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梁的侧壁还横向开设有第二条形通槽,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开设有与横梁配合的卡槽,在所述卡槽前后两侧的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条形通槽对应的定位孔,且所述安装板通过紧固螺栓与所述横梁安装固定。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横梁呈方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条形通槽开设在所述横梁的上下两个侧面,所述第二条形通槽开设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个侧面。
12.更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第一条形通槽的横梁上还横向设置有刻度标尺。
13.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梁上还开设有第三条形通槽,在所述刻度标尺的起始端连
接有靠尺,所述靠尺通过第三条形通槽与所述横梁活动连接,并用于靠接预制板材模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连接螺栓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将吊点悬置于预制板材的模具中,通过改变连接螺栓拧入吊点的深度即可确定吊点嵌入混凝土的深度,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机构能够将横梁固定于模具上,且在第一条形槽的作用下可限制连接螺栓的调节范围,有利于吊点的准确就位,减少了工人肉眼确定吊点的位置偏差,提高了后续吊装的承载力,从而保障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7.3、由于固定机构在横梁上的横向位置可调,因此能够适应预制板材模具的长度或宽度,通用性更好,应用更加广泛。
18.4、刻度标尺能够方便工人微调连接螺栓位置,有利于吊点位置的进一步校准;
19.5、第三条形槽与靠尺配合有利于将刻度标尺起始端对齐模板,方便工人读取刻度尺上的读数。
附图说明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1.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实施例二的装配图;
24.图中标注:1-横梁、2-固定机构、3-第一条形通槽、4-连接螺栓、5-锁紧螺母、6-安装板、7-抵接螺栓、8-抵接座、9-卡槽、10-耳板、11-紧固螺栓、12
‑ꢀ
第二条形通槽、13-刻度标尺、14-第三条形通槽、15-靠尺、16-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预制板材的预埋吊点定位结构,包括横梁1,所述横梁1的上安装有一对用于连接预制板材模板的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在所述横梁1上的横向位置可调,在所述横梁1上横向开设有第一条形通槽3,所述第一条形通槽3中活动插接有用于连接吊点的连接螺栓4,所述连接螺栓4上还连接有锁紧螺母5,所述锁紧螺母5用于锁死所述连接螺栓4在所述横梁1上的活动位置。
28.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侧立于所述横梁1底部的安装板6,在所述安装板
6上横向设置有抵接螺栓7。通过拧紧抵接螺栓7,使抵接螺栓7 抵接在对应模板上即可实现对横梁1的固定。
2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抵接螺栓7拧紧后损坏模板表面,同时提高其与模板间的摩擦系数,从而确保固定效果,在所述抵接螺栓7的末端连接有柔性的抵接座8。
30.从图3可以看出,为了适应模具的长度或宽度,提高吊点定位结构的通用性,在所述横梁1的侧壁还横向开设有第二条形通槽12,所述安装板6的上端开设有与横梁1配合的卡槽9,在所述卡槽9前后两侧的安装板6上分别设置有耳板10,所述耳板1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通槽12对应的定位孔,且所述安装板6通过紧固螺栓11与所述横梁1安装固定。
31.如图2所示,所述横梁1呈方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条形通槽3开设在所述横梁1的上下两个侧面,所述第二条形通槽12开设在所述横梁1的前后两个侧面。
32.请参阅图3,具体实施时,在靠近所述第一条形通槽3的横梁1上还横向设置有刻度标尺13。刻度标尺13能够方便工人微调连接螺栓4位置,有利于吊点位置的进一步校准。作为优选,在所述横梁1上开设有第三条形通槽14,在所述刻度标尺13的起始端设置有靠尺15,所述靠尺15通过第三条形通槽 14与所述横梁1活动连接,且其下端用于靠接预制板材模板。第三条形通槽 14与靠尺15配合有利于将刻度标尺13起始端对齐模板,方便工人读取刻度标尺13上的刻度。
3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锁紧螺母5连接在横梁1底部的一段连接螺栓4上,为了方便工人在连接螺栓4就位后调节吊点的预埋深度,在位于横梁1顶部的一段连接螺栓4上还连接有调节螺母16。
34.本实施例的原理如下:
35.根据同一方向上吊点布置的个数确定连接螺栓4的数量,将连接螺栓4 插接到第一条形通槽3中,并在连接螺栓4的下端拧入吊点;通过吊点的预埋深度调整连接螺栓4拧入吊点深度;再根据吊点的设计位置布置横梁1,通过固定机构2将横梁1固定于预制板材的模板上;移动连接螺栓4至设计位置附近,然后将刻度标尺13向靠近的模板移动,使得靠尺15紧靠于该模板上;工人通过刻度标尺13校正连接螺栓4的位置,待校正完成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拧下螺栓,拆除横梁1即可完成预埋吊点的布置作业。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吊点包括但不限于与连接螺栓4配合的螺纹套筒。
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连接螺栓4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将吊点悬置于预制板材的模具中,通过改变连接螺栓4拧入吊点的深度即可确定吊点嵌入混凝土的深度,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机构 2能够将横梁1固定于模具上,且在第一条形槽的作用下可限制连接螺栓4的调节范围,有利于吊点的准确就位,减少了工人肉眼确定吊点的位置偏差,提高了后续吊装的承载力,从而保障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揭露的技术方案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