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71992发布日期:2022-07-08 23:3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电梯安全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


背景技术:

2.施工电梯属于工程特种作业机械设备,用于运输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现有的施工电梯轨道轮安装结构如图4-5所示,包括轿厢1、轨道2和轨道轮组件。轿厢1内部设有内腔,轿厢1前壁面11上设有连通至内腔的进出口。两条轨道2均平行于轿厢1的升降移动方向布置,并分别位于轿厢1后壁面12外侧的水平两侧,轨道2正对轿厢1后壁面12的一侧设有内凸条23,轨道2背向轿厢1后壁面12的一侧设有外凸条24。轨道轮组件共有多组(图中示出四组),图中示出的四组轨道轮组件呈矩形分布,并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与轨道2之间,其中,每上下正对布置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与同一根轨道2之间。轨道轮组件包括水平杆41、压板42和轨道轮a43。水平杆41前端固定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上,后端垂直于轿厢1后壁面12水平伸出并位于轿厢1后壁面12外侧。压板42固定连接在水平杆41的后端。两个轨道轮a43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压板42的上端和下端。在图中示出的四组轨道轮组件中,分布于轿厢1后壁面12上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轨道轮a43与两条轨道2的外凸条24滚动配合,分布于轿厢1后壁面12下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轨道轮a43与两条轨道2的内凸条23滚动配合。
3.在施工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轿厢1的一部分重量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来承担,轿厢1的另一部分重量通过多组轨道轮组件的轨道轮a43,以压紧力的方式分摊到两根轨道2上,压紧力的方向分别如图4中箭头所示。
4.现有的施工电梯轨道轮安装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5.1、轨道轮a和轨道均为金属材料制成,随着施工电梯的上下移动,轨道轮a与轨道之间产生摩擦,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并且,随着施工电梯载荷(负载)的增加,噪音会进一步增加,影响使用体验;
6.2、由于轨道轮a和轨道均为金属材质,两者相互滚动配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较大,轨道轮a很容易擦伤轨道,并且,随着施工电梯载荷(负载)的增加,所述的摩擦力会进一步增大,极端情况下会直接崩断固定螺栓(轨道轮a与压板之间的连接件),导致轨道轮a从高空坠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7.3、轿厢的重量共通过多组轨道轮组件支承在两根轨道上,并且,每一组轨道轮组件仅包含两个轨道轮a,每当拆除轨道轮a之后,压板都会产生倾斜趋势,导致安装位置变小,难以将新的轨道轮a安装进去;
8.4、轨道轮a和轨道均为金属材料制成,两者相互滚动配合的过程中可相对变形余量极小,容易导致轨道轮a内部的轴承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施工电梯的轨道轮a难以拆卸和安装、施工电梯运行时由轨道轮a和轨道之间摩擦带来的噪音较大、施工电梯的轨道轮a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过大进而造成轨道轮或轨道损坏、施工电梯的轨道轮a与轨道在相互滚动配合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轨道轮a内部轴承损坏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包括轿厢和轨道;轿厢内部设有内腔,轿厢前壁面上设有连通至内腔的进出口;两条轨道均竖直布置,并分别位于轿厢后壁面外侧两侧,轨道正对轿厢后壁面的表面设有内配合部,轨道背向轿厢后壁面的表面设有外配合部;
11.其还包括轨道轮组件;轨道轮组件包括连接杆、轮座和轨道轮b;连接杆前端固定安装在轿厢后壁面上,后端垂直于轿厢后壁面水平伸出并位于轿厢后壁面外侧;轮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后端;轨道轮b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有的轨道轮b分别从上至下可转动安装在轮座上;
12.四组轨道轮组件呈矩形分布,并安装在轿厢后壁面与轨道之间,其中,每上下正对布置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安装在轿厢后壁面与同一根轨道之间;在四组轨道轮组件中,分布于轿厢后壁面上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各自包含的轨道轮b与对应轨道的外配合部滚动配合,分布于轿厢后壁面下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各自包含的轨道轮b与对应轨道的内配合部滚动配合。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轮b包括芯棒、螺栓、轴承、端盖和胶轮主体;芯棒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螺栓连接部、扳手夹持部和胶轮安装部,螺栓连接部的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孔,螺孔的中心线偏离芯棒的中心线;螺栓一端连接在芯棒的螺孔中,另一端从螺孔中伸出并固定连接在轮座上;轴承套装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上;端盖固定连接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的端面上;胶轮主体呈圆柱形,其中部设有贯通两端面的安装孔,胶轮主体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轴承上,并位于扳手夹持部和胶轮安装部之间。
14.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轴承为滚针轴承或滚珠轴承。
15.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轮b还包括油封;油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油封均套装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上,其中一个位于轴承与扳手夹持部之间,另一个位于轴承与端盖之间。
16.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端盖的中心处设有注油孔a、芯棒的胶轮安装部的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注油孔b,注油孔b的末端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条注油孔c,注油孔c贯通至轴承内圈;注油孔a、注油孔b、注油孔c依次连通而形成注油通道。
1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胶轮主体的外圆面上设有一圈凹槽,相应的,轨道的外配合部和内配合部均为匹配于凹槽的凸棱。
1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轨道轮b的凹槽内设有两圈储油槽,两圈储油槽相对于轨道轮b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
1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芯棒的胶轮安装部上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开口卡环,用于防止轴承脱出。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1.1、便于拆卸和安装:当一组轨道轮组件中的轨道轮b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时,拆卸一个轨道轮b后,还有至少两个轨道轮b压在轨道上,使轮座不会产生倾斜趋势,能较好的保持安装位置,便于安装新的轨道轮b。
22.2、可靠性好:
23.a、当一组轨道轮组件中的轨道轮b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时,施工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将大幅提升,单个轨道轮b发生损坏并不会影响施工电梯的正常运行;
24.b、当一组轨道轮组件中的轨道轮b的数量为三个及以上时,施工电梯的重量被更多的轨道轮b分摊到轨道上,单个轨道轮b对轨道施加的压紧力得以减小,轨道轮b在轨道上滚动时的摩擦力也得以减小,进而降低了轨道或轨道轮b发生意外损坏的概率;
25.c、轨道轮b为塑胶材质,其与轨道在相互滚动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可变形余量,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或缓冲震动,进而降低了轨道轮b内部轴承发生意外损坏的概率;
26.d、当轨道轮b内部的轴承选用滚针轴承时,其具有更大的载荷承受能力和更小的径向尺寸,胶轮主体可适应性设计的更厚,结构更加紧凑和稳定。
27.3、噪音小:轨道轮b为塑胶材质,其与轨道在相互滚动配合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刺耳的摩擦噪音,并且降低了对润滑油的依赖性,即使减少润滑油的用量,也不会影响轨道轮b与轨道之间的摩擦损耗。
28.4、便于调节接触量:螺孔的中心线偏离芯棒的中心线,需要调节轨道轮b与轨道的接触量时,使用扳手卡住芯棒的扳手夹持部,拧转扳手带动胶轮主体转动,即可调整胶轮主体与轨道的接触量。
29.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图1的左视图;
32.图3为轨道轮b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现有的施工电梯轨道轮安装结构;
34.图5为图4的左视图。
35.轿厢1;前壁面11;后壁面12;轨道2;内配合部21;外配合部22;内凸条23;外凸条24;连接杆31;轮座32;轨道轮b33;螺栓连接部3311;扳手夹持部3312;胶轮安装部3313;螺孔3314;注油孔b3315;注油孔c3316;螺栓332;轴承333;端盖334;胶轮主体335;凹槽3351;储油槽3352;油封336;弹性开口卡环337;水平杆41;压板42;轨道轮a43。
具体实施方式
36.实施例1:
37.如图1-3所示,便于维护的施工电梯轨道轮结构,包括轿厢1、轨道2和轨道轮组件。
38.轿厢1内部设有内腔,轿厢1前壁面11上设有连通至内腔的进出口。
39.两条轨道2均竖直布置,并分别位于轿厢1后壁面12外侧两侧,轨道2正对轿厢1后壁面12的表面设有内配合部21,轨道2背向轿厢1后壁面12的表面设有外配合部22。
40.轨道轮组件共有四组,四组轨道轮组件呈矩形分布,并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与轨
道2之间,其中,每上下正对布置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与同一根轨道2之间。在四组轨道轮组件中,分布于轿厢1后壁面12上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各自包含的轨道轮b33与对应轨道2的外配合部22滚动配合,分布于轿厢1后壁面12下端的两组轨道轮组件分别通过各自包含的轨道轮b33与对应轨道2的内配合部21滚动配合。
41.轨道轮组件包括连接杆31、轮座32和轨道轮b33。
42.连接杆31前端固定安装在轿厢1后壁面12上,后端垂直于轿厢1后壁面12水平伸出并位于轿厢1后壁面12外侧。
43.轮座32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1的后端。
44.轨道轮b3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轨道轮b33分别从上至下可转动安装在轮座31上。轨道轮b33包括芯棒、螺栓332、轴承333、端盖334和胶轮主体335。芯棒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螺栓连接部3311、扳手夹持部3312和胶轮安装部3313,螺栓连接部3311的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螺孔3314,螺孔的中心线偏离芯棒的中心线。螺栓332一端连接在芯棒的螺孔3314中,另一端从螺孔3314中伸出并固定连接在轮座32上。轴承333套装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3313上。端盖334固定连接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3313的端面上。胶轮主体335呈圆柱形,其中部设有贯通两端面的安装孔,胶轮主体335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轴承333上,并位于扳手夹持部3312和胶轮安装部3313之间。
45.优选,轴承333为滚针轴承或滚珠轴承。
46.优选,轨道轮b33还包括油封336,油封33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油封336均套装在芯棒的胶轮安装部3313上,其中一个位于轴承333与扳手夹持部3312之间,另一个位于轴承333与端盖334之间。
47.优选,端盖334的中心处设有注油孔a3341、芯棒的胶轮安装部3313的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注油孔b3315,注油孔b3315的末端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条注油孔c3316,注油孔c贯通至轴承内圈。注油孔a3341、注油孔b3315、注油孔c依次连通而形成注油通道。通过注油通道注入润滑油可为轴承333提供润滑。
48.优选,胶轮主体335的外圆面上设有一圈凹槽3351,相应的,轨道2的外配合部22和内配合部21均为匹配于凹槽3351的凸棱。
49.优选,轨道轮b33的凹槽3351内设有两圈储油槽3352,两圈储油槽3352相对于轨道轮b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布置。储油槽3352的设置可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能在轨道轮b33运行的时候起到润滑效果,并且通过观察储油槽3352深度是否变浅,即可得知轨道轮b33的胶轮主体335是否发生磨损。
50.优选,芯棒的胶轮安装部3313上设有卡环槽,卡环槽内安装有弹性开口卡环337,用于防止轴承333脱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