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放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5934发布日期:2022-06-18 00:3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振动放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放矿技术领域,具体为振动放矿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振机是板式结构;采用橡胶块缓冲;侧板固定在眉线墙上,距底部有一定间隙,不需要振动电机承担此重量;台板尾部插入矿仓,插入部分将承载很多的矿石重量;防止漏渣采用的是橡胶板密封,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台板频繁出现焊缝撕裂,主梁、筋板断裂,维护工作量很大;二、更换台板很困难,特别是在主溜井,因井筒高度高、产量大,长期的矿石冲击让井壁酥松,垮塌严重,落石对台板衬板更换或台板整体更换存在重大安全风险;三、密封容易出现问题,漏渣严重,给操作者增加不少工作量;四、台板倾角不够,放矿效率低;五、卡堵情况出现频率高于预期,处理困难。
3.针对以上问题申请人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如加大台板的筋板密度及尺寸,提高振机台板倾斜角等等,但是效果有限。首先就板式振机来讲,台板承载了很大的矿石压力。从安装图上看,当眉线墙距离溜井中心越近承担的压力越大,这样的结构令振动台板受力很不均匀,在振机工作时就出现了台板不断受剪切、循环扭力等破坏力的受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振动放矿系统,减少后段矿石压力,再是提高台板刚性改变结构形式让台板整体受力均匀。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振动放矿系统,包括硐室、台板和振机,所述硐室上开设有落矿口,所述台板的倾角为19
°
,所述台板上设置有链式闸门,所述链式闸门的一端和台板端部连接,另一端和溜井固定连接,所述台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所述落矿口内设置有保护钢板,所述保护钢板加长形成内挡板,且与振机侧板形成迷宫密封。
7.优选的,所述台板支撑轴与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台板端部设置有支承轴。
9.优选的,所述台板端部设置有支承轴,所述振机上设置有上、下弹簧支座,所述支承轴和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配合。
10.优选的,所述上、下弹簧支座上均设置有固定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放矿系统1、通过加大台板倾角,放矿效率高;2、台板与侧板采用迷宫式密封,解决漏渣问题;3、在台板结构上采用框架结构,改善受力情况,减少维护量;4、密封效果好;5、采用分体设计,在检修、更换时可以让振动台轻松移动到;6、链式闸门的配备令控制出矿更加方便,同时防止台板前端跑矿;7、提高眉线方便处理大块,且对矿石的通过性更好;8、对井下的运输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放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1、硐室;2、链式闸门;3、台板;4、支承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振动放矿系统,包括硐室1、台板3和振机,所述硐室1上开设有落矿口,所述台板3的倾角为19
°
,倾斜角19
°
是一个配合链式闸门2使用的合理角度,再根据使用的矿车型号,能够确定台板3的尺寸,在兼顾振动力传递到井筒内部与硐室1总高,我们取一个最大合格块矿的距离为眉线墙后的落矿口尺寸,按矿石安息角60
°
计算,保持原设计井筒内矿石流动层厚度,确定眉线墙高度,将多余部分用钢板加衬板做出矿石承载底,这样能停留在振动台板3上的矿石量就减少很多,降底了振机启动需要的功率,所述台板3上设置有链式闸门2,所述链式闸门2的一端和台板3端部连接,另一端和溜井固定连接,倾角的提高必然会产生跑矿,因此加装链式闸门2,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对控制装载系数、防大块冲击以及处理大块卡、堵都是有利的,链式闸门2的增加对出矿口高度的限制将被简化,同时对操作者也提供了一道保护措施;所述台板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因振机的振幅只有1-2mm,参考侧板安装方式可以完美解决漏渣问题,在台板3结构上采用框架结构,让整个台板3在工作时处于自由状态受力均匀分散。其高度根据选择的振动电机外形尺寸再加需要的操作空间确定;所述落矿口内设置有保护钢板,所述保护钢板加长形成内挡板,且与振机侧板形成迷宫密封。
17.进一步的,所述台板3支撑轴与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连接以利工作时台板3自动找正,尽量将力以垂直方向传递到金属压缩弹簧上,保证相关部件不出现多方向受力,提高各部件使用寿命。
18.进一步的,所述台板3端部设置有支承轴4。
19.进一步的,所述台板3端部设置有支承轴4,所述振机上设置有上、下弹簧支座,所述支承轴4和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配合,振机倾角可以适当调整,只要改变支承轴4和上弹簧支座中心距就可以改变台板3倾角。
20.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弹簧支座上均设置有固定板,当需要检修或更换,用千斤顶撑起振动台板3至弹簧不再受力即可将弹簧抽出让台板3落到基础支架上,此刻用葫芦将台板3拉出到眉线墙外再进行相关工作,彻底避免了来自井筒内坠落物的威胁,方便更换。
21.煤矿从溜井进入到硐室1,并从台板3进行放矿。
22.目前我们改造、新建了各两处放矿点,新建放矿点将溜井中心线与眉线墙距离加
大了1米,更好的改善了眉线墙受力,投入使用一年多,放矿量超过200万吨。没有更换过振动电机,台板维护量大为减少,脱焊、开裂基本没有,效果令人满意。
2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振动放矿系统,包括硐室、台板和振机,所述硐室上开设有落矿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倾角为19
°
,所述台板上设置有链式闸门,所述链式闸门的一端和台板端部连接,另一端和溜井固定连接,所述台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侧板,所述落矿口内设置有保护钢板,所述保护钢板加长形成内挡板,且与振机侧板形成迷宫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放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支撑轴与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放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端部设置有支承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放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端部设置有支承轴,所述振机上设置有上、下弹簧支座,所述支承轴和上弹簧支座采用滑动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放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弹簧支座上均设置有固定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振动放矿系统,包括硐室、台板和振机,所述硐室上开设有落矿口,所述台板的倾角为19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东 彭玉龙 骆启亮 何加安 龙云祥 周应有 葛安祥 陈姊衡 任文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悦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