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窃启机构的具有盒和套筒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2745发布日期:2023-08-05 19:2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带防窃启机构的具有盒和套筒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容器,其特别应用为用于消费品(诸如细长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制品的部件)的容器。


背景技术:

1、将消费品包装于由折叠的层状坯料形成的容器中是己知的。举例来说,诸如香烟和雪茄的细长吸烟制品常常在刚性盒形容器,诸如铰接盖容器中销售,所述铰接盖容器具有盒部分和围绕跨过容器的后壁延伸的铰接线连接至盒的三维杯状铰接盖。在使用中,盖围绕铰接线枢转以打开包装,并且因此得以接近保持于盒中的消费品。

2、将消费品包装于包括外壳或外套筒以及内滑动件或内托件的容器中也是已知的,消费品被容纳于所述内滑动件或内托件中并且所述内滑动件或内托件可在外壳内滑动。为了从此类容器取出消费品,用户使内滑动件从外壳内的初始位置滑动至内滑动件从外壳向外凸出的打开位置,以便部分地暴露内滑动件的开放端或侧。此类容器可以被称为滑动件和壳式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通常期望改进可重新封闭的容器的易用性。还期望能够为用于消费品的可重新封闭的容器装备显窃启装置,所述显窃启装置容许消费者检查内含物先前是否已经被接近。

2、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消费品的容器。容器可以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相对的第一外套筒侧壁和第二外套筒侧壁。此外,容器可以包括安装于外套筒内的内滑动件,所述内滑动件包括内滑动件底壁、内滑动件前壁、以及内滑动件后壁。容器还可以包括套筒盖,所述套筒盖包括套筒盖第一面板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套筒盖第一面板可以沿着第一弱线从外套筒可拆卸地悬垂并且在外套筒后壁与外套筒前壁之间延伸。套筒盖第二面板可以沿着第二弱线从套筒盖第一面板可拆卸地悬垂并且永久地附连至外套筒的内表面。在套筒盖第一面板沿着第一弱线和第二弱线从外套筒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分离时,第一外套筒开口可以在外套筒的顶端处显露。另外,内滑动件可以变得可在外套筒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完全插入位置中,内滑动件完全搁置于外套筒内,在所述突出位置中,内滑动件穿过第一外套筒开口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延伸。内滑动件前壁的顶边缘可以被构造成与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的相对应的底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内滑动件被通过所述第一外套筒开口从所述外套筒移除。

3、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消费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相对的第一外套筒侧壁和第二外套筒侧壁;内滑动件,所述内滑动件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内滑动件包括内滑动件底壁、内滑动件前壁、以及内滑动件后壁,以及套筒盖,所述套筒盖包括套筒盖第一面板和套筒盖第二面板,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沿着第一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可拆卸地悬垂并且在所述外套筒后壁与所述外套筒前壁之间延伸,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沿着第二弱线从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可拆卸地悬垂并且永久地附连至所述外套筒的内表面,以使得在所述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弱线和所述第二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第二面板分离时:第一外套筒开口在所述外套筒的顶端处显露;并且所述内滑动件变得可在外套筒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完全插入位置中,内滑动件完全搁置于外套筒内,在所述突出位置中,内滑动件穿过外套筒开口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延伸;其中所述内滑动件前壁的顶边缘被构造成与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的相对应的底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内滑动件被通过所述外套筒第一开口从所述外套筒移除。

4、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前”、“后”、“上”、“下”、“顶”、“底”以及“侧”是指当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处于直立位置中时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及其部件的部分的相对位置。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容器时,不论所描述的容器的取向如何,都使用这些术语。容器的前壁为外套筒的壁,防窃启盖的第二面板诸如通过永久性粘合剂永久地附连至所述外套筒的壁。

5、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弱线”来指材料片材(诸如纸或卡纸板)上的一条线,材料沿着该线被弱化,诸如通过沿着该线移除一些材料(例如通过刻痕)或者通过沿着该线折叠或折皱片状材料。这便于使片状材料沿着期望的线撕裂或破裂。

6、在一些实施例中,弱线还可以被设置为一条由穿孔或狭缝或切口构成的线。举例来说,弱线可以被设置为分离线,所述分离线具有以预定间隔布置并且由连接件分离的狭缝或切口,以使得沿着分离线将容器的从彼此悬垂的部分分离,需要使相对较少数量(例如2至10)的连接件断裂。

7、如上文简要描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滑动件和套筒式容器。外套筒包括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相对的第一外套筒侧壁和第二外套筒侧壁。内滑动件被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并且包括内滑动件底壁、内滑动件前壁、以及内滑动件后壁。

8、与现有的滑动件和套筒式容器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包括套筒盖,所述套筒盖包括套筒盖第一面板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其中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其在外套筒后壁与外套筒前壁之间延伸-沿着第一弱线从外套筒可拆卸地悬垂。反过来,套筒盖第二面板沿着第二弱线从第一面板可拆卸地悬垂,并且套筒盖第二面板永久地附连至外套筒的内表面。当套筒盖第一面板分别沿着第一弱线和第二弱线与外套筒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分离时,第一外套筒开口在外套筒的顶端处显露。此外,由于套筒盖第一面板从外套筒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分离,内滑动件变得可在外套筒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完全插入位置中,内滑动件完全搁置于外套筒内,在所述突出位置中,内滑动件穿过外套筒开口至少部分地在外套筒的外部延伸。另外,内滑动件前壁的顶边缘被构造成与套筒盖第二面板的相对应的底边缘接合,以防止内滑动件被通过第一外套筒开口从外套筒移除。

9、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中,套筒盖的可拆卸的第一面板提供防窃启特征。这是期望的,因为它可以迅速提醒消费者容器内的消费品先前可能已经被接近的事实。

10、另外,本发明的容器可以包括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在使用期间有利地帮助控制内滑动件在外套筒内的运动。这是期望的,因为它使得能够容易且可靠地接近内套筒的内含物。如下文将描述的,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容器的其它部件也可以被构造成协作,以便更彻底地控制和引导内滑动件在外套筒内的运动,以便进一步增强容器的易用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套筒进一步包括附连至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以及外套筒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的顶边缘被构造成在内滑动件处于完全插入位置中时与内滑动件底壁的相对应的边缘接合,以防止内滑动件被通过在外套筒的底端处的第二外套筒开口从外套筒拆卸。通过在容器的底部处提供第二锁定机构,有利地在两端处限制滑动件在套筒内的线性运动。这进一步便于容器的使用,并且期望地防止内滑动件被推得太远并且被从外套筒移除。

12、在优选实施例中,内滑动件进一步包括滑动件盖,所述滑动件盖包括沿着内滑动件后壁的顶边缘从内滑动件后壁悬垂的顶面板,所述滑动件盖顶面板可在滑动件盖封闭位置与滑动件盖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内滑动件后壁的顶边缘枢转,以显露内滑动件的内含物。

13、内滑动件盖的提供有利地为内滑动件内的消费品提供进一步的保护度。在实践中,当容器被第一次打开时,消费者不仅需要从外套筒拆卸套筒盖的第一面板,而且需要使滑动件盖顶面板从其封闭位置运动至其打开位置。

14、此外,这使得容器在使用之间可重新封闭。一旦套筒盖的第一面板在第一次接近内滑动件的内含物时已经被从外套筒拆卸,消费者就可以有利地依赖于滑动件盖顶面板来确保剩余的消费品在连续的接近之间被保持于内滑动件内。

15、更优选地,滑动件盖顶面板被构造成在内滑动件处于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中时与套筒盖第二面板接合,以将滑动件盖固定于滑动件盖封闭位置中。这是有利的,因为其确保剩余的消费品在连续的接近之间被牢固地保持于内滑动件内。

16、在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滑动件盖顶面板包括锁定突片,所述锁定突片被构造成与形成于套筒盖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中的切口接合。这提供滑动件盖面板与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之间的安全且可靠的接合。因此,在连续的接近之间,剩余的消费品被以特别稳定且安全的方式保持于内滑动件内。

17、另外,滑动件盖顶面板的锁定突片与套筒盖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中的切口之间的协作产生类似咔哒声的声音。有利地,这可以为用户提供听觉提示,所述听觉提示确认在使用之间容器已得到封闭。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内滑动件处于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中并且滑动件盖面板与第二面板接合时,在滑动件盖面板上方在外壳内限定凹部。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套筒盖的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弱线从外套筒后壁可拆卸地悬垂,并且套筒盖进一步包括在外套筒后壁与套筒盖第二面板之间至少部分地延伸跨过第一面板的弱线,以在第一面板的一端处限定拉动突片,以便于使套筒盖第一面板分别沿着第一分离线和第二分离线从外套筒和套筒盖第二面板分离。提供一个这样的突片是有利的,因为在第一次打开容器时,拉动突片主要充当把手。这可以帮助消费者在需要断开套筒盖第一面板与外套筒和套筒盖第二面板之间的连接时抓握套筒盖第一面板。另外,由于拉动突片限定于套筒盖第一面板的一端处,因此引导消费者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施加所需的撕裂力,这可以便于打开操作并且降低破裂的可能性。

20、优选地,所述内滑动件包括弱线,所述弱线延伸跨过所述内滑动件后壁并且将所述内滑动件后壁分成在所述弱线下方延伸的滑动件后壁底面板和在所述弱线上方延伸的滑动件后壁顶面板,其中当所述内滑动件处于突出位置中时,内滑动件后壁顶面板被构造成可沿着所述弱线在所述外套筒后壁的顶边缘上方枢转,以便于接近所述内套筒的内含物。提供一条这样的弱线的优点在于:当内滑动件运动至突出位置中时,滑动件后壁顶面板可以向后枢转,这可以使消费者更容易从容器的顶部提取消费品。

21、对于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那些实施例而言,这可能特别有益,其中含有消费品的内包装被接收于内滑动件内,并且其中内包装包括在朝向内包装的顶部的位置处围绕内包装延伸360度的撕条。通过使内滑动件后壁沿着弱线在外套筒后壁的顶边缘上方枢转,用户可以更好地且基本上不受阻挡地接近延伸跨过内包装的后壁的撕条的部分,这可以便于打开内包装。

22、如上文简要讨论的,根据本发明的容器被用作用于消费品的容器,并且可以被特别用于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的。优选地,容器包括包裹于内包装中的一组消费品,内包装被接收于内滑动件内并且被固定至内滑动件,以使得在内滑动件在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与突出的滑动件位置之间运动时,内包装与内滑动件成一体运动。这是有益的,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使滑动件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来容易地且直接地控制内包装在容器内的位置。

23、例如,可以通过在内包装的外表面与内滑动件的表面之间提供永久性粘合剂来将内包装固定至内滑动件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单点永久性胶可能足以实现此目的。

24、优选地,内包装被密封。这有益于保持容器内的消费品的特性。此外,其与套筒盖的提供组合,以向消费者提供容器内的消费品先前是否已经被接近的明确指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密封的”用于指示已经通过围绕一组消费品包裹由空气不可透过包装材料构成的通常矩形坯料形成内包装,并且已经在坯料的重叠的边缘部分之间形成密封件。优选地,在内包装的每个纵向侧上形成翅片密封件。

25、在内包装的顶部处,通常提供接近开口以使得能够接近和提取消费品。在“密封的”内包装中,开口仅在包装被第一次打开时变得可接近。例如,在接近开口被形成为形成内包装的坯料中的切口的情况下,内包装进一步包括气密地堵塞接近开口的可重新密封的标签。提供一个这样的标签的优点在于:内包装不仅可以被重新封闭,而且在随后接近内包装的内含物之间基本上被重新密封。通常,一个这样的标签可以包括突片,用户可以通过所述突片方便地处理标签以使其在相应的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如下文还将更详细地描述的。作为替代方案,在“密封的包装”中,仅可以预定义接近开口,例如通过在内包装中提供弱线,然而,只有在坯料材料的连续性在用户第一次打开内包装时沿着弱线中断时,才可有效地接近开口。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包装包括撕条,以便于打开内包装和从内包装提取消费品。这确保内包装的容易且受控的第一次打开,并且可以帮助在容器被第一次打开之后保持内包装的预定部分。内包装的被保持的剩余部分有利地保护消费品。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包装为可重新密封的,并且包括用于从内包装提取消费品的接近开口,以及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所述接近开口上方延伸并且可在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封闭位置中,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堵塞所述接近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被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内包装的表面提升以显露所述接近开口。

28、这期望地使内包装为可重新密封的,以使得内包装内的消费品的原始特性可以被保持更长的时间段。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内包装上形成一条或多条弱线(例如,切割线)以限定接近开口。举例来说,在内包装的前壁或内包装的顶壁或两者之上延伸的弱线可以至少部分地界定内包装的可以在相应的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部分。当内包装的由弱线界定的部分被提升时,接近开口显露。

30、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在内包装的由弱线界定的这样的部分与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之间建立永久连接。这可以通过在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的内表面的区域与内包装的由弱线界定的下面的部分之间提供永久性粘合剂来实现。有利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其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使内包装的所述部分在其相应的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与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成一体运动。因此,当用户将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提升至其打开位置中时,内包装的由弱线界定的下面的部分也被提升并且接近开口显露以使得能够提取消费品。

31、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内滑动件进一步包括保护性面板,所述保护性面板沿着限定内滑动件盖顶面板的前边缘的折叠线从内滑动件盖的顶面板悬垂。保护性面板可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与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之间围绕折叠线枢转。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中,保护性面板基本上平行于外套筒前壁。在实践中,当内包装被接收于内滑动件内时,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中,保护性面板可以抵靠内包装的前壁搁置。为了运动至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中,保护性面板向前和向上倾斜以显露内滑动件的内部。在实践中,当内包装被接收于内滑动件内时,为了达到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可以使保护性面板远离内包装的前壁运动以显露内包装中的接近开口。

32、因此,保护性面板有助于容器、特别是内滑动件的整体结构强度。此外,保护性面板在使用之间基本上隐藏内包装的内含物并且有助于防止接近内包装的内含物。

33、在提供在接近开口上方延伸的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的这些实施例中,为了接近容器内的消费品,用户需要提升含有包装的内滑动件以从外套筒突出,使保护性面板运动至其打开位置中并且随后将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从标签封闭位置剥离至标签打开位置。因此,保护性面板提供额外的安全水平。在一些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永久地附连至保护性面板的内表面,以使得保护性面板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与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使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标签封闭位置与标签打开位置之间运动以显露接近开口。

34、这是期望的,因为在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与保护性面板之间建立的永久性连接简化用户对内包装的打开和封闭,用户可以通过使保护性面板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与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来使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标签封闭位置与标签打开位置之间运动。一般来说,保护性面板可以具有较大的表面面积并且由较厚且较刚性的材料制成,这可以便于用户进行处理。

35、此外,由于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的运动经由保护性面板的运动间接地控制,并且保护性面板由其几何形状和结构限制以按精细预定的方式运动,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有利地可以实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从内包装的特别平稳且受控制的剥离。这是期望的,因为其可以帮助保持打开/封闭机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此外,由于用户不直接处理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因此在使用期间可以更容易防止标签意外地粘到自身或容器的其它部分。

36、为了在保护性面板与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之间建立一种这样的结构和功能连接,例如可以在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的外表面上的区域与保护性面板的内表面上的相对应的区域之间提供永久性粘合剂。优选地,内包装包括布置于内包装内的内框架,以按限定的排序图案保持所述一组消费品。提供一种这样的内框架增加容器的结构强度,并且为内包装内的消费品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此外,提供一种这样的内框架即使在内包装中最初含有的许多消费品已经被从容器提取之后也帮助内包装维持其原始形状。这具有便于内滑动件和内包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平稳且可靠地运动的益处。

37、一般来说,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的各种部件的大小将取决于预定保持于容器内的消费品的大小和数量。

38、外套筒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差可以为至少5毫米。在某些优选实施例中,外套筒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差为至少8毫米。更优选地,外套筒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差为至少10毫米。不希望被理论束缚,发明人已经观察到,在其中外套筒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差落入这样的范围内的容器中,可以更容易确保内滑动件和外套筒如上所述协作,以使得有效地防止内滑动件整体从外套筒滑出。

39、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包装的高度的50%。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包装的高度的45%。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包装的高度的40%。

40、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至少20%。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至少25%。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至少30%。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50%、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5%至内包装的高度的50%、更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3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50%。

42、在其它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5%、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5%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5%、更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3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5%。

43、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0%、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25%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0%、更优选地为内包装的高度的3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40%。

44、在一些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内包装的高度的30%至内包装的高度的35%、例如为内包装的高度的33%。

45、不希望被理论束缚,应当理解,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比率基本上影响内滑动件可以在外套筒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的有效长度。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调节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与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比率,可以确保在突出位置中,特别便于消费者接近保持于内包装内的商品。同时,可以确保内包装在容器的相继的打开之间被安全地固定于内滑动件内。

46、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套筒的高度的40%。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套筒的高度的35%。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套筒的高度的30%。

47、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至少15%。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至少20%。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至少25%。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15%至套筒的高度的40%、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0%至套筒的高度的40%、更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5%至套筒的高度的35%。在其它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15%至套筒的高度的35%、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0%至套筒的高度的40%、更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5%至套筒的高度的35%。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套筒的高度的15%至套筒的高度的30%、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0%至套筒的高度的30%、更优选地为套筒的高度的25%至套筒的高度的30%。

49、在其中外套筒包括附连至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以及外套筒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优选地包括附连至外套筒前壁的内表面的前锁定面板。进一步,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55%。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50%。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小于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45%。

50、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至少25%。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至少30%。甚至更优选地,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至少35%。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25%至55%、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0%至55%、甚至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5%至55%。在其它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25%至50%、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0%至50%、甚至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5%至5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25%至45%、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0%至45%、甚至更优选地为第二面板的底边缘与前锁定面板的顶边缘之间的距离的35%至45%。

52、在设置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限定内滑动件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的有效长度)的此类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内滑动件前壁的高度与此类锁定机构之间的有效距离之间的比率,可以提供容器的特别稳定和可靠的打开和封闭。

53、优选地,内滑动件进一步包括相对的第一内滑动件侧壁和第二内滑动件侧壁。这有利地增加内滑动件和整个容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其为内套筒内的消费品提供改进的保护并且可以进一步帮助以限定的排序图案稳定所述消费品。

54、根据本发明的容器优选地由一个或多个折叠的层状坯料形成。一个或多个层状坯料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形成,所述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卡纸板、纸板、塑料、金属或其组合。容器的不同的部件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一个或多个层状坯料中的每一个可以为重量在约100克每平方米与约350克每平方米之间的层状卡纸板坯料。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坯料具有约100微米至约500微米、优选地约200微米至约350微米的厚度。

55、优选地,容器为长方体,包括由两个较窄的侧壁隔开的两个较宽的壁(前部和后部)。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可以呈长方体的形状,具有直角纵向边缘和直角横向边缘。容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圆形纵向边缘、圆形横向边缘、倾斜纵向边缘或倾斜横向边缘、或其组合。

56、如上所述,容器可以包括接收于内滑动件内的多个消费品。消费品可以为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为过滤嘴香烟或其它吸烟制品,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包括经燃烧以形成烟的烟草材料。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为在其中烟草材料经加热而非燃烧以形成气溶胶的制品。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为在其中烟草材料、烟草提取物或其它尼古丁源在无需燃烧并且在一些情况下无需加热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含尼古丁气溶胶的制品。

57、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以包裹于由金属箔或镀金属纸形成的内包装中的束的形式提供在容器内。内包装材料可以被形成为金属化聚乙烯薄膜的层压材料,以及衬里材料。衬里材料可以为超级压光的玻璃纸。另外,内包装材料可以设置有可接纳印刷的顶部涂层。内包装具有接近开口,当容器的盖处于相应的打开位置中时可以通过所述接近开口取出气溶胶生成制品。

58、通过适当地选择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可以被设计成用于保持不同的总数目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或不同布置的气溶胶生成制品。例如,通过适当地选择尺寸,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可以被设计成用于保持总共十个至三十个气溶胶生成制品,诸如吸烟制品。根据总数目,气溶胶生成制品可以以不同的排列布置。

59、本发明在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然而,下文提供了非限制性实例的非详尽列表。这些实例的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本文中所描述的另一个实例、实施例或方面的任何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60、实例1.一种用于消费品的容器,所述容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包括外套筒前壁、外套筒后壁、相对的第一外套筒侧壁和第二外套筒侧壁;以及安装于所述外套筒内的内滑动件,所述内滑动件包括内滑动件底壁、内滑动件前壁、以及内滑动件后壁,套筒盖包括套筒盖第一面板和套筒盖第二面板,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沿着第一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可拆卸地悬垂并且在所述外套筒后壁与所述外套筒前壁之间延伸,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沿着第二弱线从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可拆卸地悬垂并且永久地附连至所述外套筒的内表面,以使得在所述套筒盖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弱线和所述第二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分离时:第一外套筒开口在所述外套筒的顶端处显露;并且所述内滑动件变得可在所述外套筒内在完全插入位置与突出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完全插入位置中,所述内滑动件完全搁置于所述外套筒内,在所述突出位置中,所述内滑动件穿过所述外套筒开口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延伸;其中所述内滑动件前壁的顶边缘被构造成与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的相对应的底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内滑动件被通过所述外套筒开口从所述外套筒移除。

61、实例2.根据实例1的容器,其中,所述外套筒进一步包括附连至所述外套筒前壁、所述外套筒后壁以及所述外套筒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锁定面板的顶边缘被构造成在所述内滑动件处于所述完全插入位置中时与所述内滑动件底壁的相对应的边缘接合,以防止所述内滑动件被通过在所述外套筒的底端处的第二外套筒开口从所述外套筒移除。

62、实例3.根据实例1或2的容器,其中,所述内滑动件进一步包括滑动件盖,所述滑动件盖包括沿着所述内滑动件后壁的顶边缘从所述内滑动件后壁悬垂的内滑动件盖顶面板,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可在滑动件盖封闭位置与滑动件盖打开位置之间围绕所述内滑动件后壁的顶边缘枢转以显露内滑动件开口。

63、实例4.根据实例3的容器,其中,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被构造成在所述内滑动件处于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中时与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接合,以将所述滑动件盖固定于所述滑动件盖封闭位置中。

64、实例5.根据实例4的容器,其中,所述滑动件盖面板包括锁定突片,所述锁定突片被构造成与形成于所述套筒盖第二面板的所述底边缘中的切口接合。

65、实例6.根据实例4或5的容器,其中,当所述内滑动件处于所述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中并且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接合时,在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上方在外壳内限定凹部。

66、实例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套筒盖的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后壁可拆卸地悬垂,并且所述套筒盖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外套筒后壁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至少部分地延伸跨过所述第一面板的弱线,以在所述第一面板的一端处限定拉动突片,以便于所述第一面板沿着所述第一弱线和所述第二弱线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第二面板分离。

67、实例8.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内滑动件包括弱线,所述弱线延伸跨过所述内滑动件后壁并且将所述内滑动件后壁分成在所述弱线下方延伸的滑动件后壁底面板和在所述弱线上方延伸的滑动件后壁顶面板,其中当所述内滑动件处于所述突出位置中时,所述内滑动件后壁顶面板被构造成可沿着所述弱线在所述外套筒后壁的顶边缘上方枢转,以便于接近所述内套筒的内含物。

68、实例9.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个的容器,所述容器进一步包括包裹于内包装中的一组消费品,所述内包装被接收于所述内滑动件内并且被固定至所述内滑动件,以使得当所述内滑动件在所述完全插入的滑动件位置与突出的滑动件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内包装与所述内滑动件成一体运动。

69、实例10.根据实例9的容器,其中,所述内包装被密封。

70、实例11.根据实例9或10的容器,其中,所述内包装包括撕条,以便于打开所述内包装以及从所述内包装提取所述消费品。

71、实例12.根据实例9的容器,其中,所述内包装为可重新密封的并且包括用于从所述内包装提取所述消费品的接近开口,以及在所述接近开口上方延伸并且可在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所述封闭位置中,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堵塞所述接近开口,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被至少部分地从所述内包装的表面提升以显露所述接近开口。

72、实例13.根据实例3至12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内滑动件盖进一步包括保护性面板,所述保护性面板沿着限定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的前边缘的折叠线从所述内滑动件盖顶面板悬垂,所述保护性面板可在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与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之间围绕所述折叠线枢转,在所述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中,所述保护性面板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外套筒前壁,在所述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中,所述保护性面板向前且向上倾斜以显露所述内滑动件的内部。

73、实例14.根据从属于实例12时的实例13的容器,其中,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永久地附连至所述保护性面板的内表面,以使得所述保护性面板在所述保护性面板封闭位置与所述保护性面板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使所述可重新密封的粘性标签在相应的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以显露接近开口。

74、实例15.根据实例9至14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内包装包括布置于所述内包装内的内框架,以按限定的排序图案保持所述一组消费品。

75、实例16.根据实例9至15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外套筒的高度与所述内包装的高度之间的差为至少10毫米。

76、实例17.根据前述实例中任一个的容器,其中,所述内滑动件进一步包括相对的第一内滑动件侧壁和第二内滑动件侧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