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92286发布日期:2022-04-16 12:0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在实验室内的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


背景技术:

2.目前,垃圾桶没有进行空气净化处理,垃圾桶中经常发出难闻的气味。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8年10月23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8689044a的专利文献,垃圾桶,包括桶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的桶口处可拆卸的套装有压圈,所述桶身和压圈外套装有没有底的外桶,该外桶的上部与所述压圈转动连接,且所述外桶同所述压圈能一起从所述桶身上取下;所述压圈上转动安装有盖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的桶盖,所述外桶的桶口处设有撑开部,所述压圈上设有供所述撑开部通过的通道,所述外桶的外壁上设有踩踏部;当踩踏所述踩踏部时,所述外桶相对所述压圈转动,所述外桶上的撑开部在所述通道内发生偏转并顶开所述桶盖,当松开所述踩踏部时,所述外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撑开部不再顶开所述桶盖,则所述桶盖重新盖在所述桶身的桶口处。
3.针对垃圾桶的废臭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11544698u公开了一种负离子智能净化垃圾桶,通过采用第一离心风机将垃圾桶本体内的污染空气,抽取入净化装置内,并通过由下至上层叠设置的前置滤网、等离子除菌模块、hepa滤网、活性炭滤网、光催化空气净化模块,过滤垃圾桶本体内的大颗粒粉尘,同时辟除空气的臭味以及对空气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杀灭;最后在净化出气口中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并通过与第二离心风机的配合,能破坏各种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而且设置在垃圾桶本体内的aqi传感器,自动计算得到垃圾桶本体内部aqi值即空气质量指数,并根据垃圾桶本体内部aqi值的判断垃圾桶本体的污染程度,从而选择性地启闭净化装置,更加智能、节能。由于其使用的是单个垃圾桶,成本较高,不适用垃圾站、垃圾室等垃圾量大的情况;使用有风机的净化设备24小时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能耗大,电机容易损坏,不耐用;靠hepa过滤不能除臭只能过滤pm2.5颗粒物,而且更换成本高,耗材也会成为垃圾,不够环保;活性炭滤网虽然可以吸味,但效果不佳,同时活性炭也需要专业处理公司处理,也是不利于环保低碳的国策;且垃圾桶的消毒杀菌化只是空气净化的一部分,垃圾箱里去除pm2.5颗粒物不是主要的需求,针对污染程度高、腐败程度高的垃圾站需要包括垃圾桶消毒净化在内的进一步既省耗材和维护费用,同时可以节能又能强力消毒杀菌和除臭的更好的优化手段。
4.在目前的形式下,对于扔垃圾的人来说始终存在需要接触式打开垃圾桶盖的问题,如说明书附图8和附图9所示的垃圾桶的使用方式过程中,不管是采用手拉式的打开方式如附图8所示还是采用拉环式的打开方式如附图9所示均需要手动的接触拉环或提手,在垃圾站的使用过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同样是需要手推挡板才能打开垃圾投放口。这就始终存在如下问题,就是拉环、提手、挡板均是需要手动接触的,这就存在病毒传播的风险。然而如果垃圾桶盖打开则会导致臭气散发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用于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设置方案。
6.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其箱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挡板和顶盖;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的后侧板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顶盖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的顶部,所述的前挡板设置在左侧板、右侧板形成的前门位置的下部,且所述的前门位置设置前挡板,所述的前挡板铰接在左侧板或右侧板,所述的前门位置的上部形成投放口;于箱体内高于垃圾桶位置处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箱体内的卡位上。
7.优选的,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落水坡。
8.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挡板通过简易铰接机构设置在左侧板或右侧板上,所述的简易铰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左侧板或右侧板前门位置上枢接孔和固定设置在前挡板一侧的枢接轴,所述的枢接轴可沿着枢接孔轴向移动设置。
9.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挡板上还设置有前门闩,所述的前门闩由闩块和从闩块上延伸而出设置的手提块,所述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上设置有与前门闩配合的档块。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枢接轴和枢接孔设置有两对。
11.进一步的,所述的手提块先从从闩块上延伸再沿着左侧板或右侧板外侧延伸并伸出顶盖遮挡范围。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设置有固定座。
13.进一步的,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设置在顶盖上,并通过电源线连接至箱体外。
14.优选的,所述的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挡板和顶盖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
15.具体的,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通过独立电源进行供电。方便空气净化模块进行更换。在某些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中低压直流、市电交流、电池供电等方式为空气净化模块供电。
16.优选的,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上设置有使用3.5kv-20kv高压电离的等离子体、正负离子、负离子、臭氧、无风风扇吹动型离子发生器和紫外光发生器。通过离子体、正负离子、负离子、臭氧等无风风扇吹动型离子发生器和紫外光发生器实现离子净化功能,同时节省耗电,减少设备电机的损坏而产生的设备故障率。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优化设计了前挡板的铰接结构,在风吹雨打的过程中,如果前挡板的简易铰链出现了问题可以直接将枢接轴沿着枢接孔提起,直接将前挡板取下,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操作。2.优化设计了顶盖结构,如顶盖是平面的结构容易由于积水,积灰,导致顶盖被腐蚀,顶盖设计成落水坡,则不会出现该状况。3.前门闩上设置有手提块,该结构具有从闩块上延伸到外侧的特点,由于垃圾站内的门闩经常需要开关,这样减少了对手提块的污染,其次由于手提块是从闩块延伸出顶盖遮挡范围,这样即使手提块出现污染,也容易在分吹雨打过后重新开始变得干净4.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前挡板和顶盖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可以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正负离子和负离子在垃圾站内的保存时间,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为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主视图。
19.图2为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侧视图。
20.图3为简易铰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枢接轴和枢接孔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22.图5为空气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门闩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多个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现有技术垃圾桶的使用状态图。
26.图9为现有技术垃圾桶的使用状态图。
27.图10为现有技术垃圾站的使用状态图。
28.图11为现有技术垃圾站的使用状态图。
29.附图标记:前挡板1、右侧板2、投放口3、后侧板4、顶盖5、落水坡6、空气净化模块7、左侧板8、挡块9、前门闩10、垃圾桶11、枢接孔12、枢接轴13、闩块14、手提块15、轴孔16、网格17、卡位18、电极针19、电源线20、插头线21、固定座22;。
具体实施方式
30.如图1所示,非接触式垃圾桶投放站主视图。
31.其箱体包括左侧板8、右侧板2、后侧板4、前挡板1和顶盖5;所述的左侧板8、右侧板2相对设置,所述的后侧板4连接左侧板8和右侧板2,所述的顶盖5设置在左侧板8、右侧板2、后侧板4的顶部,顶盖5上设置有落水坡6,落水坡有前后两个,所述的前挡板1设置在左侧板8、右侧板2形成的前门位置的下部,且所述的前门位置设置前挡板1,所述的前挡板1铰接在右侧板2的边上,所述的前门位置的上部形成投放口3。所述的左侧板8和右侧板2底部设置有固定座22。
32.于箱体内的顶盖5处设置有空气净化模块7,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7设置在箱体内的卡位18上。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7设置在顶盖1上,并通过电源线20连接至箱体外,箱体外设置有插头线2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7通过独立电源进行供电。方便空气净化模块7进行更换。在某些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中低压直流、市电交流、电池供电等方式为空气净化模块7供电。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7上设置有3.5kv-15.5kv离子发生器。通过离子发生器实现离子净化功能。
33.如图3所示,所述的前挡板1通过简易铰接机构设置在右侧板2上,所述的简易铰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右侧板2前门位置上枢接孔12和固定设置在前挡板1一侧的枢接轴13,所述的枢接轴13可沿着枢接孔12轴向移动设置。所述的枢接轴13和枢接孔12设置有两对。
34.所述的前挡板1上还设置有前门闩,所述的前门闩由闩块14和从闩块14上延伸而出设置的手提块15,所述的左侧板8或右侧板2上设置有与前门闩配合的档块9。所述的手提块15先从闩块14上延伸再沿着左侧板8外侧延伸并伸出顶盖1遮挡范围。
35.在所述的左侧板8、右侧板2、后侧板4、前挡板1和顶盖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绝缘涂层。
3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